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年6期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的研究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单纯鼾症的睡眠结构,探讨患者白天嗜睡等症状的原因.方法:对46例OSAHS患者(OSAHS组)、16例单纯鼾症(鼾症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睡眠监测,对非快速眼动(NREM)、快速眼动(REM)睡眠各期所占比例计算其百分比,并统计呼吸紊乱指数(RD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观察OSAHS患者和单纯鼾症患者在睡眠时总的微觉醒指数(MI,次/h)、伴呼吸紊乱的MI、伴腿动的MI、伴鼾声的MI、自发性MI的差别.结果:OSAHS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其浅睡眠明显增多,深睡眠明显减少,睡眠结构不全,有明显的REM睡眠剥夺现象,醒觉时间明显延长,OSAHS患者在其仅有的浅睡眠中伴有明显多的微觉醒,并且这种微觉醒伴有明显多的腿动和(或)呼吸紊乱,OSAHS患者的自发性微觉醒也明显增多.结论:OSAHS患者睡眠时的睡眠剥夺,特别是REM期睡眠剥夺、频繁唤醒、睡眠结构紊乱及呼吸紊乱引起的减血氧而导致的脑代谢紊乱,是其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减退的直接原因.

    作者:张宝林;李秀琴;王廷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底含牙囊肿(附2例报告)

    目的:报道2例少见病--鼻腔底含牙囊肿,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和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底含牙囊肿的方法.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病例对该病的病理,诊断、手术径路进行讨论.结果:1例起源于左鼻腔底额外牙的含牙囊肿,另1例起源于左鼻腔底倒生侧切牙的含牙囊肿,均有同侧上唇、鼻旁的反复肿胀史.CT或x线摄片为囊性透光区,囊底部有高密度影.2例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含牙囊肿.结论:鼻腔底含牙囊肿可起源于未萌出的恒牙或额外牙,据临床表现、X线摄片或CT片诊断,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底含牙囊肿是一可选择的、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甄宏韬;高起学;崔永华;孔维佳;黄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头颈部手术围手术期内脑血管意外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头颈部手术围手术期内脑血管意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因头颈部手术围手术期内出现的脑血管意外.结果:3例与颈部血管破裂、结扎有关,1例与血栓脱落有关,1例与脑出血有关,3例原因复杂.结论:头颈部手术围手术期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多与颈部大血管的损伤、破裂有关.术中预防颈部血管的损伤、破裂,以及积极谨慎地处理破裂血管尤为重要;对于原因复杂的脑血管意外,预防更加困难.

    作者:赵恩民;吴明卫;秦永;肖水芳;郭敏;丁秀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喉鳞状细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与FHIT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based酶切甲基化及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1例LSCC及其相对应的喉正常粘膜(NSE)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结果:在NSE组中,无一例出现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LSCC组中,有24.4%(10/41)出现甲基化,且甲基化状态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NSE组及LSCC组FHI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41/41)和46.3%(19/41),且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其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在L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殷德涛;董明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保留悬雍垂的腭咽微波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腭咽微波成形术治疗腭咽平面阻塞所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1例腭咽平面阻塞所致的OSAHS患者进行腭咽微波成形术,其中9例单纯行腭咽微波成形术,36例加双侧腭扁桃体切除术,16例加双侧腭扁桃体切除术及舌根微波消融术.结果:悬雍垂术后约2周开始回缩,约3个月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保留咽腔的基本形态结构,无一例出现腭咽关闭不全.21例术后有咽部异物感,持续2~5个月渐消失.6个月后随访,治愈13例(21.31%),显效32例(52.46%),有效12例(19.67%),无效4例(6.56%),总有效率93.44%.结论:悬雍垂腭咽微波成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覃冠锻;金淑华;封继明;李玲波;甘柳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穿刺发声重建的远期效果

    目的:探讨气管食管穿刺(TEP)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重建在喉全切除术后患者中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资料完整的喉全切除术后TEP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维语音分析系统(MDVP)对其中18例发音管发声患者的声学参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2~15年.1986~1989年12例中7例获得满意结果,成功率58.3%.1990年以后的122例中,¨4例效果满意,成功率93.4%,总成功率90.3%.MDVP检测的发音管发声主要声学参数值都远远偏离正常.常见并发症有瘘口肉芽增生,早期感染,气、食管瘘口过大出现漏液等.结论:TEP安放发音管,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质量好,远期效果稳定,是一种目前让无喉患者开口讲话较好的手术方法.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能提高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重建的成功率.

    作者:李清明;张宝泉;高志强;彭培宏;陈晓巍;师秀珍;谢洪;伊海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Surviv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LSCC、28例正常喉黏膜及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中的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LS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43例;28例正常喉黏膜和20例喉良性病变中分别表达1例和2例.Survivin蛋白在声门上型LSCC中表达32例,声门型中表达11例;中低分化的标本中表达34例,高分化的标本中表达9例;在临床分期的Ⅲ、Ⅳ期标本中表达33例,在Ⅰ、Ⅱ期标本中表达10例.以上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表达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表达13例,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CC组织中Survivin与Bcl-2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过度表达提示LSCC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对于LSCC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Bcl-2与Survivin的表达可能在LSCC的发病机制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王吉喆;关超;王寿忱;陈滨;孙家良;季文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细胞周期蛋白循环素在下咽癌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循环素(Cyclin D1)在下咽癌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 D1在53例下咽鳞状细胞癌手术后标本,11例癌旁正常黏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CyclinD1在下咽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P<0.05),且为弥漫性细胞核表达,Cyclin D1表达与T分级明显正相关,r=0.345;Cyclin D1表达阳性率与原发部位有关,r=-0.386,梨状窝区阳性率高;Cyclin D1表达与下咽癌其他临床指标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yclin D1表达与T分级及原发部位明显相关,T分级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梨状窝区阳性率高.

    作者:陈万军;王天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人喉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两类细胞因子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检测其在喉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人及喉癌组织中Th1和Th2的表达.结果:20例喉癌组织中,以IL-2和IFN-γ为主的介导细胞免疫的Th1类细胞因子,呈强势表达,而以IL-6和IL-10为主的介导体液免疫的Th2类细胞因子基本不表达或表达较弱.结论:喉癌组织Th1类细胞因子呈强势表达,可能是喉癌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强,预后相对较好的原因之一.

    作者:陈雪梅;许晓群;赵建东;朱莉;张红萍;张大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内镜治疗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6例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治疗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鼻内镜引导下,经气管造口手术治疗6例小儿(JORRP)气管内播散肿瘤的诊治经验.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后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鼻内镜下经气管切口手术术后复发时间平均5.4个月,经支气管镜等手术方法治疗平均复发时间2.2个月.结论:采用鼻内镜引导下行气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术中视野清晰,能有效地清除肿瘤,避免损伤气管内正常黏膜,减少肿瘤复发频率.

    作者:任基浩;卢永德;殷团芳;刘斌;郭运凯;王树辉;杨新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喉癌N0期前哨淋巴结检测及其意义

    喉癌外科治疗的重点在于原发灶与区域性转移的控制.自1894年Halsted提出的广为人知的Halsted原则(局部肿瘤广泛切除加上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后,淋巴结的治疗就成为肿瘤治疗的一部分.颈部淋巴结清扫由Crile于1906年首先报道,到上世纪50年代,Martin等[1,2]给予规范化,叙述了解剖基础,规定了适应证及手术操作,使喉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一个经典手术.此后,对于就诊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N3)的患者,应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已有一致意见.然而对临床大体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0病例)应如何诊断和处理却有不同意见,并已争论了近百年.

    作者:钟伟;张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细胞株的作用

    目的:了解和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细胞系的作用.方法:使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MTT法测试M-CSF作用于Hep-2后细胞的增殖状况,并测试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抗体后细胞生长情况.ELISA法测试M-CSF作用Hep-2细胞后上清中的M-CSF的浓度变化.结果:Hep-2细胞培养后较培养前的上清中的M-CSF的浓度升高.加入的M-CSF浓度越大,细胞增殖越差,加入M-CSFR抗体浓度越大细胞增殖越好.结论:M-CSF对喉癌细胞Hep-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葛平江;张宝泉;张建民;高志强;孔庆利;何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等离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口咽的测量及意义

    咽部解剖结构与阻塞性睡眠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早有文献报道.本文对30例正常人,42例OSAHS患者,于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在我科经等离子体消融治疗,并对术前及术后咽腔的解剖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旨在探讨咽腔的解剖形态与OSAHS的关系及等离子手术对其的影响.

    作者:岳志勇;李玉明;王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子喉镜配合喉息肉钳在喉部手术中的应用

    电子喉镜自临床应用以来,在喉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4].但由于电子喉镜活检钳咬合范围及咬合力较小,钳夹组织少,因此在切除喉部较大病变组织及进行新生物活检时存在局限性.我科自2003年9月~2004年5月在电子喉镜下配合使用喉息肉钳成功克服了上述不足,现将术中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莉;周天明;曾英;刘隆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后鼻滴漏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65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周,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反复发作性咳嗽,病因复杂多样[1].后鼻孔分泌物下滴致慢性咳嗽是较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但易被呼吸内科医师忽视,从而延误治疗.为使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进行正确及时的诊治,本文分析了65例后鼻孔分泌物下滴致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铁松;林建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并发感染手术时机探讨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长多以局限扩展(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主,发生远处转移者相对较少,因此主要采取以外科手术(在原发病灶切除的基础上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手术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及预后[1].本文分析了1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因淋巴结中心液化坏死或不当触诊,挤压导致淋巴结破溃,颈部间隙感染,在合理的术前准备及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采取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术后经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昊;栾信庸;潘新良;许风雷;雷大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误诊为慢性咽炎5例

    卡托普利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不良反应是咽喉不适、刺激性干咳等症状.由于个体耐受性不同,症状轻重反应不一,近年我科诊治此类患者5例,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张念武;张永奇;王雪;陈祥雷;费聿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人误吸的临床探讨

    1概述误吸(aspiration)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像通常一样的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到食管.由于误吸的程度各异,吸入到下呼吸道的饮食物质(或分泌物、血液等)的数量多少差异较大,因而引发的症状和后果各不相同.轻者仅一阵呛咳而已,重者可引起致命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或气道堵塞,严重者甚至窒息而死亡.

    作者:黄选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甲状腺微创手术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探索性研究和初步评价甲状腺微侵袭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杂种犬进行实验研究,在电视内镜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然后用于临床,在电视内镜下对2例患者施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电视内镜下能切除犬和人的甲状腺叶及峡部,且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甲状腺微创外科技术是可行和安全的,能减少组织损伤,提高手术准确性,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黄晓明;郑亿庆;龚坚;蔡翔;彭解人;许耀东;许庚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