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E)应用超分割放疗同时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从2002年9月~2003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36例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E病例分2组研究,A组18例:超分割放疗加顺铂、VP-16化疗;B组18例:单纯放疗.结果:A组患者CR 3例(16.7 %)PR 13例(72.2%),有效率88.9%,B组患者CR 2例(10.5%),PR 8例(44.4%), 有效率55.6%,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超分割放疗同时配合化疗能提高不能手术的NSCLE患者的近期疗效.
作者:魏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周身性疾病.病程较长,致残率高,是临床较难治的疾病之一.我们于1999年6月~2002年8月,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节炎3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继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局限性或弥漫性狭窄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预后和减少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李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们自2002年以来,应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潘生丁、乙肝疫苗(以下简称三联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历选择按照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选择.从2000年6月~2002年4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HBs'Ag、HBeAg、HBV-DNA阳性,且持续6mon以上,肝功能正常者为治疗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非母婴传播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96例:男83例,女14例,年龄大者63岁,小者12岁,平均38.5岁.对照组90例,其中男76例,女14例,年龄大者62岁,小者14岁,平均40.2岁.
作者:董澜清;王清莲;鲁建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鉴于循证医学理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指南中已明确指出β-受体阻滞剂在AMI中的治疗地位[1].本研究通过对AMI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总结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进一步应用循证医学成果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薛进平;王立旗;吕长泳;赵冰峰;王贵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颌骨骨折是口腔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治疗多采用钢丝固定、颌间牵引,但疗程较长,而且因长时间的限制开口,导致患者营养不足,骨折愈合延迟,体重明显下降.小型或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损伤小、术后即可开口等优点,1999年12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该法治疗颌骨骨折2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红;张文玲;宋宝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且并发症多.取石术后肾盂狭窄闭锁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就近年来7例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肾盂闭锁的原因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杜信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β-七叶皂苷钠是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干燥成熟果实(娑罗子)中提取含有多酯键三萜皂苷的钠盐,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抗渗出、消肿胀的药物.我院于2001年10月2003年10月用β-七叶皂苷钠对4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头颅CT观察,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军;高长庆;陈文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直立性调节障碍(OD)是儿童时期自主神经失衡的一个代表性疾病,椐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10%~15%[1],为儿童时期常见病之一.该病尤易在青春期发病,症状以春、夏为重,女孩多见.我院在2002年4月~2003年4月应用直立实验诊断此类疑似患儿25例,其中有23例为阳性结果.同时亦应用此方法对24例健康儿童进行检查,结果无一例阳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盖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解河南大学职工的健康状况,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早期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现将2003年度职工体检腹部彩超检查结果加以分析,旨在为职工的预防保健提供指导.
作者:任翠平;刘谊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采用NVB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近期疗效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晚期恶性肿瘤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6-82岁.中位年龄50.8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其中肺腺癌Ⅳ4例,肺鳞癌4例(Ⅲb期2例,Ⅳ期2例),乳腺癌Ⅲ-Ⅳ期4例,小肠淋巴瘤2例,鼻腔淋巴瘤1例,纵膈淋巴瘤4例,中线恶网1例,食管癌Ⅲ期8例,宫颈癌Ⅲ期1例,结肠癌Ⅳ期3例,多发性骨髓瘤Ⅲ期2例.全部病例为不能手术及放疗或有转移及以往治疗失败的晚期住院患者,活动状态按karnofsky评分,平均70分以上,有可测量的病灶,骨髓造血及心、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孙萍;李吉利;马树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饮用氟水大鼠骨RNA和ROS的含量变化在氟骨症早期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平均体重为90g±5g.随机分成4组,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及骨组织中的RNA的含量.用ESR检测骨ROS的含量.结果:低、中、高氟组骨ROS及血清中MDA含量变化含量均有所升高(F=3.98,P<0.01),骨中RNA含量随氟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提示饮用水中的氟含量会影响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升高降低,从而影响骨合成RNA的能力.
作者:李省;陈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RP-HPLC法测定鼻咽清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冰醋酸(48∶ 51∶ 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采用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在277nm进行测定.结果:黄芩苷在0.21μg~1.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翟保同;高秋华;黄中勋;李钦;王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上观察肝、心组织及血浆金属硫蛋白(MT)含量变化,认识AS时机体氧化防御系统的变化.方法:家兔高蛋氨酸饮食8周,复制高Hcy-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以[109Cd2+]血红蛋白饱和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家兔肝、心组织及血浆MT及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AS家兔肝、心组织及血浆MT水平分别较对照组高269%(P<0.01)、46%(P<0.01)和79%(P<0.01).肝、心组织及血浆MD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87%(P<0.01)、83%(P<0.01)和47%(P<0.01).结论:Hcy-AS家兔肝、心组织及血浆MT产生增多,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李淑莲;石镇霞;张永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板蓝根含片的抗菌作用.方法:观察板蓝根含片对金葡萄等13种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柒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板蓝根含片对金葡萄等11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结论:中剂量及高剂量板蓝根含片组与板蓝根颗粒组比较对细菌感染的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韩光;陈百泉;许启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的数量,证明凋亡细胞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利用TUNEL技术进行凋亡细胞测定.结果:凋亡指数在食管细胞的癌变过程中逐步增加,但在癌症的进展中逐步减少.结论:通过凋亡细胞的指数检测,结果证明细胞凋亡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本彩;李明俊;揣莘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小鼠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方法:实验分4个组.对照组(A),小鼠饮水含碘量为10.8μg/L,实验组(B、C和D)小鼠饮水含碘量分别为5000μg/L、10000μg/L、20000μg/L.实验时间为150d.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学、甲状腺组织碘含量、甲状腺过氧化酶(TPO)活性及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浓度的改变.结果:实验各组甲状腺组碘含量、血清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摄入碘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各级TPO活性、C组和D组血清FT3水平明显低于照组.实验各组甲状腺呈典型的胶质性甲状腺肿.高碘对小鼠甲状腺形态与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高碘甲状腺肿是由于滤泡扩张,过多胶质堆积在滤胞腔内所致,并非TSH升高导致甲状腺滤泡增生的结果,高碘对甲状腺有损害.
作者:霍守义;秦贵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使用与日常工作中测定一些常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相同的流动相(甲醇-水 1∶ 1)[1],建立用HPLC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方法,希望在日常治疗药物监测工作中能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方法:用二氯甲烷萃取血清中的茶碱,浓集后进样测定,以内标法定量.在室温条件下,使用ELITE C18 色谱柱(5μm),以甲醇-水(1∶ 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以咖啡因(0.1g/L)为内标,检测波长275nm.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0.5mg/L~20.0mg/L, 相关系数0.9992,检测限0.2mg/L, 回收率96%~105%.结论: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适用于对茶碱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需要,在和一些常用抗癫痫药物先后测定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者:杨广杰;郭新社;李禄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αFU)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转移性肝癌组、其他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的α-L-岩藻糖苷酶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组中同时做血清αFP、αFU测定.αFU、αFP的测定均采用ELISA酶标法.结果:原发性肝癌组αFU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肝病各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αFU检测可弥补αFP低水平的不足,是一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血清酶学指标.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玉兰;赵卫军;房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垂体腺瘤中的凋亡细胞,研究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垂体腺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survivin、bcl-2、p53基因在垂体腺瘤AP发生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8例正常垂体组织和48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垂体腺瘤组织的细胞调亡和survivin、bcl-2、p53基因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本组48例垂体腺瘤标本中,43例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发生,凋亡细胞发生率为89.6%(43/48).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平均为12.6%,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AI为2.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基因在正常垂体组织中不表达;4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32例表达阳性,占66.7 %;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81.5%(22/27),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为47.6%(10/2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型(功能性)垂体腺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70%(21/30),无分泌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为61.1%(11/1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阳性、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3%(23/29)和47.4%(9/19),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表达阳性、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7%(11/12)和58.3%(21/36),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AI降低),在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提示侵袭性强,预后不良.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组织中bcl-2、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张振强;张巨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本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抗癫痫药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DPH)及卡马西平(CBZ)的血药浓度.方法:将样本在PH7.6条件下用二氯甲烷提取后经纯净的空气在50℃水浴中吹干,再用甲醇重溶后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条件:ELITE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0∶ 40),流速:1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35nm.结果:PB、DPH、CBZ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55min、5.89min、7.14min,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21ug/ml、0.79ug/ml和0.44ug/ml.在三个不同浓度下,PB、DPH、CBZ的平均回收率各为100.18%、98.32%和100.06%,日内和日间变异均低于9.87%,其他常用抗癫痫药物未见干扰,在分析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满足临床快速监测的需要.
作者:徐玫;赵辉;万绍辉;杨浩;王宏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食管癌基因mdr1 mRNA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51例术前未作治疗的食管癌,20例正常食管组织的mdr1 mRNA进行检测并于食管癌患者的病理类型、部位、浸润转移作对比研究.结果:51例食管癌癌组织中mdr1 mRNA阳性表达率为62.7%(32/51),正常食管组织表达率为10.0%(2/2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dr1 mRNA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浸润转移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dr1 mRNA的存在着高表达,可作为食管癌化疗耐药的指标.
作者:王建军;牛保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CT增强扫描程序复杂,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6岁以下患儿,操作难度更大.护理措施改进后,通过对86例患儿观察使用,证实其安全简捷,实用性强,此前未见相关报道,现总结如下.
作者:常华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概述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发展,科学家不断地尝试用免疫学的方法来治疗肿瘤,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通常对肿瘤存在视而不见,不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以致肿瘤得以肆无忌惮地发展.造成这种肿瘤的低免疫反应性原因.首先是许多所谓的肿瘤相关抗原也在一些正常组织表达,只是在肿瘤的表达较高而已,因此患者的免疫系统难以将它们作为异物识别.另一方面,肿瘤可能表达一些免疫阻抑因子,例如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或TGF-Q)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等,它们可以将T细胞活性降低.肿瘤细胞也可能表达Fas配体(1igand)以诱导表达Fas的T细胞的编程性细胞死亡或凋亡(apoptosis).此外,对诱导T细胞具有很重要作用的B7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被调低也是造成低免疫反应的原因.
作者:董子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原发性腹膜腺癌十分少见,误诊率高,常因误为其它疾病而延误治疗.国内相关报导极少.将近日所见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1.1 病历摘要患者,女,66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后间断发作,劳累后明显.均能于休息后缓解,经多次体检未发现病变.2mon前劳累后感觉疼痛加重,伴腹胀,无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2周前患者无意间扪及右上腹肋缘下有一包块,压痛.患者入院时一般状况良好,无体重减轻,各项生命体征正常.CT诊断结果:右上腹见大网膜呈梭形密度不均匀增高之块影,边界较具体,肿块长径约12 cm,中心大厚度为4 cm,CT均值为负30HU.块影右侧与升结肠分界不清,局部肠壁增厚.肝、胆、胰、脾.、肾,肾上腺及扫描范围内之腹膜后未见异常.膀胱.子宫及附件未见病变征象,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各项指标正常,粪、尿常规无异常.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检:糜烂性胃炎,结肠粘膜正常.彩超检查:右腹腔占位(梭形),肝、胆、胰、脾、肾正常.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子宫直肠凹可见少量积液.胸部X线检查:心肺膈肌正常.右上腹肿块穿刺病检结果:中分化腺癌.
作者:王和平;冯建;陈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33岁,孕26周,因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符,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使用仪器为SSA-240A型,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
作者:任小玲;黄素琴;高爱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微生物学工作者在进行繁殖、分离、鉴定微生物,制造疫苗、菌苗、研究微生物的生理及生化特性时常需要制备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为此,我们对蚕蛹培养基的制备进行研究,以中药蚕蛹、黄芪为原料制备基础培养基,并用已知敏感菌株做了培养基的质控试验,其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王金喜;孙伟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因此及早培养鉴定出霍乱弧菌对控制该病的流行与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现有的一些快速诊断技术效果均不理想,这主要因为患者粪便中的霍乱弧菌量时多时少,少时检查常呈阴性,如快速制动实验和免疫荧光菌球实验等.我们改进的实验方法是通过高速离心培养法,使标本中霍乱弧菌的数量快速增加.报道如下.
作者:黄红莹;许国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垂体是机体内分泌器官中重要的腺体,它位于颅底蝶鞍垂体窝内,经一个垂体柄、神经和血管同下丘脑相连.目前,有关垂体功能及组织细胞学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固定方法的探讨较少 [1].在进行脑组织实验研究中,特别是进行各种酶的免疫组化学研究中,大多采用主动脉灌注固定方法[2],并已有了脑组织固定方法的改进报告[3].我们应用常规主动脉灌注固定方法和改进方法分别对垂体进行组织细胞的病理学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佰成;高林;王庆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肥胖是身体脂肪过多使体重超出正常的一种状态.1998年~2002年美国健康统计中心报道全美有1/3的成年人(约七千万)体重超出正常的10%.肥胖人群的比例在我国也呈增高趋势.对肥胖的诊断,宜将体重指数(BMI)作为诊断肥胖或肥胖分级的依据[1],体重指数为:20~24.9属于正常;25~29.9为Ⅰ度肥胖;30~40为Ⅱ度肥胖;>40为严重肥胖.在我国,体重属于正常的占59%;Ⅰ度肥胖的占35%;Ⅱ度肥胖以上的占6%[1].基于减肥有利于减低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改善健康水平.因此减肥已成为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和营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王新建;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大变革时期,心身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文献报道,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社会人群,近些年来的发生率约为25.39%[1],个性特征是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解当前大学生(自然人群)个性特征,探讨健康和正常人群与心理障碍和神经症人群个性特征之间的差异,我们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兰;孙有成;王宇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TRAIL/APO-2 L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超家族中的新成员,是新近发现的凋亡(apoptosis)诱导配体.近年来研究发现TRAIL/APO-2L具有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特性,因此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神经胶质瘤凋亡诱导治疗是临床治疗胶质瘤的一个新思路.TRAIL/APO-2L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TRAIL/APO-2L及其受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凋亡诱导途径以及TRAIL/APO-2L在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忠伟;张云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内Ca2+含量及CD34、CD95阳性细胞率及其相关因素IFN-r、TNF-a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我们分别采用钙离子邻―甲酚酞络合酮直接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双标记法及放免法,检测30例CAA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内Ca2+含量、CD34、CD95阳性细胞率及IFN-r、TNF-a 水平,并与正常手术组(14例)和健康献血员(14例)比较.结果:CAA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内Ca2+及CD34、CD95阳性细胞率与手术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患者外周血清中IFN-r、TNF-a 的表达水平也与正常人有较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CAA患者其造血干细胞存在凋亡现象,是通过IFN-r、TNF-a作用靶细胞后触动靶细胞的CD95表面蛋白受体,进而引起靶细胞内的连锁生化反应,包括Ca2+升高,使DNA降解而凋亡.
作者:王祥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多种词源的医学词汇交汇在一起,虽然丰富了医学英语词汇,但也使得医学英语词汇繁琐臃肿,晦涩难记,同义词(synonymy)较多[1],其主要原因是词源(etymology)不同.有的源于拉丁语(Latin),有的源于希腊语(Greek),有的源于古英语(old English)或其它语种.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省去了某些字母,有的是在字母转译过程中形成的.词素位置的变动也是形成同义词较多的又一原因.医学英语同义词,从感情(feeling)色彩上来说,没有褒贬之分;从语体上来讲,它属于书面语;从语义(semantic)上来说,它不像普通词汇中的同义词在词义上有差别.大部分的医学英语同义词在词义上无明显的差异,但使用频率有所不同.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