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4年11期文献
  • 绵羊上颌窦解剖及上颌窦慢性炎症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

    绵羊上颌窦解剖及上颌窦慢性炎症动物模型的制作,对探讨上颌窦炎症的病因、病理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肖来华;王胜利;计学理;耿建;杨靖;周正忠;刘建功;赵晓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控制性降压在鼻腔鼻咽肿瘤术中的临床应用

    控制性降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手术野出血,使肿瘤暴露清楚,利于手术操作和肿瘤的彻底切除,同时可减少输血.

    作者:樊亚琴;马世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声门上型喉癌各亚区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声门上型喉癌症状隐蔽,早期不易发现,给保留喉功能的治疗带来了困难.我院1975~1978年收治10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声门上型喉癌不同解剖区癌的生长扩散规律.

    作者:关超;季文樾;于靖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伴有视神经损伤的蝶筛窦囊肿12例

    蝶筛窦囊肿临床并不少见,但引起视力障碍者少见.因窦腔内有一定容积,囊肿早期在腔内生长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出现头痛或视力障碍时,若不进行影像学检查常被误诊.

    作者:彭杰;邹连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嗅觉障碍病因研究进展

    曾有学者报道永久性嗅觉丧失发病率为1.2%,暂时性嗅觉障碍则为62.4%.嗅觉障碍可影响人的内脏反应和情绪活动,患者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作者:李春华;黄忠华;黎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先天性鼻背中线皮样囊肿及瘘管

    先天性鼻背中线肿物罕见,偶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亦见于成人.每20000~4000O新生儿出现1例[1].

    作者:明伟;王保华;梁美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转导EB病毒转录的核内小RNA促进OSC-19细胞恶性化

    目的:通过转导EB病毒(EBV)转录的核内小RNA(EBERs)探讨其对舌癌细胞株OSC-19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EBERs基因编码区序列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EB病毒阳性的鼻咽癌(NPC)细胞株NPC-KT细胞中扩增出.为了在细胞内大量表达EBERs,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作了EBERs片段的4次重复排列4EBERs和10次重复排列10EBERs,分别亚克隆到pCEP4载体质粒并转染OSC-19细胞.利用Northern Blot法确定细胞内EBERs的表达后,对EBERs转染后的OSC-19细胞在培养中的生长特性、软琼脂中的细胞克隆的形成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培养中大量表达EBERs的OSC-19细胞之间丧失了细胞间的相互连接,细胞呈纺锤状,并在软琼脂中形成大量细胞克隆.而非表达EBERs的OSC-19细胞没有发现细胞生长特性的改变,在软琼脂中没有形成大量细胞克隆.结论:EBERs的大量表达可以导致OSC-19细胞的分散活性和基质非依赖性,提示EBERs在上皮细胞株OSC-19细胞中有致癌作用;大量表达EBERs的OSC-19细胞为进一步研究EBERs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上皮细胞模型.

    作者:任庆春;佐藤博;吕宏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龄大鼠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易感与线粒体DNA片段缺失

    目的:分析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mtDNA)片段缺失与氨基苷类抗生素(AmAn)致聋的对应关系,探讨线粒体DNA片段缺失在老年大鼠AmAn耳毒易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按月龄分为A组(老龄鼠,>24个月龄)和B组(4个月龄鼠),每组15只;均连续腹腔注射卡那霉素(KM),每日500 mg/kg,共10 d.用药前、后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大鼠内耳组织mtDNA4834缺失片段进行检测.结果:①A,B组大鼠用KM前、后,ABR反应阈提高,阈移均值分别为:(42.08±8.59)dB peS-PL,(12.71±4.42)dB peSPL,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大鼠有10只存在mtDNA4834缺失,其中检测到mtDNA4834缺失的10只大鼠和未检测到此缺失的5只大鼠,阈移均值分别为(45.00±7.67)dB peS-PL,(33.33±4.08)dB peSPL,两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大鼠未发现此片段缺失.结论:老龄大鼠内耳组织存在mtDNA片段缺失,且此片段缺失可能增加其对AmAn耳毒作用的敏感性.

    作者:刘俊;孔维佳;刘维荣;刘贞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类固醇鼻喷剂的临床应用

    类固醇的抗炎作用早已被普遍公认,但全身应用时其不良反应较多,尤其是长期使用时其副作用更为常见而严重.

    作者:项济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人支气管异物长期漏诊1例

    患者,男,74岁.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3年余,在外院诊断为慢性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每次行抗炎化痰治疗后好转,停药后复发.

    作者:王富华;刘衍球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鼻咽癌症状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

    鼻咽癌(NPC)远处转移是其死亡常见的原因,如果能从临床角度来预测远处转移发生的可能性,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措施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莫立根;邝国乾;杨荣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丝裂霉素C在防止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作用

    我院于2002年3月~2003年1月对首次手术的鼻窦炎患者136例(203侧)在施行鼻内镜手术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2 mg/瓶)行鼻腔局部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庆林;管希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电动切削及射频治疗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支撑喉镜下将喉内镜连接电视显像录像、打印、电动切削系统,结合射频治疗仪用于喉部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喉手术方式的一大进步.

    作者:周平;陈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观察

    亚急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炎症的一个发展过程,急性缓解期延长3周至3个月内,即为亚急性阶段,临床上一般认为是慢性上颌窦炎症的前驱期.

    作者:郭洪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鼻中隔偏曲治疗的沿革和现状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明显向一侧或双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影响鼻腔生理功能或出现外周器官和全身症状者.

    作者:李咸龙;温湘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在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在正常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耳蜗中的表达,以探讨VIP、SP在高血压性内耳疾病中的作用.方法: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高血压组,20只正常Wistar大鼠为正常组,测试两组动物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然后将动物分别行心脏灌流固定,制备内耳标本,计数螺旋神经节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VIP、SP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基底转螺旋神经节细胞计数明显少于正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胞质中和血管纹处有VIP和SP阳性表达;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胞质中VIP和SP的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纹处VIP的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的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P不仅参与耳蜗微循环的神经体液性调节,还可能是听觉传导通路的神经递质;而SP可能仅是听觉传导通路的神经递质.

    作者:丁娟;龚树生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