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36-45
  • 全年订价:10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与3种公式计算法的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测定法与3种公式计算法(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改良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及新公式计算法)的差异,评价这3种计算法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方法 用直接法测定1 028例样本的LDL-C值与F公式和改良F公式及新公式计算所得的值,按照甘油三酯(TG)的不同浓度范围分成5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TG≤4.52 mmol/L时,3种计算方法均与直接法有良好的相关性,改良F公式法所得的值接近直接法.在2.26 mmol/L <TG≤4.52 mmol/L时,F公式法与直接法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G >4.52 mmol/L时,F公式法与改良F公式法及直接法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TG≤4.52 mmol/L时,改良F公式法优于其他2种公式计算法,可以用于LDL-C值的估算;但在TG >4.52 mmol/L时,3种公式法均不能准确估算LDL-C值.

    作者:翁儿;裘海文;孙定和;戴燕萍;莫翼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SuPAR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脑脊液(CSF)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对21例伴有CNSL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27例不伴有CNSL的AL患者、12例CNSL缓解患者和18例排除中枢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SuPAR水平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AL伴有CNSL组的SuPAR水平与AL不伴CNSL组、CNSL缓解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不伴CNSL组SuPA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SuPAR水平测定可用于CNSL诊断和疗效判断.

    作者:方遒;曹丹;徐宝连;张宗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清甲状腺激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联合测定在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联合测定在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125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20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对照者TH、Hcy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血清FT3、FT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SH和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SH、Hcy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比较,血清FT3、FT4明显降低,血清TSH和Hcy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TSH、Hcy水平测定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向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春娟;朱小林;王成刚;方海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肺功能5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中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17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BNP、D-Dimer、Myo、cTnl及CK-MB浓度,并以65例居民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BNP、D-Dimer、Myo 3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不同组别BNP、D-Dimer、Myo水平为大体积>中体积>小体积、重型>中型>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3项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

    作者:邱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液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液中前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抽签法随机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呼吸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组、稳定期组各48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受试者血液PCT、hs-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COPD分期、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对照组比较,血液中PCT、hs-CR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74、8.56,P<0.01).COPD急性发作患者不同分级血液中PCT浓度比较,重度显著高于中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P<0.01),但hs-CRP浓度重度与中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PCT、hs-CRP浓度中度与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2、29.27,P<0.01).PCT、hs-CRP浓度与COPD分期、分级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血液中PCT、hs-CRP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稳定期逐步恢复,能反映COPD炎症情况,同时可以作为抗生素启用或终止的信号.

    作者:张章国;张燕;李小燕;管敏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红细胞检测其血液中IgG亚型的应用

    目的 利用ABO溶血病患儿红细胞和IgG亚型试剂检测患儿血液中IgG亚型分布,探究其与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关联.方法 采用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检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用2种红细胞与IgG亚型试剂检测患儿血液中IgG亚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血清胆红素值.结果 检出新生儿ABO溶血病197例,其中检出IgG各亚型86例,IgG1、IgG2、IgG3、IgG4、IgG1 ~ IgG4混合亚型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9.2%、7.7%、100.0%、0.0%、14.3%.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以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阳性者高,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阴性者次之,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均阴性者不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结论 利用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红细胞检测其血液中IgG亚型分布,并结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游离抗体测定结果来预测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碎永;朱燕英;林甲进;朱海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和甲胎蛋白异质体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日立公司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美国IL公司生产的ACL TOP全自动血凝仪对92例PHC患者,45例良性肝病患者及84例健康体检者D-二聚体、Hcy、AFP-L3分别进行检测,并且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血清D-二聚体、Hcy、AFP-L3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良性肝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D-二聚体的敏感度为84.8%;Hcy的敏感度为71.7%;AFP-L3的敏感度为83.7%;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Hcy或AFP-L3可使检测敏感度提高到89.1%和94.6%,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7.8%.结论 联合检测D-二聚体、Hcy、AFP-L3三项指标可以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作者:杨雅静;张玉敏;李玉柱;贾曙光;刘丽波;曹宇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红蛋白电泳联合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脆性筛查地中海贫血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MCV及RBC-BT对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效能.方法 对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5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标本及65例非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标本的Hb电泳、MCV及RBC-BT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电泳、MCV、RBC-BT单项检测结果以MCV灵敏度高,Hb电泳特异度好.平行联合检测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系列联合检测提高了方法的特异度,且三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提高到99.6%,特异度提高到99.8%,经x2检验,Hb电泳、MCV、RBC-BT三者联合检测与两两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之间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大提高了检测效能.结论 Hb电泳、MCV、RBC-BT三者联合检测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效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邓敬仪;董慧敏;李小嫩;林美玲;王敏红;张宏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常规Rh表型检测及配合性输血必要性和疗效探讨

    目的 统计Rh表型不同分型在住院人群中的分布趋势,探讨常规检查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对临床输血必要性及实施Rh同表型配合性输血疗效对比观察.方法 Rh表型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检测方法,将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结果录入输血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建立Rh表型数据库,计算机信息化自动配伍进行配合性配血.结果 48 539份血标本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CCDEE.对5 813例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进行Rh配合性输血,无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2组输血产生的Rh血型系统相关的不规则抗体生成由21例明显下降为3例,其抗体生成率由0.65%明显下降为0.12%,2组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由31例明显下降为9例,其输血反应率由0.96%明显下降为0.35%.结论 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Rh同型配合性输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及预防患者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有利于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和风险,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提高输血疗效.

    作者:沈健;施欣蔚;陈秉宇;王彬;王震;杜垚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型系统中罕见B(A)亚型的鉴定及血清学特性分析

    目的 对罕见B(A)亚型进行血清学和基因定型,探讨该类血型患者的输血策略.方法 采用试管凝集法鉴定血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ABO基因分型,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试管凝集法检测3例样本定型为A弱B强,其血清中存在抗-A抗体;3例样本经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比对,基因型均为B(A)亚型,其中1种样本为B(A)04/O01单体型,2种样本为B(A)04/O02单体型,3例样本均在第640位碱基发生了A>G的突变;3例样本与A、B、O、AB型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主侧或次侧不合,与O型、B型红细胞交叉配血结果相合,与AB型血浆交叉配血结果相合.结论 罕见B(A)亚型的鉴定及血清学特性分析对后续患者的输血策略具有较大影响.

    作者:林甲进;施顺秋;朱碎永;张瑛;裘晓乐;黄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浆miRNA的检测及其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的评价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血浆miRNA表达并评价其作为SLE活动的意义.方法 收集27例高度活动SLE患者、21例SLE稳定期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标本;利用miRNA芯片分析血浆miRNA差异表达;以cel-miR-39为外参,通过定量PCR验证候选miRNA表达,通过ROC曲线探讨血浆miRNA表达作为SLE活动临床评价的意义.结果 miRNA芯片检测显示,与健康对照者比较,SLE患者血浆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定量PCR检测显示,与稳定SLE患者相比,miR-142-3p和miR-15b在SLE高度活动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155*在SLE高度活动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浆miR-142-3p、miR-155*区分SLE活动患者与稳定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9、0.914.利用miR-142-3p与miR-155*联合评价的ROC曲线AUC为0.935.结论 SLE患者血浆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上调表达的miR-142-3p及下调表达的miR-155 *是SLE活动评价一个新的临床诊断生物学指标.

    作者:徐玲娟;章慧娣;林巧爱;盛秀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贝克曼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贝克曼库尔特LH750血细胞分析仪(LH750仪)的应用性能.方法 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评价方法,结合实验室仪器性能验证流程对LH750仪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准确度、可比性等进行测定,并将其与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XT-1800i仪)进行对比.结果 LH750仪测定主要项目精密度CV值为0.93%~3.86%;总重复性CV值为0.61%~2.66%;携带污染率为0.00% ~ 0.93%;准确度偏倚为0.80%~1.61%,分别两两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测定r值为0.996~0.999;对比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750仪测定主要参数各项性能指标均在其要求范围,能满足临床诊治患者.

    作者:蒋义;孟宪辉;周湘红;安邦权;黄韵祝;晏少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539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聚类分析

    目的 对539例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与疾病诊断和预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9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的肝病患者539例,免疫荧光法检测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Ⅳ)、Ⅲ前胶原(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系统聚类法分为3类:A类(HAhigh/LNhigh/GGThigh)、B类(ALThigh/ASThigh/HA medium)、C类(HAlow/LNlow/Ⅲ/medium-low/Ⅳmedium-low).A类中肝硬化晚期(57.1%)和肝癌患者(34.9%)比例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3.57、148.30,P<0.01);B类中急性肝损伤比例(53.4%)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60,P<0.01);c类中肝硬化早期(33.2%)、病毒性肝炎(47.2%)、脂肪肝(28.8%)比例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71、34.28、29.71,P<0.01).结论 对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有助于针对性预测.

    作者:于倩;王晔恺;王惠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离子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化妆品中巯基乙酸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实用的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超声、振荡、提取、离心后,以25 mmol/L NaOH作为淋洗液,流速为0.8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经离子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在240 nm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本方法中巯基乙酸在5.0 mg/L~ 20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547 1x+1.769 1,r=0.999 7,检出限为0.21 mg/L,回收率为84.4%~118.9%.5.0 mg/L、50.0 mg/L、200.0 mg/L巯基乙酸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1%、0.77%、0.24%.按取样量0.5g计算,本法低定量浓度为0.14 mg/g.结论 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检测结果准确,准确度与精密度好,能够应用于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检测.

    作者:张立辉;霍宗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足光散中氧化苦参碱含量

    目的 建立足光散中氧化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方法 样品前处理采用氨水碱化,三氯甲烷超声提取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20∶80,V/V,加三乙胺调节pH值至7.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氧化苦参碱的浓度为46.6 μg/ml ~ 466.0 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09.66x+ 0.55,相关系数(r)为0.999 8.氧化苦参碱精密度试验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n=6);加标回收率实验测得的平均回收率为99.0%(n=6),RSD为0.4%.结论 本方法简便有效,稳定可靠,可用于足光散中氧化苦参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长水;朱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的6种雌激素

    目的 建立水中6种雌激素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测定水中6种雌激素.液相色谱选择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甲醇、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实验方法优化了质谱条件、液相色谱条件和固相萃取前处理条件.应用该方法测定了10份自来水样品.结果 6种雌激素在0 ng/L~5 000 ng/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5,定性检出限为8.68 ng/L~ 103 ng/L,回收率为80.3% ~93.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5.5%.结论 本方法不但可以同时测定水中6种雌激素,而且具有灵敏度好、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

    作者:刘达峰;黎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化磷

    目的 建立一种用离子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化磷的检测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三氯化磷用吸收液吸收后水解生成盐酸,经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结果 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化磷在0.0 μg/ml ~ 4.0 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800 6x+ 0.037 6,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的检出限为0.09 μg/ml,若采集6L空气进行检测,则低检出浓度为0.15 mg/m3.不同浓度的三氯化磷相对标准偏差为1.02% ~ 3.5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2% ~ 102.3%.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l周.结论 本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GBZ/T 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是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化磷测定的理想分析方法.

    作者:王梓蒙;刘文羽;陶墨奎;刘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氯丙烯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方法 用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中氯丙烯,经二氯甲烷解吸后,经RTX-WAX弹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FID)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 氯丙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检出限和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20 μg/ml和0.03 mg/m3(采集7.5L空气计),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8% ~3.6%和2.2% ~3.6%,采样效率均为100.0%,解吸效率为96.2% ~97.5%,氯丙烯在常温下保存可稳定7d.结论 本方法可长时间采样,采样携带方便,解吸效率和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样品保存时间长,操作方法简便.所有指标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中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丙烯的采样与测定.

    作者:杨欢春;安晶晶;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气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法测定PM2.5中3种硝基多环芳烃

    目的 建立大气PM2.5中3种硝基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测定法.方法 大气PM2.5经石英滤纸采集,待测化合物用二氯甲烷-丙酮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0 ml;经中性硅胶柱净化,收集洗脱液浓缩至1.0 ml,用气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法检测.结果 2-硝基荧蒽的检出限为2 ng/ml,3-硝基荧蒽、1-硝基芘的检出限为5 ng/ml;2-硝基荧蒽的低检出浓度为1 pg/m3,3-硝基荧蒽、1-硝基芘的低检出浓度为3 pg/m3(采样体积以1 500 m3计).3种硝基多环芳烃的加标回收率为88.5% ~ 9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5.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PM2.5中3种硝基多环芳烃的测定.

    作者:张念华;应英;冯靓;赵永信;王军淋;沈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流动注射法测定涉水产品浸泡液中的挥发酚

    目的 建立以流动注射技术测定涉水产品浸泡液中挥发酚的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全封闭的流动注射体系,在线蒸馏、萃取、分析涉水产品中的挥发酚.结果 当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为0 μg/L~50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 =0.006 lx +0.005 8,相关系数(r)为0.999 95.此方法的低检出限为1.0μg/L,不同类型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8.2% 、97.5% 、104.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6%(n=6).结论 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测定涉水产品中的挥发酚具有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并且全封闭系统减少了人工操作引入的误差,实现了自动在线处理水样.此方法适合大批量涉水产品浸泡液中挥发酚的检测.

    作者:丁杨;邓美荣;杨晓非;刘彤;孙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防晒霜的防晒效果测试及其紫外光降解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目的 探索5种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及其紫外光降解产物的组分分析.方法 将防晒霜均匀分散于乙醇-乙醚(1∶1,V/V)溶液中,随后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吸光度;将防晒霜均匀涂抹在比色皿的表面,采用时间扫描模式以300 nm的波长照射防晒霜,照射完成的防晒霜收集于乙醇-乙醚(1∶1,V/V)溶液中,经处理做GC-MS分析.结果 5种防晒霜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均有一定的吸收,可起到防晒效果,但抗紫外光降解能力存在差异.结论 建立了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并采用GC-MS分析其紫外光降解产物的组成的方法,该方法可简便快捷的用于防晒霜防晒效果测试并可测试其紫外光降解产物的组分.

    作者:崔朋;方红霞;吴强林;钱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D146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细胞黏附分子CD146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4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146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阳性率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组织中随着良性、非典型增生、恶性的变化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的高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272、0.268,P<0.05),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及浸润深度也存在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315、0.262、0.346,P<0.05).结论 CD146的高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有可能是其诊断、术后随诊及靶向治疗的潜力分子.

    作者:陈秀芹;葛倩倩;郭琦;孙海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组织块法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分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目的 介绍组织块法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分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方法 选择10例患者第三磨牙拔除时切除的龈瓣,大小为(1×0.5) cm2/块.将带有上皮层和固有层的组织块种植于培养瓶中,待组织块细胞增殖后,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原代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和HE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组织块植入后的第2d~3d可看到组织块周边出现新分裂增殖的细胞,14 d细胞增殖达到0.5 cm~ 1.0 cm后,进行初次传代.胰蛋白酶消化法可初步分离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中的传代培养,2种细胞可以获得进一步纯化.结论 组织块法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能快速高效的培养分离口腔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是一种实用的口腔黏膜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邵晓琳;赵雨;刘慢慢;孟凡皓;刘英;张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77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

    目的 探讨2014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2 776例患儿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项病原体IgM抗体,包括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及Q热立克次体(CB).结果 2 776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抗体阳性1 237份,占44.6%,阳性率高的是肺炎支原体(12.7%).RSV、ADV夏季病毒感染率低,春季高;0.5岁~6岁组检出率较高,<0.5岁组检出率较低.509例患儿呈现混合感染.结论 商丘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次是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季节相关.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原体的协同感染较为普遍.

    作者:张爱荣;范秋霞;许青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生活饮用水中7种酚类化合物残留的快速确证分析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测定饮用水中7种痕量酚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饮用水样经Waters Oasis WAX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与净化,以乙腈和乙酸铵氨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在Shim-pack XR-ODS Ⅱ色谱柱(100 mm ×2.0 mm,2.2 μm)上进行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7种酚类化合物在0.1 μg/L~100.0 μg/L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的定量限为0.03μg/L ~0.50 μg/L.当加标水平为0.5μg/L、10.0 μg/L和80.0 μg/L时,7种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8.6%~10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 ~7.1%.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饮用水中酚类化合物残留的快速确证与分析.

    作者:潘胜东;李小平;陈晓红;赵永纲;金米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陕西省市售蔬菜中镍含量调查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 对陕西省市售蔬菜中镍的含量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其健康风险,可为新鲜蔬菜的食用及制定蔬菜中镍的限值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利用GB/T 5009.138-2003中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的含量,采用0rigin检验数据正态分布状况,用Minitab进行数据的Box-Cox转换,并对陕西省居民经蔬菜途径摄入镍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 陕西省市售蔬菜中,镍超标率位居前三位的蔬菜品种分别为菠菜(25.9%)、油麦菜(20.0%)和菜花(11.8%),从蔬菜大类看,叶类菜高(12.6%),其次是茎类菜和瓜菜类菜(5.0%)、甘蓝类菜(4.8%).不同类别蔬菜中镍含量离异度较大,其原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也不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经过Box-Cox转换后,鳞茎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符合正态分布(P>0.05),其他类蔬菜仍不符合正态分布.结论 陕西省蔬菜中镍含量离异度较大,部分品种镍含量超标,个别蔬菜中镍含量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作者:聂晓玲;王敏娟;刘宇;李天来;杜可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儿童尿液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产物的GC-MS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儿童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E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单酯(MEHP)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方法 尿液中的被测物经正己烷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以保留时间和选择离子定性,选择特征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MBP、MEP在2μg/ml~10 μg/ml时、MEHP在0.02μg/ml~0.1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3;MBP、MEP、MEHP的检出限分别为0.101 μg/ml、0.0 99 μg/ml、9.837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1%~108.1%,RSD为0.67%~5.43%.结论 本法回收率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合于儿童尿液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产物的检测.

    作者:王哲;陈崇新;王校;郭纪鹏;董晋;那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患者术前传染病患病率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28 427例患者术前各种感染性指标的现状,探讨其检查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生物安全防护,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或避免医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方法 对新疆某三甲医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的住院患者进行术前传染病检查,分析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在术前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民族、年龄、性别差异.结果 28 427例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1 066例,阳性率为3.75%,其中汉族感染者占52.44%;丙肝抗体(Anti-HCV)阳性302例,阳性率为1.06%,其中维吾尔族感染者占54.97%;艾滋病病毒抗体(Anti-HIV)阳性99例,阳性率为0.35%,其中维吾尔族感染者占84.85%;梅毒螺旋体抗体(TP)阳性747例,阳性率为2.63%,其中维吾尔族感染者占79.92%.阳性感染者中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感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对患者进行各种传染病的检测对于减少血液传播、减少职业暴露及医院内交叉感染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患者在术前进行各种传染病检测很有必要.

    作者:王玲玲;贾海英;王昌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成都市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及膳食暴露评估

    目的 分析成都市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从而指导消费及监管行为.方法 对全市范围内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进行测定,结合成都市居民膳食消费数据,计算成都市居民甲醛暴露量及安全限值(MOS),采用点评估的方法开展成都市居民摄入水发食品中甲醛的风险评估.结果 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中位数)为0.7 mg/kg,大值为2 400.0 mg/kg.采用平均暴露量的点评估模型获得的畜禽血制品中甲醛急、慢性暴露的MOS分别为1 500、5 000,而采用高端暴露量的点评估模型获得的甲醛急、慢性暴露的MOS分别为2.5、6.7.结论 成都市水发食品中甲醛摄入的急性、慢性风险是可以接受的.但从整个监测数据也反应出水发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甲醛含量差距较大,个别食品中甲醛含量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均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作者:王瑶;李晓辉;刘艳;曹晋原;何志凡;冯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青岛市市售肉制品中磷酸盐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估

    目的 对青岛市市售及生产厂家的肉制品中磷酸盐随机进行抽样检测,结合数据结果应用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对肉制品途径摄入的磷酸盐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为控制食品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肉制品中磷酸盐进行测定,应用水晶球风险评估软件(Oracle Crystal Ball)对磷酸盐暴露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被检测样品中的磷酸盐(以P043-计)含量为782.3 mg/kg ~ 10 290.5 mg/kg,平均值为3 277.3 mg/kg,标准偏差为3 215.3.按国家标准限量要求,93批样品中共检出19批样品超标,超标率为20.4%.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肉制品中磷酸盐带来的人体健康风险总体上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 肉制品中磷酸盐超标率较为严重,尽管通过食用肉制品途径摄人磷酸盐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不大,但仍需要控制磷酸盐的添加量.

    作者:杨洁;杨钊;闫加省;李新荣;张辉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潍坊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潍坊地区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现状,以便更好地进行无偿献血的招募和检测工作.方法 将2004年-2013年本地区627 229名街头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按年份、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分为5个组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2009年较低,感染率平均值为0.35%,2010年迅速上升,2010年-2013年平均感染率为0.64%,2004年-2009年与2010年-2013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组别学生、企事业、农民、军人、其他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企事业和农民感染比例较高,分别为0.57%和0.55%.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潍坊地区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李其田;张庆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海宁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海宁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水平,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暗娼(FSM)、男男性行为人群(MSM)6类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 082人,人群整体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2.48%,MSM知晓率高,为75.00%,FSM为71.88%,城市居民为70.15%,农村居民为62.50%,在校学生为58.82%,流动人口为52.26%.男性预防梅毒知晓率(65.92%)高于女性(59.12%);人群预防梅毒知晓率跟文化程度成正相关;>30岁组预防梅毒知晓率(63.44%)高于30岁以下组(58.74%).大部分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宣传活动和网络.结论 各类人群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较大,要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宣教方式,以提高人群梅毒知晓率,降低梅毒发病率.

    作者:沈建芬;虞静;俞丽娜;戴林晔;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温岭市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沿海地区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年龄、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在内科门诊就诊的1 236例中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实验室检测其尿酸(UA)、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并统计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伴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研究高尿酸血症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伴CVD患者与高尿酸血症不伴CVD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吸烟、饮酒、Hcy水平上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吸烟、饮酒、高Hcy水平等10个因素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伴发CVD的危险因素.结论 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以男性中老年人为主.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Hcy水平等均与高尿酸血症有关联.长期饮酒、吸烟是高尿酸血症伴CVD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丹红;盛明江;林艳;郭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反复血流感染食酸代尔夫特菌的报道

    食酸代尔夫特菌(Delftia acidovorans),为丛毛单胞菌科代尔夫特菌属.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水域和土壤等,但从临床患者中分离得到较少见,为人类少见的机会致病菌[1].本文在同一血液透析患者导管血和外周血中反复多次分离出此菌.1 患者资料患者,女,72岁.因多囊肾CKD5期,维持性腹透5年,于2013年7月拔除腹透管,并行右颈内静脉血透管置人术,从2013年8月起一直在本院透析治疗.

    作者:章秋霞;胡庆丰;俞俊臣;朱永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应用线性探针方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线性探针方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014年江西省耐药监测点分离培养的阳性菌株,收集菌体,提取DNA,采用MTBDRplus试剂盒进行检测,以国际标准的比例法检测结果作为对照,评价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分析突变分布情况.结果 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8.35%;检测异烟肼的灵敏度为76.31%,特异度为98.83%.耐利福平基因突变频率高的位点为rpoB H531L(57.89%),耐异烟肼基因突变频率高的位点是katG S315T1 (60.61%).结论 可利用MTBDRplus快速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是快速发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竟男;何旺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水产品中霍乱弧菌4种检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出一套高效、实用的水产品中霍乱弧菌检测方法,监测外环境和食品中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及时、有效地防控霍乱疫情.方法 按照2012年版《全国霍乱监测方案》和第6版《霍乱防治手册》,配制含不同浓度霍乱弧菌的阳性水产品样品和不含霍乱弧菌的阴性水产品样品,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6h后,分别用胶体金法、上转发光法、实时荧光PCR法、分离培养法4种方法检测不同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检测效果.结果 胶体金法、上转发光法、实时荧光PCR法、分离培养法检测水产品中霍乱弧菌,每种方法的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各不相同,方法的敏感性不同,但特异性无差异.结论 在进行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监测时,可以将4种方法有机结合,先选择1种~2种快速方法进行初筛.其中上转发光法是比较理想的快速筛查方法,对筛出的阳性标本再用分离培养法进一步确证和溯源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霍乱弧菌的检测效果,更加有效地防控霍乱疫情.

    作者:谢朝梅;肖慧芳;刘保湘;谢燕湘;张红;曾希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4年重庆市食品微生物污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依据《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中的检验方法和质控要求,对样品进行卫生指标菌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卫生指标菌超标严重的是桶装饮用水和冷冻饮品,超限检出率分别为44.80%和40.80%.2 500件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23株,总检出率为4.92%,检出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6.00%.桶装饮用水污染严重,致病菌检出率为16.00%.不同类型的采样场所中,街边流动摊点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为10.20%.定型包装与散装(含自行简易包装)的食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6,P<0.05).结论 2014年重庆市食品卫生指标菌监测中饮用桶装水和冷冻饮品超标严重;食源性致病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食品类别中饮用桶装水污染严重,是重要的危险食品;采样场所中街边流动摊点是高危场所.

    作者:何源;王红;刘晓朋;王文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年-2013年石家庄市婴幼儿奶粉中铅、镉、汞、砷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本省婴幼儿奶粉中Pb、Cd、Hg、As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和分析本省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对石家庄市各大超市和便民服务点等销售的进口和国产婴幼儿奶粉,开展铅、镉、汞和砷含量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 2012年-2013年共检测婴幼儿奶粉75份,铅、镉、汞和砷总检出率分别为13.3%、2.7%、4.0%、0.0%,铅的检出率要高于镉、砷和汞,并且2013年婴幼儿奶粉中重金属的检出率要低于2012年.结论 随着我国食品污染物风险监测的完善和发展,市售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和提高.

    作者:马玲;杨立学;张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川省腹泻患者和食品加工从业人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地区腹泻患者和食品加工从业人员携带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情况,为由此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485例腹泻患者和1 404例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可疑菌株分离,再用多重PCR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结果 在1 889份样本中,检测出致泻大肠埃希菌361株,总阳性率为19.1%.其中腹泻患者阳性60例,阳性率为12.4%,EPEC多,占18.3%,其次为EAEC,占16.7%.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阳性301例,阳性率为21.4%,EPEC多,占17.9%,其次为EAEC,占14.6%.非典型EPEC在腹泻样本和从业人员两类样品中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6.3%,且在此两类样品中EPEC中同时有astA+分别占9.1%和29.6%,而在ETEC中均存在astA+.uidA+丢失率在EPEC、EAEC中分别为1.5%、3.7%.结论 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在两类样本中所占比例基本一致,DEC感染类型以EPEC和EAEC为主.四川地区由DEC引起的腹泻及食品加工从业人员DEC携带率均较高,应加大监测和监管以促进食品安全.

    作者:吕虹;黄伟峰;黄玉兰;雷高鹏;杨小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北京市某区电镀厂周边居民主要膳食铬暴露风险评估

    目的 研究电镀厂周边居民主要膳食中铬的健康风险.方法 依据GB/T 5009123《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测定粮食、蔬菜中铬含量,结合2011年本区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采用风险指数评估法、点评估法和化学致癌物风险模型法进行评价,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对总铬的高上限标准以及美国环保局(EPA)的《致癌风险评价指南》对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电镀厂周边农作物铬总体合格率为93.8%,其中100%的粮食样品为优良,72.3%的蔬菜样品为优良,15.4%为安全,12.3%为轻污染.主要膳食中铬的日均暴露量大值为323.57 μg/d,低于可耐受高摄入量(UL=500 μg/d),风险指数(RI)的大值为0.647.人群经粮食、蔬菜摄入铬的大暴露量低于EPA《致癌风险评价指南》中人体大可接受水平.结论 电镀厂周边部分蔬菜受到铬污染,周边居民主要膳食铬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但有必要加强监管,降低蔬菜中铬的污染.

    作者:刘秀峰;陈东宛;吕金昌;高彭;李永进;杨大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年-2014年江东区手足口病流行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江东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该病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系统中2012年-2014年江东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据及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手足口病送检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全区累计上报病例数3 054例,男、女比例为1.45:1,多集中于5月-7月,8月下降迅速,9月、10月再出现一个小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0岁~5岁,尤其以1岁~3岁居多.报告病例中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占据绝大多数.送检样品共291例,送检率为9.5%,检出率为83.5%.结论 江东区儿童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年龄和职业分布特点,防控应注意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和易感人群.

    作者:陆璐;张立军;戎江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3年-2015年烟台市芝罘区游泳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烟台市芝罘区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对游泳场所的空气质量与游泳池水的相关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并按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3年-2015年游泳场所共监测空气285点,合格率为8526%;共检测泳池池水水样301份,合格率为7475%;3年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场所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相对湿度合格率相对偏低;池水pH值、浑浊度、大肠菌群3项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浸脚池余氯检测合格率为5192%.8月合格率低.结论 芝罘区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今后应加大对游泳场所的监督管理,完善量化分级制度,对不达标的单位责令整改,确保空气质量和游泳池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郭磊;张勇;于萍;姜鑫;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从业人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情况分析

    目的探 讨北京市东城区从业人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从而了解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为卫生监督及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参加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体检的53 803名从业人员ALT体检结果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2014年东城区全年共体检53 803名从业人员,ALT异常的共有123名,ALT异常检出率为0.23%,ALT的异常检出率与性别、户籍、年龄因素有关(P<0.01);与民族、工作类型无关(P>0.01).结论 东城区从业人员ALT异常检出率比较低,但也应加强各类公共场所及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坚持每年健康体检一次,提升预防控制水平,保障地区居民的健康.外地户籍、21岁至40岁、男性从业人员的ALT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对该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降低ALT异常发生率.

    作者:孙志峰;满洋;成金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祛黄褐斑功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呈蝶形分布,故又名“蝴蝶斑”.轻者淡黄色或浅褐,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1-2].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在表皮中黑素和黑素小体数均增加,黑素细胞活性增强,因此黄褐斑是有黑素细胞活性增加而形成的,但真正改变黑素细胞功能的原因尚不清楚.

    作者:孙红梅;罗蓉;赵敏;叶聪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本院NICU感染患儿260例,采集患儿血液、痰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260例患儿共分离病原菌2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6株(64.2%),革兰阳性菌86株(31.4%),真菌12株(4.4%).革兰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数>70%;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等;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数>7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真菌的耐药率较低,均未表现出对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和氟康唑等药物耐药.结论 NICU患儿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用药应该避免经验性用药,及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用药,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林华峰;孙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全自动消解、蒸馏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全自动凯氏消化炉、全自动凯式定氮蒸馏仪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DK-8凯氏消化炉消化,消化液经UDK159全自动凯氏定氮蒸馏仪自动蒸馏的同时,通过颜色判断,自动滴定系统自动滴定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蒸馏完毕滴定同时完毕,并自动计算结果,从蒸馏到滴定完成时间仅需5 min~10min.结果 该方法测定多种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测定标准物质蛋白质含量与标准值基本相符,氮的回收率>99%.结论 该方法较经典凯氏定氮法样品消化前处理及蒸馏操作更简便安全,自动添加试剂,分析速度更快,并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适用于大批量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

    作者:蔡曦;施家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对羟基苯甲酸酯

    目的 建立了食用油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甲酯、乙酯、丙酯、异丙酯、丁酯、异丁酯)同时测定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用正己烷-乙腈混合溶液提取,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6种防腐剂在质量浓度为0.20 mg/L~ 10.0 m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4,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kg ~0.10 mg/kg,回收率为84.3% ~9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 ~5.4%.结论 此方法简单、快捷、灵敏,适用于食用油中6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同时测定.

    作者:陈东洋;范翔;张昊;冯家力;曾栋;李帮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花生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含量的方法.方法 花生油样品经甲醇-水提取后,静置2 min~3 min,过滤后稀释,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浓缩.采用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考察了不同流动相等度和梯度洗脱法,优化后的方法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设定激发波长为360 nm、发射波长为450 nm进行检测.结果 空白样品无干扰,4种黄曲霉毒素B1、B2、G2在0.10 μg/L~50.00 μg/L,G1在0.50 μg/L~50.0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9,低检出限为0.04 μg/kg ~0.25 μ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 ~8.82%,回收率为87.4% ~ 104.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检出限低,干扰小,无需衍生,可用于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作者:甘仁榕;彭浏宇;肖靖松;梁秋果;胡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胶囊壳中的4种合成降糖药

    目的 建立常温下快速溶解保健食品胶囊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非法添加的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4种化学合成降糖药物的方法.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胶囊壳在25℃~ 30℃下超声4 min~6min,溶解后经过沉淀蛋白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的检出限为0.1 μg/ml,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的检出限为0.2μg/ml.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罗格列酮、吡格列酮4种降糖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907 min、6.519 min、13.512 min、14.965 min,回收率分别为62%~76%、98% ~120%、58%~69%、30%~ 38%.样品的总分析时间不超过1h.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可用于检测保健食品胶囊壳中上述合成降糖药物的测定.

    作者:滕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平山县一起学校聚集性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3年9月平山县一所私立中学师生患“红眼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聚集性发病[1].1 基本情况该所中学位于平山县城东北1.5千米,系私立学校,共有1年级~9年级38个班,2 300名学生,140名教职工.学生全部住宿,宿舍有大、小2种,小宿舍8人~10人,大宿舍20人.学校医务室有3名校医,校内有流水洗手设施,学校有淋浴室,学生每月洗3次澡;脸盆、毛巾每人1套,存在交叉使用个人用品现象.

    作者:赵孟奇;张云;宗雪梅;王新朝;韩连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08年-2012年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H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掌握江西省目前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特性.方法 采用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SLAM)对2008年-2012年疑似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基因,并对扩增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与Gen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比较并分析毒株变异情况.结果 2008年-2012年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均为麻疹H1基因型,属于我国麻疹病毒的优势株.13株麻疹病毒分离株之间H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1% ~100.0%;与H1基因代表型China93-7的H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7.2% ~ 98.1%;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的H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4.8%~95.6%.结论 2008年-2012年江西省麻疹病毒流行株为H1基因型,说明江西省近年来麻疹的流行株仍然是H1基因型.

    作者:施勇;熊英;李健雄;张艳妮;周珺;龚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食物中毒事件中奇异变形杆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以确认暴发原因.方法 对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相关的患者、剩余食物和从业人员标本,按GB 4789相关标准及WS/T 9-199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检验及处理原则》中的方法进行检验、分离病原菌,对分离到的致病菌株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系统生化鉴定与药敏检测,并采用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从70份各类标本中分离到奇异变形杆菌26株,阳性检出率为37.14%,25株耐药性基本相同、PFGE图谱完全一致.结论 具有相同PFGE带型特征的奇异变形杆菌是本起食物中毒暴发的原因,PFGE可作为食物中毒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作者:李美华;曹春远;廖琳虹;金健潮;张景平;陈前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检测实验室LIMS系统确认工作的探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IMS)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检测实验室的LIMS是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实验室的样品管理、人员、仪器连接、数据管理、标准物质、试剂管理、检测标准、原始记录、质量管理、客户管理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实验室整体的全方位的管理[1].由于多数检测实验室的LIMS不是简单的商业化应用软件,实验室使用前应对该系统进行确认.

    作者:张艳;肖冻;田甜;李爱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影响理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作为向社会出具公信力检验报告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年1月1日将更新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检测结果和服务质量.理化实验室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本研究针对理化检验工作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作者:刘克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水中甲醛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分析

    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自然界中本底极低,低浓度就可以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甲醛的浓度限值为0.10 mg/m3.目前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化学法和仪器法,化学法因为准确、经济,较为常用.化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多为采集气体富集于吸收液后分析测定,其质控样也多为液体样品,为保证实验室能够准确检测空气中甲醛,并维持较高的检验水平及测定数据的可靠性,本实验室参加了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组织的“水中甲醛检测”能力验证.

    作者:刘国云;贾伟;凌锋;高滋辰;郭宝石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