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2001年我们诊治幼儿急性喉炎112例,新生儿急性喉炎14例,诊治中我们体会,二者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报告如下.
作者:郝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腭咽成形术通过扩大咽腔,降低气道的阻力,增加通气量可明显缓解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暂停的症状,有效地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较为有效的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1].
作者:杨一兵;纳玉萍;展鸿谋;相素芳;王凤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近年来,胃食管返流对咽喉部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作者:黎志强;徐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耳部血管瘤是较少见的良性肿瘤.1997年以来,我们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配合手术治疗2例本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阳;尹为民;田兴华;吕梁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71岁.因咽痛伴异物感、声音嘶哑、胸闷半年经治疗效果不佳,于2001年7月13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较少见疾病之一.我科曾误诊1例该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崇华;唐建文;李永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例1女,29岁.因两眼视力减退,在眼科治疗2年无效,失明3个月,失语,右侧偏瘫,于2000年3月20日收入神经外科,诊为蝶鞍肿瘤.
作者:刘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成人呼吸道异物少见,不及小儿异物凶险,但异物引起的咳嗽较为显著,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作者:张治军;张天驯;胥伟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的治疗目前仍然是耳科临床上的难题之一,主要是因为其病因尚未完全弄清.
作者:谭长强;Brookes GB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们对杭州市1932例健康儿童(3864耳)用声导抗仪进行检测,以期获得对健康儿童静态声顺值、鼓室压力数据的认识,为诊治相关耳科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跃;苏英;刘颖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双功能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一种含有两个结合抗原的功能区,能同时识别两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其已在生物学的多种领域得到应用,并成为肿瘤的生物治疗的热点.
作者:孙立群;杨桂琴;孙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
作者:林鹏方;朱永斌;杨蓓蓓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跨细胞电阻的动态变化及峰值大小,以及细胞单层对125Ⅰ-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方法:①用小池技术建立起该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体外模型;②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5Ⅰ-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结果:①耳蜗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胞电阻呈动态变化过程,以5×104/cm2的细胞密度接种时,7 d左右电阻到达峰值,其跨细胞电阻峰值大小为(118.9±18.5)Ω/cm2;②体外模型中加入125Ⅰ-牛血清白蛋白后,贝克-时间变化图呈抛物线型上升曲线,90 min内几乎呈直线.结论:跨细胞电阻及对125Ⅰ-牛血清白蛋白变化曲线反映了体外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特征.
作者:魏运军;张学渊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耳毒性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硝酸镧作为示踪剂电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与水杨酸钠组内耳基底膜螺旋血管、血管纹和内淋巴囊毛细血管的血管通透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基底膜内、外螺旋血管、血管纹毛细血管不具有通透性,正常内淋巴囊毛细血管具有一定通透性.水杨酸钠耳毒性发生时上述血管的通透性均增强.结论:水杨酸钠可使内耳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这可能参与了水杨酸钠耳毒性的发生.
作者:朱瑾;刘兆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科自1990年10月起,试用自制鼓膜置管推进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操作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甲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