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硬结病是耳鼻咽喉科少见病,发生于上颌窦者更少见.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我科于2001年10月收治1例外院长期误诊的上颌窦硬结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曹磊;宋文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以纯醋酸泼尼松龙下鼻甲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共1421例,其中2例由下鼻甲注射引起单侧眼视力突然下降.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亮;于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于2001年4月~2002年11月取104例(132耳)外耳道内异常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23例(26耳)确诊为耳真菌病,经用酮康唑混悬滴剂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寇贵贤;郑峰;王宁;苏璐琦;何春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高反应性鼻病是指鼻黏膜对某些刺激因子,如变应原、寒冷、饮食、气味、空气污染等反应过强,超出正常生理状态的一类疾病[1].由于刺激因子不同和发病机制的差异,临床上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变应性鼻炎(又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nonallergic rhinitis eosinophilia syndrome, NARES)、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等.鉴于P物质(substance P, SP)在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院在2000年8月~2002年8月采用辣椒辣素--SP耗竭剂治疗高反应性鼻病9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蕾;李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闭合性颈部外伤并喉气管分离为一严重但不常见的喉外伤,我们诊治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华;甘嘉裕;曾志;吴桂山;陈志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发作性左侧面部疼痛8年,加重2年入院.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颊部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持续时间为2~10 min,骤起骤停,疼痛停止后一切正常.洗脸、刷牙、进食、讲话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间歇期为数日至数月不等.
作者:齐森;万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鼻中隔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发热、头痛、周身不适、鼻塞、鼻痛、鼻梁及鼻背部红肿、压痛,笔者遇到1例症状不典型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会新;覃艾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神经内分泌肿瘤广泛存在于人体各部位,均具有合成、贮存和分泌激素的功能.而分泌的激素暂时未能确定者称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EC)[1].鼻神经内分泌癌(nas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在临床上是极少见的恶性肿瘤,2001~2002年我科共诊治2例本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明;方平;张琨龄;吴开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爆震性聋是指一次巨大响声或短时间内接触强噪声造成的耳聋,多发于爆破作业及工矿企业工人中,关于其远期听力学方面的报道较少.我科对1995~2002年所诊治的46例(92耳)爆震性聋患者发病后6个月~1年的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前庭康复是外周与中枢性眩晕及平衡障碍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利用人类大脑的适应性、可塑性及代偿功能是其治疗的基础.眩晕病及平衡障碍的诊治应归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共同协作.前庭康复工作需要耳科医生与神经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合作.现将前庭康复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韩东一 刊期: 2003年第10期
Cantekin 等 (1977) 在正-负压平衡试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的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功能气体动力学检查法--受迫响应试验(forced-response test,FRT).在同步记录中耳压力(PO)及气流量(QO)的条件下,以恒定流速的气体(P)注入中耳,迫使ET开放,开放瞬间PO为受迫开放压(forced-opening pressure,PF),持续注入恒定流速气体使ET处于一定程度(但非完全)的扩张状态,当达到稳态时,令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如腭帆张肌功能正常,可出现ET进一步扩张引起的中耳PO曲线及QO曲线变化.FRT摒除了ET管腔内黏液的黏着力,及中耳、鼻咽部状态对ET扩张效力(tubal dilatory efficiency)的影响,得到反映腭帆张肌收缩引起的管腔扩张的图像记录.美国Cantekin & Bluestone等[1,2],Chadiali 等[3],Ebert 等[4],荷兰Van Heerbeek等[5],以色列Shupak等 [6,7],日本Takahashi等[8~15], Hamada等[16] 在FRT的发展和应用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使仪器及试验方法日臻成熟,在临床上是一项非常有应用价值的ET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
作者:陈舒华;陈家祥;黄以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局部和全身给药后21-氢化琥珀酸-泼尼松龙在外淋巴液中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将实验豚鼠分组,局部用药(局部组):将0.5%的21-氢化琥珀酸-泼尼松龙液在直视下置于圆窗龛;全身用药(全身组):按60 mg/kg腹腔内注药;两组均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段采集外淋巴液标本,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局部组药物高浓度出现在给药后180 min,为(952.3±382.7)mg/L,并在960 min后维持在(18.72±16.97) mg/L.全身组药物高峰时间在给药后150 min,为(14.71±7.05) mg/L.结论:局部给予21-氢化琥珀酸-泼尼松龙,可以获得长时间、高浓度的药物水平.
作者:苏纪平;Bachmann G;唐安洲;Zumegen C;Michel O;Wittekindt C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刺激家兔嗅区黏膜记录的诱发电位的波形及其稳定性,探讨一种可以客观评价嗅觉功能的方法.方法:将双极刺激电极经家兔前鼻孔置于嗅区黏膜,给予电刺激,在颅顶记录嗅觉诱发电位(OEPs);改变刺激参数和部位,观察对电位潜伏期、阈值和波形的影响.结果:在颅顶前方近嗅球处记录到一组波形稳定的N1-P1-N2 3相复合波,潜伏期为:N1波20.6 ms,P1波33.5 ms,N2波58.3 ms;改变刺激强度对各波无明显影响;改变刺激频率对各波影响较大,频率过高,波形分化较差.结论:正常OEPs是一组波形稳定的负-正-负3相复合波,波形稳定、重复性好,各参量可作为评价嗅觉功能变化的有用指标.
作者:魏永祥;韩德民;蔡贞;杨凌;刘小超;羡慕;张晓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在耳鼻咽喉科外伤中,鼻外伤为常见.由于致伤外力的方向、程度等不同,鼻外伤的程度也不同.轻者可致软组织挫伤,重者可致外鼻畸形、鼻中隔脱位.我科于1998年2月~2002年2月,对12例陈旧性鼻外伤中隔脱位偏曲患者行鼻中隔成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秀;白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支气管肺感染时,可部分或完全阻塞支气管,引起通气及引流不畅,单一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肺部感染,导致病程迁延.支气管肺灌注可及时清除阻塞物,改善通气功能,促进病变好转,缩短病程.1999年1月~2002年9月,我们选用纤维支气管镜与硬管支气管镜进行肺灌洗,总治愈率达88%,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金绍萍;董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应用颧颞入路联合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巨大咽旁颅中窝脊索瘤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献阳;赵德安;周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2000年5月~2003年1月我院对10例行人工耳蜗(Nucleus CI 24 M)植入术后的患者应用改良X线耳蜗平片投照位观察人工耳蜗所处的位置与电极排列状态,借以探讨该投照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艺;汤建国;陈斌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