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2-7606
  • 国内刊号:41-1361/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193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1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1995年获河南省高校研究会优秀学报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运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运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8例因舒张性心力衰竭入院的老年患者,设为A组;门诊检查疑似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52例,设为B组;健康志愿者51例,设为C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各组患者左室径向18节段收缩期峰值心肌应变.[结果]A、B组E/A、E/E’、LVDs、IVSd高于C组(P<0.05);A组E/A、E/E’、LVDs、IVSd高于B组(P<0.05).A组18节段收缩期峰值心肌应变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18节段收缩期峰值心肌应变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顺应性下降,各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率降低,收缩功能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反映局部心肌收缩运动异常上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龙;周妮;韩晓明;向志雄;黄华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体检者实施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进行结直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532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结直肠病变的临床特征.[结果] 532例无症状健康体检者中,130例发现结直肠黏膜病变,检出率为24.4%;结直肠息肉63例,检出率为11.8%;发现早期结肠癌3例(分期均为早期,无远处转移).117枚息肉中,以管状腺瘤居多,以直径<0.5 cm的息肉为主.男性息肉检出率(15.5%,48/309)显著高于女性(6.7%,15/223);女性结肠黑变病检出率(6.28%,14/223)显著高于男性(0.65%,2/309).息肉检出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结肠黑变病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50岁年龄组体检人群息肉检出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结肠黑变病显著高于<50岁年龄段人群.[结论]结直肠息肉是无症状健康体检者的主要结肠病变,男性、年龄≥50岁者结肠息肉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高.结肠镜是筛查结直肠病变,特别是结肠癌早期,为有效安全的手段.

    作者:张惠娟;刘瑞敏;宋君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运动疗法对老年Ⅰ级高血压的作用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Ⅰ级高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医院确诊的老年Ⅰ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将其中60例常规服用降压药(卡托普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60例太极拳运动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即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采用单纯陈氏太极拳运动治疗2 mon.[结果]经过对比观察,太极拳运动对老年Ⅰ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显著(P<0.05),与之前未进行太极拳运动并常规服药的患者降压效果等同.[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老年Ⅰ级高血压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朝阳;魏梁;李瑞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情绪以及遵医行为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后在睡眠、情绪和遵医行为三方面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情绪及遵医行为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对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景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顺德区乐从镇儿童高血压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顺德区乐从镇儿童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讨论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血压测量和问卷调查进行了集群随机抽样6到13岁的儿童乐镇,顺德区,观察可能相关的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3 532名儿童中,6~13岁儿童的患病率是6.71%,男孩和女孩的血压都是随着年龄增加.之间有显著差异高血压儿童和健康的儿童体重指数(P<0.05).低出生体重、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高摄入的盐,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饮食是儿童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所以保持体重控制和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温伟文;尹学亮;谭文泽;李卫雄;梁国强;陈键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创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难复位嵌顿疝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小切口联合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难复位嵌顿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内环口体表沿腹横纹做一长约10 mm小切口,松解皮下环,还纳嵌顿物,在提睾肌后方找到疝囊,切开疝囊,经疝囊置入5 mm壳卡建立气腹,5mm 30.腹腔镜经疝囊探查还纳的嵌顿物是否缺血坏死、有无Ⅳ型梅克尔憩室和对侧有无隐性疝,并做相应治疗,横断疝囊并高位结扎.[结果] 85例中,发现隐性疝11例,Ⅳ型梅克尔憩室2例,术后第1天出院78例,4例因术后发热而3d内出院,阴囊水肿3例,5d内出院,术后无1例医源性隐睾,术后随访1 a以上58例,随访3 mon以上74例,无1例复发和对侧疝.[结论]小切口联合腹腔镜术式治疗难复位嵌顿疝具有微创美容的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聂斌;李平;高建伟;耿若帆;曾勇;李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牛磺酸锌对慢性染汞大鼠皮层CCK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观察牛黄酸锌(TZC)对染汞大鼠皮层内胆囊收缩素(CCK)阳性神经元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大鼠,共32只,每组8只,共4组.对照组(单蒸水,普通饲料)、染汞组(每天饮用4.3 mg/kg氯化汞水,普通饲料)、汞(每天饮用4.3 mg/kg氯化汞水)+低牛磺酸锌组(饮用含0.23 g/L牛磺酸锌水,普通饲料)、汞(每天饮用4.3 mg/kg氯化汞水)+高牛磺酸锌组(饮用含0.46 g/L牛磺酸锌水,普通饲料),各组1 mon后进行实验.采用Y迷宫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在学习记忆方面的差异;采用胆囊收缩素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饮用含4.3 mg/kg氯化汞水和含不同剂量(0.23 g/L,0.46 g/L)牛磺酸锌饮水的大鼠皮层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染汞大鼠较对照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汞+牛磺酸锌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单纯染汞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汞+高牛磺酸锌组大鼠较汞+低牛磺酸锌组大鼠表现出更好的保护作用.染汞组大鼠皮层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汞+低浓度牛磺酸锌组大鼠与汞+高浓度牛磺酸锌组大鼠皮层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较染汞组明显增多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汞+高浓度牛磺酸锌组大鼠较汞+低浓度牛磺酸锌组大鼠皮层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染汞后大鼠皮层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表达减少,应用牛黄酸锌对染汞后大鼠皮层胆囊收缩素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与牛磺酸锌的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王衍;陈玲;金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研究

    [目的]探讨新的分类方法下中度和重度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的区别,以指导临床分类、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共收治8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根据《急性胰腺炎分类·2012》将其分为中度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和重度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合并基础疾病比例、发病至入院时间等一般情况,APACHEⅡ评分、Ranson、SIRS、改良Marshall评分、BISAP评分及血细胞比容、CRP、血乳酸脱氢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病因、发病至入院时间、血细胞比容、SI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SAP组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CRP、血乳酸脱氢酶、血肌酐、血尿素氮、PACHEⅡ评分、Ranson、改良Marshall评分、BISAP评分、病死率均显著高于MSAP组(P<0.05).[结论]新的分类标准对于区分中度和重度胰腺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于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并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作者:王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胶囊组(对照组,40例)和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治疗组,46例),疗程8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尿蛋白定量(Upr)、尿蛋白排泄率(UARE)、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血清胱抑素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则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能减少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及蛋白尿排泄率.

    作者:张宇;元荣荣;薛磊;杨素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联用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主要是通过联用环丝氨酸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观察临床疗效,探讨该药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102例患者,根据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采用标准MDR-TB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环丝氨酸,对照组加用乙胺丁醇.[结果]从性别、肺野数、空洞数、耐药情况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别不大;痰细菌学阴转率,实验组65.3%,对照组62.0%,差异不大;X线检查病灶的有效率,实验组82.3%,对照组76.0%,有明显差异;空洞关闭率,实验组26.9%,对照组24.0%,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治疗后CD3+、CD4+、IFN-γ值明显升高,CD8+和IL-4值明显降低.[结论]联用环丝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使T淋巴细胞亚群得到调整,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该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龙波;罗大勇;司果;陈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种果蔬褐变机制及其防止初探

    [目的]探讨果蔬酶促褐变的佳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新鲜莲藕、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分析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大小.[结果]以邻苯二酚作为底物时,适温度为35℃、pH值为7.0、底物浓度0.09 mol/L及佳抑制剂组合为亚硫酸钠(Na2SO3)浓度0.10%、EDTA浓度0.25%、柠檬酸浓度0.20%、抗坏血酸(Vc)浓度0.20%.以梨汁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褐变度的变化及影响梨汁非酶褐变的主要因素.[结论]结果表明,影响其非酶褐变的主要因素有:金属离子(Mg2+、Fe3+、Cu2-、Sn2+)、pH值、贮藏温度等.此外,吸附剂的使用也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魏金凤;张亚娴;王学标;田苗新;张赛赛;康文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桃叶珊瑚苷抗皮肤光老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索桃叶珊瑚苷(aucubin,AU)抗皮肤光老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VA+UVB光源照射小鼠背部皮肤,建立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VE组,10mg/100 mL)、AU高(10 mg/100 mL)、中(5 mg/100 mL)、低(0.5 mg/100 mL)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日均采用UVA+UVB紫外线照射并皮肤涂布给药,连续8周,第9周将小鼠断颈处死,取小鼠光照部位皮肤,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结构变化;比色法检测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氨基酸分析法测定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含量;ELISA法测定胶原蛋白Ⅰ(Collagen Ⅰ)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U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受损程度明显减轻,结构比较完整、厚薄均一,细胞分层清晰,真皮层可见丰富的胶原纤维组织,分布均匀、排列有序;SOD、MDA、T-AOC含量变化不明显;小鼠皮肤中HYP、Collagen Ⅰ和总氨基酸(AA)的含量明显升高,几乎接近正常健康小鼠的水平.[结论]桃叶珊瑚苷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关.

    作者:胡倩影;丁艳霞;田己鑫;梁晓炜;李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千里光总黄酮中金丝桃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千里光总黄酮中金丝桃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SD大鼠给予千里光总黄酮灌胃,在不同时间点眼眶后静脉丛取血,预处理后测定血浆中金丝桃苷的浓度,用3P97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千里光总黄酮中金丝桃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房室模型,金丝桃苷在体内较快地被吸收,给药后1h即达到峰浓度,Cmax=(0.922±0.182) mg/L,其他主要药动学参数Ka=(2.754±0.382)/h、α=(1.421 ±0.275)/h、β=(0.238±0.083)/h、t1/2β=(11.084±5.962)h、AUC0-24=(9.271±2.357)mg.h.L-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金丝桃苷浓度准确、简便,适用于千里光总黄酮中金丝桃苷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聂丽云;曹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山茱萸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茱萸中莫诺苷和马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和依利特ODS-BP(250 mm×4.6 m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莫诺苷和马钱苷质量浓度分别在0.099 0~0.495 0 mg/mL、0.040 0~0.240 0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999 9、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RSD=1.68%,n=9)、98.6%(RSD=1.30%,n=9).[结论]HPLC法测定山茱萸中莫诺苷和马钱昔的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佳;蒲晓辉;宗兰兰;袁琦;杨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嵌合抗原受体是一种基础性的免疫治疗,经过近二十五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了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希望.随着对新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不断发现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合抗原受体技术越来越成熟,即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嵌合抗原受体技术治疗方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存在显著的优势,取得了新的突破.本文主要对嵌合抗原受体技术在血液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优势、创新、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李丽;高莹苒;王大勇;姬新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 Ms)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可被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信号因子所调控,且参与肿瘤细胞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整个过程.本文就TAMs的起源分化、TAMs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机制、基于TAMs的肿瘤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作者:贺璐璐;张红新;陈奎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疗对耐药骨肉瘤细胞株的作用

    [目的]探索热疗与热化疗对骨肉瘤原代细胞系耐药细胞系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温度下热疗对原代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生存率的影响;并测定43℃温度作用下浓度为1μg/mL、5μg/mL、10 μg/mL的甲氨蝶呤(MTX)和浓度为1 μg/mL、5μg/mL、10 μg/mL的阿霉素(ADM)对原代细胞系与耐药细胞系生存率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43℃热疗作用下,原代细胞系与耐药细胞系HSP70的表达.[结果]原代细胞系与耐药细胞系热疗后细胞生存率下降;随着化疗药物浓度增加,细胞系生存率下降;热疗作用下HSP70在原代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均表达增加.[结论]热疗可能是克服骨肉瘤细胞系耐药的一种途径.HSP 70在热处理后,原代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均增加,两种细胞系HSP70表达未见差异.

    作者:李武营;王建军;潘佳;王亚秋;李艳华;程传耀;周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疗对小鼠骨肉瘤的疗效及肿瘤组织HSP 70基因表达

    [目的]探索热疗对原代细胞系及耐药骨肉瘤细胞系成瘤体积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细胞系热疗后HSP 70基因表达.[方法]原代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接种小鼠16只,按体积相似分成4组.实验组用热疗43 ℃30 min对照组未进行热疗处理,根据肿瘤体积大小及生存时间绘制曲线.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热疗后不同细胞系成瘤的组织在HSP 70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热疗处理后肿瘤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耐药组与原代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热疗后实验组肿瘤组织HSP 70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未热疗处理组实验小鼠组织(P<0.05),Saos-2细胞系成瘤鼠组和Saos-2/MTX4.4细胞系成瘤鼠组热处理和无热处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热疗对耐药细胞系和原代细胞系成瘤均有杀伤作用.热疗后两种细胞系都表现出HSP 70表达升高.

    作者:潘佳;李艳华;程传耀;王亚秋;周芳;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疗在骨肉瘤治疗的应用

    热疗对骨肉瘤治疗的机制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直接导致死亡和提高对肿瘤免疫;从临床与体外实验方面说明热疗对骨肉瘤治疗作用;热疗与化疗协同应用;热灌注化疗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建军;潘佳;李艳华;程传耀;周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