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82-882
  • 国内刊号:1007-8096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82
  • 全年订价:30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CD20+T/NK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CD20+ 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例CD20+ T/NK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例1扁桃体肿物.镜下见扁桃体黏膜组织中有弥漫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体积大,异型明显,部分区域细胞呈窦隙状生长.免疫组化:CD2、CD3、CD5、CD30和CD20(+),而PAX-5、CD79a、ALK、CD15和CD10(-),Ki-67阳性指数70%.EBER原位杂交(-).病理诊断:CD20+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例2鼻咽部肿物.病理诊断: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CD20-.放、化疗后16个月出现胸壁皮肤肿物,活检见皮下纤维脂肪中有灶片状浸润的淋巴样细胞,细胞中等大小,核形欠规则.免疫组化:CD2、CD3、CD43、CD56、CD20和Gram-B(+),而PAX-5、CD79a、TIA-1和穿孔素(-),Ki-67阳性指数90%.EBER原位杂交(+).病理诊断:CD20+ ENK/TCL.结论 CD20+T细胞淋巴瘤少见,诊断困难,易误诊.诊断与鉴别诊断依靠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作者:张焕;陈海霞;张银华;王维娜;房新志;陈定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罕见部位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例发生于罕见部位的LGFMS,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例LGFMS分别发生于上颌翼腭窝、乳腺和腹膜后.肿瘤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大直径3~7 cm;切面灰白、灰红色,局部区域有黏液.镜下见肿瘤组织由纤维母细胞构成,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排列,其间过渡突然.细胞密集区间质胶原纤维丰富,稀疏区间质黏液样变,可见较多鸡爪样或树枝状管腔闭合的毛细血管.肿瘤细胞形态温和,胞核无明显异型,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MUC4特异性(+).发生于上颌翼腭窝病例术后3年局部复发,发生于腹膜后和乳腺的病例分别随访5年和2年均无瘤生存.结论 LGFMS因细胞形态温和及组织形态多样性极易误诊为其他具有黏液样间质的梭形细胞肿瘤.该瘤发病部位广泛,常见于年轻人;其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经过,治疗上对肿瘤作局部切除已足够.

    作者:蒙国照;丁宇;陆明深;陈贤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巢混合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黏液性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卵巢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伴黏液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发生于48岁女性患者右侧卵巢的囊实性肿瘤组织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类肿瘤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镜下显示该肿瘤95%区域为LCNEC,5%区域为黏液性上皮性肿瘤伴灶性区出现交界性肿瘤的特征.免疫组化示LCNEC细胞Syn、CgA和CD56(+).结论 卵巢LCNEC合并上皮源性或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高度恶性混合性肿瘤,预后常较差;其诊断需借助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

    作者:李敏;龙秀荣;余萱玺;戴能武;樊祥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免疫组化在肺小活检中对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鉴别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一组免疫组化标记物(063、CK5/6、CK7、napsinA和TTF-1)在肺小活检中对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83例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和95例肺原发性腺癌的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63、CK5/6、CK7、napsinA和TTF-1的表达.结果 p63和CK5/6在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3/83)和96%(80/83),特异性分别为80%和94%;CK7、napsinA和TTF-1在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4% (89/95)、71% (67/95)和87%(83/95),特异性分别是77%、100%和100%.结论 对于肺鳞状细胞癌,p63的敏感性高于CK5/6,但p63的特异性差,在一部分腺癌中也有表达;对于肺腺癌,napsinA和TTF-1的特异性相同,但TTF-1的敏感性更高,尤其对于低分化腺癌,TTF-1是更好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另外,CK7(+)更多见于腺癌,但是部分鳞状细胞癌也可以CK7(+).因此,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小活检标本中,仅依靠形态学无法做出明确诊断时,鉴于没有任何一种标记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故联合应用p63、CK5/6、CK7、napsinA和TTF-1能够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爱丽;孙宇;徐少艳;贺红梅;曹登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鼻窦及扁桃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IMT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IMT镜下主要由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组成,表现为黏液丰富区和富于细胞区,梭形和星芒状肿瘤细胞散在或束状排列,间质可见大量纤细扩张的小血管网形成.所有病例vimentin、SMA和IgG(+),部分病例desmin和CD68(+).2例目前均存活,1例复发.结论 IM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间叶性肿瘤,主要依据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许琳;阳泽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6例PHA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6例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72岁.镜下观察肿瘤形态多样,可见异型瘤细胞沿肝窦生长,形成大小不等不规则血管腔及腔内乳头,分化好的海绵状血管瘤样结构、分化差的幼稚单细胞血管腔及实性增生区形成似纤维肉瘤、低分化癌样改变.免疫组化:6例CD31强(+),5例CD34、FL-1和ERG(+).结论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终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并多项血管内皮标记物.早期发现、完全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孙金萍;李海;宋国新;张智弘;王震;范钦和;朱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9例免疫组化与超微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CASTLE)临床病理、免疫表型、超微结构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CASTLE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观察,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表达情况.结果 CASTLE多发生于甲状腺下极,以膨胀性生长为主.肿瘤排列方式和细胞特点与发生于胸腺的鳞状细胞癌或淋巴上皮瘤样癌相似.免疫组化示9例肿瘤细胞CD5、CD117、p63、HMWK、GLUT-1、Pax8、E-cadherin、bcl-2和p53均(+),5例CAⅨ(+),6例CEA(+),3例神经内分泌标记(+).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含较多的线粒体及张力原纤维,细胞间桥粒丰富,其中1例胞质内见神经内分泌颗粒.随访4~ 65个月(平均31月),9例均健在,其中2例分别于首次术后18.5个月和22个月发生局部复发.结论 CASTLE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其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与胸腺癌相似.GLUT-1可作为CASTLE新的免疫标记物,与CD5、CD117联合检测有助于该肿瘤的确诊与鉴别.

    作者:王艳芬;刘标;时姗姗;余波;周晓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32例艾滋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病理学分析

    目的 研究艾滋病(AI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理改变及特点.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14年-05日间北京地坛医院532例艾滋病患者BALF标本采用ThinPrep液基细胞学技术涂片后行HEPAS、六胺银(GMS)和抗酸染色.结果 532例艾滋病患者BALF标本细胞学涂片中查见病变者178例(33.5%);包括卡氏肺囊虫116例、分枝杆菌27例、真菌19例、CMV2例、复合感染9例,另外有肿瘤5例.结论 目前国内AIDS相关肺部疾病以卡氏肺囊虫及结核感染为主,细胞病理学检查为AIDS相关肺部疾病诊断提供方便快捷的形态学依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磊;李龙萍;王鹏;张亮;滕晓英;周新刚;齐立明;马志园;李化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与预后.方法 复习9例CCPRCC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1.9岁.肿瘤直径1.2~7 cm,平均3.5 cm;8例为单发病例.9例均为查体时发现,无终末期肾病及VHL病家族史.镜下肿瘤由数量不等的腺泡状、乳头状、囊状和实性巢状结构组成,细胞核形态温和,远离基膜并朝向管腔、腺泡、乳头表面呈整齐的单层线状排列,间质内可见数量不等的平滑肌组织.免疫组化:CK、vimentin、CAⅨ和CK7均强(+),CD10、P504S和RCC灶性弱(+),CD117和TFE3均(-).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CCPRCC为一种少见的惰性肾肿瘤,典型的组织学表现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通常可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总体预后良好.

    作者:韩庶勇;王全义;张仁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纵隔钙化性纤维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地 探讨纵隔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纵隔CF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4岁和47岁,均为检查时偶然发现纵隔占位.肿瘤大直径分别为4 cm和4.5 cm.镜下肿瘤边界清楚,由大量致密的胶原纤维组成,细胞稀少,肿瘤广泛分布砂砾钙化小体,胶原纤维间夹杂少量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灶性聚集,次级淋巴滤泡形成.免疫组化示2例瘤细胞vimentin(+),CD34局灶(+);1例浆细胞IgG4散在(+).结论 纵隔CF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病理诊断依赖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还需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硬化性胸腺瘤和淀粉样瘤等相鉴别.

    作者:杨道华;邱承敏;余宏宇;刘惠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以测序法为准比较HRM法、ADx-ARMS法和TaqMan探针法检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RM法)、Adx-ARMS法、TaqMan探针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的突变情况,并比较各方法的检测效率和敏感性.方法 收集20例肺腺癌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其中18例为手术切除标本,2例为穿刺小标本,应用HRM法、ARMS法和TaqMan探针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突变,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采用测序法加以验证.结果 20例肺腺癌组织样本中,HRM法、ARMS法和TaqMan法分别在13例、10例和8例组织中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标本经测序验证后发现,HRM法可检测未知突变,而ARMS法和TaqMan探针法只能检测已知突变.对于2例穿刺小标本,HRM法和ARMS法均检测到突变,而TaqMan探针法未检测出突变,HRM法和ARMs法的检测敏感性高于TaqMan探针法.结论 HRM法、ARMS法、TaqMan探针法和测序法各有优缺点,HRM法敏感性高,且能检测到少见突变与未知突变,因此HRM法结合测序法能更全面的检测出各种突变类型.

    作者:顾页;黎相照;薛小磊;丁彦青;林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TTF-1、hMSH-2在先天性肺气道畸形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在儿童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TTF-1和hMSH-2蛋白在52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手术存档蜡块标本和9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儿童肺组织中TTF-1主要在远端细支气管的非纤毛柱状上皮及肺泡Ⅱ型上皮的细胞核内表达.在病例组中,TTF-1主要表达在囊壁的柱状上皮、立方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在CPAM Ⅰ型、Ⅱ型、Ⅲ型中TTF-1阳性率分别为2%、40%、80%.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hMSH-2蛋白阳性产物在儿童正常肺组织定位于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在CPAM中,hMSH-2蛋白染色主要位于囊壁上皮的细胞核内,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在CPAM Ⅰ、Ⅱ型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CPAM Ⅰ、Ⅱ型中的表达明显强于CPAMⅢ型(P<0.05).结论 TTF-1在CPAMⅠ、Ⅱ、Ⅲ型中的表达有差异,可以作为CPAM组织分型的一个重要标记.hMSH-2蛋白在病例组CPAM Ⅰ、Ⅱ、Ⅲ型中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儿童肺组织,提示在CPAM中有hMSH-2基因转录水平的下降,参与CPAM的形成.

    作者:王利群;周玲玲;周伶俐;王卉芳;王亚楼;钱薇;赵志光;王宗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3例LGMS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 镜下肿瘤组织由轻、中度异型的长梭形/胖梭形肿瘤细胞组成,核分裂象2~3个/10HPF.瘤细胞束状排列,浸润周边脂肪组织或横纹肌组织,似侵袭性纤维瘤病或形成类似增生性肌炎中的棋盘样结构;部分区域细胞密度增加,呈交织束状或鱼骨样排列.免疫组化:3例梭形肿瘤细胞均vimentin和SMA(+),1例desmin(+);3例S-100、calponin、lysozyme、EMA和AE1/AE3均(-).结论 LGMS是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低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易复发,亦可转移,明确诊断需组织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相结合.

    作者:吴晁;王辉;鲁常青;代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1例肾MTSC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64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病理检查见右肾下极一个大小5.5cm×4.7cm×3.5cm的肿物;切面为实性、灰白色,与周围肾组织界限较清晰.镜下肿瘤由紧密排列的狭长小管及梭形细胞样结构构成,间质为淡染的黏液样基质,瘤细胞立方形,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小或不明显,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未见坏死.瘤细胞广谱CK、CK7、EMA、34βE12和vimentin(+),P504S灶状(+).结论 MTSC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可以在典型的组织表现基础上出现其他非特异性改变,了解MTSCC各种形态上的变异,有助于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张冬梅;魏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癌中SOX2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SOX2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中SOX2的表达,并用CD105标记血管.结果 SOX2阳性率、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4.6%、11.51±2.11,无淋巴结转移组为44%、10.00±1.63,差异显著(P<0.01).SOX2阳性率、MVD值在组织学分级Ⅱ~Ⅲ组为82.4%、11.40±2.13(P<0.01),Ⅰ级组为45.5%、10.14±1.67(P <0.05),差异均显著.MVD值在SOX2阳性组为11.62±2.05,阴性组为9.63 ±1.41,差异显著(P<0.01).结论 SOX2阳性提示肿瘤的高侵袭性.SOX2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导致肿瘤淋巴结转移.

    作者:韩增磊;杨彦华;孔庆暖;卫红军;陈桦;黄维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原发性心滑膜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报道4例原发性心滑膜肉瘤,并总结分析此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本组4例心滑膜肉瘤年龄22~52岁,平均41岁;男女之比为1∶3,均无滑膜肉瘤病史.1例有吸烟史.4例肿瘤大径6~ 24 cm,平均12.5 cm;2例肿瘤位于心包,1例位于心房,1例位于心室.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镜下检查3例为单相型滑膜肉瘤,1例为双相型滑膜肉瘤.4例随访1天~24个月,3例死亡,1例存活.免疫组化:4例AE1/AE3、EMA、vimentin和bcl-2均(+),3例CD99(+),3例calponin(+),1例S-100散在(+);4例desmin、SMA、CD34和calretinin均(-);Ki-67阳性指数5%~35%,平均18%.结论 原发性心滑膜肉瘤比较少见,诊断应首先排除转移性.单相型滑膜肉瘤较双相型多见,心包为常见部位.原发性心滑膜肉瘤预后较差,特别是心包滑膜肉瘤预后极差,术后放、化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霍真;赵雨;杨堤;李媛;罗玉凤;曹金伶;梁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巢肿瘤133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2例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332例中原发性肿瘤1318例,其中表面上皮-间质性肿瘤535例,生殖细胞肿瘤679例,性索-间质肿瘤101例,非特殊性软组织肿瘤3例;转移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为多(55.1%),恶性(包括交界性)肿瘤以表面上皮-间质肿瘤为多(72.2%);良性肿瘤多发于21 ~ 50岁,恶性肿瘤多发于31~ 60岁,<20岁组多为生殖细胞肿瘤.卵巢肿瘤多单侧发生,双侧发生者生殖细胞肿瘤占多数,恶性肿瘤双侧发生率高于良性.结论 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复杂多样,不同性质及组织学分类的肿瘤与年龄、部位均有紧密联系,掌握其临床病理特点对于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彦贺;祁晓莉;王春艳;张轶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肛周颗粒细胞瘤1例

    患者女性,48岁.因发现肛门右侧无痛性肿物1年余入院.专科检查:肛旁左后侧,胸膝位9 ~10点可见肿物隆起,皮肤表面正常,肿物边界清楚,无压痛,质硬.肛门指诊:肛管上皮及直肠下段黏膜光滑.肛门镜检查未见溃疡、裂口和异常分泌物.行手术局部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灰红、灰白色已切开肿物1枚,大小4.5cm×2.6cm×1.2cm,切面灰白色,包膜基本完整.

    作者:刘曙光;徐胜美;申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解读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的上皮性卵巢肿瘤

    2014年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与2003年版相比,在内容编排、疾病名称、疾病分类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变更.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解读2014年版分类中上皮性卵巢肿瘤部分的相关变动情况.

    作者:吴焕文;陈杰;卢朝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机制分析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可以治愈的早期癌,但他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因此,研究其浸润机制有助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本文就乳腺导管原位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观遗传学、基因变异、癌细胞迁移能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癌周微环境等方面对其浸润机制做一简要分析,以期为更好地认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依据,终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波;谈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取材的质量控制分析

    要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当然离不开正确的取材.我科为病理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取材是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对本院病理科近4年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规范化取材进行质量控制分析,以期对改进住院医师培训有所裨益.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10-2013年住院医师培训期间所有取材病例,包括各系统疾病、肿瘤、瘤样病变等的手术切除标本或根治标本.

    作者:商建峰;陈东;方微;武迎;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