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蛋白家族是近年来引人关注的细胞膜信号转导调节因子,在多条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其标志性的结构蛋白caveolin对许多关键信号分子的活性状态起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微囊蛋白表达异常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肿瘤、糖尿病、膀胱功能异常、肌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主要表达微囊蛋白-1(caveolin-1),提示它可能参与平滑肌细胞膜内外的重要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刘海梅;王庭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量子点荧光探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拥有荧光染料及荧光蛋白所不能比拟的独特优势,已经在细胞功能研究及细胞表面和内部功能分子的探测、组织的成像和病灶的定位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量子点的光学特性、生物化修饰及其在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展望了其应用发展.
作者:胡怡;蔡继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ostC)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内源性保护机制,即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前短时间内反复短暂再缺血处理,可明显减轻缺血组织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I-postC可在组织器官缺血事件发生之后实施,因而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I-postC实施方法、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现状作一总结.
作者:祝筱梅;刘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regulated in development and DNA damage responses 1,REDD1)又称为RTP801,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HIF-1)靶基因,在细胞和整体动物缺氧缺血模型中其表达显著升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对多种细胞刺激均能产生应激反应,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RTP801受到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为临床缺血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等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吴小梅;杜方;朱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 NRSF;又称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REST)是一种锌指(zinc finger)蛋白,它能与某些基因中相应的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 (neuron-restrictive silencer element,NRSE;又称repressor element-1, RE-1)相结合, 使序列中的组蛋白发生去乙酰化, 从而对某些神经性基因的表达发挥阻遏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NRSF-NRSE在神经发育过程中有着复杂的调控功能,这主要是由于NRSF/NRST蛋白及REST辅助蛋白(CoREST)介导的甲基化作用,NRSF蛋白转录后形成的一系列剪切体也可能参与其中.另外,NRSF及其不同的剪切体还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NRSF的调控机制对于进一步了解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庆斌;李艳华;裴雪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Ghrelin是首先从大鼠胃粘膜发现的一种新的脑-肠肽激素,具有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它经辛酰化修饰具有生物学活性后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研究发现,Ghrelin及其受体在脑组织(如下丘脑、大脑皮质、脑干、海马等)分布较广泛.近几年来,人们对Ghrelin和脑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Ghrelin在学习和记忆、睡眠、焦虑、应激及神经保护等脑功能中所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海娜;肖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酸敏感的背景钾通道TASK-1 [TWIK (tandem of P domains in a weak inwardly rectifying K+ channel)-related acid-sensitive K+ channels-1]是一类对细胞外生理状态pH敏感的开放-整流型漏钾离子通道.该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广泛表达,受多种物质调节.TASK-1通过改变神经元的电活动,来调节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
作者:高蕊;呼海燕;郑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Ghrelin是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刺激下丘脑和垂体前叶释放生长激素、增强食欲、调节能量平衡及促进胃酸分泌等作用.Ghrelin 及其受体在下丘脑、垂体、肾、胃、胰腺、唾液腺中都有表达,可能是脑与胃肠道之间调节内分泌的一种介质,有望在诊断和治疗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消化系统分泌的 ghrelin 的调节功能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娜;吴立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PTEN是定位于10q23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能通过PI3K/AKT、FAK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的生长、凋亡、迁移和转化.PTEN在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中有广泛表达,其在调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SVZ前体细胞的迁移及凋亡、PC12细胞的分化和神经突触的建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PTEN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将为肿瘤和神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蔡其燕;姚忠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抵抗素(resist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抵抗素抑制脂肪细胞形成,调节机体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具有促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具有致炎因子的特征.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抵抗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作为一种促炎因子,抵抗素可以通过导致内皮功能失调,促平滑肌增殖迁移,促巨噬细胞的脂质沉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等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介绍了抵抗素的生理功能、调节因素,并讨论了抵抗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孔晓牧;姜长涛;李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恐惧性条件化学习的行为范式是研究情绪信息编码和储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杏仁核,尤其是外侧杏仁核(lateral nucleus of amygdala, LA),在恐惧性条件化的建立、恐惧信息的表达,以及恐惧性事件信息的存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外侧杏仁核在恐惧性条件化学习过程中的神经可塑性变化和相关的LTP机制,以及决定这种可塑性变化的分子信号转导通路.
作者:郑佳威;吴玺宏;李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ghrelin是1999年发现的一个含有2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具有调节能量平衡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ghrelin对生殖激素、性腺、胎儿的发育、妊娠和泌乳均有一定的影响,并且,ghrelin及其受体广泛存在于生殖轴中.提示ghrelin对生殖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方富贵;章孝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Glucuronosyltransferase)是一种对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进行解毒,加强其排泄的重要酶类.UGT超基因家族分为两个大家族,即:UGT1和UGT2.研究表明,UGT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和预测肿瘤的高危因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易娟;周宏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干细胞巢即干细胞周围的微环境构成,一般包括干细胞的相邻细胞、粘附分子及基质等,但不同的干细胞有不同的巢结构.干细胞巢通过不同信号途径调控着干细胞的行为,使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处于平衡状态.根据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巢的研究,本文从果蝇生殖系干细胞巢、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巢、肠干细胞巢、毛囊表皮干细胞巢和神经干细胞巢等五个系统分别综述了干细胞巢的构成及其对干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了干细胞巢作用于干细胞的内在机制.
作者:鞠晓芳;安铁洙;滕春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钾、钙、氯等离子通道在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是离子通道通过调节细胞膜电位、细胞周期、细胞体积、胞内钙浓度和胞质pH值等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本文综述了离子通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离子通道有可能成为防治肿瘤的新靶标.
作者:贾勇圣;魏晓莉;赵杰;郑建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多种因素可以引起DNA损伤而终导致基因产生错义突变、缺失或错误重组.为确保遗传准确性,细胞形成了复杂的细胞周期监督机制,即细胞周期检验点.其中DNA损伤检验点由许多检验点相关蛋白组成,可以识别损伤的DNA,经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引发蛋白激酶的级联反应,减慢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从而为细胞修复损伤的DNA赢得时间.
作者:郭妍宏;朱应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氧是在环境中存在的并在发育过程中起作用的信号分子,调控着细胞的能量代谢、生长和分化.骨骼肌中存在着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肌纤维能力的成肌细胞,出生后成肌细胞在骨骼肌的损伤修复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尽管氧在几乎所有高级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氧水平对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的研究甚少.体内生理性和病理性微环境的氧浓度是处于低水平的,本文就低氧对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及HIF-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翔;朱玲玲;陈晓萍;范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发育调节因子,早发现于肿瘤细胞.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VEGF在神经细胞上也有广泛表达,并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此外,VEGF显著促进成年哺乳动物结构性神经元再生区(constitutive neurogenic regions)和非神经元再生区(non-neurogenic regions)的神经元再生/更新(neurogenesis/regeneration),显示了VEGF在神经损伤性及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潜在意义.本文着重讨论VEGF在脑缺血损伤中的神经保护(neuroprotection)和神经修复(neural repair)及其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永权;孙凤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一种胆汁酸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FXR通过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在胆汁酸、脂质和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望成为治疗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药物靶点.本文将就FXR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燕;管又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3年10月8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时为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生物化学系的Peter Agre教授,以表彰他发现细胞膜水通道并证明其功能这一开创性贡献.
作者:郭昊;李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学的分类一向是以器官为基础,例如心脏病、胃病、甲状腺病.到了分子医学时代,常常以某一种分子或基因的异常作为疾病分类的基础,例如受体病(以乙酰胆碱受体自体免疫引起重症肌无力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为例)、离子通道病(以钠离子通道突变引起伴有高热惊厥的癫痫、高钾性阵发性瘫痪为例)等等.这种分类有可能导致医学变革的新局面,目前仅仅是拉开了序幕.本文将介绍的是发生在中国的科学故事:一种皮肤病的研究,如何开启了寻找理想镇痛药的大门.
作者:韩济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