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新乡医学院
  • 主办单位:新乡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4-7239
  • 国内刊号:41-1186/R
  • 影响因子:0.99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145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1995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4年10期文献
  • 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及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CAHD患者280例(CAHD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并分析CA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CAHD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吸烟比例及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受试者的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及CAHD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HD组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发现斑块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AASI、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与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血压、IMT、发现斑块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血清hs-CRP检测对于诊断CAHD及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红萍;李彬;周凤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Ntrap结石拦截网与单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段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下Ntrap结石拦截网联合钬激光与单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的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A组,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输尿管镜下Ntrap结石拦截网联合钬激光碎石的1 1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输尿管穿孔率、术后感染率、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率及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结石上移26例,B组患者结石上移15例,需二期治疗,A组与B组的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7.5%和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739,P=0.002).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率A组与B组分别为63.0%与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13,P =0.000).平均手术时间A组与B组分别为(48.8 ±9.8)min和(38.0±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15,P=0.009).2组患者术后输尿管穿孔率、输尿管狭窄率、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rap结石拦截网可有效防止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的结石移位,与钬激光碎石系统联合应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较单用钬激光碎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性好,创伤小等特点.

    作者:郭一俊;杨鲲;陈向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喉罩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 5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或行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舒芬太尼的用量、清醒和喉罩或气管插管拔出时间、围术期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峰压(Ppeak)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拔出喉管或插管后2组患者pH、PaCO2、SpO2、Ppeak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AP和HR在插入喉罩或插管10 min大值及拔出喉罩或插管后10 min大值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患者插入插管10 min大值及拔出插管后10 min大值的MAP和HR明显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喉罩唤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的药物用量,也可以缩短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

    作者:肖晓丽;王伟;任燕;杨天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关系.方法 100例(200眼)DR患者均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比较不同DR分期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变化,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DR分期与患者年龄(F=1.946,P=0.033)、病程(F=17.021,P=0.001)有相关性.DR分期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F=2.981,P=0.021)、内皮细胞密度(F=4.758,P=0.001)、六角形细胞比例(F=2.786,P=0.021)、面积变异系数(F=4.124,P=0.014)及中央角膜厚度(F=13.653,P=0.002)有相关性.结论 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DR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厚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咬肌区静脉畸形的疗效

    目的 探讨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咬肌区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磁共振上显示瘤体边界清晰的咬肌区静脉畸形患者56例,采用尿素局部注射联合手术治疗,尿素注射2~5 mL,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尿素治疗结束后2~3 d行手术切除,术后评估瘤体缩小情况以及面神经安全性,并追踪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56例患者随访2 ~ 72个月,平均随访(44.5±2.0)个月.54例(96.4%)手术一期成功,未见复发,经Burres-Fisch面神经评定系统评估为100分;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6个月后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评估为100分.结论 手术是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术前尿素注射可硬化瘤体,减少术中出血,咬肌区静脉畸形瘤体边界清晰的患者应考虑尿素瘤内注射联合手术切除.

    作者:朱晓爽;郭晓楠;刘大看;董长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中的应用及内外引流术的价值.方法 对3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分别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7、14 d复查肝功能.结果 35例患者超声定位后32例1针穿刺成功,3例2次穿刺成功,其中33例行外引流,2例行内外引流,患者黄疸均减轻,肝功能改善,且相关不适症状缓解.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扩张胆管外引流及内外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寇卫政;王黎伟;杨留中;徐杰;苗战会;李小瑞;张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简化的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简化的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枸橼酸抗凝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置换液采用含钙置换液,静脉端无需泵入钙,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滤器使用寿命.结果 40例患者共行连续性血液净化1 316.30 h,滤器平均使用寿命为45.38 h.治疗后外周血尿素、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酸碱度、HCO3-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外周血游离钙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枸橼酸抗凝安全有效,出血风险小,含钙置换液简化了枸橼酸抗凝的流程.

    作者:王焕;崔凯;方晓霞;徐可;徐世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8例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60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内固定组比较,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但负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功能恢复达优率及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缩短卧床时间,患者能早期负重行走,近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内固定术.

    作者:杨志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托吡酯、心理疗法、舍曲林联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

    目的 探讨托吡酯、心理疗法、舍曲林联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为无抑郁组(120例)及抑郁组(140例),每组再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无抑郁对照组及抑郁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为既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托吡酯片50 mg口服,每2d1次.无抑郁治疗组的治疗:第1步:在既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托吡酯片50 mg口服,每2d1次;第2步:心理治疗.抑郁治疗组在同无抑郁治疗组进行前2步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第3步,联合舍曲林每日50 mg,早餐后顿服,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各组的癫痫改善率和有效控制率、SDS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治疗能提高无抑郁组的癫痫改善率和有效控制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降低SDS评分,提高QOLIE-31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步疗法能显著提高抑郁组的癫痫改善率和有效控制率,显著降低SDS评分和提高QOLIE-31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托吡酯、心理疗法、舍曲林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痫方案,适用于大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

    作者:李珂;王献;洪丽;郑晓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军人述情障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96例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研究组),同期抽取某部10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将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TAS总分和因子Ⅰ、Ⅱ、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因子Ⅳ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个性特征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TAS总分、TAS-Ⅰ、TAS-Ⅱ及TAS-Ⅲ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及焦虑与TAS-Ⅳ呈负相关(P<0.05).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存在严重述情障碍,且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甘景梨;冯纳婷;梁学军;高存友;赵兰民;祝希泉;段惠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转铁蛋白及Ⅳ型胶原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及Ⅳ型胶原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肾病分为DM组38例和DN组42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对象的尿RBP、TRF及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DN组患者尿RBP、TRF和Ⅳ型胶原水平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组患者尿Ⅳ型胶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M组患者尿RBP和TR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RBP、TRF及Ⅳ型胶原联合检测可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王卓平;姚伟峰;钱铁镛;黄雌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觉察压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觉察压力现状及述情障碍对觉察压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觉察压力量表(PS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487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觉察压力总分为25.72 ±4.64;护士和护师的觉察压力总分和控制感因子得分高(F=5.187、4.008,P<0.05);30岁以下护理人员的觉察压力总分、控制感和超载感得分高(F =4.855、4.255、3.815,P<0.05);本科及以上护理人员的预测感得分较高(F=1.138,P<0.05);识别情感困难和描述情感困难是影响觉察压力的重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较大,30岁以下护士、护师、本科及以上护理人员需要更多关注;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描述情感的能力来改善其心理压力.

    作者:李树雯;张庆华;张静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阴道哑铃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阴道哑铃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13例盆底肌力异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Kegel组和阴道哑铃组,每组71例,治疗3个月后检查3组患者盆底肌力.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00,P=1.000).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2.867,P=0.004;Kegel组:Z=-4.339,P=0.000;阴道哑铃组:Z=-6.959,P=0.000).治疗3个月后,Kegel组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3.196,P=0.074);阴道哑铃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显著优于Kegel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哑铃组与Kegel组比较:Z =7.648,P=0.006;阴道哑铃组与对照组比较:Z =21.179,P=0.000).结论 阴道哑铃训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

    作者:董金菊;洪莉;李秉枢;吴德斌;洪莎莎;刘成;郭雯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应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Thd)对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经超声检查证实存在AS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hd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 mg·d-1,并给予一定的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Thd组患者给予Thd50 mg· d-1.2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并观察AS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d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6个月后Thd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积分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hd组患者中有29.6%不稳定斑块转变为稳定斑块.结论 Thd具有抑制AS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炎性因子表达而非降脂效应抑制AS的形成.

    作者:张林静;郭金敏;何玉惠;张静;王浩;吴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二聚体蝎型探针快速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α3.7缺失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α3.7缺失的二聚体蝎型探针荧光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方法.方法 采用二聚体蝎型探针gap-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α3.7缺失的方法;检测40份已知基因型和100份临床样本,并与常规gap-PCR法进行平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准确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α3 7缺失;40份已知基因型和100份临床标本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达到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二聚体蝎型探针α-地中海贫血基因-α3.7缺失gap-PCR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朱贵忠;孙莉;齐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Bcl-2和Bnip-3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因子Bcl-2、Bnip-3在实验性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8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模型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建立糖尿病模型,继续饲养12周,自然形成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然后处死2组大鼠,取血测定血糖、血脂,取心脏称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切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细胞Bcl-2、Bnip-3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心肌酶及心肌形态学改变均符合糖尿病性心肌病表现.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中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nip-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细胞凋亡因子Bcl-2和Bnip-3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

    作者:安荣;赵莉平;丁雯;李彦魁;丁延平;张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薏苡仁对实验性腹腔粘连大鼠腹腔液炎性相关因子及粘连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薏苡仁对腹腔粘连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对腹腔粘连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薏苡仁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腹腔粘连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地塞米松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kg-1,薏苡仁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薏苡仁注射液(1、2、4 g· kg-1),连续给药2周.各组于术后第15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腹腔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取腹腔粘连组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标志物CD34的水平,同时记录大鼠腹腔粘连级别.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腔液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增高(P<0.01),粘连组织中VEGF、CD34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薏苡仁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液IL-6、IL-1 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低剂量组大鼠腹腔液IL-6变化不明显,IL-1β、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薏苡仁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液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5),薏苡仁中、高剂量组腹腔液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薏苡仁中、低剂量组降低腹腔液IL-6、IL-1β、TNF-α作用明显弱于地塞米松组(P<0.05或P<0.01),薏苡仁高剂量组作用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薏苡仁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粘连组织VEGF、CD3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薏苡仁高剂量组大鼠粘连组织VEGF、CD34水平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5),薏苡仁中、高剂量组大鼠粘连组织VEGF、CD34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薏苡仁高、中剂量组大鼠降低粘连组织VEGF、CD34水平作用明显强于地塞米松组(P<0.05或P<0.01),薏苡仁低剂量组作用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薏苡仁腹腔注射可减轻腹腔粘连的程度,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及通过下调VEGF、CD34表达,抑制纤维蛋白原渗出而达到预防粘连的作用.

    作者:张慧;张婷;宋宇;曾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8、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90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GFR外显子18、19、21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90例肺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18外显子突变;检测到19外显子突变11例(12.2%),其中碱基缺失突变10例,包括2 235核苷酸到2 249核苷酸缺失3例,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缺失1例,2 240核苷酸到2 253核苷酸缺失2例,2 240核苷酸到2 257核苷酸缺失3例,1例同时检测到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和2 251核苷酸到2 262核苷酸2个片段碱基的缺失,另1例为P741L错义突变;21外显子突变18例(20.0%),表现为碱基的替换突变,其中14例为L858R,L858M、A722V、K875R、Q787Q各1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外显子突变热点集中在19、21外显子,不同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和类型不同;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

    作者:申龙树;谢玲;陈劼;郑燕影;赖仁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长双歧杆菌、肠系膜明串珠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双歧杆菌(BL)、肠系膜明串珠菌(LM)和鼠李糖乳杆菌(LR)对小鼠血清抗氧化活性的促进作用及对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健康清洁级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L干预组、LM干预组及LR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BL干预组、LM干预组、LR干预组小鼠每日饲以高脂饲料,连续15周,并同时分别予以生理盐水或BL、LM、LR灌胃,连续15周,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细胞脂肪变性.结果 对照组小鼠无肝脂肪变性8只(80%),轻度脂肪变性2只(20%);模型组小鼠呈现中、重度肝脂肪变性分别为4只(40%)、6只(60%);BL干预组中、重度脂肪变性分别为5只(50%)、4只(40%),LM干预组中、重度肝脂肪变性均为4只(分别占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R干预组小鼠以轻度肝脂肪变性为主,共8只(80%),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 <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 <0.05);BL干预组与LM干预组小鼠比较SOD和GSH-Px活性、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较BL干预组、LM干预组均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较BL干预组、LM干预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除总胆固醇(TC)外,三酰甘油(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 <0.05);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小鼠除TC外,TG、ALT、AST和肝指数均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LR对小鼠血清的抗氧化活性有加强作用,显著抑制了小鼠肝细胞脂肪肝变性.

    作者:张娟;王琼;戴伟杰;杨晓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酶解法提取鸡血藤原儿茶酸的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鸡血藤中原儿茶酸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鸡血藤甲醇回流前,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分别处理,与未加酶组比较,得出优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优酶的用量、时间、温度及酸碱度(pH)对原儿茶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其进行优化.结果 果胶酶比纤维素酶的原儿茶酸提取率高,优酶提取佳条件为:加入pH 4.5果胶酶0.5%、50℃酶解1.5h,70℃浸提2次,原儿茶酸提取率为2.88%.结论 佳条件下酶法能提高鸡血藤中原儿茶酸提取率.

    作者:刘仰斌;张志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体外培养观察

    目的 建立新生昆明小鼠耳蜗基底膜体外培养的模型并观察耳蜗基底膜培养的组织学形态.方法 取出生2~3d的昆明小鼠耳蜗基底膜,置入24孔细胞培养板,在含有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采用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毛细胞,抗神经丝蛋白荧光染色听神经纤维及螺旋神经节.观察耳蜗毛细胞、听神经纤维及螺旋神经节的生长情况.结果 耳蜗基底膜经培养6d,基底膜保持结构完整,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生长良好.结论 本培养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耳蜗基底膜体外培养实验研究.

    作者:罗颜;曹忠胜;刘志勇;辛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实验性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和肾组织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目的 探讨实验性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和肾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和特点.方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建立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第12周检测大鼠心肌和肾组织羟脯氨酸(H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胶原蛋白(Collagen Ⅰ、CollagenⅢ)在心肌和肾组织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心肌、肾组织光镜与电镜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和肾组织纤维化指标HP、Collagen Ⅰ、CollagenⅢ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电镜发现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间质胶原增生;肾组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间质胶原增生.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模型已出现心和肾纤维化改变,而且二者的病理改变基本同步.

    作者:郭淑香;孙冬梅;薛瑞凤;李静;李冬梅;王永增;马艳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参皂苷Rg1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及ephrinB2和磷酸化c-Jun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 mRNA、ephrinB2和磷酸化c-Jun(p-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D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27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构建PD模型.注射MPTP前,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d-1),人参皂苷Rg1组小鼠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10 mg·kg-1·d-1),连续3d.通过爬杆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2周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黑质中TH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黑质中ephrinB2及p-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时间点模型组小鼠的爬杆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和人参皂苷Rg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脑黑质中TH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人参皂苷Rg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小鼠脑黑质中ephrinB2、p-c-Jun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人参皂苷Rg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TP可能通过促进小鼠中脑黑质中ephrinB2、p-c-Jun的表达及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凋亡导致PD;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降低小鼠中脑黑质中ephrinB2、p-c-Jun的表达并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而改善PD症状.

    作者:朱丰霞;常海敏;段瑛;李培艳;王淑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禽类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近几年,禽流感病毒呈现明显的跨物种传播趋势,成为威胁全球禽业以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本文综述了禽流感病毒结构、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研究,旨在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作者:杨明轩;吴绍函;刘铭玉;邵强;李赞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Th17细胞的活化机制

    目前研究发现免疫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Th17细胞的活化机制做一综述,以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以促使Th17细胞活化的影响因素,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丁爽;李文强;吕路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试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下临床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它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标准等一系列内容.教师专业化是时代的要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教师才能实现教学专业化.临床教师是发展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师的主要力量,临床教师的专业化是保障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前提,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作者:杜振宗;马静;梁志清;马维红;覃泱;白纪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乡医学院2013年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结构分析

    应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平台上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等数据库,统计2013年新乡医学院的发表论文情况,文献类型包括论文、综述和述评(以下统称为SCI论文),共303篇,其中新乡医学院作为第1研究机构发表SCI论文189篇.对河南省高校SCI论文产出量排名进行了统计,其中,新乡医学院在河南省高校中排名第6.对新乡医学院署名为第1机构的189篇论文做了详细的结构分析,共涉及151位作者,论文部门分布极不均衡,其中新乡医学院发表SCI论文数和新乡医学院作为第1研究机构发表SCI论文数多的机构均是第一附属医院;论文的期刊分布较分散,新乡医学院的优势学科为化学、肿瘤学、实验与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说明新乡医学院的科研水平在不断提升,为提升新乡医学院学术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张诗乐;盖双双;刘雪立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