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抽取2007年6月至12月间自愿接受全程陪伴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未全程分娩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特征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陪伴分娩的实施增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张纪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期抚触对低体重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100例低体重儿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测评,对比两组婴儿对安慰、说话的脸反应、觉醒度、活动度的差异;测量两组婴儿奶量、体重、身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抚触组在觉醒度,活动度,对安慰、说话的脸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抚触组的吃奶量、体重、身长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抚触对低体重儿早期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拟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在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及饮食控制,应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并进行监测.观察组同时给予自拟保肾方(组成: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黄芪20 g,西洋参5 g,山萸肉15 g,丹皮12 g,茯苓12 g,丹参20 g)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自拟保肾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经自拟保肾方治疗后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良效,同时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对糖尿病肾有保护作用.
作者:裴建忠;付效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关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也不断深入.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糖尿病(DM)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观察发现血糖水平与脑梗死预后密切相关.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不仅临床表现重,在急性期容易进展,而且预后也差.现将326例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与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95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并与9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19.5±4.8)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2±3.8)μmol/L,P<0.01];脑梗死组的血浆叶酸[(4.5±2.0)μg/L]、维生素B12水平[(239±71)μ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9±2.0)μg/L、(387±66)μg/L,P<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了脑梗死的发病危险性.
作者:陈勇;高林;贺维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均发生于术后7~15 d.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样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刘建国;郭新宇;岳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倒转术纠正臀位的时间和方法.方法 将166例臀位孕妇,于28~34周时进行外倒转术.结果 外倒转术成功率98%以上,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选择孕28~34周矫治成功率高,回复率低,即安全又有效,不但降低了剖宫产率,而且降低了臀产儿的死亡率和患病率.
作者:郝巧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球囊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康复治疗.方法 2006年至2008年12例17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球囊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配合医生操作处理患者术中的各种不适并给予对症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结果 12 例患者手术中情绪稳定,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治疗过程顺利,效果满意.结论 球囊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及增加椎体稳定性,是一项安全的微创技术.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手术,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及时处理术中病情变化,术后积极康复锻炼,为手术治疗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作者:张全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60例: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婉玲;李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加药物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两组病人在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的吸收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作者:陈建英;苏爱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甘油果糖联合速尿控制急性期脑出血高颅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后观察其生命体征及神志精神变化,复查脑CT,观察血肿是否扩大,复查电解质和肾功能,看是否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改变,然后停用速尿针和甘油果糖针剂,依据病情应用甘露醇控制高颅压和脑水肿,治疗15 d后复查脑CT,了解血肿变化情况.结果 2例出现活动性脑出血致脑疝死亡,3例血肿扩大(住院25 d好转出院).47例患者经上处理,发病24 h后症状均有好转,复查脑CT血肿无扩大,住院20 d复查脑CT血肿明显吸收;无电解质紊乱发生好转出院,其中3例患者治疗1周时发生肾功能改变改用甘油果糖和速尿针剂控制颅压.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速尿针剂控制急性期脑出血高颅压、脑水肿效果好,发生活动性出血几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柴东河;杨会燕;曾庆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分别使用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善得定组显效率46.7%,总有效率83.3%;垂体后叶素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50%.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善得定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冯卫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房颤)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快速房颤患者64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两组,两组在相同治疗方法同时,分别给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和地尔硫卓艹.结果 美托洛尔组、地尔硫卓艹组,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5%、73%,心室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67%、50%,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 min、10 min.两组均发生窦性停搏1例,地尔硫卓艹组发生可耐受性低血压1例,均自行缓解,无心力衰竭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能迅速安全、有效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且明显优于地尔硫卓组.
作者:冯长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0.5 mg/次,2 次/d;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7.5 mg/次,2 次/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48/60例)和98.33%(59/60例);对照组分别为43.33%(26/60例)和75.00%(45/60例),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喘憋、哮鸣等临床表现,疗效优于单用布地奈德.
作者:郭燕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拉贝洛尔、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在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压、消除蛋白尿、延长孕周、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窘迫率的效果.方法 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79例,随机抽取130例为治疗组,另外149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尿蛋白改善情况、胎儿窘迫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组降血压有效率86.9%,降低尿蛋白率85.3%,平均延长孕周2.6周,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拉贝洛尔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及安全有效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较传统单纯应用硫酸镁解痉治疗效果好,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付惠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显像检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117例(91.4%).结论 高频探头具有图像清晰细腻的特点,低频探头探测深度较深、范围广,两者联合应用弥补了高频探头穿透力差和低频探头图像欠清晰的缺点,对提高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陆英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0例患者的X线和CT资料.结果 螺旋CT发现20例肋骨骨折,X线平片仅发现12例.结论 螺旋CT扫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丁立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背痛腰痛筋膜水肿的MRI、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40例下腰痛患者,其中22例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采用GE Signa 0.2T MRI进行腰椎常规SE序列、FSE序列检查,层厚5 mm;21例同期进行了CT检查,层厚5 mm.结果 140例下腰痛患者中MRI显示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中线区域异常长T1、长T2信号41例,其中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22例中MRI显示浅筋膜深层异常长T1、长T2信号16例.CT显示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MRI长T1、长T2信号区域呈不规则片状略高密度影,密度略低于竖脊肌密度,边缘模糊.结论 腰背痛患者腰部背侧浅筋膜深层水肿发生率较高,MRI、CT检查显示背侧浅筋膜水肿敏感,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意义.
作者:郝天然;贾社星;刘娜;王广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从而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服务,减少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误诊.方法 收集肥厚型心肌病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图像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中的征象具有多样性,心肌肥厚的部位不同,图像表现各异,并且相互印证.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做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姚龙;殷秀娟;刘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烟雾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烟雾病的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采用GE 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MRA采用3D-TOF法.结果 MRA显示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受累,MRI平扫示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血管的流空效应减弱甚至消失,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所致的点状、条状迂曲低信号影.大脑前、中动脉失去正常形态,其远端见扩张的侧支血管影.结论 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烟雾病,结合MRI平扫可同时显示脑组织病变.
作者:余留森;武淮昌;韩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1,2-二氯乙烷中毒的8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和1.5T MRI行常规T1WI、T2WI和质子像检查.结果 5例患者CT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异常低密度,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低密度改变;MRI 5例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2例同时累及基底节区和小脑齿状核,1例同时累及双侧脑干背侧和丘脑,1例基底节受累病灶囊性变.结论 1,2-二氯乙烷中毒可以特异性累及基底节区和齿状核,CT、MRI结合临床均可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预后,MRI可早期发现脑改变.
作者:宋喜明;崔保刚;李建明;吴桂平;唐艳军;赵秋生;陈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世界范围的综合资料显示,胰腺癌的5 年生存率仅为5%,是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因其解剖结构等原因,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往往已经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因此,积极探索胰腺癌非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近距离肿瘤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进展期胰腺癌11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周志刚;高剑波;王振豫;牛广军;程兵;王军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935 年,Krebs[1]首先报道了谷氨酰胺(Gln)可以在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内水解和合成.但谷氨酰胺的代谢功能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56年,Eagle和Oyama[2]报道:鼠成纤维细胞和人类子宫上皮癌细胞的培养基中若无Gln,细胞就会降解甚至死亡;增加培养基中Gln 的浓度则会出现剂量相关的细胞增殖,且这种作用不能被谷氨酸或葡萄糖替代,才提出了谷氨酰胺可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代谢特性.
作者:郭熙英;彭怡;高春婷;俆佩茹;李明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34岁.以停经8月余,发现腹壁静脉曲张5月余为主诉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日期(LMP)为2007年4月11日,预产期(EDC)为2008年1月18日.
作者:王运贤;李留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