梅毒在我国再度流行已有10余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神经梅毒也开始出现[1].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重新认识.现对卫生部北京医院2003年8月~2004年8月诊治的3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并复习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进行讨论.
作者:尹淑杰;刘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减少库血用量、节约血源、减少血源性传播疾病已成为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髋关节手术创伤大,失血量多,尽管手术成功,但因输血而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时有发生,又需耗费更多的财务来治疗,且收效甚微.本文报道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用于全髋置换术,并和常规全髋置换术相比较,了解术中出血量、输异体血量和补液量及术后血红蛋白(Hb)的变化、术中血流动力学等情况,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参考.
作者:兰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999年,我科有15例肾病综合症病人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阿丽努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刮宫不全(胚胎组织残留)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别,刮宫多达5~6次,但仍刮不彻底,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处理比较困难,临床上多半应用传统方法,先服己烯雌酚3~5天,B超了解残留组织排出情况,若不能排出即行清宫术.因胚胎组织机化时间较长,给治疗造成很大困难,为探讨一种治疗胚胎组织机化、宫壁粘连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2年2月~2005年2月3年,共治疗胚胎组织残留机化60例,服米非司酮及己烯雌酚各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服中药土三七致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1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马立新;陈哉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病死率居各种中毒的首位.对急性CO中毒,临床上很重视有无脑组织损害,常常忽略心肌受损,延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急性CO中毒的心肌酶及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心肌损害的影响.
作者:马恒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带锁髓内钉固定以其能够控制骨的长度、防止旋转、轴心固定、愈合率高等优势,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亦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常有发生.自2000年9月~2004年5月,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改为动力固定及更换带锁髓内钉骨折局部植骨两种方法治疗术后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8例,经12~24个月随诊,全部病例得到愈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小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回顾2003年1月~2005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经加强支持治疗的神经系统危重病患者43例,分别按疾病的种类、入住原因、加强支持治疗情况、入出监护病房、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估及预后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探求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支持治疗对神经系统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崔可;林荣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6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厉广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因临床不合理使用激素(糖皮质激素)诱发的类固醇性肺结核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我所2002~2004年共确诊本病26例,占全部住院病例1.22%(26/2120).本文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关成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刺五加中刺五加甙B的含量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甙B的含量.以Symmetry C18(4.6mm×250mm)为色谱柱,甲醇/水(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龙江、河北、陕西、北京、朝鲜、吉林6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中刺五加甙B的含量不同(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甙B的含量的有效方法,可用于不同剂型刺五加的质量评定及临床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华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甲型副伤寒是由甲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该病起病急,来势猛,传染性强.1999年春季起,我县发现有散发甲型副伤寒病例,2001年暴发流行,我院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12例妊娠合并甲型副伤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淑玲;周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损伤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67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摆放改良截石位(即将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肌肉丰满的部位,患者下肢呈髋关节屈曲90°~100°,外展45°,膝关节弯曲90°~100°,小腿处于水平位或稍向上倾斜位),观察患者足部的皮肤颜色、温度和小腿肌肉张力,术后24、48、72h分别随访患者,了解有无下肢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结果 67例患者中,20例术后24h内出现轻度下肢疼痛、麻木不适,其余无出现双下肢瘀血肿胀、皮肤发白、痛觉过敏等不适.结论改良截石位有效地减少直肠癌术后下肢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性厌食症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例神经性厌食症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联合舍曲林治疗组(心理护理组)及单用舍曲林治疗组(对照组)各5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体重指数比较,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心理护理组体重指数增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神经性厌食病人的疗效.
作者:高金香;胡华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增强对乳腺癌的影像认识,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而钼靶X线误诊的病例16例.结果 16例中误诊为纤维腺瘤10例,误诊为乳腺小叶增生3例,误诊为乳腺囊肿2例,误诊为炎症1例.误诊乳腺癌X线表现为:边缘清晰肿块3例,肿瘤结节影8例,小片状致密影3例,粒数极少的微小钙化2例,腺体结构紊乱2例,增多、增粗异常血管3例.结论乳腺癌易误诊为纤维腺瘤及其他良性病变.提高对乳腺癌不典型影像表现的认识、改进摄影技术并密切结合临床是降低乳腺癌误诊的关键.
作者:罗志琴;李志;钱(王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是由关节内反复出血所致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我院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幸东;崔幸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L-8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性胃炎中的作用.方法 82例患儿在胃镜下取胃窦粘膜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胃窦粘膜中IL-8的含量.结果 H.pylori阳性患儿胃粘膜IL-8含量为(15.2±5.4)pg/mg,H.pylori阴性患儿胃粘膜IL-8含量为(3.3±1.3)pg/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15,P<0.001).不同的H.pylori定植密度其IL-8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P=0.074).H.pylori阳性患儿活动性炎症及淋巴滤泡检出率和阴性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286、6.413,P均<0.01).活动性胃炎胃粘膜IL-8含量为(20.0±5.0)pg/mg,非活动性胃炎胃粘膜IL-8含量为(12.8±3.8)pg/mg;有淋巴滤泡形成胃粘膜IL-8含量为(21.1±3.4)pg/mg,无淋巴滤泡形成胃粘膜IL-8含量为(13.5±4.7)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06、4.942,P均<0.01).结论儿童感染H.pylori后胃粘膜上皮组织可检测到高浓度的IL-8,IL-8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形成,提示IL-8在H.pylori感染后胃粘膜组织的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欢;黄爱芬;陈桧平;邵美娟;胡伟国;黄开宇;程芹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酒精对未成年小鼠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酒精(0、12.5%、25%和50%)灌喂8周龄雌性小鼠,并对小鼠体重及身长进行动态的观测.结果高剂量组未成年小鼠体重和身长增长分别在20d和60d变得迟缓;中剂量组未成年小鼠体重和身长增长分别在70d和90d变迟缓.结论长期摄入高、中浓度酒精对未成年小鼠体格发育有抑制作用.
作者:檀松;黄从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酶免疫微粒法检测22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SCCAg值,分析SCCAg检测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大小、生长类型、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治疗后SCCA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治疗前后血清SCCAg值对估计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柯晓慧;胡芝;孙杭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大鼠盲肠结扎穿刺法脓毒血症模型的制作和成功标志,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下称治疗组),每组10只.手术对照组和治疗组予结扎盲肠中部,用16号针头贯通穿孔,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联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5mg/kg和川芎嗪15mg/kg,术后18h采血;假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均进行腹水及心脏采血培养,血标本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模型组腹腔见大量黄色脓性腹水或血性腹水,盲肠变黑、胀气伴恶臭味,手术对照组血培养1只阳性,腹水培养全部阳性,细菌鉴定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梭形芽胞菌,多为混合感染.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AST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AST比正常组高,P<0.01;治疗组AST较手术对照组明显下降,P=0.038.手术后(包括假手术)大鼠血ALT>100 IU/L,脓毒血症模型成功达91%,AST<100 IU/L者均无脓毒血症表现,P<0.01.结论盲肠结扎穿刺法是比较理想的脓毒血症模型,但不同来源的大鼠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预试,以确定佳的穿刺孔径.大鼠病态表现、腹腔脓性或血性腹水、腹水细菌培养阳性是模型成功的标志,血ALT>100IU/L亦可作为模型成功的判断指标.依达拉奉和川芎嗪联合应用能改善脓毒血症大鼠的肝功能.
作者:缪心军;黄节;徐克;尤荣开;蔡平平;袁国栋;蒋贤高;陈玉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STB)测定对慢性乙型肝炎两种模式的临床监测意义,比较两种模式的差异.方法对符合大、小三阳模式病人进行相应项目检测,用同期体检人群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小三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三阳组与对照组ALT、ST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三阳组与对照组AFP、ALT、ST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FP:P<0.05;ALT、STB: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清AFP、ALT、STB变化有利于对慢性乙型肝炎大小三阳模式感染者病情的监测.
作者:蒋峻梅;饶和平;汪灿霞;陈月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局部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2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药物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清IL-8和ICAM-1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8和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第3天常规治疗组IL-8和和ICAM-1水平达高峰,局部亚低温组下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在发病第7天,局部亚低温组血清IL-8和ICAM-1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颅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8和ICAM-1浓度,减轻脑梗死后炎症反应,保护缺血脑组织.
作者:肖淑萍;朱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法检测肺结核患者临床痰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了解耐药分子机制及探索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直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47例耐INH、RFP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痰分离株行PCR-直接测序法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结果 47例耐INH、RFP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阳性分别为29/47(61.7%)、43/47(91.5%),两者同时突变26例(55.3%).结论 PCR-直接测序法敏感、特异,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适合于临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作者:袁瑛;顾德林;顾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所有原发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所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当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肾衰)时,患者生命将主要依赖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血液透析及肾移植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的治疗有很大作用.但不能解决该病的早、中期防治问题.因此,有多于透析患者数倍的早期患者,迫切需要一些能够延缓乃至终止肾衰进展的治疗方法.为此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一体化治疗(integrated therapy)的概念,包括及早发现进展的肾脏疾病,给予干预治疗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展、防治尿毒症并发症、尽量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完善肾脏替代治疗前的准备和适时开始透析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玉奇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粘液纤毛清除系统(MC)是呼吸系统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粘液纤毛清除系统的清除作用,保持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反之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粘液纤毛清除系统会出现一系列损伤,导致粘液纤毛清除能力下降,并进一步减弱传导性气道的免疫功能,造成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时应用促粘液纤毛功能的药物,可以有助于遏制气道炎症的恶性循环.
作者:邢春燕;王欣;赵颖;张志芹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