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影响因子:0.97
  • 创刊:200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
  • 精神病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2011年1期文献
  • 氯倍他索促进鼻粘膜间充质干细胞成神经样细胞分化

    目的:研究氯倍他索(Clo)对鼻粘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E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EMSCs,免疫荧光法鉴定体外扩增的EMSCs;MTT法检测Clo对E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成神经样细胞诱导实验分为Clo组、音猬因子(SHH)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各组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相关蛋白.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EMSCs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嵴源干细胞标志物Vimentin和Nestin.各组EMSCs成神经样细胞诱导7 d后,Clo组和SHH组EMSCs呈现双极和多极的典型神经样细胞形态并且高表达神经元细胞相关蛋白.Clo组EMSCs表达SHH和SMO的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SH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o可促进EMSCs分泌内源性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结论:Clo可通过激活SHH信号通路和上调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促进E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作者:史文涛;戴瑶;毕士奇;陆浩;吕德民;张志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合并主观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主观认知功能减退(SCD)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82例PD患者按是否有SCD主诉分为PD-SCD+组(n=42)和PD-SCD-组(n=40).应用相关认知功能测试量表评定患者各认知域功能(包括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记忆力功能、视空间功能等),研究PD患者SCD的特点及SCD与年龄、病程、Hoehn-Yahr分级、UPDRS评分的关系.结果:PD-SCD+组记忆力(即刻记忆及延迟记忆)、注意力(数字广度测验及逆向数字测验)、执行功能(连线测验)等认知域评分与PD-S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8,P<0.001;t=2.511,P<0.05;t=2.801,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SCD与病情严重程度(H-Y分级)、病程、UPDRS(第1部分)评分评分呈负相关(r=-0.391,P=0.020;r=-0.383,P=0.025;r=-0.528,P=0.001),与年龄、UPDRS(第2、3部分)评分无明显相关(r=-0.132,P=0.451;r=0.487,P=0.156;r=-0.443,P=0.124).结论:PD-SCD患者存在即刻记忆及延迟记忆异常,且SCD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URPDS评分第1部分有关.

    作者:赵鹏;张延军;李荣;朱红灿;郑亚珂;张冰爽;田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积分(iEMG)进行结局指标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BBS、FMA、MBI和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治疗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干预组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所占比例、10 m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作者:胡坤;刘辉辉;张晓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3例

    目的:报告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例患者中女2例,男1例,平均年龄21.6岁,癫痫发作平均为13.7年.所有患者均行左侧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术后2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至适,并对临床疗效进行2年随访观察.结果:3例患者均未出现与手术及材料相关并发症,与刺激相关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或消失;刺激2年,McHugh评价为I级2例,Ⅱ级1例;同时,3例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均有所改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也较术前提高.结论:VNS治疗顽固性癫痫相对安全、有效.

    作者:赵市伟;史有才;魏成;修彬华;王媛媛;徐英;窦彩慧;张文凯;邹志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适时需求调查表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目的:以适时模式为框架,在分析患者需求的变化基础上,编制适时需求调查表.方法:依据相关文献、质性访谈结果、适时模式框架形成条目池.通过两轮专家内容效度评定,并邀请10例脑卒中患者阅读量表,增加和修订条目形成量表初始版本.通过随机抽样法调查新收入院患者200例,进行临床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83份,经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成量表的临床版本.结果:经质性访谈和文献查询,结合适时模式框架,形成73个备选条目池.经预实验及两轮专家内容效度评定,形成36个条目的初始版本.经条目筛选、探索性因子分析,未减少条目.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量表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95,各维度数值均在0.7以上;折半信度采用Guttman Spilt-Half系数,量表总折半信度为0.782,各维度数值均在0.7以上;信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形成临床应用版本.结论:编制的脑卒中患者适时需求调查表信效度良好.

    作者:黄海珊;汪晖;李玲;王冰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rTMS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认知训练组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rTMS组予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计算机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3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3组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MBI评分均优于认知训练组、rTMS组(P<0.05).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

    作者:王娟;郑婵娟;崔晓阳;徐婷;张阳普;夏文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团体音乐治疗围绝经期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团体音乐疗法对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状态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2组均予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另依托微信群进行团体音乐治疗.记录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应对能力及社会能力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PSP评分、CS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3.293,P=0.001),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834,P=0.003),CS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6.080,P=0.001).对照组总有效率77.36%(41/53),研究组总有效率94.34%(50/53),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970,P=0.026).结论:团体音乐疗法应用于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治疗,可帮助患者释放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应对能力.

    作者:程军;李世柏;吴江;陈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8例脑瘫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脑瘫分级,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儿社会生活能力.观察社会生活能力优和社会能力差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对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脑瘫患儿中痉挛型占59.55%,手足徐动型占28.65%,其他类型占11.80%.社会生活能力优105例(58.99%),社会生活能力差73例(41.01%).社会生活能力优和社会生活能力差的患儿在年龄、脑瘫严重程度、脑瘫类型、母亲文化程度、户口类型及家庭收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脑瘫严重程度、脑瘫类型、母亲文化程度、户口类型以及家庭收入均是脑瘫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偏小、脑瘫严重程度高、手足徐动型脑瘫、母亲文化程度偏低、农村户口及家庭收入较低的脑瘫患儿生活能力较差.

    作者:屈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负性认知偏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2周、4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并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但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4周末,观察组HAMD评分、NCPB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末,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中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辅助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负性认知偏向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祝峰;但堂群;曹文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rousseau综合征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通过病例介绍及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Trousseau综合征及其相关脑梗死的特点.方法:分析Trousseau综合征引起的脑梗死病例2例,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头颅MRI显示多个脑血管供血区新鲜梗死灶,但均未发现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D-二聚体明显升高,肿瘤指标及腹部CT高度提示癌性病变,双下肢超声亦见多发血栓声像,其中1例患者并发左下肢干性坏疽.结论:头颅MRI显示多个脑血管供血区域新发梗死,同时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当不能用常规危险因素解释其梗死原因时,应警惕Trous-seau综合征,积极排查隐匿性肿瘤.

    作者:张璇;郭文静;陈菲;冯尧;肖成华;陆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阳离子脂质体与基因治疗

    阳离子脂质体作为一种非病毒载体,以其制备简单、低毒性、低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基因治疗中的常用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阳离子脂质体的结构、转移机制着手,对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以及尚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张园;展佳愔;孟柯;孙勇;邢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胶质细胞极性调节与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小胶质细胞在神经损伤及神经修复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局部微环境的改变,能引起小胶质细胞的增殖、聚集,并伴有形态、亚型及功能上的变化.在神经损伤的各个时期,如何利用不同亚型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是未来的潜在治疗方向.为更准确地寻求神经疾病的治疗靶点,本文即对小胶质细胞极性调节对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智静;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有氧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重塑的研究进展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脑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既往结构影像学研究表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不仅可见大脑灰质的明显萎缩,而且还伴有白质异常,集中体现为白质的萎缩和白质神经纤维通路完整性被破坏.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能延缓或逆转大脑灰质以及白质的萎缩,从而维持认知功能的稳定性.现有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主要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或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别从大脑形态学及大脑白质结构等方面,致力于有氧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重塑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综述现有的有氧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结构重塑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柄照;夏锐;邱娉婷;熊振宇;郑玉惠;郑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内质网应激干预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前景

    内环境稳定是内质网生理功能实现的基础,氧化应激反应、同型半胱氨酸增加、Ca2+稳态失衡引发内质网应激(ERS).ERS包括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超负荷反应、胆固醇调节级联反应.目前发现经内质网途径引发的细胞凋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存在关系.近年来,ERS途径引发细胞凋亡成为医学科研热点,研究ERS、细胞凋亡可以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钱琳琳;张萍淑;孟燕;张利平;乔思佳;元小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指出,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临床发生率高于50%[1].当患者抑郁症状尚未痊愈时,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并不突出,而一旦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因服用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利于患者继续服用药物,可大大提升抑郁症复发几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控制性功能障碍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已成为临床研究重中之重.本研究将枸橼酸坦度螺酮应用于临床治疗,以验证其在精神药理学理论中的有效性.

    作者:万争艳;李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伴嗜血细胞综合征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例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ryptococeal meningo-encephmitis,CM)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1].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种由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状态[2].两者进展快、预后差,且较少伴发,因此就我院诊治的1例并发HPS的CM病例进行报道,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陈伟红;刘扬;李睿;吕佩源;徐国栋;刘卫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准医疗基因检测指导精神科用药方案的一例报告

    精准医疗是基于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个体化差异的、用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新兴医疗方式.精准是指通过基因检测,使医生指导哪些药物对患者有效,哪些药物对患者无效.基因检测技术能极大地改善当前用药现状,从而实现精准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体内代谢酶、受体转运体的突变,可能是影响治疗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1].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利用基因检测指导精神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成为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介绍基因检测指导精神科用药1例.

    作者:董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2例分析并文献回顾

    目的:探究放射治疗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2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放射性脑坏死和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各1例,搜索既往报道的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271例.放射治疗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早期常见的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晚期常见的表现为脑白质坏死.放射治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常见的表现为臂丛神经损伤.结论: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是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作者:薛兵;卢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cl-2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cl-2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173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END组59例和非END组114例.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入院后12 h、24 h、3 d、5 d、7 d、10 d外周血HIF-1α、VEGF、Bcl-2水平变化及与EN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END组NIHSS评分及DWI-ASPECTS≤7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END组(P<0.05).脑梗死患者在入院24 h时外周血HIF-1α、VEGF和Bcl-2水平达到高峰,且END组患者外周血HIF-1α、VEGF和Bcl-2水平均明显高于非END组(P<0.05).END程度越严重,患者外周血HIF-1α、VEGF和Bcl-2水平越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END的发生风险与HIF-1α、VEGF和Bcl-2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HIF-1α、VEGF和Bcl-2水平可能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度的预测指标.

    作者:李山;蒋向阳;刘顺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经氧化应激途径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目的:通过鱼藤酮持续灌胃构建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研究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α-Syn)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48只老年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鱼藤酮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鱼藤酮组灌注0.01 mL/g鱼藤酮氯仿溶液,对照组灌注0.01 mL/g氯仿溶液,均连续灌胃12周.于灌胃后取脑,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α-Syn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中脑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于灌胃前、后取脑,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密度,并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灌胃12周后,Western blot显示鱼藤酮组中脑α-Syn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鱼藤酮组中TH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显示鱼藤酮组小鼠黑质部可见线粒体、高尔基体不规则肿胀.鱼藤酮组SOD、GSH-PX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鱼藤酮小剂量持续灌胃可在脑内诱发形成α-Syn寡聚体,α-Syn寡聚体可能经氧化应激途径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作者:洪梅;黄梦阳;江红;康慧聪;许峰;刘晓艳;龚权;胡琦;张存泰;朱遂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纹理分析在小脑半球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I图像纹理分析在小脑半球原发性脑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小脑半球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20例和实性单发转移瘤22例的增强MRI图像.采用纹理分析方法在增强T1WI轴位图像上获取整个瘤体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熵值、偏度和异质性等定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纹理分析中,PCNSL组标准差、熵值、偏度及异质性明显低于转移瘤组,而峰度明显高于转移瘤组(均P<0.05);异质性参数鉴别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它参数值,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对标准差、熵值、偏度、峰度及异质性5个纹理分析定量参数进行多参数联合分析,其鉴别效能较利用单个纹理分析定量参数鉴别的效能高.结论:纹理分析部分定量参数(标准差、熵值、偏度、峰度及异质性)有助于鉴别小脑半球PCNSL和单发转移瘤.

    作者:徐艳中;汪秀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336例临床资料,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是否存在CMBs分为无CMBs组154例,CMBs组182例;CMBs组按CMBs分布的位置分为大脑皮质、皮质下、基底节及幕下.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血液检验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CMBs组中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的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IHSS评分.结果:与无CMBs组相比,CMBs组的尿酸和Hcy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总胆固醇及既往脑卒中病史的几率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脑卒中病史、Hcy和尿酸水平与CMBs的发生有关(P<0.05);高尿酸、高Hcy、糖尿病、脑卒中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均为CMB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不同部位CMB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Bs分布于不同部位患者的尿酸水平、Hcy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高Hcy、糖尿病、脑卒中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分布的部位对NIHSS评分无影响.

    作者:湛彦强;许峰;邢变枝;张海栋;段申汉;曾非;姚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