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024
  • 国内刊号:42-1394/R
  • 影响因子:0.94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2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急救医学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Bax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只SD雄性大鼠,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STZ 30mg/kg;2周后血糖升高≥16 mmol/L者12只,随机又分为2型糖尿病组(n=6)和2型糖尿病缬沙坦治疗组(简称治疗组,n=6),治疗8周,另选6只健康SD雄性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8周后,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部分肾小管轻度萎缩或管腔扩张,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可见脂肪空泡变性,但治疗组较糖尿病组病变减轻.细胞凋亡率糖尿病组较治疗组高(26.54±2.67 vs 20.05±2.03,P<0.05);Ccr糖尿病组较治疗组低(0.021±0.001 vs 0.065±0.004ml/min,P<0.05),Uaer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0.150±0.004 vs 0.081±0.001,0.086±0.002 mg,P<0.05).治疗组和糖尿病组肾小管均较对照组的Bcl-2和Bax阳性表达高(P<0.05),治疗组肾小管Bcl-2较糖尿病组的阳性表达高,而Bax阳性表达低(P<0.05).结论:缬沙坦通过增加Bcl-2/Bax在肾小管的比例,使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率减低,保护肾功能.

    作者:陈骅;张海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肺损伤患者血管生成素-2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一2(Angiopoietin-2,Ang-2)及相关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ALI患者38例,按有无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死亡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中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I患者Ang-2和VEGF水平较高(P<0.01);Ang-2、VEGF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在MODS组和死亡组分别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Ang-2水平分别与APACHEⅡ评分、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55,r=0.735,P<0.05);VEGF水平与APACHEU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95,P<0.01).结论:Ang-2水平与ALI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降低血浆中Ang-2的水平,可能有利于控制ALI患者的病情.

    作者:燕效智;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物涂层支架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探药物涂层支架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50例冠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冠脉多支病变220例,行DES置入术148例,行CABG术72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并临床随访24个月.结果:随访327例患者(93.42),围手术期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两组间无差异.心力衰竭发生率CABG组高于DES组(P<0.05),死亡发生率CABG组高于DES组,但无统计学差异.24个月随访结果,再发心绞痛DES组高于CABG组(P<0.05),靶血管重建,DES组高于CABG组(P<0.05).病死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ABG 70/72(97.22)及DES 143/148(96.62)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远期效果也较好,围手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率较低,再发心绞痛及需血运重建者DES 5/148(3.38)组高于CABG 0/72(0)组.

    作者:田利平;马惠芳;杨晓明;薛书峰;王晓阳;金军;李明琰;王亚宏;潘广杰;张红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N端——脑钠肽前体与心肌缺血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根据Braunwald分级进行分组,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1(cTNI)和NT-proBNP.结果:UA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Braundwald分级增高而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测定值亦随Braundwald分级增高而增高,但BraundwaldⅠ级和Ⅱ级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raundwaldⅡ级和Ⅲ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undwaldⅠ级和Ⅲ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

    作者:王述琦;丛培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联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老年骨折非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骨折后并发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老年骨折后并发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低分子量肝素钠4 1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疗程7~14 d;治疗组在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的同时予前列地尔脂微球栽体制剂.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SaO2)、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PaO2、PaCO2、SaO2、PASP、MPAP、RAP、PVR、RVEF水平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有效治疗老年骨折后并发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且出血风险小.

    作者:陈妍;韩宏;齐宝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酮症起病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指标与尿微量白蛋白关系的探讨

    目的:研究以酮症起病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首诊表现有酮症的成年糖尿患者(K组)和30例新发无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C组)尿微量白蛋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指标.以GADAb和/或ICA阳性与否再分为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组(A组)和抗体阴性组(B组),对比上述指标.结果:K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为阳性)、GADAb和/或ICA阳性率和IgG水平高于C组;A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IgG水平高于B组.结论:以酮症起病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R=0.621).

    作者:李秋;张海清;郭军;管庆波;赵家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前血象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规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12例首诊时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急性白血病的其他类型),后在我科确诊为APL的患者首诊及确诊时血象、凝血功能变化及转归.结果:首诊至确诊为APL的时间4~45 d不等,平均13.4 d.9例确诊时WBC计数较首诊时升高,3例下降.首诊和确诊时平均WBC计数分别为5.13×109/L、25.16×109/L.经治疗后5例死亡,均在诱导治疗期间死于颅内出血,其余7例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结论:APL发病早期,患者外周血WBC计数多低于正常,以后,WBC计数可逐渐升高,凝血功能紊乱及出血倾向亦渐加重,患者的预后也明显变差.

    作者:张新华;冉启杰;周敏;王军;李菁媛;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参酮ⅡA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转导的影响,探讨TSN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取新生SD大鼠CF,应用5 ng/mlTGFβ1刺激及不同浓度(10-6、10-5、10-4 mol/L)TSN预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N和Smads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在一定范围内以时间依赖方式诱导FN及Smads表达,刺激终末FN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增加1.3倍和1.8倍(P<0.01,P<0.01),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量增加3.9倍(P<0.01).TSN预处理可下调FN和p-Smad2/3表达,而且效应呈剂量依赖性.10-6 mol/L TSN预处理对FN和p-Smad2/3表达几无影响(P>0.05,P>0.05);10-5和10-4 mol/LTSN预处理后,FN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32.7%、42.9%(P<0.05,P<0.01),FN蛋白表达量分别下降45.8%、57.1%(P<0.01,P<0.01),p-Smad2/3蛋白表达量分别下降40.5%、55.4%(P<0.05,P<0.01).结论:TSN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2/3磷酸化,阻断CF内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邹昌群;占成业;白祥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液体平衡状况与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液体平衡状况与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8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8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在抗体克治疗后7 d内出现液体负平衡者50例,存活42例;持续液体正平衡者28例,存活8例.在老年(≥60岁)、APACHEII评分≥20、血清白蛋白≤30g/L、血肌酐≥200 μmol/L等条件下,患者出现液体负平衡的几率较低(P<0.05).结论: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在抗休克治疗后7d内出现液体负平衡提示预后良好.

    作者:罗金龙;李树生;杨光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血液分析仪检测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异常的血标本842例为试验组,306例上述指标正常的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高,无论WBC总数是否改变,当伴有N%、L%、M%、B%增高或M%与B%同时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学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有核红、异淋、幼稚细胞;RBC、Hb、MCV、RDW指标异常,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或红细胞体积增大,中央淡染区消失.对照组细胞异常检出率低.结论:临床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必须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作者:唐艺;白鸽;熊国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的去除作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改善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单次和持续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的清除作用.结果: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3个月,C反应蛋白下降不明显,但可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由26.94±11.4 μmmol/L下降至21.17±10.9 μmmol/L.结论: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3个月可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可能有助于降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淑艳;刘家宇;郭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时内源性CO和NO的变化

    目的:探讨内源性CO和NO在大鼠百草枯(PQ)中毒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肺组织常规HE染色和取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TNF-α)水平.检测肺组织中CO和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测定HO-1和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PQ中毒后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加重,血浆MDA含量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应用正铁血红素(Hm)后血中CO含量明显升高,iNOS活性和NO水平则降低.结论:大鼠百草枯中毒性急性肺损伤时内源性CO和NO产生增加,在应用CO的供体氯血红素后CO升高更为明显,而NO产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草枯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刘建辉;孙志平;马玉腾;梁辰;贾敏;吕翠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系统(PSG)行至少7h睡眠呼吸监测,长程心电图(Holter)同步记录心电动态变化.结果:OSAHS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971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分度越重者,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越高.结论:OSAHS与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关系密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及增加心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坚苗;张希彤;王铁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心包填塞伴心动过缓2例报道

    急性心包填塞表现为动脉压急剧下降,脉压差变小,静脉压明显上升,心动过速.本文2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心率非但不增快,反而减慢,报道如下.例1 患者,女,4|5岁.因颜面浮肿,双下肢无力2年入院.

    作者:喻研;王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严重混合感染1例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据国内报道为8%~44%[1],病死率高.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菌种分布广,我院成功治疗1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严重混合性感染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颖;刘彬;许卫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型毒蛇咬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患者,女,41岁.因毒蛇咬伤39 h,昏迷、呼吸困难、无尿12 h人院.患者于39 h前左足被毒蛇咬伤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麻木、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在当地医院予中草药外敷,无好转,病情逐渐加重.12 h前,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加重,并解酱油样尿,尿量逐渐减少至无尿,随之昏迷,遂转我院.

    作者:易峰;陆海湖;袁旭光;王煜;彭昆;陈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体会

    临床资料本组52例患者(男14,女38),年龄17~77岁,平均43.6±10.3岁.其中抗精神失常及镇静催眠药(安定、三唑仑、氯氮平、阿普唑仑、苯海索、氯丙嗪、司可巴比妥钠)36例,农药(乐果、敌敌畏、25%多福克、有机氟)7例,灭鼠药(磷化锌、毒鼠强)2例,毒品(摇头丸)1例,其他(百喘明、心律平、美西律、扑热息痛、扑尔敏)中毒6例.中毒时间短4 h,长20 h.灌流前均经内科积极洗胃、补液等对症治疗仍处于中、深度昏迷状态,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血压、离子紊乱、心律失常、呼吸节律异常及抽搐等并发症.

    作者:李越;安桂侠;杜丽洁;王冬梅;才慧;王金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低血糖症2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临床常见,现对本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2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本组220例(男97,女123)为门诊或住院糖尿病患者,年龄10~89岁,平均64.8岁,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2 d~25年,平均10.7年.其中合并冠心病48例,高血压63例,肾脏病变或.肾功能不全47例,既往有脑血管病6例,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1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糖尿病膀胱病变6例,眼病29例,糖尿病足21例,合并感染1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5 min~18 h.

    作者:姜秀云;赵家军;管庆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生大黄灌肠配合肠镜抽气治疗特发性小肠假性梗阻14例

    小肠假性梗阻是指具有小肠梗阻的症状与体征,而实际上并无梗阻性损害证据的综合征[1].该病发病率较低,易误诊,分特发性(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特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2],可针对原发病治疗.我院从1984~2006年共收治17例,其中3例转外科手术[3],14例内科保守治疗,经胃肠动力药等综合治疗无效,改用生大黄灌肠疗法,其中5例同时用生大黄敷脐,并配合肠镜抽气排气,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雪林;徐亚;毛果伟;陈志荣;任伯良;陆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治疗18例毒蕈中毒的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6~7月初人院的毒蕈中毒患者18例(男14,女4),年龄36~53岁,平均45.9岁,病程5~17 d,平均12 d.18例均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其中1例有血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在第4天和第5天升至高,2 000~4 500 IU/L,所有患者的凝血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所有患者肝脏B超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1例男性患者,误食后第3天才来医院就诊,住院7 d后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姜涛;张颖;胡志林;王福成;孙翠霞;张建荣;曲波;易力;曲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98例ICU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前,细菌耐药问题突出.为了解重症感染的细菌耐药特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将2007年我院ICU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度我院ICU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198份,同一患者相同菌株只计算1次,除细菌培养阴性和真菌外共分离细菌159株.

    作者:侯杰;邓聪;郭应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MODS患者降钙素原的影响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前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观察了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aemofiltration,HVHF)技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前、后血浆PCT的变化.

    作者:肖雄箭;林建东;黄惠斌;顾凌;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持续脑电监测在重症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电生理信息的收集、分析技术及抗干扰能力的不断提高,目前持续脑电监测(CEEG)已在各种原因所导致脑损伤患者中得到应用,本文对CEEG在神经重症病房(NICU)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汪叶松;邓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现状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呼吸道常见疾病,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疾病造成的社会负担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有关哮喘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在快速进展,本文将从以下方面介绍我国的哮喘防治现状.

    作者:陈欣;林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儿童和成人哮喘患病率分别约为3.3%~29%和1.2%~5.5%,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全球约1.6亿患者.其疗程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是提高哮喘控制水平的保证.

    作者:朱黎明;戴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