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后生命质量与哌罗匹隆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89例应用哌罗匹隆治疗达临床治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有不良反应组49例和无不良反应组40例,对2组患者进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 无不良反应组患者的生命质量中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和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有不良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中的行为毒性、心血管系统、其他项均与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存在相关性.行为毒性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及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或P<0.01),心血管系统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或P<0.01),自主神经系统与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及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或P<0.01);其他项与情感职能和生理职能有相关性(P<0.05或P<0.01).活动增加、头晕头昏、便秘和失眠对临床治愈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中的7个维度(除外躯体疼痛)均有影响(P<0.05).结论 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愈后的生命质量.
作者:符少剑;姚乾坤;杨庆雄;黄胜;陈雄;龙少红;李海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为临床及时诊治AP提供依据.方法 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9例AP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AP患儿中临床症状以腹痛(24例,82.8%)和呕吐(17例,70.8%)为主;病因以感染因素(14例,48.3%)和胃十二指肠疾病(8例,27.5%)为主;实验室结果血淀粉酶升高20例(79.3%),血脂肪酶升高9例(31.0%),尿淀粉酶升高4例(13.8%);腹部B超14例(48.3%)提示不同程度胰腺组织声像图异常.经内科保守治疗,26例轻型AP患儿均治愈,3例重型AP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小儿AP多以腹痛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病因与成人不同,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是避免误诊及有效治疗的关键.
作者:周洁;王新华;岳伟;史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组(观察组)和吉西他滨单药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化学治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4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天至第14天,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患者化学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 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21 d为1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期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6.2个月vs3.6个月,RR =0.64,P=0.036);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28.0%,高于对照组的8.0% (P=0.03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3.0个月vs8.5个月,RR =0.72,P=0.1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4级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疗效更优,且不良反应相似,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毒性,值得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Ⅲ期临床研究.
作者:王荦楠;杨萌;郭康;李小瑞;张清琴;李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肽素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近期转归的价值.方法 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1例,于患者入院时、疾病缓解期和出院后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hs-CRP、和肽素及SAA水平,并对血清hs-CRP、和肽素及SAA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仪(GOLD)分级、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和出院后6个月患者血清hs-CRP、和肽素及SA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hs-CRP、和肽素及SAA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出院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患者血清SAA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hs-CRP及和肽素水平与出院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OLD分级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GOLD分级Ⅲ级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LD分级Ⅳ级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OLD分级患者血清和肽素及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COPD患者的病程和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血清和肽素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血清SAA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人数、住院死亡人数、6个月内死亡和恶化人数、6个月内恶化时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血清和肽素水平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ICU人数、6个月内死亡和恶化人数、6个月内恶化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P<0.01).血清SAA水平与住ICU人数、6个月内死亡人数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 血清和肽素水平与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COPD患者病情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胡来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围产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围产期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孕产妇13例,其中6例孕妇,7例产妇.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健侧股静脉或右侧颈静脉人路,7例产妇行腔静脉滤器置入,6例晚期妊娠患者于下腔静脉内置入滤器后终止妊娠;13例患者均行全身或患侧静脉内置管抗凝溶栓处理,溶栓过程中观察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满意后行腔静脉滤器回收并随访6个月.结果 13例患者中11例患肢完全消肿,胀痛消失,超声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2例患者患肢轻度水肿,胀痛缓解,超声提示仍有部分附壁血栓,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患者发生出血,13枚下腔静脉滤器全部成功回收;随访中孕产妇及新生儿均未发现与辐射有关并发症发生,无血栓再发.结论 局部置管溶栓联合腔静脉滤器置入是治疗围产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吴永娟;王敬忠;胡道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 、C反应蛋白(CRP)升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RA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ESR.按照ESR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按CRP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ESR升高组患者TC/HDL-C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及CRP水平显著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升高组患者HbAlc、GA水平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显著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合并T2DM患者高水平炎症状态可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其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作者:潘丽丽;孙晓麟;王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中的检验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674例高级别CIN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通过TCT和(或)HPV-阴道镜-活组织检查得到诊断.通过组织学活组织检查对TCT、HPV的检验效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4例CIN患者中,578例行TCT检测,阳性患者509例,阳性检出率为88.06%.508例行HPV检测,阳性患者459例,阳性检出率为90.35%.674例患者中,444例患者同时接受了TCT和HPV检测,二者均为阳性患者350例(78.82%),单一阳性患者90例(20.27%),阳性患者累计为440例(99.09%).TCT和HPV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TCT检测和单一HPV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TCT和HPV检测用于高级别CIN的筛查,可以显著提高其检验效能,降低高级别CIN的漏诊率.
作者:高晗;颜彬;蔡鸿宁;吴绪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中段胰腺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行中段胰腺切除术患者资料,并对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46.0±3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2.0±26.6) mL,切除胰腺平均长度为(53.0±12.2)mm.术后病理结果16例良性或低度恶性,2例恶性.术后出现腹腔出血1例,胰瘘6例.结论 对于胰腺颈体部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中段胰腺切除术是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蒙博;庞春;王云检;张珉;李庆军;张先舟;韩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11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及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9 7).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等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结论 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压,改善脑组织损伤程度,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翠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奋乃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WCST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CST各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WCST各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确切,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奋乃静相当;但奥氮平更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李净;贾强;石夏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 50例PPHN患儿分为HFOV组(A组,n=16)、HFOV联合低剂量西地那非组(B组,n=16)和HFOV联合高剂量西地那非组(C组,n=18),观察并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3d后肺动脉压(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血CO2分压(PaCO2).结果 治疗前各组PAP、PaO2、SaO2及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PA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AP降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PaO2、S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PaO2和SaO2升高的幅度及PaCO2下降的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aO2升高的幅度和PaCO2下降的幅度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疗效较好.
作者:刘九月;李同川;张慧娟;贾西燕;贾湘杰;文海燕;耿庆红;郭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等神经康复治疗对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扩展型残疾状态量表(EDSS)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3,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EDSS和FSS评分.
作者:杨智华;李桂琴;袁彬;杨来福;郭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川芎嗪对小鼠Lewis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法检测川芎嗪对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观察Lewis细胞凋亡指标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能够抑制Lewis细胞的体外增殖,12.5、25.0、50.0 mg·L-1组的抑制率分别为29.8%、50.5%、61.3%,其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3.504 mg·L-1.实验组Lewis细胞经12.5、25.0和50.0 mg·L-1的川芎嗪处理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9.23 ±0.17)%、(30.81±0.46)%、(55.26±0.19)%;对照组为(0.64±0.3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能够抑制Lewis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Lewis细胞凋亡和分化实现的.
作者:郭久宏;彭胜国;康玉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后小鼠心肌酶的变化,探讨一氧化碳(CO)的心肌毒性.方法 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空气80 mL·kg-1)、低剂量组(腹腔注射CO40 mL·kg-1)、中剂量组(腹腔注射CO 60 mL· kg-1)和高剂量组(腹腔注射CO 80mL·kg-1),每组10只.腹腔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比色法检测小鼠心肌中Na+-K+-三磷腺苷(ATP)酶、乳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心肌酶变化;心电图机检测小鼠心肌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心肌中Na+-K+-ATP酶、SDH活性升高,而中、高剂量组小鼠心肌中Na+-K+-ATP酶、SDH活性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心肌酶水平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其中高剂量组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心率加快,其中高剂量组部分小鼠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ACMP会导致小鼠心肌酶水平的改变,提示临床上应重视CO中毒后的心肌损伤.
作者:杨志军;王耀峰;文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MSCs)的分离培养对其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纯化培养并传代,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细胞形态变化,采用生长曲线法及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观察传代细胞生长特性.采用第3代mBMMSCs在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BM-2)中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定向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比较第3代mBMMSCs及诱导后细胞DNA周期、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免疫细胞荧光技术分别检测CD31、vWF和CD34表达及摄取Di-lac-LDL结合FITC-UEA-1的功能特点;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结果 mBMMSCs原代培养呈长梭形、漩涡状排列生长,P1、P2、P3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法显示呈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及平台期生长.诱导后的部分细胞形态可见类似血管内皮样改变,呈多角形、短梭形、铺路石样排列生长;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第3代mBMMSCs Go/G1期为86%,诱导分化后的细胞Go/G1期为92%,细胞DNA周期无明显差异;第3代mBMMSCs免疫表型结果显示为CD105、CD90、CD73、CD44阳性表达,而CD34、CD45、VEGF(CD309)、CD14阴性表达;诱导分化后的细胞VEGF(CD309)、CD34弱阳性表达,而CD105、CD90、CD73、CD44、CD45、CD14阴性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第3代mBMMSCs表面CD31、vWF和CD34阴性表达,不具有摄取Dil-ac-LDL、结合FITC-UEA-1的功能特点及形成血管管腔样结构;诱导后的细胞表达VECs特异性表面标志CD31、vWF和CD34,具有摄取Di-lac-LDL、结合FITC-UEA-1的功能特点及体外可形成血管管腔样结构.结论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的mBMMSCs在体外具有定向诱导分化为VECs的潜能,成为血管组织工程理想的细胞来源.
作者:辛毅;李娜;黄益民;刘飒;许秀芳;张兆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发现于炎症区域分子1(FIZZ1)在大鼠肺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 kg-1)的方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模型组);采用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25 mL·kg-1)的方法制造阴性对照(对照组).第28天处死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Ashcroft评分评定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FIZZ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严重,Ashcrof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FIZZ1和TGF-β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IZZ1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徐芳;黄莺;万勇;李剑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含热蛋白结构域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LRP3)在白色念珠菌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及其激活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CA-074Me组、白色念珠菌组、白色念珠菌+10-6mol·L-1CA-074Me组和白色念珠菌+10-5 mol·L-CA-074Me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内NLR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和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p20蛋白质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白色念珠菌组细胞内NLRP3 mRNA表达、cathepsin B和caspase-1 p20蛋白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加入10-5 mol·L-1 CA-074Me干预后,细胞内NLRP3mRNA表达、cathepsin B和caspase-1 p20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与白色念珠菌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色念珠菌通过活化cathepsin B诱导巨噬细胞NLRP3的表达、caspase-1的活化和IL-1β的分泌.
作者:许莉;李东升;董碧麟;陈宏翔;陈娜;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蕨麻(Pa)正丁醇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C组)、缺血组(Ⅰ组)、缺血再灌注1h组(R1h组)、缺血再灌注2h组(R2h组)、Pa正丁醇提取物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1h组(Pa+ R1h组)及Pa正丁醇提取物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2h组(Pa+R2h组).放射免疫法测量各组血清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中CG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Ⅰ组、R1h组、R2h组血清ET-1水平升高(P<0.05),血清CGRP、脑CGR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R1h组、R2h组血清ET-1水平升高(P<0.05),血清CGRP水平、脑组织CGRP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a+ R1h组较Ⅰ组的血清ET-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 mRNA水平下降(P <0.05);Pa+R2h组较Ⅰ组的血清ET-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 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P<0.05).与R1h组、R2h组比较,Pa+ R1h组和Pa+ R2h组血清ET-1水平下降,血清CGRP、脑CGR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ET-1表达上调,CGRP表达下降,Pa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干预可降低ET-1、上调CGRP的表达.
作者:彭定伟;董化江;单娜娜;臧照辉;单云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培养基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抗菌物质的影响.方法 以6种培养基为基础,以酿酒酵母为抑菌活性指示菌,用琼脂孔扩散法测定不同发酵液对酿酒酵母的抑菌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结果 6种培养基中,枯草芽孢杆菌在马铃薯葡萄糖(PDB)培养基中培养后的发酵上清液对酿酒酵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主要在胞外,且PDB培养基有利于芽孢的形成.装液量对枯草芽孢杆菌在PDB培养基中的生长有很大影响,较少的装液量有利于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形成.结论 PDB培养基适合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抗酿酒酵母活性物质.
作者:刘振华;王燕;周晨妍;康静;郭伟云;裴鑫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对3日龄大鼠脑白质细胞硫化氢(H2S)及胱硫醚β合酶(CBS)表达的影响,以及其在3日龄大鼠脑白质损伤(W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3日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新生大鼠WMD模型,分别在缺氧缺血后第12、24、48、72 h和7d处死大鼠,脑组织取材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观察其病理变化.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BS的表达水平;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大鼠血浆中H2S水平.结果 在新生大鼠脑白质中,缺氧缺血后实验组大鼠脑组织CBS的表达和血浆H2S水平在12 h开始增强,24 h达高峰,7d仍可见表达;实验组大鼠脑组织CBS的表达和血浆H2S水平在缺氧缺血后12、24、48、72 h和7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大鼠脑组织CBS和血浆H2S表达水平于缺氧缺血后显著增强,二者可能与新生大鼠WMD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作者:石计朋;唐成和;尚云;曹银利;高俊;杨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CD133(prominin-1)是5次跨膜(5-TM)糖蛋白家族中的第1个成员,这种蛋白局限性分布于胞质膜的突出处.人CD133分子存在2种亚型:CD133-1和CD133-2.作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之一的CD133分子,它可以联合其他组织特异性、细胞特异性的分子进行肿瘤干细胞的筛选,其抗原位点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的靶位点.CD133为寻找神经胶质瘤干细胞特异标志物提供重要线索,是现在分离、纯化神经胶质瘤干细胞重要的标志物,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线索.但是,CD133作为神经胶质瘤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可靠性仍颇受争议.本文就近年来CD133的研究现状及其与神经胶质瘤相关性予以综述.
作者:董虹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脑组织过度的炎症反应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发生的关键是白细胞聚集并迁移至脑实质中.Fractalkine(FKN)作为脑中主要的趋化因子,具有黏附、趋化、调节小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及神经保护等多重作用,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FK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石荷洁;霍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大学生在首选毕业去向、就业地域意愿和对求职关键助力因素上看法的差异,为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及医学生培养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及护理专业180名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比较两专业学生在首选毕业去向、就业地域及求职关键助力因素上看法的差异.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高于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研比例则高于护理专业(P=0.000);对成功求职关键助力因素的看法,临床医学专业认为“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更重要,护理专业对“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经验”认可程度高于临床医学专业(P=0.019);2个专业学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均倾向城市,对西部和基层兴趣不大(P=0.528).结论 社会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学校要加强正确人生观教育,倡导学生基层就业;针对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有侧重点、针对性的培养.
作者:闫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更好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护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 基于虚拟仪器在实验教学中的相关理论、技术,探讨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静脉注射培训系统的教学改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模式和传统模式.结果 通过考核,实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引进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其仿真、互动、可重复和不损伤实验对象等特性,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昊;刘迁迁;高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不同层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集中进行临床检验基础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使用统一普通本科教材,相同的教师对59名3年制专升本学生和61名5年制本科学生进行相同内容授课,比较不同层次学生客观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和评估内容相同.结果 5年制本科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理论试卷主观试题成绩、综合病例分析)和期末总成绩显著高于3年制专升本学生(P<0.05),2组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结果)和识记能力(理论试卷客观试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制本科学生期末理论考核不同成绩段呈正态分布,而专升本学生未呈正态分布.结论 不同层次学生(3年制专升本和5年制本科)具有相似的识记能力和动手能力,但专升本学生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较差.
作者:张晨光;赵庆伟;康丽霞;丁肖华;朱琳琳;贺志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