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024
  • 国内刊号:42-1394/R
  • 影响因子:0.94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2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急救医学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1年5期文献
  •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生长抑素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0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给予生长抑素(双鹭药业)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善宁治疗,2组均配合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辅助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生命体征如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尿量以及患者的恶心、头晕、心悸、出汗、口渴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第24、48、72 h和停药后24 h,2组呕血次数和呕血量、黑便次数和黑便量均显著减少,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95.8%,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与善宁相当.

    作者:刘志娟;张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并分析202例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及心包积液性质.结果:除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不及进行心包穿刺外,191例均成功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漏出液12例,渗出液179例.渗出液中,肿瘤性77例,结核性62例,医源性18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结缔组织疾病10例.77例肿瘤性心包积液中,肺癌42例,乳腺癌7例,原发灶暂时不明确的转移性腺癌6例,淋巴瘤7例,肝癌4例,纵隔瘤3例,胃癌、膀胱癌、直肠癌、心包肉瘤、横纹肌肉瘤、黑色素瘤、恶性胸腺瘤和心脏血管瘤各1例.18例医源性心包积液中,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者1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6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并发医源性心包积液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房颤患者高于非房颤患者.9例导管消融者行心包穿刺和引流即可,余9例医源性心包积液还需外科修补.1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在住院期间均死亡.结论: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多为渗出液及血性,肿瘤和结核为主要原因,注意识别和鉴别医源性心包积液和急性心肌梗死,积极心包穿刺和引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曾艳;马文菲;陈少华;兰玲;刘佳妮;王万荣;刘启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病房2010年病原菌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病房2010年病原茵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致病茵153株,其中革兰阴性茵占48.4%,革兰阳性菌占26.8%,真菌占24.8%.标本主要来源为痰(34.0%),血液(28.9oo)和尿(12.4%).前3位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茵(1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茵(14株)和大肠埃希茵(14株).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42.9%,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23.1%.大肠埃希茵及肺炎克雷伯茵ESBLs阳性率分别为67%和50%,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为敏感.结论:血液病房致病茵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比例上升较快;肠球菌耐药严重.细菌耐药检测有助于了解细茵耐药性的变迁,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孟凡凯;陈中举;孙汉英;张东华;张义成;孟力;邓金牛;周剑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皮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胸膜粘连剂治疗气胸

    目的:观察经皮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胸膜粘连剂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作为治疗组,行经皮胸腔王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胸膜粘连剂治疗气胸;随机抽取既往采用常规粗硅胶管闭式引流粘连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30例(93.7%),无效2例(占6.3%);对照组有效28例(87.5%),无效4例(12.5%),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胸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胸膜腔气体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肺复张时间、复发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皮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胸膜粘连剂治疗气胸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包小华;彭俊秋;孙嵘;张静;王琦;谢灿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第二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2010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住院患者并对其中继发第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继发第二恶性肿瘤(男2,女2).结论: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李康保;朱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肤原(NT-proBNP)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病死率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检测600例住院的ACS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血NT-proBNP水平.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判断血浆NT-proBNP是否为ACS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600例ACS患者中43例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1512.5( 1072.5~2321.0)pmol/L与672.3(305.9~1308.6) pmol/L,P<0.01].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是ACS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入院时血浆NT- proBNP水平是ACS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晏凯利;刘汉华;胡晓军;孙跃玲;陈苏;郭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总结高血糖患者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及处理要点.方法:统计并分析本院内分泌科医师在2008年9月1日~2009年6月30日会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高血糖原因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的患者共855例,会诊频率高的科室依次为心内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及外科等.治疗上主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具体的用药途径、剂型和剂量因患者基础疾病的特点有所不同.结论:内分泌科的医师在全院住院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高血糖患者基础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型、用药途径控制血糖更易达标.

    作者:张妲;关小宏;肖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原发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胃镜、病理特征,提高早期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胃MALT淋巴瘤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上腹痛多见,幽门螺杆茵(HP)感染率高达93%,胃镜下病灶好发于胃窦、胃体,但胃镜下活检阳性率较低,仅占48%.结论: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提高临床和胃镜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及提高胃镜下活检阳性率活检标本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早期诊断胃MALT淋巴瘤的关键.

    作者:钟碧波;钟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浆GGT水平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PCI术后血浆GGT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支架植入术后8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示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对照组(A组),60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再狭窄组(B组)(狭窄程度≥50%),采用标准方法测定其血浆GGT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并对血浆GGT与再狭窄进行偏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血浆GGT 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浆GGT与CRP水平的升高及ALP水平的降低能独立预测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P<0.05).结论:血浆GGT水平对预测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凯;夏豪;胡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内镜诊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内镜诊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治疗的114例ABP患者以及内科常规治疗的106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内镜诊治ABP的临床价值.结果:内镜治疗组114例均顺利完成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并确诊,其中107例同时经内镜分别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取石/蛔虫/血凝块、鼻胆管引流、胆管内置管/金属支架引流等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内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1±4.2d vs.18.7±8.9d,P<0.05),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内镜治疗ABP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早期ERCP检查可明确ABP的病因,同时内镜治疗可及时去除其病因.可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平均住院费用.

    作者:覃华;李德民;王波;李荣香;张敏;胡继芬;刘南植;赵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近4年来我科住院和随访的MM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接受万珂为主化疗方案(VDT组);41例接受传统化疗方案(VADT).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β2-微球蛋白值、白蛋白值和2组的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按照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标准.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无明显差异.中位随访20个月,发现VDT组50例患者总体反应率为88%,平均2个疗程即起效.其中初治患者CR+ nCR率明显优于同组复发难治患者以及传统方案治疗组,且初治患者的总缓解率在VDT组与VADT组中存在显著差异.VDT组不良反应以周围神经病变和血小板减少为常见,经对症治疗均可缓解.结论:万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MM患者,起效快,其中初治患者CR+ nCR率及总缓解率更高,其不良反应可耐受.对有不良核型和IgD型MM患者,如何提高疗效尚待研究.

    作者:吴学琼;黄丽芳;田野;郑邈;汤屹;刘文励;孙汉英;周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激致下丘脑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下丘脑综合征(hypothalamus syndrome)系由多种病因累及下丘脑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但因应激出现间断高热的患者少见,本文报道如下.

    作者:张娜;李钦璐;高丽丽;周剑峰;李春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1例分析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液中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1].其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肿胀、无力、棕色尿,主要特征有血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增高和肌红蛋白尿[2].若并发急性肾衰竭占15%~40%,病死率高达20%[3,4].2010年7~8月我院急诊科、肾脏科收住因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1例,报道如下.

    作者:韩玲;张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发急性呼吸衰竭2例报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往往变化急骤,发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如能及时有效的救治,给予有效的呼吸支持,患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脱离危险.我院近2年收治2例OSAHS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报道并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同新;张春妮;曹永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治疗体会

    临床中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睡眠呼吸障碍,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本文报道2例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治疗体会.

    作者:严小宏;杨梅英;温维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低增生为特点的造血衰竭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先天性AA和获得性AA.先天性AA 有Fanconi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Diamond-Blackfan贫血等,发病的分子机制主要涉及DNA损伤修复障碍、端粒维持缺陷及核糖体生物合成缺陷等[1].

    作者:张莉;张凤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重视转化型淋巴瘤的诊断

    低度恶性淋巴瘤转化成高度恶性淋巴瘤即为转化型淋巴瘤(transformed lymphoma,TL).转化主要发生在惰性B细胞淋巴瘤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少数向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或其它侵袭性淋巴瘤转化,如滤泡型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FL)向DLBCL、树突状淋巴瘤或BL转化,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mall lymphoid lymphoma,S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CLL)、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odular lymphocyte-predominant Hodkin's lymphoma,NLPHL)向DLBCL转化,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向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cytoblast lymphoma,LBL)转化等.

    作者:何燕青;汤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CLL是欧美国家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占所有白血病的近30%,CLL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初诊时>85%的患者>55岁,中位年龄72岁.

    作者:缪扣荣;徐卫;李建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诊断及治疗进展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约占全部NHL的30%~40%.它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器官和组织,也可从惰性淋巴瘤转化而来,比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等.

    作者:王黎;沈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急症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溶骨性损害、贫血、肾功能受损和免疫缺陷为特征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其病程中可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急性肾衰竭等急症,如不及时处理,极易致残甚至危及生命,需要临床医师(血液科、肾病、骨科等多学科医师)充分认识并及时合理进行治疗.

    作者:蓝海峰;侯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胆、胰重症的内镜治疗进展

    胆胰重症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脓肿等.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并发症多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常导致患者全身生理紊乱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是良性胆、胰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该类疾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由于结石或肿瘤等原因导致胆胰管共同通路梗阻,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或胆汁反流进入胰管,造成胆汁诱发胰腺实质损伤,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并发胰腺脓肿.

    作者:龚伟;姜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疆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分析

    本文就新疆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等做相关的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死亡患者共292例,其中汉族172例(男107,女65);年龄2~82岁,平均(64.7士15.2)岁;维族120例(男79,女41),年龄1~93,平均(56.8±16.9)岁.

    作者:阿孜古丽·于苏甫;买苏木·马合木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研究已经证实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除了应用于终末期肾病和透析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不仅仅与造血致红细胞生成作用有关,与其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明显相关.为探讨EPO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中的治疗作用,本文观察40例采用EPO治疗有轻度贫血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郭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压疮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

    压疮(pressure ulcer)又称褥疮,为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好发于骨隆突处.据统计住院部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病率为10%,慢性病患者其发病率为3.5%~50%,约60%的压疮患者大于70岁,其中瘫痪、长期住院的患者更常见[1],压疮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安全.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压疮,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现介绍压疮形成机制、临床分期、好发部位、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策略.

    作者:常宝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