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2-7606
  • 国内刊号:41-1361/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193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1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1995年获河南省高校研究会优秀学报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1年3期文献
  • 腹腔镜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且切口为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患者1 72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基础疾病)和手术相关资料(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麻醉方法、临床路径、手术分级、术前抗菌药物预防),统计1 726例患者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率,并观察各因素分布.[结果]基础疾病、麻醉方法是腹腔镜Ⅱ类切口围手术期SSI发生的影响因素,而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临床路径、手术分级、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是腹腔镜Ⅱ类切口围手术期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临床路径、手术分级、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是腹腔镜Ⅱ类切口围手术期S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手段降低SSI的发生.

    作者:张昌生;韩宗明;张学贞;刘培运;朱鸿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躯体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方法]将360例符合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n=180)接受常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调脂及早期康复等治疗,B组(n=180)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期4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应用NIHSS评分、Fugl-Meyer躯体功能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估,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上述评估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经过4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B组改善优于A组.[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传统药物及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更显著地改善脑梗死患者躯体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江坤;张津华;赵春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治疗糜烂性龟头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糜烂性龟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6例糜烂性龟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实验组给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百多邦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有效率实验组90.91% (32/33),对照组66.67%(2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3.03% (1/33),对照组24.24%(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实验组6.25%(2/32),对照组31.82% (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新液对糜烂性龟头炎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宝印;卜宏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激素分别联合他克莫司、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激素分别联合他克莫司和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取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就诊的经肾活检诊断的72例IgA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激素+他克莫司组40例;激素+来氟米特组32例.收集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mon时的临床资料,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选取24 h尿蛋白定量(Upr)、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基线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他克莫司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高于激素+来氟米特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测定均下降,血清白蛋白均升高,同治疗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激素+他克莫司组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值及血清白蛋白升高值同激素+来氟米特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及肌酐、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宇;张悦华;李书俊;元荣荣;薛磊;杨素霞;陈芳;时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卤米松乳膏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

    [目的]分析卤米松乳膏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门诊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实验组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仅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3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2、3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0%、88%、98%,对照组分别为30%、40%、90%,观察3个时间,段实验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卤米松乳膏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操作方便、药物吸收好,可缩短治疗疗程,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燕;聂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出血再发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鉴别和比较脑出血再发的预测因子,评估它们对再发性脑出血的相对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治疗的192例脑出血再发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按照同医院、同性别、同民族、同年龄(相差≤5岁)、同时间段(出院时间间隔≤7 d)的要求进行1∶1配对的192例脑出血首发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社会人口学、疾病相关因素、用药情况及发生时间的差异,观察脑出血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首次脑出血后再发间隔时间为2 mon~15 a,平均(3.6±0.41)a.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更易再发脑出血(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值3.373,95%CI为1.435~5.399)、血压控制不良(4.027,2.449~6.620)、糖尿病(1.938,1.193~3.149)是脑出血患者再发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会增加脑出血患者再发风险.

    作者:吴顺琴;浮荣莉;李宏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1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共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对照组2共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共计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阿加曲班.[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1的总有效率为64.47%,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江霞;张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病例讨论教学对新入职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评价病例讨论对新入职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6名新入职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3名护士,根据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23名护士,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病例讨论教学.1 a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TDI-CV)对两组护士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以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各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讨论教学有助于培养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徐霞;李秀珍;王玲;马咏萍;谢青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激光治疗玻璃体漂浮物的长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持续性玻璃体混浊的长期效果.[方法]对2011~2014年在我院行Nd: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漂浮物的42例(47眼)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患者术后的症状、视力、眼压及眼底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于随访结束时对患者的并发症和舒适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有所提高,从0.85+0.14提高到0.88+0.17.有晶体眼患者中的31%在随访期间进行了白内障手术.1眼在激光治疗后随访期间(25 mon)出现了进展性的视网膜脱离(2.1%).95%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玻璃体漂浮物患者症状明显,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与视敏度无明显相关性.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的治疗方式.但是,患者在术前需要详细了解白内障进展的风险、非预期的炎症反应、激光治疗术后若干年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增加.

    作者:胡依博;沈策英;郭晓丹;杜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急性肺栓塞治疗时机及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致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DVT并发肺栓塞患者,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高度疑似肺栓塞发生时,急查凝血功能,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立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急查肺动脉CTA,明确诊断;分别抗凝;静脉溶栓;呼吸循环支持治疗;活血化瘀药物及对症治疗;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根据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影象学检查评定疗效.[结果]78例患者经综合治疗48 h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明显好转.有效69例,有效率达88.5%.[结论]DVT患者高度疑似肺栓塞发生时,抗凝与检查同时进行,首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明确诊断后实施以抗凝为主联合溶栓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发生.

    作者:师泽元;万琪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功能神经治疗乳腺癌

    [目的]研究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手术方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106例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乳腺癌手术,保留组给予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治疗1.5~2 a后肌肉萎缩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淋巴结清除数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保留组手术时间要长于对照组(P< 0.05).术后随访1.5 ~2a,保留组患者胸大肌萎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重度萎缩发生率较低(P<0.05).保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的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癌,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肿瘤转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建鑫;王文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樱桃汁对动物实验性冻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樱桃汁对动物实验性冻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低温-18℃冷液浸泡家兔双耳,-25 ℃低温乙醇浸泡大鼠双后足趾制造冻伤模型,在冻伤24 h和6h时分别在冻伤区涂樱桃汁及冻疮膏,观察冻伤区皮肤的变化.[结果]樱桃汁对家兔双耳冻伤和大鼠足趾冻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与冻疮膏组无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1.[结论]樱桃汁对各种动物不同部位的冻伤均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杨寰;刘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氟喹诺酮C-3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稠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目的]寻找氟喹诺酮C-3羧基的有效生物等排体.[方法]用均三唑并噻二唑稠杂环作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了10个新氟喹诺酮C-3均三唑并噻二唑稠杂环目标化合物(5a~5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评价了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目标物对3种试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显著强于母体化合物,其中苯环含有氟原子和羟基的化合物的活性强于其他化合物,其IC50与对照阿霉素相当.[结论]C-3羧基并非是抗肿瘤所必需的药效团,用稠杂环替代可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作者:韩紫岩;王蕊;胡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八角中莽草酸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角中莽草酸含量,对比不同产地八角中莽草酸含量.[方法] HPLC条件:色谱柱为5NH2-MS(4.6 μ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0.1%H3PO4) (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3 nm;用不同比例的甲醇水超声提取莽草酸,对比其含量.[结果]莽草酸进样量在3.03~ 15.0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3 144.16X-0.68,(n=6,r=0.999 99).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0.63%;提取率:甲醇<70%(甲醇-水)<50%(甲醇-水)<30%(甲醇-水)<水,三种八角中含量八角(2)>八角(1)>八角(3).[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适合测定八角中莽草酸的含量;甲醇-水混合溶剂从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水是好的提取溶剂,八角(2)中莽草酸含量高.

    作者:程浩;陈君丽;周志宏;王先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维生素E对藜芦生物碱引起的小鼠脑神经DNA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藜芦生物碱引起的小鼠脑神经DNA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藜芦生物碱给药高剂量组、藜芦生物碱给药低剂量组、藜芦生物碱高剂量+VE组和藜芦生物碱低剂量+VE组.各组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进行彗星实验、HE染色切片,观察分析结果,并检测对GSH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细胞DNA的损伤,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组织切片进一步证明细胞核出现变形.维生素E减轻了藜芦生物碱引起的脑细胞DNA单链断裂水平.同时,组织切片细胞核形态较完整、排列规则,GSH-PX酶的活性升高.[结论]维生素E对藜芦生物碱引起的小鼠脑细胞DNA氧化损伤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武彦彤;刘习平;范玉洁;唐蕾;丛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响应面法优化山楂总多酚的微波提取工艺

    [目的]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山楂多酚的微波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以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四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以总多酚的提取得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微波法提取山楂中总多酚的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45 s,液料比30∶1(mL/g),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山楂多酚的提取得率可以达到42.31 mg/g.[结论]微波提取法可用于山楂多酚的有效提取,可为山楂多酚的工业化制备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武晓红;相姝名;姚玲玲;陈画;时洁;张娟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齐墩果酸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聚合物胶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齐墩果酸聚合物胶束,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优处方.对聚合物胶束形态和粒径和稳定性进行确定,建立高效液相方法对聚合物胶束进行含量、溶解度、溶出度的测定,研究聚合物胶束的增溶效果.[结果]按筛选出的优处方制备的胶束粒径为(64.24±2.64) nm,PDI为0.093±0.02,包封率为(87.06±1.45)%,载药量为(10.22±0.9)%.溶解度为0.689 04 g/L,60 min时溶出度为80.6%.[结论]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处方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溶解度和溶出度显著提高并且稳定性良好的胶束.

    作者:史琼;王苇;程铁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在相关肿瘤诊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eckpoint kinase)的主要作用是在细胞DNA损伤后,通过及时阻滞细胞周期有效介导受损DNA的检测与修复,进而维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当前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主要包括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k1)和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二者均为蛋白激酶,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重叠的底物谱,但在不同肿瘤的组织细胞中有不同的表达.本文就Chk1和Chk2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应分子生物学机制,分析总结Chk1和Chk2作为肿瘤细胞的重要靶点与人类相关肿瘤诊断治疗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相关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牛朝霞;陈洁;王黎;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羟基脲引发下肢溃疡的机制研究和进展

    羟基脲(hydroxyurea,HU)作为一种抗肿瘤药,常用于治疗镰状细胞性贫血(SCD)和费城染色体阴性(BCR-ABL1)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随着其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长期服用羟基脲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下肢溃疡作为HU引发的罕见不良反应,其诊断是困难的.因此,常常延误治疗时机.本文旨在综述HU引发下肢溃疡的临床特点和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赵倩楠;刘若璇;张舒曼;周粤闽;吕玉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杜仲叶药食同源研究进展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叶.杜仲叶资源丰富,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与杜仲皮相似.我国自古有食用杜仲叶的习惯,国外也有食用杜仲叶的经验,现代毒理学试验表明杜仲叶无毒副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杜仲叶国内外的食用历史和毒理学评价等内容,为杜仲叶作为“药食同源”中药材提供依据.

    作者:王一飞;刘亚芳;王书辉;尹瑞林;李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腹部创伤合并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了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腹部创伤合并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近11年用损伤控制技术和常规治疗严重腹部创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效果.[结果]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疗效良好,其术后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合并骨折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杨万广;杨宜昕;王万朋;徐欣;徐翔宇;陈聚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联合激素救治重症药物疹患者研究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联合激素救治重症药物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重症药物疹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激素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评估后,建立有效血管通路,并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及血液灌流(HP)治疗.两组在治疗后在皮疹状况改善程度、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及治疗期间应用激素治疗指标进行对比,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在皮疹状况改善程度、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状况及治疗期间应用激素治疗指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激素治疗重症药物疹患者可以及时消除患者体内的过敏原,使由过敏原引起的炎性介质及时排出体外,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受损脏器之功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疗程,并且能大幅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临床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钟;孔静;杨胜;张冬惠;祁相焕;王绍谦;葛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