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期文献
  • 长期用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对患者骨密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长期用丙酸倍氯米松(商品名:伯克纳,BDP)鼻喷雾剂治疗成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36例20~45岁常年性AR患者给予BDP鼻喷雾剂治疗,200 μg/d≤剂量≤400 μg/d,分级阶梯治疗,定期复查.根据治疗及随诊时间将36例患者分为3组,A组,治疗及随诊时间1~<3年;B组,治疗及随诊时间3~<5年;C组,治疗及随诊时间≥5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值,并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经随访观察鼻用BDP鼻喷雾剂治疗的3组成人常年性AR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示鼻用BDP鼻喷雾剂剂量≤400 μg/d治疗常年性AR,5年内是安全的.结论:长期鼻用BDP鼻喷雾剂200 μg/d≤剂量≤400 μg/d,对AR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鸿;谭启云;张光梅;刘胜武;严能兵;江华;曾平凡;梁晋军;王鹏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核因子-κB及ICAM-1 mRNA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细胞中NF-κB的活化及其对ICAM-1 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AR患者32例(AR组),同时以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患者的中鼻甲黏膜NF-κB亚单位p50、p65的表达情况,用RT-PCR法检测2组患者的中鼻甲黏膜ICAM-1mRNA的表达量.结果:NF-κB在AR组表达为阳性或强阳性,其中NF-κB p50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NF-κB p65主要表达于细胞质,细胞核表达较少.对照组鼻黏膜组织中NF-κB有微弱的表达.2组NF-κB p50、NF-κB p65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T-PCR显示:对照组中ICAM-1 mRNA表达微弱,AR组ICAM-1 mRNA表达较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 p50、NF-κB p65的表达强度与ICAM-1 mRNA的表达强度均存在相关性(r=0.899 5,P<0.01;r=0.7601,P<0.01).结论:NF-κB在AR形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度活化的NF-κB启动ICAM-1 mRNA的转录,上调黏附分子的表达.ICAM-1作为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与AR形成、发展有关.

    作者:赵建东;王延君;孔维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与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CRS)疗效及其相关因素,以选择佳治疗方案与佳手术时机.方法:根据是否伴有腺样体肥大与鼻腔结构异常,220例CRS患儿被分成4组,A组单纯鼻窦炎;B组伴腺样体肥大,其中B1组无鼻腔结构异常,B2组有鼻腔结构异常;C组仅伴鼻腔结构异常.参照文献,所有患儿均给予规范、系统的3阶段治疗.统计分析每个阶段各组鼻窦炎的疗效.结果:经第1阶段治疗后A组与B1、B2、C组比较,疗效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B1与B2组、B1与C组、B2与C组比较,疗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经第1阶段未治愈者94例进行第2阶段治疗后,B1与B2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前述2阶段治疗后,无效者行鼻内镜手术,总有效率达89.65%.结论:①3阶段阶梯性治疗方案对儿童CRS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②是否伴有腺样体肥大和(或)鼻腔结构异常是影响儿童CRS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③对伴有腺样体肥大和(或)鼻腔结构异常患儿宜在进行规范、系统的保守治疗的同时,切除腺样体和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以缩短疗程,节约费用.

    作者:刘阳云;李正贤;孙正良;江文;冯秀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腔局部应用布地奈德对鼻息肉中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应用激素布地奈德对鼻息肉组织中c-fos、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较经布地奈德喷鼻治疗10~12周鼻息肉组织(治疗组)和未治疗鼻息肉组织(对照组)中c-fos、c-myc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c-fos表达率为15%,c-myc表达率为20%;对照组c-fos表达率为80%,c-myc表达率为85%.2组c-fos、c-myc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c-fos、c-myc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可能通过减少c-fos、c-myc表达,诱导炎性细胞凋亡而达到治疗鼻息肉的作用.

    作者:林海;陈贤明;甄泽年;余英豪;熊喜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切除筛窦骨瘤13例

    目的:报告鼻内镜下切除筛窦骨瘤13例(14侧),并探讨相关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13例筛窦骨瘤患者,7例(8侧)术前CT示骨瘤未附着在纸样板、前颅底,在鼻内镜下解剖骨瘤与周围的联系后切除;4例术前CT示骨瘤附着在纸样板、2例术前CT示骨瘤附着在前颅底,在鼻内镜下解剖、暴露骨瘤后用电钻磨除.结果:13例(14侧)筛窦骨瘤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无眶内和颅内并发症,所有患者术腔在6~8周内上皮化.结论:术前冠位加轴位CT扫描能较完整评价骨瘤与筛窦各壁的关系,为手术方法和器械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帮助;鼻内镜下配合适宜的手术器械,如电钻等切除筛窦骨瘤,无面部瘢痕、创伤小,是经鼻内途径切除筛窦骨瘤的理想选择.

    作者:甄宏韬;李洪涛;彭璐;龙小博;彭利艳;高起学;崔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RNA编辑酶1 mRNA在喉癌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RNA编辑酶1(RNA-dependent adenosine deam inasel,ADAR1)mRNA在喉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51例喉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ADAR1 mRNA的表达.结果:51例喉癌及其癌旁组织ADAR1 mRNA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63±0.912、0.791±0.19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27例ADA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910±0.311,与喉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A-DAR1 mRNA表达量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AR1 mRNA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在喉癌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余文发;赵玉林;王凯;董明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首诊准确率和治愈率,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本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和视力损害;影像学检查见蝶窦占位,部分可有骨质破坏;病理检查显示蝶窦炎症8例,真菌病19例,囊肿10例,息肉9例;全部患者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随访6个月以上,绝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检查蝶窦开口通畅,窦腔无分泌物,窦壁光滑.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症状无特异性,鼻内镜和CT或MRI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术式.

    作者:李玲波;韦孟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Draf额窦炎性疾病鼻内引流术(附132例报告)

    目的:介绍额窦炎性疾病鼻内引流术的类型、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采用鼻内进路显微-内镜下行Draf Ⅰ~Ⅲ型额窦引流术、随访1~12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率分别为,Ⅰ型83.4%,Ⅱ型83.7%,Ⅲ型89.4%,3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慢性息肉性鼻窦炎以及经内镜鼻窦手术后仍复发的鼻窦炎患者,鼻内进路显微-内镜下额窦引流术可获得确切疗效.

    作者:张学俊;Wolfgang Draf;Ulrike Bockmühl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腔扣式电池异物34例

    目的:探讨预防鼻腔扣式电池异物并发鼻中隔穿孔的方法.方法:对34例鼻腔扣式电池异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在全身麻醉下,6例在局部麻醉下取出异物.取出鼻腔扣式电池后25例局部经冲洗、换药治疗,另9例未行任何治疗.结果:34例中25例经过继续治疗并发鼻中隔穿孔 1例,其余9例未经过继续治疗均并发鼻中隔穿孔.结论:取出异物后进行局部冲洗、换药,修复腐蚀糜烂的鼻黏膜,黏膜糜烂得到有效的控制,使腐蚀面积不再扩大,有效防止并发鼻中隔穿孔.

    作者:王辉腾;王智楠;陈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变应性因素对慢性鼻-鼻窦炎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与慢性鼻-鼻窦炎(CRS)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对CRS的病情发展和转归的影响.方法:101例CRS患者进行变应性因素血清相关指标检测:血清总IgE浓度、血清特异性变应原IgE半定量检测、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及病史询问、Lund-Mackay CT系统评分.结果:CRS组血清总IgE浓度及血清EC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S组血清总IgE浓度增高发生率及血清ECP浓度增高发生率随着临床分型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并且在有既往相关手术史的患者中较无相关手术史患者中亦有显著增高(P<0.05);血清总IgE浓度及血清ECP浓度增高患者的平均Lund-Mackay CT评分较浓度正常患者CT评分有显著性增高.CRS组血清特异性变应原IgE半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7.32%,强阳性率27.72%;各分型之间特异性变应原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既往相关手术史的患者变应原强阳性率较无手术史患者的强阳性率显著性增高(P<0.05);变应原强阳性患者CT评分较阴性患者CT评分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变应性因素对CRS的病变程度有一定负面作用,是影响疾病严重度及手术预后的不良因素.

    作者:胡赟赟;王士礼;蔡昌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后滴漏综合征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的常见病因,探讨相应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PNDs患者行耳鼻咽喉常规检查、鼻内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同时根据症状和体征选择做变应原检查、鼻咽侧位X线片等.根据检查出的相关病因,进行中药洗液鼻腔冲洗,敏感抗生素和激素雾化吸入,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雾剂、口服改善黏膜纤毛功能药物、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手术等相应治疗.结果:100例PNDs患者中,慢性鼻炎22例(22%),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31例(31%),变应性鼻炎28例(28%),腺样体肥大16例(16%),慢性鼻咽炎3例(3%).根据检查出的相关病因,进行相应治疗,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达82%.结论:PNDs的病因复杂多样,一定要查清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海龙;孙长春;韩亚坤;尚国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肥胖及血清抵抗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正常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探讨OS-AHS与肥胖及抵抗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35例OSAHS患者(OSAHS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BMI将35例OSAHS患者分为正常体重亚组(BMI 18.5~24.9,14例)和超体重亚组(BMI≥25,21例).检测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PSG测定35例OSAHS患者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及低血氧饱和度.结果:①OSAHS组血清抵抗素水平、BMI、TG、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正常对照组高,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OSAHS患者中超体重亚组BMI、SBP、DBP、AHI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亚组(P<0.05);③OSAHS组BMI与AHI、SBP正相关,与平均血氧饱和度、低血氧饱和度负相关;④OSAHS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FPG、TG、DBP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TG和FPG是影响血清抵抗素水平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且存在血压、血脂紊乱,肥胖或腹部肥胖可能加重OSAHS患者缺氧.TG、FPG、DBP与抵抗素正相关,且TG、FPG为影响血清抵抗素水平的重要因素.血清抵抗素水平与OSAHS患者的脂代谢和糖代谢密切相关,并可能与DBP水平有一定联系.

    作者:郑明秀;王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伤及手术后鼻窦黏液囊肿形成(附22例报告)

    目的:分析手术及外伤后鼻窦黏液囊肿形成的原因,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及避免囊肿复发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鼻窦手术及外伤后形成黏液囊肿的病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于鼻内镜下行囊肿切除术.1例额窦黏液囊肿术后1年后复发,2例术后复查见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结论:鼻窦手术及外伤后可致黏液囊肿形成.鼻窦外伤骨折部位应尽量固定,黏膜复位;鼻窦手术中宜保持中鼻甲稳定性、保留窦内正常黏膜,术后密切随访,以减少囊肿复发.

    作者:李永华;王春红;刘丕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填塞数字纱布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5年5月~2006年11月将鼻内镜与高频电刀、数字纱布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作者:钟庭彬;黄明燕;徐浩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我科采用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ENTec Coblator TM)对6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双侧下鼻甲减容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封新荣;张红霞;许贞姬;曲君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鼻骨复位56例

    我科2003年5月~2006年9月对56例外伤性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经鼻内镜行闭合式鼻骨复位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作者:李良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鼻-鼻窦炎的病理生理机制

    1致病因素鼻炎是鼻黏膜对各种传染源或变态反应原的炎性应答.感染和变应性鼻炎的各个不同症状与其炎性分泌物组成的特性相关[1,2].

    作者:田长敏;孔勇刚;郭玉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致大鼠鼻黏膜急性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大鼠鼻黏膜的急性损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使用高、中、低3个剂量的PM10给予大鼠鼻腔内染毒1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下观察染毒对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示PM10可导致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增生,固有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增生,腺管狭窄堵塞,血管扩张出血.3个染毒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炎性细胞计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黏膜结构损伤的半定量记分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改变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扫描电镜下显示PM10可导致大鼠鼻黏膜上皮纤毛稀疏、脱落、倒伏,集结缠绕,分泌物黏附.结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鼻黏膜具有损伤和致炎症作用.

    作者:刘晓玲;邢志敏;余力生;董建强;邓芙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