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感染中毒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2例感染中毒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配对分成强化组(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和常规组(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L).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MODS的发生率及ICU住院病死率.同时分别于转入ICu后1、3、5、7 d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a及IL-6水平,并监测CRP变化.结果:强化组的呼吸机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及ICU住院天数均较常规组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有5例(19.2%)并发MODS,常规组有12例(46.2%)并发MOD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ICU病死率较常规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7 d强化组TNF-a、IL-6及CRP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减少感染中毒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呼吸机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MODS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合成代谢作用及其抗炎效应相关.
作者:罗金龙;马春桃;李树生;郑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前瞻性地观察分析261例行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幕上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P=0.0067)、GCS评分(P<0、0001)、年龄(P=0.0255)和拔管后残余血量有关(P=0.0406),而与出血部位、入院时血压、手术时机、中线结构移位、首次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无关(P>0.05).刚果红染色阳性组(P=0.0334)与未用止血剂组(P=0.0125)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与是否降低血压无关(P=0.3343).结论:脑出血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死亡主要受出血量、GCS评分、年龄和首次血肿清除率的影响;刚果红染色阳性组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再出血与是否用降血压治疗无关.
作者:殷小平;张曼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P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风湿科收治的7例恶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CAPS患者中,1例为原发APS,6例为SLE继发APS.静脉血栓发生5例次,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眼中央静脉栓塞;动脉血栓13例次,以脑梗死为主(6例次).6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例抗&β2-GPI抗体阳性,3例狼疮抗凝物阳性.5例患者在1周内相继出现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CAPS患者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微血栓形成,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病的预后差,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曾婷;杨程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远期疗效.方法: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免疫吸附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免疫吸附组在此基础上插入A蛋白免疫吸附治疗1~3次,治疗后随访3年以上,观察患者长期狼疮活动情况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免疫指标、肾脏受损指标显著下降,长期随访结果,大部分患者狼疮活动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经治疗脱离血液透析.免疫吸附治疗组缓解率及远期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免疫吸附治疗通过清除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控制狼疮活动,保护器官功能,可显著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其优越性和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韩志武;姚国乾;徐友平;李靖;沈俊;肖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危重症应激高血糖组(A1组)、危重症应激非高血糖组(A2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免疫法、单克隆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免法测定3组在静脉精氨酸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真胰岛素、C肤、胰岛素原及免疫反应性胰岛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APACHEⅡ评分、空腹C肽水平及补体C3水平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21、1.416、-0.071.结论:APACHEⅡ评分、空腹C肽水平、血浆补体C3水平是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煜;曹相原;刘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血液病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以及ATG/ALG的毒副作用,对移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ATG/ALG为基础降低化疗剂量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16例恶性血液病、1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实施骨髓、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或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例恶性血液病实施逐渐增加剂量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1例SAA实行供者干细胞输注(DSI).GVHD的预防:恶性血液病采用环孢茵素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SAA患者采用CSA联合甲泼尼龙.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甾体类消炎药等防治ATG/ALG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结果:3例患者在移植后早期感染死亡.其余30例患者恢复造血功能,ANC>0.5×109/L和PLT>20 x 109/L平均时间为12.2(3~35)d和20.1(5~80)d.移植后7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CC),3例无植入证据;23例为混合性嵌合体(MC),其中7例逐渐转为CC,6例是在DLI或者DSI后实现MC向CC转变.移植后早期均无aGVHD,3~8次DLI并发I度aGVHD 1例、Ⅱ度aGVHD3例,2例皮肤局限型cGVHD、2例为广泛型cGVHD.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3例、病毒感染4例、真菌感染5例.ATG/ALG使用过程中全部出现寒战、发热症状,大部分出现皮疹、一过性血压下降、少数出现一过性心律不齐,经积极防治不需中断治疗.结论:ATG/ALG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延迟和减少GVHD的发生率并降低严重程度,是否增加病毒、真菌感染的机会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朱志刚;李庆山;许昕;李康保;毛平;孟凡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对创伤性A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创伤性ARDS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两组,大潮气量组23例,VT10~12 ml/kg理想体重,PEEP 5~10 cmH2O,平台压35~50 cmH2O,小潮气量组25例,VT5~8 ml/kg理想体重,PEEP 10~15cmH2O,平台≤35 cmH2O.观察两组通气治疗前、后3 dPaO2/FiO2、PaCO2、pH值及气压伤的发生情况和ICU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通气治疗后两组PaO2/FiO2均较通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但在第3天,小潮气量组PaO2/FiO2明显低于大潮气量组(P<0-01);小潮气量组出现明显高碳酸血症,但在机体可耐受范围.大潮气量组出现3例气压伤,小潮气量组无气压伤发生.小潮气量组病死率16%(4/25)低于大潮气量组26.08%(6/23)(P>0.05).结论:小潮气量通气可改善创伤性ARDS患者氧合状态和预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作者:周代星;祝伟;钟强;李树生;杨光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肌病性皮肌炎(ADM)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ADM的诊治水平.方法:将89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有Gottron丘疹,或有眶周水肿性淡紫色斑疹,而临床缺乏明显肌炎者15例为ADM组,皮肌炎组(DM组)74例.分别记录其临床特征、肌酸激酶、肌电图、肌肉病理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器官受累情况、治疗方案和转归.结果:ADM组关节痛、发热、继发肺间质炎症和抗Jo-1抗体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40%、13.3%、66.7%和13.3%,并发肿瘤6.7%,病死率20%.DM组关节痛、发热、肺间质炎症和抗J0_1抗体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37.8%、14.9%、32.4%和14.9%,病死率5.4%.二者比较,ADM组肺间质炎症发生率明显高于DM组.结论:ADM组虽然没有明显肌病表现,但是同样可以累及内脏,其中肺间质炎症的发生率较高,联合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医师需提高对ADM的认识.
作者:雷小妹;李守新;胡绍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水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在成人发生率很低.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水痘发生率会增加,如治疗不及时发展为播散型水痘,常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于2006年12月治疗1例成人肾移植术后并发水痘性肺炎,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左鹏;徐永健;熊盛道;刘先胜;赵建平;方慧娟;熊维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结核性风湿症又称Poncet综合征(1897年首先由Poncet描述)或结核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是结核杆菌感染后细菌毒素引起机体关节、软骨、滑膜和皮肤等多处的过敏性免疫反应,表现为伴随结核而发生的多发性无菌性关节炎[1],常被误诊为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本院近期收治1例结核性风湿症,报道如下.
作者:陈培楠;马科;王娟;杨道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的关键是去除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传统的常规治疗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辅助治疗,但对反复发作活动性重型SLE上述治疗效果差,我院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重型SLE 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钢红;曾文;李菊;喻桂兰;杨良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严重高钾血症临床并不罕见,当血清钾浓度大于8.0 mmol/L时,P波消失,QRS波明显增宽,心电图上无P波规则节律是窦室传导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心室停搏及心室颤动.现将作者近年来收治的15例严重高钾血症伴窦室传导报道如下.
作者:王齐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肾功能不全.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共施行4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术后3例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均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VVH)支持,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神经精神狼疮(NPSLE)是SLE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4%~75%,轻者仅有偏头痛、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或轻度认知障碍,重者可表现为脑血管意外、昏迷、癫痫持续状态等.由于实验室检查缺少特异性指标,给NPSLE的诊断带来困难.现报道我院近期2例NPSLE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陈礼荣;杨惠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免疫吸附(immunoadsoption,IA)是一种血液净化的新技术,通过特异性吸附剂,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地清除循环中的致病介质,对某些活动期的免疫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观察免疫吸附治疗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杰;周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预后凶险,治疗棘手[1].近年来对部分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给予带膜支架置入术,使夹层破口封闭,部分假腔闭塞[2],挽救了一部分患者的生命.但如患者合并先天性主动脉弓大血管异常,使部分患者带膜支架置入受到一定限制.我院收治2例此类患者,1例经保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另1例成功的行带膜支架置人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利平;倪佳;王晓阳;马惠芳;金军;成新玲;李明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多器官衰竭(MoF)是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38例DKA合并MoF患者诊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政;周庆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是一组常有多脏器受累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包涵体肌炎(inclusionbody myositis,IBM)为常见.自身免疫的异常是IIM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谢瑶;王国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国内的医学领域,作为医学名词,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要比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更加时髦,更加被大家所熟悉.由于缺乏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循证医学常常被错误理解.
作者:杨岫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原因未明,以风、寒、湿环境因素及体力负荷为主要危险因子,以膝、腰椎等多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所见的一种良性风湿性综合征.本病在加拿大、俄罗斯、挪威、瑞典等高寒地区均很常见,在我国以寒冷、潮湿等地区多发.
作者:张志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一直以来是临床诊治的难点.而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多系统损伤的特点使其与PAH密切关联,因此进一步加深对CTD相关PAH的认识,将有助于风湿免疫科、心内科和呼吸科医师共同协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类疾病,为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曾小峰;李梦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用于临床输注的血小板制剂有2种,多名随机供者血小板制剂的混合物,或是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制剂,临床保存5 d内有效.
作者:王芳;贺冠强;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