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82-882
  • 国内刊号:1007-8096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82
  • 全年订价:30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5年8期文献
  • 成人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观察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手术切除的肺母细胞瘤进行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肺母细胞瘤无明显的临床特征,组织学上由分化较好的恶性原始上皮细胞和较幼稚的恶性间叶成分构成,排列成大小不等的腺管样,散在分布于幼稚的间质背景上.无特异的免疫组化特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结论 肺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应与胸膜肺母细胞瘤、肺癌肉瘤、肺多形性癌鉴别;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受肿瘤的大小、组织成分等影响,预后差异较大.

    作者:崔红霞;郭玲玲;冯一中;张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状舌管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组织发生及治疗.方法 通过对1例甲状舌管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的观察,复习相关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患者女性,21岁.以甲状舌管囊肿行手术切除.镜下见甲状舌管囊肿壁内附有乳头状癌组织,癌细胞核呈毛玻璃状,有核沟及核内包涵体.免疫组化:CK19、Gal-3、TTF1、CK7、EMA和甲状腺球蛋白均(+),CK20(-).结论 甲状舌管癌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甲状舌管的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

    作者:廉洁;刘希;张冠军;杨喆;南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干燥综合征继发结节性肺淀粉样物沉积症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深入认识干燥综合征继发结节性肺淀粉样物沉积症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改变.方法 报道干燥综合征继发结节性肺淀粉样物沉积症1例,分析临床特征、观察影像学和病理改变,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既往干燥综合征病史7年,无肺部异常不适.CT提示右肺中叶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欠光整,见少许毛刺影.病理学检查示右肺中叶组织内见大量致密无结构嗜酸性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呈(+),结节周边淋巴浆细胞聚集.结论 干燥综合征继发结节性肺淀粉样物沉积症非常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避免过度治疗.

    作者:杨朝晖;何燕;陈辉;魏雪;周晓军;沈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纵隔神经来源肿瘤4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纵隔神经来源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及穿刺活检的原发性纵隔肿瘤239例,其中神经来源肿瘤44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纵隔神经来源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239例原发性纵隔肿瘤中神经来源的肿瘤占18.4%,其中常见为神经鞘瘤,占神经来源肿瘤的45.5% (20/44),其余依次为神经纤维瘤占27.3% (12/44),恶性神经鞘膜瘤占9.1% (4/44),节细胞神经瘤占6.82% (3/44),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占4.6% (2/44),副神经节瘤占4.6% (2/44),神经母细胞瘤占2.3% (1/44).结论 纵隔肿瘤种类多,病理形态表现多种多样,神经来源的肿瘤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类,病理形态学特点是纵隔神经来源肿瘤确诊的金标准.

    作者:赵东利;隋燕霞;李康;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前列腺腺癌合并睾丸鞘膜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腺腺癌合并睾丸鞘膜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WDPM)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1例前列腺腺癌合并睾丸鞘膜WDPM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第一次因术前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而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术后20天再次入院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在左侧睾丸鞘膜偶然发现2个灰白色绒毛样赘生物,镜下肿瘤由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轴心伴间质透明变性,表面被覆单层轻微扁平至立方状的上皮样细胞,异型性小.免疫组化示AE1/AE3、calretinin、vimentin、CK5/6和HMBE-1(+),p63、PSA、PSAP和CEA(-).结论 睾丸鞘膜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和前列腺腺癌并发极为罕见,可被误诊为前列腺腺癌伴睾丸鞘膜癌转移,加深对此肿瘤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陈一峰;杨梅;陈良娟;李白;姚锡虎;倪亚平;张宏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肾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2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道2例肾移植后PTLD,采用CD20、CD3、CD45RO、CD79a、bcl-6、CD10、Mum-1和Ki-67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EBV原位杂交检测,同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2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疗法,PTLD诊断时间分别为3年和16年.2例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单型性PTLD,其中1例为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1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后均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其中1例辅以利妥昔单抗治疗.1例患者确诊后短期内死亡,另1例患者生存.结论 PTLD是发生在器官移植后具有独特形态和临床特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预后较差,采用免疫抑制剂减量和抗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

    作者:崔力方;张继新;昌红;高颖;曲丛玲;张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疆地区儿童横纹肌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18例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学表型.结果 男童9例,女童9例,发病年龄10个月~ 16岁,平均5.3岁;88.9%的患儿发病<10岁.其中汉族5例,维吾尔族10例,其他民族3例.原发于头颈部8例,四肢4例,泌尿生殖系统2例,躯干2例,肺部及盆腔各1例.其中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6例(其中葡萄状横纹肌肉瘤1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2例.免疫组化示18例vimentin均(+),17例desmin(+),10例CD99(+),11例MyoD1(+);16例myogenin(+),其中胚胎性横纹肌肉瘤myogenin呈部分(+),而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呈弥漫(+).结论 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有利于横纹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宋新兰;付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MPNS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对4例颅内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MPNST中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4 ~61岁.临床表现包括面瘫、嗜睡、乏力伴呕吐,头晕、头痛伴单眼闭合不全,头痛伴行走不稳.巨检示肿瘤大径4~12 cm,平均6.3 cm,边界不清;切面灰红色、鱼肉样,部分区域黏液变性,常伴出血、坏死.组织学示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呈弥漫、束状分布,疏密不一,可见黏液样背景.肿瘤细胞梭形、多形性,有明显的异型性.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Ki-67呈高表达.3例随访6~24个月,患者死亡,1例肿瘤复发.结论 颅内MPNST少见,预后差.确诊主要依病理学检查及免疫标记.手术切净肿瘤并辅以放疗及合理的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吴卫平;吴晋蓉;何燕;余波;夏春;印洪林;石群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与液基细胞学诊断比较,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418名宫颈癌普查女性做液基薄层细胞涂片2张,分别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Feulgen DNA染色,并用全自动DNA定量分析系统做DNA倍体分析,两者均为阳性的女性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液基细胞学诊断和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对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及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级别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及以上宫颈病变,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1.3%、93.4%;DNA定量分析中以≥3个DNA异倍体细胞作为评估CINⅡ及以上病理改变,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82.6%.DNA定量分析方法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方法.在235例ASC-US患者中,宫颈活检为CINⅡ及以上病变在DNA倍体异常者中占39.9%,而DNA倍体正常者中仅为1.2%.结论 细胞DNA分析技术能够较好地提高宫颈癌普查的阳性检出率.在ASC-US分流方面,DNA定量分析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郑启忠;丁华野;张清萍;肖方星;罗春华;张雯婷;陈锦红;聂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gG4相关性疾病2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2例IgG4相关性疾病进行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血清学、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文献复习.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诊断并随访.结果 例1因反复右上腹痛3月余,发现皮肤、巩膜黄染1周就诊.影像学示肝内、胰腺、双肾多发病变.血生化示血沉、球蛋白、总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血清IgG4水平为2 860 mg/L.例2为中老年女性,2例临床表现相似.2例镜下均表现为受累组织中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炎细胞浸润,炎细胞以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及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局部伴胶原化,间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部分呈闭塞性脉管炎改变.肝免疫组化示梭形细胞vimentin(+),CD21、desmin、S-100、CD34、CD1a、actin、bel-2、HMB45、CD99和CK(-);浆细胞IgG4(+)(阳性细胞计数68个/HPF),IgG4/IgG阳性细胞>70%.例2右上睑肿物免疫组化示浆细胞IgG4(+),且IgG4/IgG阳性细胞>40%.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所受累的器官密切相关,当出现多器官受累及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形态时应首先考虑本病,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测可以基本确诊.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向媛;赵海华;马莉;唐新萍;付勇;张培谊;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19岁.肿块位于甲状腺右叶,边界清楚,切面灰白色.组织学见肿瘤主要由上皮及间质两种成分组成,上皮成分具有典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约占40%;间质主要由长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呈束状或编织状,细胞胞质丰富,细胞核染色质细腻,可见清楚小核仁,少量细胞有轻度非典型性,偶见核分裂象,间质成分约占60%.免疫组化示上皮细胞CK19、TG和TTF1(+),梭形细胞SMA和vimentin(+).结论 伴有结节性筋膜炎样间质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亚型,其梭形间质细胞具有肌纤维母细胞特征,该亚型的预后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相似.鉴别诊断包括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纤维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未分化癌等.

    作者:刘定荣;阎晓初;傅春玲;卫惠杰;吴彤;刘凤;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胸膜外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4例罕见的MSFT,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女性1例,男性3例,年龄29 ~ 65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中枢神经系统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等;腹腔2例,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骶前1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二便障碍1年;肿块直径3.5 ~13 cm,平均9 cm.镜检示细胞稀疏区与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两者之间有粗的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分割.密集区肿瘤细胞丰富,呈束状、旋涡状排列,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核染色质较粗,异型性显著,有肿瘤性坏死、较多核分裂(> 4/10HPF),局部出血.免疫表型示肿瘤细胞bcl-2、CD99、CD34和vimentin弥漫(+),SMA、h-caldesmon局灶(+),Ki-67增值指数20%~ 40%;EMA、CD117和S-100(-).结论 MSFT非常罕见,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需要与滑膜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瘤等鉴别.MSFT预后不良,易复发和转移,手术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作者:岳振营;董艳光;胡营营;张洪艳;徐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3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并结合文献探讨其预后.方法 对30例IMPC及39例浸润性导管癌(IDC)标本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其组织形态改变、分析病理特征.结果 30例IMPC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间隙.30例IMPC中,单纯IMPC者占43.3%,伴有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内癌者占56.7%;IMPC淋巴结转移率86.7%,显著高于IDC的56.4%;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显著;IMPC脉管瘤栓率90%,显著高于IDC的10.3%.免疫组化:IMPC(IDC) ER、PR、c-erbB-2、p53、Ki-67和CD44V6阳性率分别为90%(69.9%)、80%(56.4%)、66.7%(48.7%)、53.3%(53.9%)、63.3%(79.5%)和86.67% (94.9%);IMPC中ER、P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IDC,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余免疫组化指标两者间比较不显著.结论 IMPC与IDC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预后相对较差,ER、PR高表达并不表示其预后较好;其高转移潜能与ER、PR、c-erbB-2、p53、Ki-6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及肿瘤自身的大小无关,可能与微乳头状的生长方式有关.

    作者:梁月勉;王维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皮肤小汗腺导管癌1例

    患者女性,69岁.反复四肢皮疹搔痒20余年,发现左前臂肿块4年余.肿块呈0,5 cm大小的隆起性结节,表面皮肤正常.胃镜活检诊断:(胃窦)轻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肠镜活检诊断:(直肠)黏膜慢性炎伴糜烂.乳腺B超示乳腺未见明显异常.肺CT示肺内少许间质性病变.肝CT示肝囊肿.ECT示肺、肝、腹未见明显恶性病变,颈、锁骨上下区、腋下、腹股沟区未见淋巴结肿大.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均正常.

    作者:袁修学;袁静萍;姚鹏;高英;曾盼;杨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胆囊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合并肝转移及胆囊结石1例

    患者女性,6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间断疼痛4天,加重1天,疼痛向肩背部放射,可自行缓解.查体:上腹部轻度压痛,Mushy征(+).MRI示胆囊左侧壁见长径4.2cm分叶状软组织结节,边缘呈渐进性强化,中央坏死区无强化,与邻近肝组织分界不清,内见3.6 cm下环形强化灶,胆囊底部另见数个结节影堆积.考虑胆囊癌侵及邻近肝实质,胆囊结石.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胆囊颈部实性团块,胆囊结石,胆囊积液.临床诊断:胆囊癌,胆囊结石.行胆囊癌根治术+肝方叶部分切除术.

    作者:年瑞;李万军;李维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由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hR)介导.胸腺增生和肿瘤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密切,约75%的MG与胸腺异常有关[1],其中85%为胸腺增生,15%为胸腺瘤.本文对胸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胸腺病变与重症肌无力之间的关系.

    作者:郑神英;梁玉梅;余琦;魏东宁;李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1例报道

    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易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的认识,现报道1例淋巴结血管平滑肌瘤性错构瘤,并复习相关文献.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7岁.4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腹股沟区偶然发现约蚕豆大小肿块,无红肿、疼痛,缓慢生长.近期感觉右侧下肢麻木,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大腿根部及腹股沟韧带中点处触及6 cm ×5 cm×4 cm大小肿块,位置较深,质地中等,活动度小,无压痛、无明显搏动.术中见肿块境界尚清楚,将肿块完整切除送病理.

    作者:邓立峰;张永胜;眭怡群;崔红霞;涂健;陈芳;侯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微偏腺癌4例报道

    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具有高侵袭性,预后差,早期由于缺乏明显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又酷似正常宫颈内膜腺体,故临床及病理诊断的漏、误诊率非常高,需要经多次宫颈活检或锥切术后方可确诊.本文收集4例MDA,对其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05-2013年间确诊的MDA4例,另选4例宫颈糜烂、腺体增生作为对照.

    作者:田芳;周庆云;王玥元;刘江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胆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

    胆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并且极为罕见.查阅国内外文献[1-10],记载的仅有29例.因其组织起源尚不明确,并且易误诊为、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本文报道1例术前以“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收住院,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诊断为“胆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

    作者:刘少雄;掌娟;鲍伟;李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用于捐献供肾零点活检观察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移植器官匮乏的局面.但DCD器官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和功能延迟恢复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被视为边缘供体[1,2].一些质量较差的器官可能导致移植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一些单位采用零点活检(Time-Zero renal biopsy,T0-RBx)[3]来直接了解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作为决定取舍的关键手段.为了尽可能减少器官缺血时间、保证移植效果,快速病理诊断意义重大.常规石蜡切片法虽然结果准确,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冷冻切片虽所需时间短但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清晰程度一般[4].解放军303医院从2007年起应用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法开展DCD供肾T0-RBx,效果满意.

    作者:何昌桓;杨建均;聂峰;黄志成;卢青华;黄幼芳;沈家慧;廖丹瑜;冯富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版WHO(2015)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解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5年出版了新的WHO胸腺肿瘤分类.新分类与旧版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订:增加新的肿瘤分型,对各亚型的诊断标准更为细化;废弃“混合性胸腺瘤”的名称;纠正胸腺瘤是良性肿瘤的观点,除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微小胸腺瘤(microscopic thymoma)以外,其他所有胸腺瘤都视为恶性肿瘤;增加各亚型肿瘤的细胞学诊断;增加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本文就胸腺上皮性肿瘤新分类的内容作一介绍.

    作者:杜军;周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网状纤维染色的一种倒扣染色法

    网状纤维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网状纤维染色原理为,网状纤维表面的糖蛋白与银化合物结合,经甲醛还原为金属银沉淀在纤维内[1].在应用方面主要用于鉴别上皮性与非上皮性肿瘤、区别某些间叶组织肿瘤和判断基底膜的完整性等方面[2].本文采用Gomori法对浸染、滴染和倒扣法染色进行比较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标本采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2014年至今的标本,其中肉瘤20例、骨髓20例、肝硬化及肝癌20例.网染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所用倒扣法染色器皿为试剂瓶盖切制.

    作者:许美权;黄新翼;吴俊辉;黄雨华;张荣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