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影响因子:0.85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9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5年10期文献
  •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闭合复位质量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利用快速磁共振来评价发育性髋关节异常闭合复位后的复位质量,并随访保守治疗的结果,评估复位质量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29例(43髋)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患儿在常规保守治疗中接受了快速磁共振检查,该组患儿平均年龄9个月(4~16个月),男4例,女25例,共43髋,左侧22髋,右侧21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依照复位后MRI图像上所显示的头臼距离和盂唇形态对复位质量进行评价,将全部髋关节分为同心圆复位和非同心圆复位两组,在PACS系统中搜集所有髋关节的X线片和MRI图像,在MRI图像上测量闭合复位后双髋外展角度,在骨盆平片上测量治疗前和近一次随访时的髋臼指数,记录治疗前股骨头骨化中心是否出现,应用Tonnis分级对治疗前畸形程度及残余畸形程度进行评价,记录股骨头缺血坏死情况及分型(Bucholz and Ogden分型).利用SPSS软件分析,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终随访的各项参数在两组髋关节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3髋中25髋为同心圆复位,18髋为非同心圆复位,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两组髋关节在年龄、性别、侧别、治疗时股骨头出现与否、复位前髋臼指数、髋臼指数下降值及术后双髋外展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前Tonnis分级、复位后头臼间距离、终随访时髋臼指数、严重残余畸形发生率及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愈率方面差异有出现统计学意义的趋势(P=0.052).同心圆复位组的预后明显要优于非同心圆复位组.结论 快速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确定闭合复位后的复位质量,复位前畸形程度越高,术后越难以达到同心圆复位,预后越差,对于这部分病例,保守治疗虽然对于髋臼的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终的治愈率低,发生严重残余畸形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概率明显增加,应考虑更改治疗策略来改善这部分患儿的预后.

    作者:葛翼华;王志刚;蔡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在特殊类型小儿腹股沟疝中的运用

    目的 探索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手术在小儿特殊类型腹股沟疝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15例特殊类型腹股沟疝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7例,年龄3个月~6岁2个月(平均3岁).8例腹股沟滑疝,4例为Amyand's疝,3例腹股沟直疝.结果 8例腹股沟滑疝中女6例,男2例.5例女孩发生在左侧,1例女孩发生在右侧,均为卵巢及输卵管构成疝囊壁的一部分;2例男孩发生在右侧,为回盲部,均无法直接还纳入腹腔.4例Amyand's疝,均为男孩,与其他类型腹股沟疝不同的是,4例患儿中3例有发热病史,疝内容物体检时可见阴囊红肿,触痛明显,疝内容物1例为回盲部合并阑尾炎,3例嵌顿物为孤立的化脓性阑尾,4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右下腹悬吊法行阑尾切除,远端疝囊冲洗后放置橡皮引流条.3例腹股沟直疝,2例男孩,1例女孩,1例为双侧,2例合并斜疝,左、右侧各1例,手术主要在经脐双孔法基础上完成,必要时根据术中情况另外放置其他Trocar.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8±0.8)d,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随访6个月~3年,无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腹股沟疝安全、微创、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学强;卞红强;杨俊;段栩飞;朱真闯;匡后芳;汪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儿童外伤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断裂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提高儿童外伤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Pelvi-Ureteric Junction,PUJ)断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至2014年收治的31例PUJ断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8例,年龄1岁5个月至10岁7个月,平均6岁3个月,右侧18例,左侧13例.车祸伤30例,刀扎伤1例.首诊在我院的有5例,诊断PUJ断裂为伤后5~20 d(平均12.5 d).转入我院26例,诊断PUJ断裂在伤后8个月、10个月各1例,其余24例转入患儿诊断为PUJ断裂在伤后20~90 d,平均42 d.肾盂输尿管吻合21例,肾下盏与输尿管吻合5例,回肠代输尿管2例,阑尾代输尿管1例.肾切除2例.结果 29例行输尿管修复手术中,术后2~3周顺利拔出肾造瘘管13例,延期拔除肾造瘘管13例,因吻合口闭锁再次行肾盂输尿管吻合治愈3例,术后半年复查静脉肾盂造影肾功能良好25例,1例仅肾下极显影,3例患肾显影差.2例肾切除者肾功能正常.结论 PUJ断裂多合并其他外伤,往往延误诊断,有无血尿不是PUJ断裂的指征,增强CT延迟摄片有利于PUJ断裂的检出,输尿管逆行造影是确诊依据,一旦确诊尽量行输尿管修复手术,如条件所限不能做修复手术可做肾造瘘,不能仅做肾周尿囊造瘘.

    作者:李宁;宋宏程;孙宁;张潍平;田军;谢向辉;李明磊;黄澄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镜下囊肿-鞍上池造瘘术治疗儿童中颅窝底囊肿

    目的 通过对儿童中颅窝底囊肿进行内镜下囊肿-鞍上池造瘘术和术后随访分析,以明确治疗的微创性和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6例中颅窝底囊肿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2.8±6.6)个月,入选内镜治疗组主要依据头颅MRI显示囊肿内侧为鞍上池,其中左侧104例、右侧46例、双侧6例,依据galassi分级,Ⅰ型3个(为双侧囊肿之一侧)、Ⅱ型87个,Ⅲ型72个.所有患儿接受内镜下囊肿-鞍上池造瘘术.结果 117侧患儿术后平均(10.3±5.1)个月囊肿消失,治愈率72.2%,优良率(囊肿缩小一半以上)为89.5%,有效率(囊肿有缩小)为96.9%,未变化中2例再次手术、1例观察中,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51%于3个月内消失,87.7%于1年内消失,2例行积液-腹腔分流术,7例并发硬膜下血肿行外引流术.发生积液Ⅱ型和Ⅲ型囊肿的年龄、积液的转归与囊肿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通过微创锁孔技术进行囊肿和脑池的充分沟通,能缓解囊肿对脑组织局部压迫,改善症状,促进脑发育.对于硬膜下积液者应密切随访,及时发现远期慢性血肿,积极干预后转归满意.

    作者:孙莲萍;马杰;龚一鸣;金惠明;李奇峰;梁秦川;曹红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活体肝移植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手术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方法 2013年4月到2014年11月期间6例确诊为PFIC的患儿(4男2女)在我中心接受了活体肝移植手术,其中1例PFICⅠ型,2例为PFICⅡ型,3例为PFICⅢ型,中位年龄为5.8岁(0.8~14岁),肝硬化失代偿为所有患儿的肝移植手术指征.供体均为患儿父母.患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7个月至26个月).结果 所有供、受体均手术成功,恢复顺利.患儿术后血清胆汁酸浓度恢复正常,黄疸消退,代谢异常得以纠正,术后2周左右肝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除1例患儿外其余3例随访超过1年的患儿基本达到同龄儿童正常发育水平.所有患儿均存活至今.1例患儿(PFIC Ⅰ型)术后6个月起出现反复的腹泻,服用胆汁吸附剂类药物有所改善,肝功能目前未见异常,2例患儿术后出现乳糜漏症状,1例患儿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经过治疗均治愈.结论 活体肝移植可以有效的纠正PFIC患儿胆汁酸代谢异常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术后生存率令人满意;对于PFIC Ⅰ型患儿,由于其变异基因在肝外的表达,行肝移植手术前需要更加全面的评估与分析.

    作者:刘源;夏强;张建军;张婷;陈其民;沈从欢;罗毅;周韬;邱必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动素基因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患儿胃动素基因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外科住院的汉族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6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汉族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集静脉血,提取外周血染色体DNA,对胃动素(motilin,MTL)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在线与基因库(NC 000006.12)基因组序列进行逐一比对分析.结果 CHPS患儿男50例,女10例,男女比为5∶1,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经卡方检验x2 =7.47,P=0.006);发病年龄为1~150 d,平均为(25.58±23.97)d,9~30日龄为高发年龄;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占全年病例的71.67%.60例CHPS患儿21例出现碱基缺失,碱基缺失发生率为35%,其中9例有G碱基缺失,3例有A碱基和9例T碱基缺失;22例存在碱基置换,置换率为3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x2=9.205,P=0.002).碱基置换导致3种错义突变:赖氨酸(AAA)变成异亮氨酸(ATA),苏氨酸(ACA)变成丙氨酸(GCA),酪氨酸变成(TAC)变成半胱氨酸(TGC).结论 CHPS患儿男性多于女性;胃动素基因改变可能与CHPS发病有关.分析CHPS患儿胃动素基因对于明确其发病原因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杰;耿辉;马岩;孙利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罕见阴囊绦虫病一例

    患儿男,5个月.因发现左侧阴囊壁肿块3个月入院,患儿家属3个月前发现其左阴囊壁一米粒大小肿块,且肿块逐渐增大,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否认疫区居住史,其父亲述有排绦虫节片史.检查:左阴囊壁肿块5 mm×5mm大小,无触痛,质中.血常规:HB 97 g/L,嗜酸性粒细胞比0.60,计数0.568×109/L.CT:左侧睾丸前方约12mm×9mm结节灶,呈高低混杂密度,并见点状致密影,增强可见明显强化,诊断睾丸畸胎瘤可能(图1、2).

    作者:杜美美;白光辉;严志汉;张普;周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iRNA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在胚胎发育过程的5~12周,神经脊细胞迁移障碍导致末端肠壁区域神经节细胞功能异常或缺如[1],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动力性疾病.出生婴儿HD的全球发病率约为1/5 000,其中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4倍,是由于胚胎期遗传因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肠神经脊细胞异常发育引起复杂疾病[2],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如何早期筛查及诊断仍是研究的重点.

    作者:罗波;姜琳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儿童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研究新进展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深层组织而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它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7%左右[1],治疗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反复发生UTI的患儿常常存在尿路畸形、排尿方式异常或滥用抗生素等.单纯性UTI治疗简单,效果较好,但是伴有其他相关因素的UTI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对UTI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UTI的治愈率.但是,现有儿童UTI相关因素的文献多为单因素研究,缺乏系统全面的多因素分析.本文总结分析了多个相关因素对儿童UTI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治疗UTI提供参考.

    作者:翟荣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机器人在小儿外科领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机器人手术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开始应用于小儿外科.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应用的文献评述,介绍机器人手术在小儿外科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同时也关注小儿外科机器人手术在我国应用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2000年FDA正式批准两个手术系统投入临床使用:DaVinci手术系统(Intuitive Surgical)和Zeus手术系统(Computer Motion).

    作者:阳历;张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OCT4过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OCT4过表达对SH-SY5Y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低黏附板无血清培养SH-SY5Y细胞,检测顺铂对SH-SY5Y细胞形成肿瘤球能力的影响,慢病毒转导OCT4建立SH-SY5Y细胞OCT4过表达株,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OCT4后ABCG2蛋白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SH-SY5Y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I染色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5μmol/L顺铂连续孵育SH-SY5Y细胞4周后,细胞中OCT4mRNA和蛋白含量增高,细胞形成肿瘤球的数目明显提高,过表达OCT4可以在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上调SH-SY5Y中ABCG2的表达,20μmol/L顺铂作用72 h细胞存活率,OCT4组为(69.65±4.20)%,Vector组为(25.75±3.27)%,OCT4过表达株对顺铂耐受能力显著提高(P<0.01).5μmol/L顺铂孵育72 h,OCT4组细胞存活率为(1.5±0.69)%,Vector组为(12.88±4.35)%,OCT4过表达株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过表达OCT4可以显著降低SH-SY5Y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可能与OCT4上调ABCG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汪旭;贾勇圣;孟文静;佟仲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iR-195通过靶定RET调控神经母细胞瘤的侵袭

    目的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疾病,转移是致死的主要因素,其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该疾病的转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miR-195是否通过RET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方法 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转染mimics control和miR-195mimics,建立过表达miR-195的细胞模型.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过表达miR-195对侵袭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检测miR-195的靶基因,并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鉴定其对靶基因3'UTR的结合序列.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检测过表达miR-195对靶基因mRNA及蛋白的改变.应用siRNA干扰建立抑制靶基因的细胞模型,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敲减靶基因对侵袭的影响.后建立恢复靶基因表达的细胞模型,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验证能力的恢复.结果 在SH-SY5Y和SK-N-SH内,均成功过表达miR-195的相对水平分别为34±1.19和43±1.7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SH-SY5Y过表达miR-195后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由93±2降至62±1,SK-N-SH过表达miR-195后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由82±2降至56±5,过表达miR-195后显著抑制细胞侵袭(P<0.05);生物信息学检测miR-195能够结合RET mRNA的3 'UTR.过表达miR-195显著抑制RET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P<0.05).过表达miR-195显著抑制报告质粒RET 3' UTRWT的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P<0.05).RNA干扰均抑制两种细胞内RET(一个在转化中发生重排的原癌基因,RET原癌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水平(P<0.05).在SH-SY5Y内,敲减RET后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目由89±2降至62±5,在SK-N-SH中由78±2降至63±1,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恢复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侵袭的数目分别为84±3、64±9、65±5和82±1,恢复RET表达恢复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 miR-195与神经母细胞瘤侵袭能力相关,并且能够通过靶向RET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

    作者:朱永洁;陈鑫;韩芦芦;段于河;董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儿童恶性肾脏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分析

    恶性肾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r of kidney,MRTK)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儿童肾脏肿瘤,其发病率为8%.MRTK术前鉴别诊断困难,并有早期转移及预后极差的特点.我院近4年来收治2例儿童恶性肾脏横纹肌样瘤,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CT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等,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立华;张娟;张谦;范应中;张全武;王家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注射器带线修补膈疝后外侧缺损

    利用体内缝合和打结技术修补小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曲线和手术时间,特别是在胸腔内缝合修补先天性膈疝的后外侧缺损非常困难,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在胸腔镜膈疝修补术中我们设计出一个利用注射器针头带线进行缝合关闭膈疝后外侧缺损的方法,简便易行,并在6例患儿中进行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炳;陈卫兵;王寿青;刘树立;李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诊治现状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小儿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0.16%.临床以男孩较为多见,多发生于左侧肾脏.日益发展的产前超声检查,使肾积水在胎儿期即可诊断.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 Hynes术式)是治疗先天性UPJO的金标准.随着小儿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内镜和腹腔镜下手术逐步推广,实现了微创解除梗阻和改善肾功能.但是,在选择影像学诊断及制定治疗策略方面,尤其是婴幼儿肾积水,仍存在争论.以下就近年来我国小儿UPJO临床诊治现状及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荣德;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两种经脐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经脐入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肾积水的手术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85例肾积水患儿资料,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120例(A组),经脐三通道腹腔镜手术165例(B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A组和B组在手术时间(72.04±18.48) min比70.97±14.3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7.75±3.6)ml比(7.63±4.0)ml、术后住院时间(7.22±1.14)d比(7.06±1.09)d等方面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A组留置引流管时间(3.0±1.3)d比(2.89±1.18)d及术后恢复饮食时间(1.52±0.85)d比(1.33±0.65)d均略长于B组.结论 两种经脐单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均安全可行,但经脐三通道腹腔镜有微创、美容效果更好的优势.

    作者:谢华伟;周辉霞;马立飞;周晓光;陶天;王超;李龙;张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RDX1、GSTP1和GPX1基因在儿童先天性肾积水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对Peroxiredoxin-1(PRDX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 (GSTP1)和Glutathione Peroxidase-1 (GPX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儿童先天性肾积水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研究,探讨PRDX1、GSTP1和GPX1与氧化应激及梗阻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RDX1、GSTP1和GPX1在15例肾积水患儿肾组织及15例肾胚瘤患儿瘤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RDX1在肾积水肾组织中mRNA的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的1.14倍;GSTP1在肾积水肾组织中mRNA的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的1.09倍;GPX1在肾积水肾组织中mRNA的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的1.5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DX1在肾积水肾组织中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03.36±2.94,高于正常对照组中的蛋白相对表达量;GSTP1在肾积水肾组织中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39.42±1.15,高于正常对照组中的蛋白相对表达量;GPX1在肾积水肾组织中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43.86±3.83,高于正常对照组中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RDX1、GSTP1和GPX1在肾积水肾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的肾组织中的肾小管及肾小球细胞胞质内呈阳性表达,三种蛋白的荧光强度在肾积水的肾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PRDX1、GSTP1和GPX1 mRNA和蛋白在先天性肾积水的肾组织中表达上调,它们调节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与氧化应激及梗阻性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琦;杨屹;齐银琢;王常林;侯英;陈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腰小切口肾盂成形术在小儿的应用及单中心随访

    目的 回顾本单位开展经腰小切口肾盂成形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总结经验.方法 总结本单位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进行的所有经腰小切口肾盂成形术的309例患儿(321侧肾脏)资料,分析随访结果.术前超声测定的肾盂宽度(肾盂前后径)(31.7±14.7)mm.根据同位素动态肾脏显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除对侧肾脏发育不良4例及双肾积水12例不能以对侧作为参考外,共293例计算相对分肾功能,术前患侧分肾功能平均值为(28.5±16.8)%.结果 术后共有17例(17/309,5.5%)患儿发生一次或更多次尿路感染而需要静脉应用抗菌素;1例患儿发生吻合口漏,保留肾周引流3周后自行愈合;1例拔除双J管后积水增加行肾盂穿刺引流后吻合口自行恢复通畅;4侧(4/321,1.24%)因术后随访中肾积水持续增加,分肾功能持续下降,考虑吻合口狭窄而再次行肾盂成形术.术后263例(85.1%)患儿随访时间(1.93±1.35)年,共274侧肾脏,术后肾盂宽度(13.2±7.8)mm.除肾发育不良、再手术等无法以对侧为参照的患儿之外,232例随访同位素分肾功能的单侧术后患儿中,术前分肾功能大于40%共40例,术后均无分肾功能下降;术前分肾功能小于40%共192例,术后分肾功能较术前上升大于5%共134例,术后分肾功能和术前相比改变小于5%共51例,分肾功能下降大于5%共7例.获得随访的11例双侧术后患儿全部获得术后分肾功能的好转.结论 经腰小切口肾盂成形术安全有效,是治疗小年龄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合理手术方案.

    作者:汤梁峰;陆良生;沈剑;刘颖;王翔;陆毅群;毕允力;阮双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背部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婴儿UPJO的疗效观察

    目的 介绍经背部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我科应用经背部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40例UPJO患儿,SFU分级Ⅳ级,男33例,女7例,年龄1~12个月,其中左侧26例,右侧13例,双侧1例.术前B型超声检查示肾盂前后径2.7~5.8 cm.手术方法:患儿取俯卧位,取患侧背部12肋下1 cm处脊柱外缘横切口,长约2.0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纵向切开胸腰筋膜,沿腰大肌外缘向深部钝性分离,暴露患侧肾脏,经肾盂穿刺减压后,分离肾盂周围组织并将肾盂及UPJ部提出切口外进行操作,常规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常规行B型超声检查随访.结果 本组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梗阻原因均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狭窄段长约0.5~2.5 cm,术中放置双J管30例.手术时间50~70 min;术中出血10~20ml;术后4~5 d出院.术后切口愈合好,无明显瘢痕,较美观.术后并发症3例:肾盂输尿管吻合口漏尿、吻合口梗阻、泌尿系感染各1例.术后随访6~39个月,所有患儿(包括并发症处理后患儿)术后B型超声随访检查肾积水较术前均有好转,肾皮质较术前增厚,肾盂前后径较术前减小.结论 对于婴幼儿、肾外型肾盂的UPJO患儿,经背部小切口入路为较好的微创方式,适于临床开展.

    作者:刘伟;杜国强;张丽娟;郭锋;吴荣德;张北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儿童肾积水术后梗阻病例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肾积水(PUJO)术后梗阻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2例肾积水(PUJO)再次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开腹肾盂成形术20例,肾盂切开造瘘术1例,肾穿刺造瘘术1例.20例患儿术中所见首次术后梗阻病因:PUJ狭窄16例(80%),PUJ高位7例(35%),合并输尿管远端狭窄2例(10%).术后拔肾造瘘管出院11例,暂带肾造瘘管出院7例,6例返院拔除,1例随访至今仍留置(2015年2月手术).2例合并输尿管远端狭窄,返院再次手术,后拔除肾造瘘管.结果 随访3个月~6年.15例经IVP、超声、肾核素扫描复查证实PUJ通畅,积水缓解,2例电话随访,无症状,未行影像检查,3例未至复查时间,电话随访,暂无不适,余2例(姑息肾造瘘)定期复查,暂未再行手术.结论 PUJ狭窄或高位,是肾盂成形术后梗阻的主要病因,无张力、低位吻合PUJ是避免术后梗阻的主要方法,再行肾盂成形术或肾下盏输尿管吻合术为再次手术方法.

    作者:王文杰;谢向辉;张潍平;孙宁;宋宏程;田军;李明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双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UPJO所致肾积水

    目的 分析腹腔镜双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儿童双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 unction obstruction,UPJO)导致的肾积水的可行性、安全性、疗效和优势.方法 双侧UPJO所致肾积水15例(30侧).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1岁~13岁5个月,中位年龄5岁.临床表现为术前伴腰痛7例,伴尿路感染2例,双侧腹部包块4例,单侧腹部包块4例,其中单侧巨大肾积水2例.均采用经脐部(2孔)和脐部与剑突下连线中点(1孔)两部位放置穿刺鞘管,一次性腹腔镜下双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术后随访12~24个月,连续B型超声检测AP值变化,必要时IVU,尿常规评估疗效.分析中转开放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肾积水缓解程度、再手术率.结果 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无添加鞘管或切口.手术时间(180±60)min,术中出血量(21.6±13.9)ml,术后住院天数(10.1±2.0)d.术中发现单侧重复肾Y形输尿管1例,双侧输尿管息肉1例,单侧输尿管息肉1例,双侧迷走血管压迫1例.1例于术后3d因单侧支架管堵塞而尿外渗至肠动力性降低,术后通过禁食及胃肠减压后自行治愈.3例术后24 h后仍有明显肉眼血尿,通过延长止血药的使用血尿消失,无明显高碳酸血症、内环境紊乱等CO2气腹相关并发症,无其他胃肠动力减弱或机械性梗阻病例发生.无ClavienⅢ级手术并发症.术后12个月10例20侧(66.7%)获得随访,在20侧患肾中,10侧(50%)肾积水完全缓解,10侧(50%)部分缓解.术后24个月14侧(70%)获得完全缓解,6侧(30%)部分缓解,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经脐部(2孔)和脐部与剑突下连线中点(1孔)两部位鞘管穿刺,腹腔镜下双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儿童UPJO安全有效,术后效果良好,具有微创优势.

    作者:习林云;何大维;刘星;华燚;陆鹏;刘丰;刘俊宏;林涛;魏光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