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8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4 h,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收入院.入院后即行静脉溶栓,但在溶栓前的心电监护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心率变慢至39次/min,血压由原来的120/60 mmH-g降至80/50 mmHg.针对下壁AMI后出现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征,当即给予阿托品1 mg静脉注射,注射完毕,患者心率开始逐渐加快,约5~6 min后,患者心率达170次/min时,突然出现室速、室颤,立即给予非同步150 J电击除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但2 min后,患者心率再次加快,又出现室速、室颤.再次给予150 J电击除颤,获得成功.其后,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在60~70次/min.
作者:刘福颂;魏仁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对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r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透析前、透析过程中或透析间期所发生的神经系统表现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病例本组52例患者中,男35例,女l7例,年龄22~71岁,平均45岁.均为终末期肾脏疾病.在透析前存在有关神经系统表现者计29例,为尿毒症脑病组(A组).透析过程中或透析间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计23例,为透析性脑病组(B组).
作者:李莉;孙世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应用尿激酶动脉灌注加按摩治疗肢体动脉栓塞进行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四肢动脉栓塞共11例(男7,女4),年龄37~58岁,平均52.6岁.均有基础心脏病,其中风心病房颤5例,冠心病3例,肺心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动脉栓塞部位:桡动脉3列,胫前动脉5例,胫后动脉1例,腓动脉2例. 临床表现均突然出现肢体疼痛、麻木,皮肤苍白,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微弱;4例患肢远端关节疼痛;3例患肢抽搐;2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超声检查 11例作肢体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均在病变动脉内探及动脉栓塞,近心端动脉扩张,远端变窄.4例栓塞远端管壁径向搏动消失,不能探及血流信号.7例仅见点片状血流声像.
作者:赵伦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危重病患者容易并发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是重症监护病室(ICU)的常规治疗内容,部分病例得到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望改善预后[1~5].另一方面,营养支持不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对营养疗法的目的,以及ICU病例的营养需求特点等问题加以研究.营养支持的原则是:①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可利用的途径来提供营养;②防治营养要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提供的营养剂量应与患者的代谢水平相适应;③防止发生与营养支持技术有关的并发症;④强调应根据具体疾病调整营养支持[3].本文环绕营养支持问题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任少华;胡华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于5年中采用腹水透析浓缩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2例均为肝硬变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并肝肾综合征,男10例,女2例,年龄48~59岁,平均52岁.均在明显诱因下引起肝肾综合征,4例因使用强力利尿、5例为严重腹泻、2例为大量放腹水、1例为痔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临床一般治疗肾功能无明显改善.腹水为漏出液,细胞数正常,细菌培养阴性,未见肿瘤细胞,腹水蛋白定量15.8~20.3 g/L.尿比重1.021~1.028,尿蛋白±~+,少量红细胞. 方法[1-3] ①采用Braun公司碳酸盐血透机,Gambro公司产HE膜空心纤维透析器.②穿刺点:采用直接动、静脉穿刺法,腹部左侧以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1/2交界处为穿刺点,穿刺针入腹腔后,用输血器将其连接于血路管的动脉通路上,同时开启输血器使腹水与血液同时通过透析器,流量200ml/min,其中腹水流量为100~120 ml/min血流量80~100ml/min.③每次治疗时间3~4 h,视病情为2~3 d重复1次,透析时抗凝采用边缘肝素化法,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见表1.
作者:夏春英;刘淑佩;杨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有机氟灭鼠杀虫剂,尽管国家已明令禁用,但市面上仍有销售,由其导致的中毒屡有发生.重度中毒患者,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我们采用HP/HD方法抢救了服毒达致死量的重度中毒患者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13~49岁,平均31岁.系自服或误服(含投毒)氟乙酰胺结晶剂中毒.剂量为0.2~20.0 g,就诊时离服毒时间0.5~6 h.入院后经常规处理,高热、昏迷和抽搐症状无改善,按标准[1]分度11例均系重度中毒.
作者:陈兴祥;张进;王相亭;王白英;时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尿毒症患者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称为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本文总结4年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330例,对其中发生UE的54例患者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30例肾功能衰竭中54例发生UE,占16.4%,54例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5~79岁. 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0例中,毒蛇咬伤4例,鱼胆中毒3例,农药中毒2例,黄蜂叮咬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44例中,肾动脉硬化21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尿路梗阻2例,多囊肾及肾结核各1例.
作者:赵凤梅;陈建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观察64例中毒患者洗胃后静脉应用法莫替丁防治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疗效,并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病例 2年半内共收治各类中毒患者408例,选择其中既往无溃疡病史、胃病史或激素类药物应用史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22,女42),年龄16~39岁,平均28.1±5.2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4例,鼠药中毒4例,安眠药中毒46例.对照组56例(男20,女36),年龄14~42岁,平均29.0±6.2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4例,鼠药中毒2例,安眠药中毒40例.两组患者服药中毒后就诊时间均在6 h内.因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毒物种类及就诊时间等方面有可比性.
作者:胡学琼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纳洛酮自应用于临床后,其治疗范围在不断地拓展,在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中,已显示出广泛的用途和独特的疗效.本文就我院1998年以来,应用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抑制,收到了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卿烈春;王胜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敌蚜胺),是生成氟乙酸钠的中间体,作用毒性与氟乙酸钠相似,对鼠类有剧毒.近年来由于它引起的中毒事件不断发生.中毒患者除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外,还有肝脏、心肌、胃肠道等多器官损害.本文着重对我院半年中收治的35例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加以分析.
作者:杨凌飞;周志明;陈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迄今仍有相当比例的漏诊和误诊,而末经诊治的患者,在起病48 h内病死率达5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总结我院4年中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分离15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黄进;段宝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采用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一组狼疮性肾炎(LN)病例,与以往一组常规口服泼尼松的病例相比,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MP治疗组40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39例,年龄在20~48岁,平均24.2±9.6岁.病程1月~5年,平均2.2±0.6年.对照组患者者38例,男性2例,女性36例,年龄在18~51岁.平均25.4±8.6岁.病程1月~10年,平均2.1±0.4年.所有病例均符合SLE诊断标准[1],同时均有肾病的临床表现.两组性别、年龄及治疗前病情和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故两组之间有可比性.治疗前病情见表1,2.
作者:朱新俭;张道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症.UAP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了UAP的溶栓治疗,但国内外尚有争论.我们近两年使用尿激酶(UK)治疗UAP54例,旨在探讨尿激酶治疗UAP的疗效.
作者:马树人;卢辉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是近年来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进展,不仅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救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一些非肾脏器官衰竭,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败血症等的治疗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 在重症ARF患者,传统的血液透析可加重脏器的损害,尤其当需要清除体内大量水份时,这种损害更加明显.目前已普遍认为ARF合并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严重容量负荷过多、脑水肿、高分解代谢以及需要大量补充液体时应选用CRRT. 下面将CRRT在ARF治疗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作者:梅长林;徐洪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前CRRT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仍有争议,它并不是标准血液透析的一种单纯简单的改良,对重危患者的治疗也不同于一般肾脏疾病,前者病情往往危重,需要平稳渐进性治疗.另外,重症患者要实现内环境平衡,不仅要行血液净化治疗,而且还要彻底纠正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以及清除炎性介质;而这些介质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SIRS是发生MODS的基础,SIRS贯穿始终,SIRS到MODS整个过程的动态变化,不应局限于某个阶段,力求早期治疗如患者发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阶段,则治疗已晚,代价大,死亡率高.因此早期应用CRRT去除炎症介质和维持体液平衡,从而使CRRT临床应用范围走出肾脏替代性治疗的局限性.已演变成为各种危重患者及MODS病例的重要支持疗法,已成为肾脏病学新拓展的一个重要分支[1].标志危重肾脏病学(critical care nephuology)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者:季大玺;谢红浪;徐斌;黎磊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r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体内水和溶质的一种治疗方式.过去20多年中,透析技术由早的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到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动-静脉缓慢连续超滤(AVSCUF)、静-静脉缓慢连续超滤(VVSCUF)、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CAVHD)、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连续性高通量血液滤过(HVHF)等不断发展形成系列的CR-RT治疗系统.(图1~4).
作者:曾红兵;孙世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休克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与50年代相比,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基础病严重等因素,败血症的死亡率增加了13倍.败血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过去10年的发生率增加137%,由此付出的医疗费用十分惊人,在美国每年高达100亿美元.因此,研究败血症休克的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作者:张训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败血性休克是常见的内外科急症死亡原因,所谓败血症、严重败血症和败血性休克是表示对感染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败血症是患者有感染并且出现全身性对感染的应答表现;严重败血症,或称败血症综合症,即临床诊断败血症伴有器官血液灌注改变,出现器官功能失常现象;败血性休克为临床诊断败血症综合症伴有持续性低血压.败血症病死率为6%,而败血性休克病死率高达40%~60%[1].
作者:郝连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