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皮肤紫癜1周,于2003年1月16日入院.入院时妊娠1个半月.体检:体温正常,神志清,皮肤散在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
作者:吴少玲;赵新东;赵洪国;赵春亭;汪洪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1].由于SARS是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目前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云芝;李宝平;何晓蕴;王艳滨;徐云燕;谢兆生;刘琪;张楠;张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急性中毒后发病快,病死率高,是较为凶险的危重症之一.本文就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特点及治疗做一探讨.
作者:鲁厚清;黄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应用选择性的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丹奥)治疗急性进展性血栓性卒中30例,并与蝮蛇抗栓酶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由于食用蘑菇与有毒蘑菇在形态上极为相似,因此,因误采误食而致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鹅膏毒蕈是有毒蘑菇的一种,毒性甚为剧烈,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误食后,死亡率甚高.我院采用中药灵芝煎剂对12例重度鹅膏毒蕈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临床疗效好,报告如下.
作者:肖桂林;李湘民;李洁;李子剑;邓化钊;张娟;金益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腹腔内脏器经由创伤而导致的膈肌破裂口进入胸腔,称为创伤性膈疝.Ball等根据膈疝发生的时间不同,将之分为三期:发生于伤后两周以内,为急性期;伤后两周以后,虽有膈肌破裂,但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为间隙期;如伤后两周以上,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出现比较明显的类似急性期征象时,例如肠梗阻,称为梗阻/绞窄期[1].
作者:谢华平;刘南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因采食野蘑菇造成急性毒蕈中毒者时有发生.我院应用血浆置换(PE)成功抢救3例重症毒蕈中毒并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丁慧芳;耿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可引起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因其发病时间在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神经病之间而被称之为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 IMS).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对其无效,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IMS唯一方法.本文重点讨论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在IMS抢救中的合理选择.
作者:许志强;李伟;张合风;刘春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危重哮喘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多数病情均可得以控制,仍有少数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需通过呼吸机以挽救生命,我院ICU室近6年来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治疗12例危重哮喘患者,均获得成功.
作者:孙师元;杜立峰;王清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汞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上不常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崔振芹;牛海洲;张威庆;赵伟东;丁慧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百草枯是一种除草剂,又名对草快、克芜踪[1].近几年来,农业上作为除草剂应用较广,效果较好.但因各种原因引起口服中毒者有增加趋势,治疗起来非常棘手.有些因临床上对其中毒早期重视不够,以至后期束手无策,造成死亡.现就我科先后应用的3种方案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胜武;张灵敏;李俊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是指反复短暂的缺血使心脏产生快速适应,对随后较长时间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肌的损伤,并具有抗缺血及抗再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本文对伴有或不伴有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IPC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夏志宏;骆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82年Warren和Marshall成功地从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作Hp)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确定该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1994年WHO将其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近年来,研究已涉及Hp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偏头痛、原发雷诺现象、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糖尿病、慢性荨麻疹、酒糟鼻等[1].
作者:黄亮;刘文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冷沉淀为含有凝血因子Ⅷ(FⅧ)的粗制剂,应用于血友病甲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所谓冷沉淀是将新鲜冰冻血浆置4℃条件下融化至尚剩余少量冰渣时取出在4℃2000×g离心15 min后移除上层血浆,所剩下的不易融化的白色沉淀物,即刻置-30℃冰冻保存,有效期自采血之日起为1年.是各地市级中心血站为临床提供的常用成份血之一.
作者:陈贵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学异常很常见,可以是肿瘤本身引起,也可以是治疗的结果.本文讨论有关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血液学表现.
作者:徐世荣;张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约占脑卒中的5%~10%,发病率低于脑梗塞和脑出血,而病死率高达32%~67%,明显高于后二者.SAH青壮年高发,起病急骤,病势凶险,8%~15%的SAH患者在接受医疗机构诊治之前死亡,入院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高达25%,还有1/3的患者遗留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失语、精神障碍、痴呆等后遗症状[1].
作者:黄如训;施晓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1个月,心前区剧痛1周,加重16h于2003年2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1月初起无明显诱因渐出现乏力、精神不振、纳差,伴有间断鼻腔及口腔出血;不伴有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头昏、耳鸣、胸骨疼痛等.
作者:马静;刘文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