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4756
  • 国内刊号:11-5689/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7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2008年7期文献
  • 真菌性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肺曲菌病是肺部常见的真菌病,主要致病菌为烟曲菌,在慢性病病人免疫力功能低下时,入侵肺部发生曲菌病,可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后者称肺曲菌球,多为曲霉菌寄生性生长于各种慢性空洞或空腔性疾病,如肺结核、肺癌、肺脓肿、肺囊肿和支气管扩张症等[1],影像学表现复杂,但也有一定的特征.本文收集40例肺曲菌球,就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周志刚;高剑波;张炎;郭华;杨学华;岳松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眼眶壁骨折的CT诊断价值(附32例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CT对眼眶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眼眶壁骨折患者的CT资料,男23例,女9例,全部冠状位扫描,15例加扫轴位.结果 眼眶爆裂骨折18例、直接骨折6例、复合型骨折8例.结论 CT特别是冠状位CT扫描能细致地显示眼眶的解剖结构,能精确地显示眼眶壁骨折的间接、直接征象和并发症,是重要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作者:徐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效应观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模式也不断的发生更新.护士要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行为等人文护理,缓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和抑郁的情绪,尤其是接受手术的患者,他们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非常需要人们的关心与安慰.

    作者:山慈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术中压疮的风险评估及护理防范

    压疮及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手术中,由于手术的需要,患者往往处于制动体位,由于麻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原因,手术患者是压疮的高危人群.

    作者:刘秋容;李巧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手术室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也得到广泛的增强和提高,病人对医务人员、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诉与诉诸法律的纠纷也逐渐增多.

    作者:何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音乐干预对手术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音乐对手术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及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30分钟音乐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HR、RR、BP以及精神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音乐组HR(P<0.01)和RR(p<0.01)下降更快.音乐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HR、RR、收缩压舒张压(P<0.05)同时,音乐可以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心态平衡.结论 音乐可以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反应.建议把音乐干预作为术前心理准备的有效措施之一.成为护士能独立发挥作用的辅助性治疗措施.

    作者:张艳;门跃斌;魏爱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联合治疗(善得定静脉用药联合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7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8例和急诊内镜下静脉套扎治疗组38例,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2周内出血复发率及并发症,并探讨其护理方法.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急诊套扎组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治疗组止血成功率为100%,2周内出血复发率为2.6%,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急诊套扎组(78.9%);1周内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急诊套扎组(18.4%),P<0.05.结论 联合治疗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沈丽萍;边竞杰;苏文萍;刘世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手术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有相当数量病人在内科规范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要外科治疗[1].1998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患者10例,术后经积极治疗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其中3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护理经过介绍如下.

    作者:王敏;孔愈;张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12例尿道下裂术后发生的尿瘘、尿道狭窄、切口感染致阴茎皮肤坏死、术后出血、阴茎外观及伸直欠满意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对策,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78.57%,并发症21.43%,包括尿瘘12例,尿道狭窄4例,切口感染致阴茎皮肤坏死4例,术后出血1例,阴茎外观及伸直欠满意3例.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切口感染,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玉梅;刘西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est,ICA)是脑实质外囊性占位性病变,属非肿瘤性,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1].ICA由一透明的蛛网膜包裹,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无交通,囊液呈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状.我院从1992年5月至2003年5月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28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并随访1~6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廷刚;秦春梅;王和平;潘进;赵豪杰;杨永强;朱松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立止血在耳鼻咽喉科手术中的应用(附34例报告)

    目的 探讨立止血在局部使用止血的疗效.方法 34例耳鼻咽喉手术中使用立止血同2%利多卡因混合后局部注射1 Ku.结果 所有病人在局部注射麻药立止血混合液2~3 min后开始手术,其手术期间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患者的伤口、创面愈合加快,有效率100%.结论 局部2%利多卡因加注射立止血的患者止血效果明显、止血起效时间1~2 min、比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起效时间20~25 min明显加快.是理想的手术局部止血药.

    作者:刘彩民;邢晨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肠癌致肠梗阻63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63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黄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持续加压克氏针治疗Mallet骨折

    锤状指畸形伴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称为Mallet骨折,对于骨折片不超过关节面1/3的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来使骨折复位,再加以外固定使骨折片愈合;对于超过关节面1/3的骨折,应该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我们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应用双克氏针持续加压技术治疗20例Mallet骨折患者,结合闭合和切开复位的特点有效避免了畸形复发、骨折块碎裂等手术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峰;张全玉;张君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入院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瑞先肠内营养乳剂的治疗经验.结果 28例病人中,除1例并发严重应激性溃疡出血,另4例因并发严重感染而在短时间内停止肠内营养支持.结论 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并发症少,完全可以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而且能增加免疫,减少感染.绝大多数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能较顺利接受瑞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孟兆鹏;张锋;侯林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病椎部分切除、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是结核病在全球的重新抬头[1].脊柱结核的发病占骨关节结核的50%,脊柱结核未治愈和术后复发病例屡有报道,再手术率约占6%~15%[2].

    作者:曾骏;余金林;邬春讯;张国刚;朱新华;安吉全;程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中的应用

    氩离子凝固术(APC)为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经内镜电凝固技术,自1991年德国的Farin等首次将其用于内镜治疗以来,近1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以及安全性[1],现APC已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息肉、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Dieulafoy疾病、良恶性食管狭窄(包括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疏通)、血管畸形、疣状胃炎等.

    作者:熊弦;刘同英;龙小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破裂154例诊治体会

    脾脏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20%~40%[1].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多脏器损伤等,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医生应予以高度重视.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仵民宪;林海辰;袁新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治疗分析

    脑出血在我国属常见多发危重病,病死率高达35%~52%[1].丘脑出血占高血压性脑出血10%~30%[2],仅次于壳核出血.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量的多少及因积血导致的出血后脑积水(PHH)的发生,已被反复证明能独立改写脑出血后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钟裕文;李伟欣;杨文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并低钠血症138例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病人低钠血症均得以恢复,长时间4周.结论 在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应注意低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王华龙;张峰;朱磊;马军华;张光明;白国军;刘前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预置桡偏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9例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骨折中常见的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50%~65.4%,多数患儿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而复杂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须手术切开复位,传统的手术方法多采用肘后舌形瓣切断肱三头肌直视下解剖复位,但创伤大,术后易发生严重的肘关节功能障碍,内翻畸形等.我院自2001年至2003年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预置桡偏治疗小儿严重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景明;赵逢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

    经通用型椎弓根复位内固定(GSS)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GSS系统生物力学稳定,固定确实,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容易,尤其在恢复脊柱生理前凸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自2004年4月以来采用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光法;樊世峰;任舟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因外伤引起的颅脑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现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霞;孙桂玲;李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机械通气的重要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本患者29例,根据Gros预后评分方法,恢复良好14例,中残4例,重残4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4.1%.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治疗中,机械通气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使神经细胞损伤得到氧气治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宁锦龙;黄剑峰;屈俊兴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