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围分娩期初产妇不同心理干预方式的效果,为临床围分娩期产妇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例临产妇随即分为音乐组、心理疏导组、导乐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用产程图记录总产程时间,观察分娩方式,测量产后2 h出血量,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乐法、音乐干预法和心理疏导法都能显著减轻围分娩期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顺产率,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 h内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P <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依然是目前好的心理干预方法,音乐干预法和心理疏导法临床效果相同,3种方法相比音乐干预法具有成本低,易于开展的特点,值得普及。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就诊患者100例,全部为符合适应症的成人前牙,随机分成2组。50例以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50例以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随访1a,分别就修复体外形、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牙龈状况、龈缘灰线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2组在修复体外形、边缘适合性方面无明显差异,在颜色匹配状况、龈缘灰线上差异极为显著。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杨素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功能评定量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自知力因子评分和BPRS总分均有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2组患者的GAS评分和SSPI评分均有提高,2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2组比较,P <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应用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等各项水平,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脑钠肽之间(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2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钠水平分为对照组(血清钠离子浓度<135 mmol/L ,57例)和观察组(血清钠离子浓度≥135 mmol/L ,65例),对2组患者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及BN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血钠水平与AngⅡ、ALD及BN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RA、AngⅡ、ALD及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 Pearson相关分析可见,患者的血钠水平与PRA、AngⅡ、ALD及BNP水平均呈负相关( P <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低时能促进PRA、AngⅡ、ALD及BNP的释放,且血钠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 PRA、AngⅡ、ALD及BNP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王玉东;任松涛;蔡青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微波法提取菊花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微波提取菊花中总黄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微波法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体积分数70%,时间为100 s ,料液比为1∶20。结论该方法简单,适合菊花中黄酮含量提取工艺的的优化。
作者:杨浩;赵辉;赵明远;蒲晓辉;郭猛;袁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干姜提取液对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强迫游泳法测定小鼠的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法、热应激及冷应激来测定小鼠的存活时间;通过测定小鼠血清和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干姜提取液对小鼠各种有害刺激的影响。结果干姜提取液在一定浓度连续灌胃(ig)给药14d,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 <00.5或 P <00.1)和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存活时间,提高热应激和冷应激小鼠的存活率( P <00.5或 P <00.1),肝匀浆中的SOD、CAT活性增加( P <00.5或 P<00.1)、MDA水平下降( P <00.5或 P <00.1)。结论干姜提取液能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延长常压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提高低温及高温环境下小鼠的存活率,提高机体对外界应激的反应能力。
作者:张旭;游国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 A 及丹酚酸 B 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Venusil XBPC18(L)(4.6mm×250mm,5μm),丹酚酸B的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为286 nm ;丹参酮IIA的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为270 nm。以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分别在00.368~07.36μg和00.6~12.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和 RSD分别为984.1%、12.8%(n =9);982.9%、12.1%(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干扰,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评价及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蒙蒙;冯素香;李晓玉;周悌强;白燕;吴兆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超声提取法提取栾树干花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超声法提取栾树干花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佳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料液比1∶30、超声时间90 m in。结论工艺重现性好,对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袁琦;蒲晓辉;陈毛芬;陈鑫;李哲;竟香艳;周云丰;崔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节温度鉴别旋毛虫肌幼虫的活性。方法人工消化法收集纯净的肌幼虫,将肌幼虫分别置于3种温度下,观察肌幼虫的形态特点。结果4℃时,活肌幼虫虫体蜷曲呈螺旋状,活动力弱;37℃时,活肌幼虫虫体呈屈曲样运动,运动活泼;将肌幼虫置100℃温度时,幼虫致死,幼虫虫体呈C字形或虫体内部结构崩解。结论旋毛虫肌幼虫的活虫在4℃时虫体蜷曲,37℃时虫体运动活泼;死亡虫体呈C字形或虫体内部结构崩解。
作者:都景芳;刘璋楠;傅皓;秦啸鸣;宋辉;王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旋毛虫的低温耐受性和感染性。方法20只雌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温度不同分3组,共4组,每组5只。对照组每鼠经口感染150条肌幼虫。实验组①组(低温1 h组):肉样置于-18℃、1 h;②组(低温4 h组):肉样置于-18℃、4 h;③组(低温24 h组):肉样置于-18℃、24 h;经低温处理的3组鼠肉取出后,室温下(16℃)彻底融化,磁力搅拌法(消化2 h )收集幼虫。然后分别人工灌胃小鼠,每鼠经口感染150条肌幼虫。所有小鼠感染后28 d剖杀,取膈肌压片镜检,并用磁力搅拌法收集肌幼虫、计数。结果对照组、低温1h组、低温4h组和低温24h组的肌幼虫均数分别为:54904.0、23976.0、3196.0、0;低温1h组和低温4h组2组的肌幼虫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温4h组的肌幼虫均数低于低温1h组(P <00.5)。结论低温(18℃)对旋毛虫具有杀伤作用,旋毛虫囊内幼虫的活力和感染性与冷冻时间和肉样厚度均有直接关系。
作者:秦啸鸣;宋辉;傅皓;张军;王国英;白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烹饪方式(烧烤)对旋毛虫肌幼虫感染性的影响。方法25只雌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4组,共5组,每组5只。对照组每鼠经口感染250条肌幼虫。实验组①组(烧烤2 m in组):小鼠肉样置于炭火上烧烤2 m in;②组(烧烤4 m in组):小鼠肉样置于炭火上烧烤4 m in;③组(烧烤6 m in组):小鼠肉样置于炭火上烧烤6 m in;④组(烧烤8 m in组):小鼠肉样置于炭火上烧烤8 m in;经烧烤处理的4组鼠肉取出后,磁力搅拌法(消化2 h )收集肌幼虫。然后分别人工灌胃小鼠,每鼠经口感染250条肌幼虫。所有小鼠感染后28 d剖杀,取膈肌压片镜检,并用磁力搅拌法收集肌幼虫、计数。结果对照组、①组、②组、③组、④组的肌幼虫均数分别为:8588.40、3467.00、1903.40、713.20、0;①组、②组、③组3个组的肌幼虫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③组的肌幼虫均数显著低于②组(P <00.1);②组的肌幼虫均数显著低于①组(P <00.1)。结论烧烤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灭效果与烧烤时间、肉样大小、肉样厚薄、炭火温度等诸多因素均有直接关系;食用烧烤的肉类,存在感染旋毛虫病的可能性,且风险较大。
作者:逯瑶;宋辉;秦啸鸣;傅皓;马静远;王国英;白慧玲;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双因素理论是行为科学中激励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双因素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医院护理人员激励中的双因素构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就薪酬体系、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探讨了激励护理人员的基本途径。
作者:王淑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是朊粒(prion)类疾病在人类中常见的病种,与其他常见的传染病不同的是,这个疾病不是由类似于含有基因的病毒或细菌的病原造成的疾病,而是由变构蛋白朊粒直接造成的疾病。尽管如此,它的公共健康的意义很大。因为朊粒在常规消毒情况下是不被灭活的。这类患者的朊粒会通过输血、手术或其他途径把病原传给他人,加上疾病发病的潜伏期长,很难马上被发现,给临床诊断造成很大困难。目前诊断主要限于临床表现及晚期的影像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特异性也比较低。早期和主动的、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一直是此领域的热点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近年来,克雅二氏病的研究和诊断有很大进展,因此,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克雅二氏病的研究和诊断作一综述,特别是目前在世界少数国家出现的Real-time quaking-induced conver-sion (简称RT-QuIC ,此处翻译为“实时震动诱导转化”)作了详细介绍。
作者:何敏;陈文武;成克定;姬新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蛋白印迹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种实验技术。利用蛋白印迹技术可以检测细胞或组织裂解液中的特异性蛋白,特别是微量蛋白的检测,并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自1979年科学家发明了将蛋白质通过凝胶电泳移植到生物膜后,蛋白印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科学界有各种形式的印迹方法。我们就如何优化蛋白印迹提高成功率做一介绍。
作者:李涛;朱玉楠;韩延杰;王芳芳;贺雅静;曹承华;施中东;程相树;姬新颖;何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鼠肾脉管系统的分布特点,为尿液形成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重吸收机制的分析及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HE染色和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相对比,对大鼠肾组织结构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观察发现在肾小管周围分布有大量毛细淋巴管。结论推测肾小管液内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能通过淋巴管道重吸收。
作者:郭海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 RA IL )胞外段蛋白。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要求,设计合成编码TRAIL 胞外段的DNA序列,构建成pET30a-TRAIL胞内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 E .coli BL21。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 TRAIL ,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MTT法检测产物活性。结果构建的工程菌株表达29 KD的可溶性TRAIL融合蛋白,能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结论成功表达了人TRAIL胞外段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鲍应环;程相树;刘峰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包装表达TIPE2-shRNA的慢病毒颗粒。方法查询并合成7对针对TIPE2的shRNA序列,将其克隆入pLK01.载体,经酶切及测序正确后,将构建好的7种pLKO 1.-TIPE2-shRNA质粒分别与 pCDNA31./3× FLAG-TIPE2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鉴定干扰效率并进行后续的病毒包装。结果4号质粒沉默效果好,将其与 Non-target-shRNA质粒分别进行病毒包装,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证实病毒具有良好的感染效率和沉默效果。结论 TIPE2-shRNA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病毒包装成功。
作者:王耀辉;王明丽;陈九格;张晶;马远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JO H-1对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以JO H-1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M T 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JO H-1对K562细胞株增殖抑制。结果不同浓度的JO H-1作用于K562细胞12、24、48 h后对 K56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生长曲线显示 JO H-1使K562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JO H-1对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刘路;范红义;张昀;姬汴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升降二丹对小鼠体表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肺癌lew is皮下移植肿瘤模型和小鼠乳腺癌模型,通过小鼠存活期、肿瘤体积、肿瘤抑制率、脏器指数等考察升降二丹对小鼠体表肿瘤生长的影响;用MTT法观察升降二丹对lewis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瘤组织TNF-α及CEA含量,初步探讨升降二丹的抗肿瘤机制。结果升降二丹能使小鼠体表肿瘤逐渐缩小,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阻止小鼠肿瘤自发转移,增加肿瘤组织TNF-α,减少肿瘤组织CEA ;体外实验,升降二丹在高浓度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结论升降二丹有明显的抗体表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肿瘤组织TNF-α含量和减少肿瘤组织CEA含量有关。
作者:李红;戚笑笑;李依芃;杜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天南星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 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灌胃给予天南星粉,2次/d,监测小鼠体质量,检测肿瘤体积、质量以及免疫器官指数,评价天南星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体外实验:采用M T T法测定天南星水煎液对lew is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体内试验:在本实验剂量下(100 g/L ),与对照组比较,天南星灌胃可使肿瘤生长减慢,抑瘤率为347.%,给药期间不影响小鼠生长状态,胸腺指数和肝脏指数略微降低,脾脏指数升高;体外实验:天南星水煎液在实验剂量下对lew is肺癌细胞生长无影响。结论天南星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不是直接细胞毒作用。
作者:戚笑笑;李红;杜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皂角刺水煎液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背部皮下移植性实体肿瘤H22荷瘤动物模型,灌胃给药后测定肿瘤体积、质量及免疫器官指数;体外实验:用M T T法测定皂角刺对小鼠lew is肺癌细胞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在本实验剂量下(03.mL/g),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皂角刺组肿瘤生长减缓,抑瘤率为383.7%,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增高;体外实验:实验所用浓度的皂角刺水煎液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lew is肺癌细胞生长。结论皂角刺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毒和提高机体免疫作用有关。
作者:王莹莹;刘伟杰;杜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初步研究川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动物模型,灌胃给药后测定原位肿瘤体积、质量及免疫器官指数;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川乌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在本实验剂量下,与模型组比较,川乌组肿瘤生长减缓,抑瘤率为320.5﹪,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升高;体外实验:实验所用浓度的川乌对小鼠肺癌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结论川乌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作者:黄秀曼;刘迎辉;杜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