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由Billroth(1882)首先报道.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日臻完善,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加上严格的追踪随访,患者寿命延长,MPC的发病率也呈不断升高趋势.在肿瘤患者的远期并发症中,MPC为严重,它不仅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死亡率也较高.Brownson等(1986)根据先证癌(index tumor)与第2原发癌确诊的时间不同,将MPC分为:①同时性MPC:两者同时确诊(simultaneous MPC)和两者确诊时间相隔不超过6个月(synchronous MPC);②异时性MPC(metachronous MPC):两者确诊时间间隔6个月以上.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MPC中,以异时性者居多.
作者:陈燕青;周川;王家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靶向性非病毒载体系统介导的p21WAF1对人喉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组建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多肽基因导入系统与p21WAF1基因构成基因载体复元物,分别体外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通过转染喉癌细胞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新的受体介导多肽基因导入系统对外源基因的导入和导入后对人喉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标记基因的表达产物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48 h呈弱阳性,72 h呈强阳性;p21WAFl基因转染后喉癌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第4天抑制率为79%;流式细胞仪检测到p21WAF1转染的Hep-2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凋亡.结论:EGF-R介导的多肽基因导入系统可靶向性地将治疗基因导入Hep-2人喉癌细胞,p21WAF1基因可明显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并有效诱导基因凋亡.
作者:肖水芳;王成元;李天成;田培坤;顾健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科自2000年1月以来手术治疗舌癌患者36例,采用不同修复方法同期修复术后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安;骆献阳;陈爱民;周毅;卢吉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现代医疗技术提供了多种发声重建手术方式,其中发音钮发声重建术以其发声恢复早,音质清晰,音量大,时程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近年来,我科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钧;王振霖;杨冬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科自2002年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举;李仁济;罗鸿;肖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998年以来,我科门诊在鼻内镜引导下,对5例鼻咽囊炎患者进行液氮冷冻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传新;杨柳;郭玉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治疗时是否应用CO2激光仍有争论[1~3].我科1999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应用CO2激光辅助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217例,现报告如下,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作者:李进让;孙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顽固性鼻出血亦称难治性鼻出血或严重鼻出血,Elahi等(1995)将顽固性鼻出血限定为: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我科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6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张满峰;于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纸样板损伤是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1],如何防止纸样板损伤后并发症进一步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采用改变鼻腔填塞法治疗纸样板损伤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翁祖勋;黄慧青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鼠下颌下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后不同时间形态学改变及对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用18只雌性Wistar大鼠,采用右侧下颌下腺注射BTX-A模型,分别于用药后6 d、10 d、30 d处死动物,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BTX-A作用不同时间下颌下腺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对SP表达的影响.左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结果:大鼠注射BTX-A不同时间下颌下腺中腺泡及腺管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注射BTX-A 6 d后,腺泡细胞出现萎缩,以10 d组明显,可见大量腺泡细胞萎缩,30 d组萎缩的腺泡细胞量减少.各时间组萎缩的腺泡周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发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6 d组BTX-A注射侧腺泡周围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减少,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P<0.05).10 d组BTX-A注射侧腺泡周围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明显减少,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7,P<0.01).30 d组BTX-A注射侧与对照侧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染色密度基本相同(t=-1.185,P>0.05).结论:大鼠下颌下腺注射BTX-A可以导致腺泡及腺管细胞暂时性萎缩,SP表达暂时性减少,说明其可能通过这两方面共同作用而达到治疗多涎症的目的.
作者:袁芳;侯一平;文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