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支气管异物是诱发小儿呼吸道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术前、术中窒息原因的32%[1],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其特殊性.我院1998年6月~2003年6月收治呼吸道异物504例,其中双侧支气管异物15例(2.98%).现就其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宋英鸾;崔莉;苏金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几年,由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的病例逐渐增多,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危害性引起了人们重视.我科3年来收治腺样体肥大患儿110例,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梅;何晓松;柳友华;邓铭;董译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持续性干咳的病因之一,慢性咳嗽、咽痒是其主要特征.临床上常诊断为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鉴于老年人特殊的机体状况,尤其容易误诊.若患者原有的咽喉疾病与CVA症状并存,医生往往只重视咽喉症状而忽视CVA,从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老年CVA的认识,现将近年来收集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郭纪辉;王永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1年3月~2003年8月,我科诊治误咽鱼刺患者954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口咽、喉咽部有鱼刺者954例,其中男365例,女589例;年龄1岁6个月~86岁,20~60岁776例,占81%.954例患者中,鱼刺位于左扁桃体256例,右扁桃体262例,舌根部283例,会厌谷112例,梨状窝36例,咽后壁4例,喉咽后壁1例.多数患者误服鱼刺后都能及时就诊.从发病到就诊取出鱼刺时间长为14 d.主诉时间长者为8个月(经检查未见刺).954例患者发生症状时都中断进食,有异物刺痛感.疼痛部位与发现鱼刺的部位大体一致.老年人、长期吸烟者、7岁以下的患儿有时不一致.左右侧症状与左右侧鱼刺的部位一致,而上、下部疼痛与鱼刺所在部位有时不一致.27例患者明确指出刺痛感在上部或者口腔顶部,但检查发现鱼刺在下咽部.
作者:晏莎;杨丽萍;张莹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科自1996~2000年对17例声门癌患者行额侧部分喉切除术,并运用以胸骨舌骨肌为蒂的部分舌骨修复术腔,在预防喉狭窄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7例声门癌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39~74岁,平均58.7岁.术前均经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按UICC(1987年)分期,T1N0 6例,T2N0 11例.肿瘤均位于一侧或双侧声带前端,不超过声带前1/2.
作者:孙亚男;金德均;姚鸿超;肖玉丽;李鹏;李晓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头类异物是指学龄儿童常用的自动铅笔、圆珠笔前端呈圆锥形、并和笔杆有螺纹连接的部分,可以旋转拧下.笔头类异物是近年来学龄儿童常见的异物类型,手术难度较大.我科自1996~2002年收治28例,报告如下.
作者:单春光;裴书文;何强;吕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一种无创性、功能性显像技术,它的显像原理完全不同于CT、MRI等,其基本原理是将正电子标记核素注入人体后,正电子核素在体内衰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正电子,这个正电子与体内负电子结合发生湮灭,同时产生一对能量相同(511 keV)但方向相反的γ光子.这一湮灭过程采用符合线路探测技术进行探测,并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形成图形,从而得到人体不同脏器的标记核素的分布信息.
作者:张金赫;徐海峰;王锦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发生于头颈部的血管瘤约占全身总数的60%,该部位血管瘤可损害容貌,导致发病部位器官的功能障碍,故需要积极干预.现就近10年来国内外对本病的主要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平;周水淼;李兆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榄香烯抑制人喉肿瘤细胞(HEp-2)过程中与凋亡相关的Caspase-3活性的改变,以及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家族成员(eIF4E、eIF4G等)和与肿瘤新生血管有关的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使用比色法,研究榄香烯诱导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细胞凋亡时Caspase-3活性的变化;并使用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榄香烯作用的HEp-2细胞中eIF4E、eIF4G、bFGF、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Caspase-3活性在药物作用12 h达到高,并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着榄香烯作用时间的延长,eIF4E、eIF4G、bFGF、VEGF蛋白表达下降,bFGF、VEGF的mRNA含量亦下降.结论:榄香烯抑制HEp-2细胞生长可引起Caspase-3活性的改变; eIF4E、eIF4G的表达下降与bFGF、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bFGF、VEGF表达的下降与eIF家族成员表达的下降所引起的翻译水平的抑制有关.
作者:陶磊;周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天然脱细胞基质(NECM)进行一系列生物相容性试验,评价其组织相容性.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异体体内植入试验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自制NECM支架材料无细胞毒性,无溶血现象,无全身毒性,无致热源作用,无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体内埋植不引起炎症反应.结论:自制NEC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可能成为理想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
作者:王彦君;孔维佳;毕胜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传统的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均为开放性操作,操作过程中,患者反射性地喷出痰、血、飞沫等污物,对手术操作者及整个手术空间造成污染.为了减少污染,保护医务人员,降低医源性感染率,我们开发出一种适合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的防护罩(专利号:ZL03313290.9).
作者:杨继忠;王常松;王翠霞;冯和同;万玉柱;马洪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