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CYP3A5基因型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Tac)初始剂量的选择及其对血Tac目标浓度的影响.方法以新接受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受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应用Tac、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研究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同定剂量组(n=28),无论其CYP3A5分型如何,Tac的初始剂量均为1 mg·kg~(-1)·d~(-1);第二阶段为调整剂量组(n=40),CYP3A5表达者(仅包括*1/*3型,*1/*1型予以剔除)的Tac初始剂量为0.15mg·kg~(-1)·d~(-1),CYP3A5非表达者(*3/*3型)的初始剂量为0.08 mg·kg~(-1)·d~(-1).于术后3、5、7和14 d采集受者血样,检测血Tac浓度,有效的血Tac浓度以剂量校正的浓度比值(C/D)表示.结果固定剂量组28例受者中,CYP3A5*1/*3型15例,*3/*3型13例;调整剂量组40例受者中,CYP=3A5*l/*3型16例、*3/*3型24例.两组中,CYP3A5 *1/*3型受者术后3、5、7和14 d的血Tac浓度均低于*3/*3型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天,固定剂量组*1/*3型受者和*3/*3型受者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者分别占46.7%(7/15)和46.2%(6/13),调整剂量组*1/*3型受者和*3/*3型受者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者分别占81.2%(13/16)和75.0%(18/24),调整剂量组达到开标血药浓度者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同定剂量组(P
作者:张小东;张际青;尹航;王玮;胡小鹏;任亮;杨晓勇;刘航;王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WIG)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尸体肾移植者252例,其中16例(6.3%,16/252)发生AHR,其移植肾Banff分级分别为1级3例,Ⅱ级9例,Ⅲ级4例.患者均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采用IVIG治疗以逆转AHR,用量为20 g/d,连用3 d.术后1个月内发生AHR的12例因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进行血液透析,其中1例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AHR的逆转情况及受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变化.结果 13例的AHR获得逆转,3例的移植肾功能丧失,行移植肾切除.治疗后,患者的抗HLA-I类、Ⅱ类抗体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IgG水平明显上升,由(7.3±1.5)g/L升至(18.3±3.6)g/L(P<0.01);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为0.3±0.2)g/L和(0.1±0.1)g/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IVIG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胸闷及体温升高,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IVIG对肾移植术后AHR的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抗体封闭及对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有关.
作者:翁国斌;祁洪刚;唐莉;翁锡君;姜继光;姚许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4例患者小肠移植术后均采用阿来佐单抗诱导及单用他克莫司(Tac)的无激素维持方案,术后前3个月血Tac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4个月开始减少至5~10 μg/L,术后7个月开始减少至5/μg/L.术后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移植肠内镜观察及移植肠黏膜活检等方法监测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分级则依据2003年国际小肠移植会议上确立的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当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至15/μg/L并联合短程小剂量激素治疗,如排斥反应控制不理想,则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当发生中度排斥反应时,则提高血Tac浓度至15μg/L并联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全身感染,停止肠内营养使肠道彻底休息.结果 4例患者术后共发生排斥反应9次,术后3个月内3例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4次,术后3~6个月2例发生IND级至轻度排斥反应3次,术后7~12个月2例发生中度排斥反应2次.发生的9次排斥反应经治疗后均得到很好控制,移植肠功能恢复良好.IND级或轻度排斥反应的恢复时间为2~8d(平均4.8 d),中度排斥反应为15d.4例患者中有2例的存活时间已超过1年,1例为术后8个月余,1例为术后4个月,目前均在顺利康复中.结论 移植肠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提高血Tac浓度及联合应用激素治疗可成功逆转小肠移植排斥反应.
作者:李元新;李宁;李幼生;倪小冬;李民;汪志明;吴波;王剑;黎介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动脉高压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E)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90 d)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2002年9月至2009年4月为3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了肺移植.根据术前肺动脉压的检测结果,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肺动脉高压组:13例,术前平均肺动脉压≥30 mmHg;对照组:17例,术前平均肺动脉压<30 mm Hg.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式(单、双肺移植)、肺动脉乐力、是否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等进行多因素逻辑同归分析比较.结果 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存活率分别为61.5%和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朱艳红;陈静瑜;周敏;郑明峰;吴波;张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肾移植资料进行总结,以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20例次肾移植资料.2520例次中,首次移植2490例次,二次移植30例次.术后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2000年以后的患者接受减量方案,部分患者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分析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截至2009年6月30日,2520例次肾移植中有135例次失访.随访率为94.6%.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总的发生率为18.0%;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5.7%,明显高于阴性者的17.0%(P<0.05);HLA抗原错配数在4个以下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6.9%,明湿低于HLA抗原错配数≥4个者(23.7%,P<0.01);2520例次的人/肾(包括死亡时移植肾功能正常者)1、3、5、10年存活率分别为94.5%/96.0%、91.6%/93.1%、88.5%/90.1%和81.7%/8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方案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肝功能衰竭及肿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优化免疫抑制方案、严格的HLA配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是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王仁定;何强;吴建永;王选民;寿张飞;黄洪锋;张建国;王苏娅;陈江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供肝移植中切取供者右半供肝(含或不含肝中静脉)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单小组实施成人间活体供肝切取手术78例;76例行右半供肝移植,其中供肝含肝中静脉30例(含肝中静脉组),不含肝中静脉46例(不含肝中静脉组).对两组供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 CT计算供者残留肝脏体积比为29.40%~50.99%;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的比例(GRWR)为0.74%~1.76%.两组供者(含与不含肝中静脉组)在年龄、体重身高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注红细胞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供者存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含肝中静脉组供者体重小于受者体重所占的比例(75.0%)明显高于不含肝中静脉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肝中静脉组切取的供肝重量、实际GRWR以及供肝冷保存时间明显低于不含肝中静脉组(P<0.05);两组供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供者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切取含或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均是安全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雅敏;朱志军;蒋文涛;侯建存;蔡金贞;淮明生;魏林;张海明;王金山;沈中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猪Sertoli细胞(NPSCs)与大鼠胰岛细胞联合移植对延长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主要的机制.方法 将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单纯移植组(n=6):单纯移植1500个胰岛当量(IEQ)的SD大鼠胰岛细胞至糖尿病大鼠的左肾包膜下;(2)分侧移植组(n=4):将1500个IEQ的SD大鼠胰岛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左肾包膜下,同时将1×10~7个NPSCs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右肾包膜下;(3)混合移植组(n=6):将1500个IEQ的SD大鼠胰岛细胞和1×10~7个NPSCs混合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左肾包膜下.移植后每天监测各组的血糖水平,以了解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获取移植物标本,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物中CD3~+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移植组、分侧移植组和混合移植组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5.7±1.0)d、(5.3±0.5)d和(16.3±1.4)d,混合移植组存活时间较其他两组显著延长(P<0.05).单纯移植组移植区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CD3+T淋巴细胞;混合移植组移植区Bcl-2基因呈高表达;各组移植区HO-1基因均有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 NPSCs与大鼠胰岛细胞联合移植可以延长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NPSCs抑制移植物淋巴细胞浸润、促进Bcl-2基因高表达的局部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阮永乐;尹注增;李俊华;向莹;郭晖;钟山;张炯;郭晓伟;陈实;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SRL)预处理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对照组:开腹后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60min,关腹;假手术SRL组:手术方式同假手术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开腹后夹闭肝门静脉左支、肝动脉左支及左肝管,60 min后开放血管;实验SRL组:手术方式同实验对照组.两SRL组大鼠术前2周开始给予SRL 2 mg·kg~(-1)·d~(-1)灌胃,术前6 h加用1次.而两对照组同期仅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4 h分别采集各组大鼠的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CD4~+ CD25~+ T淋巴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Foxp3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 假手术对照组和假手术SRL组血清ALT和AST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实验SRL组和实验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实验SRL组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假手术对照组和假手术SRL组肝组织结构正常,实验对照组可见明显的片状坏死,实验SRL组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SRL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SRL组CD4~+ CD25~+ T淋巴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12±1.87)%、(22.36±6.75)%、(4.53±1.02)%和(13.29±3.16)%.假手术SRL组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中TGF-β和IL-10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实验SRL组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 SRL可以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SRL诱导体内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以及增加TGF-β和IL-10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饶建华;吕凌;成峰;浦立勇;钱晓峰;王学浩;张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MP)和他克莫司(Tac)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 HepG2.2.15细胞(HBV永久转染人肝癌细胞系)为体外实验模型,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确定MP的安全浓度在0~250 ng/ml,Tac的安全浓度在O~500 ng/ml.将不同安全浓度的 MP(O、10、50、100及250 ng/ml)和Tac(0、50、100及500 ng/ml)分别作用于该细胞系,72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清液中HBV DNA及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结果 与不含MP者比较,当MP浓度分别为10、50、100及250 μg/L时,HBV DNA和HBV cccDNA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5.7823±0.1861)、(5.1337±0.1364)、(4.7865± 0.0398)及(4.1468±0.1016)log_(10)拷贝/ml(P<0.05,P0.05).结论 在体外,MP能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的表达,同时可以减少细胞内HBV cccDNA的合成,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ac无此作用.
作者:沈中阳;郑卫平;宋红丽;王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前,心脏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供心的保护一直受到临床的关注.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组由热休克基因所编码合成的高度保守的、伴随细胞的蛋白,所有的细胞都能在应激情况下产生HSP,其能对抗严重的应激损伤.研究发现,在多种因素~([1])刺激下均可产生HSP.
作者:池一凡;许慧;孙忠东;生伟;孙龙;侯文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外科技术、免疫抑制药物、器官和细胞分离保存技术及移植免疫学基础的迅速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肝、肾联合移植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施行了肝、肾一期联合移植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明;王营;史彦芬;杜英东;尹惠生;夏强;张建军;陈小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相继圆满解决以及肝移植适应证的不断扩大,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术后近期内的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决定着患者的康复.在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施行的肝移植中,有13例术后出现毛细胆管淤胆性高胆红素血症,经及时治疗,患者顺利康复,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华;崔忠林;周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作用的IgG抗体,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除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的替代治疗及抗感染辅助治疗外,还可用于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IVIG在临床肾移植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何娟;徐达;杨婉花;余自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蛋白质作为基因转录和翻译的产物,其所具备的特点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基因组学的静态表现不同,蛋白质组学有其独有的动态变化特点.从基因转录到蛋白表达,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本文就肾移植领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谢易;陈江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本文根据2008年美国国家器官获取和移植网络/器官移植受者科学登记系统(0PTN/SRTR)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对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和肝移植受者中的应用及其趋势做一简单分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3.早期足量霉酚酸(MPA)暴露可降低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CL.EAR研究):一项前瞻、随机、对照和开放性的多中心研究,比较了68例应用霉酚酸酯(MMF)初始剂量3 g/d(连续5 d的负荷剂量)组与67例应用MMF标准剂量2 g/d组对肾移植受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忠华;王祥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5月30日至6月3日,由美国移植外科医师学会(ATST)和美国移植学会(AST)联合主办的第九届美国移植会议(ATC)在波士顿举行.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商品名:米芙)在器官移植受者中应用的疗效等是会议讨论的热点之一,现将相关内容分类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勇;张小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其免疫抑制功能成为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1]).Treg不仅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而且在移植后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作者:石炳毅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