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结缔组织病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50例伴SIRS未合并感染的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0例伴SIRS的细菌感染患者,在临床出现炎症表现24 h内测定血清PCT值.结果:伴SIRS的细菌感染组PCT值高于伴SIRS的未合并感染CTD患者(1.3±0.3)ng/ml vs(0.3±0.1)ng/ml.PCT对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6%,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80%.结论:PCT值在患结缔组织病并SIRS时一般不升高,但合并细菌感染时PCT水平可明显增高,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朱静;刘建;吴晓丹;龙武彬;周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及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CBP治疗的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BP清除了患者的尿毒症毒素,较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使血压、平均动脉压回升,中心静脉压、心率下降.83例患者总病死率37.35%,病死率与脏器衰竭数目相关,4个或4个以上器官衰竭病死率近100%.结论:CBP能明显改善MODS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指标,降低2~3个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宜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冯爱桥;武翔;彭清臻;黄勇;陈怡;李睿;何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感染中毒症患者预后及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8例感染中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 400 mg/(kg·d),每天1次,连用3 d.观察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呼吸机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ICU住院病死率.同时分别于治疗后1、2、3、5、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及IL-6水平.结果:治疗组呼吸机与抗生素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MODS的发生率、ICU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2、3、5、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IG可降低感染中毒症患者的促炎因子水平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罗金龙;马春桃;李树生;郑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需要机械通气和/或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治疗的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和/或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治疗的危重心肌梗死患者115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15例患者中,康复出院42例,院内死亡73例,病死率63.48%.多因素分析表明前壁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严重减低(LVEF<35%)、血肌酐升高(Cr>133 μmol/L)、血红蛋白降低(男性<120 g/L,女性<110 g/L)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需要机械通气和/或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治疗的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高,前壁心梗、泵衰竭、肾功能不全、贫血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郭军;盖鲁粤;杨庭树;刘宏斌;王禹;陈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随机分为善宁治疗组(n=30),生长激素和善宁联合治疗组(n=30).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住院天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和住院费用;APACHE Ⅱ评分;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测定入院时和入院后2周的血浆清蛋白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善宁组(P<0.05);联合组抑制SAP的炎性细胞因子高表达及促进清蛋白合成的作用亦优于善宁组(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是早期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熊秀;史政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初发B-ALL患者和2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Kolmogorov-Smirnov(KS)分析,利用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表达.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MSP方法检测PTEN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而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以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嘧啶进行处理,观察其对B-ALL单个核细胞PTEN表达的影响.结果:2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表达PTEN,KS分析时D值为0.941±0.017,而24例B-ALL患者中22例(91.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TEN表达明显缺失,D值仅为0.546±0.11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人和PTEN高表达的B-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未发现PTEN启动子发生甲基化修饰,而PTEN表达缺失的B-ALL患者中有5例(22.7%)出现PTEN启动子甲基化,将其单个核细胞培养时以5-氮-2'脱氧胞嘧啶处理4d,PTEN表达明显升高.结论:PTEN的表达缺失在B-ALL患者中很常见,其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PTEN表达缺失在B-ALL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晶;杜雯;贺艳丽;刘隽;郑金娥;黄士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华夏小葱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心肌细胞.调整细胞数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华夏小葱30%含药血清组、50 μg/ml依那普利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的变化.结果:华夏小葱30%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有明显上升,MDA有明显下降(P均<0.05),其调亡率和依那普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夏小葱30%含药血清可以使缺糖缺氧心肌细胞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并能抑制缺糖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
作者:关江锋;张介眉;郝建军;柯于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结构和通透性的变化及其与细菌移位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手术组和对照组.模型1组和手术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组和对照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但不夹闭.模型1组大鼠于再灌注后30 min处死,模型2组暴露肠系膜上动脉相同时间后处死,留取小肠标本行病理检查.余两组术后第3、7天收集尿液,检测肠黏膜通透性,第8天留取胰腺及淋巴组织作培养,并抽取门静脉血作16s rRNA检测(PCR).结果:模型1组再灌注30 min后小肠绒毛肿胀破坏,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第3、7天手术组肠黏膜通透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P<0.01);手术组组织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手术组门静脉血16s r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肠黏膜通透性与门静脉血16s rRNA阳性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而与组织培养阳性率无相关性.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大鼠肠黏膜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与循环细菌移位有关,门静脉系统可能是重要的细菌移位途径.
作者:谈定玉;夏仲芳;耿平;徐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肝衰复方治疗Balb/cJ小鼠感染MHV-3所致肝衰竭的疗效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Balb/cJ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茵陈复方组1、茵陈复方组2(抗肝衰复方组).采用MHV-3感染Balb/cJ小鼠,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描绘各茵陈复方组的生存曲线,观察血清生化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组织纤维介素(mfgl2)的表达状况.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茵陈复方组1比较,抗肝衰复方组的生存情况佳,血清ALT、STB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细胞损害明显减轻(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茵陈复方组1比较,抗肝衰复方组中肝组织mfgl2表达明显减少(P<0.01或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可减轻MHV-3感染的Balb/cJ小鼠肝衰竭时的肝功能损伤及肝细胞mfgl2的表达水平.
作者:黄加权;张华兵;黄铁军;余海静;黄海燕;肖非;田德英;宁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皮下连续注射(CSⅡ)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感染中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T2DM合并感染中毒症组20例,T2DM不伴感染组20例,均进行CSⅡ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感染中毒症组平均达标时间为(10.9±2.8)d,较不伴感染组(6.2±2.6)d明显延长(P<0.01);伴感染中毒症组达标时单位胰岛素用量为[0.9±0.5U/(kg·d)],较不伴感染组[0.7±0.3 U/(kg·d)]明显增加(P<0.01);而血糖达标时间和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主要和基础血糖、HbA1c水平及感染状况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患者中用CSII治疗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患者基础血糖控制情况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其血糖达标的主要因素.
作者:沈赟;吴锦丹;徐小华;马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髓系/NK前体细胞急性白血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髓系/NK前体细胞急性白血病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患者以腹部症状起病,肝脾显著肿大.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分析HLA-DR(+)、CD11c(+)、CD11b(+)、CD13(+)、CD33(+)、CD38(+)、CD56(+)、MPO(+).经两疗程CHOP方案化疗,骨髓象部分缓解,但是髓外浸润加重,后改用VDP方案,终因出现感染、DIC、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急性NK细胞白血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对现有化疗不敏感,预后恶劣.
作者:冯颖倩;左学兰;张克俭;周颖;李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胺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脏灌注的影响.方法:6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以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应用多巴胺、多巴胺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观察尿量、肌酐清除率(Ccr)、钠排泄分数(FeNa)的变化.结果:多巴胺组和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组尿量明显多于基础值时(P<0.05);Ccr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组明显高于基础值时和其他各组(P<0.05);FeNa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组明显低于基础值时和其他各组(P<0.05),多巴胺组与基础值时比较,显著增高(P<0.05).结论: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能改善肾脏灌注,显著增加Ccr;多巴胺能增加尿量和FeNa,但改善肾脏灌注作用不确切;多巴胺加间羟胺不能改善肾灌注.
作者:陈颖;陈雯;许国根;吴锦鸿;缪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女,34岁.既往体健,于2005年12月16日自服硝苯地平片、复方利血平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各400片共计1 200片药后,感乏力、全身酸痛不适、发抖、出冷汗,无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等,3 h后被家属发现,急送我科.
作者:艾力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为急剧起病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可伴发多种神经系统表现,但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者少见,现就我们收治的病例作一报道.
作者:郑凯;史庭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麻疯树果仁中毒,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急性中毒的报道并不多见,我院2006年9月7日收住了19例急性麻疯树果仁中毒的学龄前儿童,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茂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重要的、疗效好的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1].本文报道应用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作者:胡明均;刘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一般发生于急性胆碱危象(ACC)消失后2~7 d,是突触后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发生障碍,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本病无特效药,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
作者:马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卡泊芬净是一种新型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类抗真菌药,我院血液肿瘤病房自2004年11月~2006年4月对4例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使用卡泊芬净治疗,现报告治疗体会.
作者:汪涯雅;谭获;黄振倩;王春燕;张还珠;刘丹;周承志;李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现就其发病机制、标记物检测及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穆华;白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广泛性、小灶性肺不张和肺泡萎陷是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主要病理改变,也是引起肺容量减少、肺内分流(Qs/Qr)增加、顺应性下降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殷娜;宋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食管静脉曲张形成与破裂的前提在于门静脉压力升高,当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低于10~12 mmHg时,一般不会形成曲张静脉,只有当HVPG超过12 mmHg这一临界值,才会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作者:涂传涛;王吉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a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是通过右侧颈内静脉,借助金属支架在肝实质内建立肝静脉与门静脉主要分支间的通道,从而通过门腔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预防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技术.
作者:李震;胡道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肝硬化门脉高压致胃食管静脉曲张的操作性治疗近年来迅速发展,其中皮圈套扎治疗(EBL)和内镜硬化剂治疗(EIS)因疗效确实、操作简易已成为食管静脉曲张的首选操作性疗法;然而对预防胃静脉曲张出血仍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巍;吴云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5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全文发表在同年12月份的《循环》杂志[1]上,现浅谈学习心得如下.
作者:赵达明;曲延峰;李岚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