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鼓索神经对听骨链重建术中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的比较

    目的:论证鼓索神经对听骨链重建的作用.方法: 141例(154耳)患者分成3组:①鼓索神经弹压组(索弹组)35例(41耳).鼓膜穿孔,鼓索尚存,臼柱即PORP或枪柱即TORP都在听骨外侧横行磨一细槽,嵌入鼓索神经,使鼓索神经能稳定弹压听骨,不使其移位.②残余鼓膜弹压组(膜弹组)67例(72耳).用鼓膜弹压听骨.③无弹压组(无弹组)39例(41耳).3组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气骨导差(ABG)自身配对S-t检验,并作术后ABG差值的两两对比和S-t检验.结果:显效、有效、无效率索弹组分别为:29.3%,51.2%,19.5%;膜弹组分别为:22.2%,50.0%,27.8%;无弹组分别为:19.5%,36.6%,43.9%;与无弹组比较,均P<0.01.索弹组和膜弹组的术前、后ABG差值分别与无弹组比较,均P<0.05.索弹组1耳术后有暂时味觉减退,1耳有迟发性轻度面瘫,均2周内自愈.结论:索弹听骨能使听骨稳定,获得良好的听力改善,不必二期手术;也不产生味觉及面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乔艺;陈文文;邓亚新;童军;钟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诊断

    目的:探讨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H)的诊断手段及意义.方法:15例DEH患者,分别行纯音听阈及耳蜗电图检查、前庭双温试验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VEMP),用以诊断及判断DEH的侧别和病变累及范围.结果:15例患者均为中~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积水与听力下降同侧10例,对侧4例,双侧1例.水平半规管和球囊均有积水5例,水平半规管积水6例,球囊积水2例.VEMP异常者7例,其中1例患侧p13-n23振幅消失,2例p13潜伏期延长,4例患侧p13-n23低振幅.结论:DEH的诊断除了纯音测听外,耳蜗电图检查、前庭双温试验和VEMP检查是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应列为诊断常规.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周娜;冀飞;陈艾婷;杨伟炎;韩东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纯音听阈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扩展高频纯音听阈情况.方法:对青年组、成年组和OSAHS组进行常频和扩展高频听阈及扩展高频各频率的检出率测试,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青年组在4、6和8 kHz处的听阈略高(P<0.05);成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听阈值有逐渐提高的趋势(P<0.05).高频听阈测试显示青年组的听阈随频率的增高而增高(P<0.05),同时对于各个频率,随年龄的增长听阈也逐渐增高(P<0.05).OSAHS组各小组在常频段就已经出现了听阈提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提高更明显(P<0.05),同年龄组中OSAHS组的高频听阈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5),检出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OSAHS患者的常频和高频听阈均比正常同年人高,以此给OSAHS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曹永茂;罗志宏;陶泽璋;朱素琴;李骏;舒进;黄治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甘油试验对初次发作眩晕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甘油试验对初次发作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眩晕初次发作,纯音听阈(PTT)正常,无耳鸣及耳胀满感,病史及临床特征不支持非梅尼埃病的眩晕患者进行PTT及TEOAE甘油试验.结果:28例中,4例服甘油后PTT及TEOAE均无改变,其各项观察值在正常范围;TEOAE甘油试验阳性20例(单耳16例,双耳4例),其中2例(2耳)服甘油前TEOAE未引出,服甘油后可引出,TEOAE甘油试验阳性耳,服甘油前、后TEOAE各观察值均低于正常人标准;4例PTT甘油试验阳性,但服甘油前后TEOAE均未引出.结论:TEOAE甘油试验可作为将首次发作眩晕而听力正常患者早期诊断为梅尼埃病及鉴别诊断的常规方法.

    作者:曾祥丽;钟乃川;李擎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和时机.方法:周围性面瘫患者57例,分别在2个月以内和2个月以后行面神经减压术,采用组间χ2 检验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 个月以内组治愈率显著高于2 个月以上组(P<0.05).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手段,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叶放蕾;郭向东;董明敏;魏育今;朱丽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4例报告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4例中,鼻侧切开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18例,颈外动脉结扎上颌骨大部分切除术2例,上颌窦根治术径路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2例,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2例,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4例;单纯手术14例,手术加术后放疗8例,手术加放疗和化疗2例,其中1例加免疫治疗(IL-2和IFN).结果:24例患者中随访22例, 失访2例,3年生存率为54.5%(12/22),5年生存率为31.8%(7/22).结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切除能提高本病生存率.

    作者:王华林;詹文龙;陈惠敏;徐纪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三维高级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横断扫描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整个颞骨岩部,将所有原始图像传给网上工作站, 应用大密度投影法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内耳立体像.结果:患者的磁共振内耳水成像表现为:后颅窝乙状窦前方、内听道后方硬脑膜外的高信号强度结构膨大,呈长条形,边缘光整.患者内淋巴囊骨内部分中点的大宽度为2.470 mm,远大于MRI诊断内淋巴囊扩大的标准.结论: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是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可以用此技术做终诊断.

    作者:张迪;路虹;徐鸥;吕哲;张颖;王文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30例三代歼击机飞行员耳鼻咽喉病症谱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三代歼击机飞行员耳鼻咽喉病症谱的变化规律.方法:对F5、F6和F7三代歼击机共230例飞行员的耳鼻咽喉病症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排前10位的耳鼻咽喉病症为航空性中耳炎、眩晕、噪声性聋、航空性鼻窦炎、飞行错觉、晕机病、变应性鼻炎、前庭功能异常、慢性鼻炎、梅尼埃病;②F7飞行员的耳鼻咽喉病症与F5和F6飞行员的耳鼻咽喉病症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结论:三代歼击机飞行员的耳鼻咽喉病症有所不同,与F5和F6相比,F7飞行员有些病症呈下降趋势,有些病症呈上升趋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航卫保障质量.

    作者:王勇;徐先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

    目的:报告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对1例双耳突聋患者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双耳纯音气导听阈下降40 dB以上.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突聋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永德;任基浩;伍伟景;殷团芳;唐月英;谢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1例

    患者,男,20岁,因咽痛5 d,加重伴畏寒、发热2 d于2005年4月7日入院.5 d前因受凉咽部出现明显疼痛,吞咽时加重,无畏寒、发热,当地医院五官科检查发现双侧扁桃体肿大、化脓,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静脉滴注信可欣3 g/d等治疗3 d,病情加重,出现畏寒、发热,即转入我院.体检:T38.3℃,咽部黏膜中度充血,软腭可见大量出血点,双侧扁桃体明显充血,均呈Ⅱ度肿大,表面覆盖大量灰白色脓液,易拭去,且无出血;双侧颌下、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均扪及肿大淋巴结,大小为0.5~1.0 cm,质中等,活动度好,无压痛.

    作者:潘明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凝固鼻甲致萎缩性鼻炎2例

    例1 男,18岁.2003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双侧慢性肥厚性鼻炎,经1%麻黄素及0.5%庆大霉素滴鼻、口服鼻炎康及霍胆丸后症状未完全改善.在外院微波治疗1个月后来我院复查,见双下鼻甲变小,鼻腔内有黑色痂皮,附分泌物.将痂皮清理后见鼻甲颜色变白,弹性差,立即给予维脑路通静脉滴注,局部用维生素AD滴剂、庆大霉素,口服维生素B1、B2、C及能量合剂,约1周后复查,黑色痂皮脱落,有少许分泌物,双下鼻甲颜色仍较淡.继续口服及局部用药,每月复查,至2004年4月,双下鼻甲仍缩小,色稍红,鼻腔宽大,有轻微臭气.

    作者:赵爱梅;李小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窦-眼眶骨折的处理体会

    颅面部骨折常引起鼻窦-眼眶、颅底及颌骨等多处骨折,病情处理与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及颅脑外科等多科相关.1997年10月~2004年8月我科收治鼻窦-眼眶骨折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3例全身性疾病在咽喉部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分析

    近年来,由于流行病学的变化,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系统性疾病在咽喉部的发病情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对1997年10月~2004年12月就诊我科的53例全身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峰;李大红;陈舒燕;莫成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耳蜗钾循环中Na-K-2Cl与听觉生理关系的研究进展

    耳蜗钾循环对维持正常听觉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耳蜗钾循环途径中涉及诸多离子通道,本文就其中的Na-K-2Cl联合转运子(NKCC)-1与听觉生理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熊浩;褚汉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段食管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颈段食管癌起自第6颈椎 (C6)水平的环咽肌,止于第1胸椎(T1)水平的胸廓入口处,长约5 cm.颈段食管癌年发病率为0.35/10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约占食管癌总数的5.9%~10.0%.颈段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而综合治疗则能取长补短,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疗法的优势.目前,综合治疗愈来愈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它的优越性已为医患所认同.

    作者:杜晓东;雷大鹏;栾信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太子参醇提物对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太子参醇提物(EPHPH)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分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探讨其对老年性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自然衰老模型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太子参2.16、 4.32及8.64g·kg-1·d-1的醇提物, 每日1次,共6个月, 分别测定自然衰老模型大鼠ABR,耳蜗组织中MDA、SOD、NOS及 iNOS.结果:自然衰老模型大鼠ABR阈值明显升高,并伴有耳蜗组织中MDA明显升高,SOD、NOS及iNOS活力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ABR阈值升高与耳蜗组织中MDA升高呈正相关;与SOD、NOS及iNOS活力明显下降均呈负相关.自然衰老模型大鼠灌胃太子参2.16、4.32及8.64g·kg-1·d-1的醇提物, 能不同程度对抗ABR阈值升高及耳蜗组织中MDA升高,其量效关系均呈负相关;能不同程度抑制SOD、NOS和iNOS活力降低,其量效关系均呈正相关.结论:EPHPH可减轻老年性聋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耳蜗组织中氧自由基,提高SOD及NOS活力有关.

    作者:袁逸铭;葛斌;许爱霞;高湘;张振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L-精氨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rg)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影响.方法:将二肾一夹(2K1C)型肾血管型高血压模型的大鼠24只分成模型对照组和L-Arg治疗组各12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2只.动物处死前检测DPOAE,并测定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BP和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分别P<0.01和P< 0.05);耳蜗组织MDA平均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明显下降(P<0.05).在70 dBSPL的高刺激强度下,3组各频率的DPOAE检出率均为100%;在低刺激强度(49 dBSPL)下,模型对照组检出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各频率DPOAE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在各频率DPOAE幅值均有所下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L-Arg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BP和血浆ET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耳蜗组织MDA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在低刺激强度(49 dBSPL)下,L-Arg治疗组在各频率DPOAE检出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POAE幅值在各频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P<0.05或P<0.01),而DPOAE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Arg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L-Arg可能通过改变大鼠内耳微循环而影响肾性高血压大鼠DPOAE;②L-Arg可以影响耳蜗组织自由基的代谢,并有利于氧自由基的清除,L-Arg对耳蜗组织氧自由基的清除并不改变其对DPOAE的影响.

    作者:曾英;汪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照射治疗外耳湿疹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1月~2004年10月,用微波照射治疗外耳湿疹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经临床确诊为外耳湿疹患者86例,随机分为微波组和对照组.微波组56例(103耳),男38例,女18例;年龄6~76岁,平均42岁;双耳47例,单耳9例;病程<1个月9例,1~3个月17例,>3~6个月26例,>6个月4例.对照组30例(48耳),男21例,女9例;年龄5~66岁,平均40岁;双耳18例,单耳12例;病程<1个月5例,1~3个月10例,>3~6个月13例,>6个月2例.症状:自觉耳部瘙痒难忍,抓破水疱后流黄水,反复发作.检查:耳周、耳廓前后、耳后沟、外耳道及外耳道口等部位见多形性皮疹,有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结痂及皲裂等.

    作者:明澄;杨建平;丁跃明;郭清华;彭梅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口径路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30例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儿童鼾症的主要病因,长期不治还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听力损害,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1].2004年7月~2005年1月我科应用70°鼻内镜电视显示技术行经口径路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海峰;徐志文;陈伊宁;农东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带蒂颊肌瓣鼻腔黏骨膜下植入术治疗重症萎缩性鼻炎16例

    我科自1999年6月采用带蒂颊肌瓣行鼻腔黏骨膜下植入术治疗重度萎缩性鼻炎16例(28侧),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丁水;林菊荣;严嫦娥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