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1期文献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Ki67及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表达对胆脂瘤上皮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EGFR、Ki67和p16在30例成人中耳胆脂瘤上皮、21例成人胆脂瘤患者外耳道正常皮肤、17例正常人外耳道中的表达情况,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60.0%,46.7%,与外耳道正常皮肤相比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人中耳胆脂瘤中EGFR、Ki67与p16之间表达均无相关性(均P>0.05).胆脂瘤侵袭能力与EGFR、Ki67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EGFR、Ki67表达灰度值越低,表达密度越高,胆脂瘤侵袭能力越强.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与侵袭能力之间无相关性(P>0.05).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全层,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呈高度表达;而在对照组中阳性细胞仅在基底层表达,呈弱表达.结论: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呈高表达,EGFR、Ki67的表达与成人中耳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高度相关性,提示成人中耳胆脂瘤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其中细胞因子EGFR、Ki67、p16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书聆;展鸿谋;彭淑昆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听力筛查异常婴儿听性脑干反应测试随访

    目的:对本地区听力筛查异常婴儿ABR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方法:对14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者在3个月龄左右时进行第1次ABR测试,第1次ABR诊断异常者于6个月龄左右进行第2次ABR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例婴儿经第1次ABR诊断,65例正常(46.43%);75例有单耳或双耳听力障碍(53.57%),其中单耳17.14%,双耳36.43%,以轻度听力障碍为多,占27.14%,极重度听力障碍亦不少见,占14.29%;男、女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儿与非高危儿发生听力障碍例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以上听力损失例数高危儿与非高危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ABR复诊38例,正常8例,总正常率52.14%(73/140);16例轻度听力障碍中10例转为正常或好转、6例无变化或加重,3例中度听力障碍中1例好转、2例无变化,9例重度听力障碍中3例好转,3例无变化、3例加重,10例极重度听力障碍中9例无变化或加重,1例脑瘫儿极重度听力障碍转归为正常;非高危儿听力好转情况显著高于高危儿(P<0.05).结论:应全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重点关注高危儿听力损失;重度以下听力障碍具有可变性,对脑瘫等特殊儿童听力情况评估应慎重;应尽快建立健全的追踪、随访和管理体系.

    作者:忻蓉;娄志武;雷朝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乙酰肝素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PA在70例鼻咽癌和10例鼻咽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鼻咽癌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率、复发及转移率、5年生存率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鼻咽正常组织中无HPA阳性表达,鼻咽癌组织中HPA阳性表达率为52.9%(37/70).鼻咽癌临床各期的HP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期30.0%(6/20),Ⅱ期45.8%(11/24),Ⅲ期70.6%(12/17),Ⅳ期88.9%(8/9).有、无淋巴结转移组HP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31/46)和25.0%(6/24).HPA阳性、阴性表达者的复发及转移率分别为48.6%(18/37)和15.2%(5/33),5年生存率分别为24.3%(9/37)和78.8%(26/33).HPA阳性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率、复发及转移率、5年生存率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01).结论:HPA表达与鼻咽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关,为抗鼻咽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可能靶点.

    作者:朱国臣;肖大江;吴四海;袁渊;王利军;吕春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及心律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的心率、心律变化特征.方法:95例临床疑为OSAHS的患儿接受PSG检查,按照呼吸暂停指数(AI)分为两组:AI≤1次/h,低SaO2>92%者为对照组,27例;AI>1次/h,低SaO2≤92%者为研究组,68例.两组之间进行心率及心律变化的比较.结果:在清醒状态,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快、慢及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状态,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快、慢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快心率快于对照组,慢心率慢于对照组;两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快速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更高.结论:OSAHS患儿有异常的心律及心率变化.

    作者:黄振云;刘大波;钟建文;陈倩;周丽枫;孙昌志;王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显微缝合技术在喉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显微缝合技术在喉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喉部良性疾病患者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切除病变后采用显微黏膜缝合技术,对切除病变后黏膜创缘进行间断缝合.结果:术后喉内黏膜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声音改善,瘢痕减少,粘连减轻.结论:在喉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显微缝合技术可提高手术疗效,改善喉功能.

    作者:王军;马丽晶;叶京英;徐文;杨庆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及舌骨修复喉气管狭窄

    目的:评价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及舌骨修复喉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用单蒂或双蒂胸骨舌骨肌瓣及舌骨重建喉气管软骨支架缺损、缺失及软组织塌陷.结果:21例喉气管狭窄及缺损患者,16例1次手术治愈,3例2次手术治愈,全部拔管出院,1例失败,1例失访.结论:对于喉气管软骨支架缺损、缺失及塌陷等所致狭窄,采用带蒂舌骨肌瓣及舌骨重建取材方便、损伤小、支撑作用好、成活率高.

    作者:黎高新;周建波;肖旭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耐顺铂人鼻咽癌细胞系HNE1/CDDP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建立耐顺铂(CDDP)的鼻咽癌耐药细胞系HNEl/CDDP,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步递增培养基中CDDP的方法,体外连续培养建成一株耐CDDP的人鼻咽癌耐药细胞系HNEl/CDDP.用MTT法测定该耐药细胞系对多种抗癌药的敏感性,观察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的形态学差异,用生长曲线分别计算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的倍增时间,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的周期分布,观测亲本和耐药细胞系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差别.结果:历时10个月建成人鼻咽癌CDDP耐药细胞系HNEl/CD-DP,能在含CDDP 1 mg/L的培养基中稳定生长并传代,其对CDDP的耐药指数为5.83,并与卡铂、奥沙利铂、足叶乙甙等多种抗癌药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体外群体倍增时间较亲代细胞延长;细胞周期分析发现其S期与G2/M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HNEl和HNEl/CDDP细胞株的黏附、运动、侵袭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HNEl/CDDP细胞具有耐药表型,且耐药性稳定,能作为体外研究耐药的模型.

    作者:林雯;李德锐;林英城;杜彩文;陈炯玉;洪超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喉癌自发性与放射诱发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喉癌放疗前及放疗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27例喉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中病变部活体组织癌细胞的凋亡率(AR).结果:喉癌放疗前的AR为(21.0±0.7)%.放疗量分别为10、30及60 Gy时的AR分别为(60.0±1.5)%、(42.0±1.3)%及(25.0±1.9)%,明显高于放疗前(P<0.05).结论:检测喉癌患者活检癌细胞的AR有助于判断放射敏感性.

    作者:辛伟红;姚平;姜德福;倪劲松;陈倩倩;王骏;阚英南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在下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下咽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8例下咽癌组织及10例正常下咽黏膜中uPA及uPAR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uPA及uPAR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下咽癌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下咽癌标本中uPA表达的阳性率为77.1%,uPAR表达的阳性率为68.8%,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P<0.01).uPA及uPA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生长方式相关.病理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型生长者uPA及uPAR表达的阳性率高.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uPA及uPAR表达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及P<0.01),经Log-rank检验,uPA表达阳性及uPAR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X2=6.41,P<0.05及X2=12.51,P<0.01).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浸润型生长方式和uPAR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uPA及uPAR在下咽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uPAR可做为临床筛选转移的高危人群、估计下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而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吕正华;马小洁;潘新良;刘大昱;栾信庸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Stat3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在体外诱导喉癌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Stat3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Stat3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应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tat3及p-Stat3的表达;MTT实验检测Stat3反义寡核苷酸对转染细胞的抑制情况,应用DNA ladder、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形态变化.结果: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Stat3反义寡核苷酸分别在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抑制Stat3基因表达,并在蛋白水平抑制p-Stat3表达;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的喉癌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 ladder、AO/EB及流式细胞术证实Stat3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可抑制Stat3基因表达并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Stat3对喉癌细胞的过度生长、增殖起一定作用,Stat3反义寡核苷酸能够诱导喉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

    作者:吕海丽;张秋航;严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6例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钙、B超、CT和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支持该诊断.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对非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治疗较为理想,而病理学检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

    作者:刘方舟;董明敏;张园;朱岩;范钦和;张智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支气管镜处理医源性气管异物18例

    由于气管插管经过喉腔时的相对盲目性或喉腔内新生物较大、带蒂、质脆等原因,可造成新生物完全或部分脱落,形成医源性气管异物,不及时取出可引起术后持续性呛咳甚至发生阻塞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

    作者:马敬;何军铃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儿童声嘶93例

    儿童声嘶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长趋势,由于儿童喉部解剖、认知、配合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我们对2004年2月~2007年10月经电子喉镜检查并确诊的93例声嘶患儿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张华;孙苏光;尼力帕尔·阿力木;亚力坤·亚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喉癌的基因治疗进展

    喉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其主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约占93%以上 [1].典型喉癌的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喉痛、呼吸困难或痰中带血,颈部出现肿块也是其常见症状.研究证明,喉癌的发生、发展足一个长时间、多阶段的过程,在细胞癌变的过程中,细胞周期中的多种调节因子参与细胞的癌变.

    作者:陈慧;周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水疱口炎病毒诱导人鼻咽癌凋亡的体内实验

    目的:建立人HNE-1细胞株鼻咽癌的BALB/c裸鼠肿瘤模型,观察水疱口炎病毒(VSV)有无诱导鼻咽癌凋亡作用.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HNE-1细胞,将HNE-1细胞接种到小鼠右侧后背部皮下,每只接种6×106个细胞(0.1 m1).建立人HNE-1鼻咽癌BALB/c裸鼠肿瘤模型,予以VSV1×1011pfu/L(plaque forming unit,pfu,噬斑形成单位)治疗和盐水对照组,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小鼠肿瘤病理切片中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人HNE-1鼻咽癌BALB/c裸鼠肿瘤模型予以VSV治疗和不治疗相比较,治疗组小鼠的残存肿瘤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通过人HNE-1鼻咽癌BALB/c裸鼠肿瘤模型的体内实验结果表明,VSV治疗能诱导人鼻咽癌HNE-1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冯勇;何刚;吴扬;文艳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对cN0喉及下咽癌患者进行Ⅳ区和V区的颈清扫是否合理

    目的:为了制定恰当的颈清扫治疗方案,对cNO喉癌和下咽癌患者的淋巴结累及区域和复发率作一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局限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238例cNO患者,至少随访24个月,并对局部复发进行评估.结果:Ⅳ区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是3.4%;其中单独转移至Ⅳ区的是1.5%.我们观察发现颈部的局部复发率是5.6%,在V区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当术中颈淋巴结冷冻切片为阴性,对cNO患者可合理性做出Ⅱ、Ⅲ区清扫术,Ⅳ区部分清扫术及对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得出结论:Ⅴ区颈清扫术是没有必要的,除非在Ⅴ区有明显的转移灶.

    作者:H(U)SEY(I)N KATILMIS;SEDAT (O)ZT(U)RKCAN;(I)SMA(I)L(O)ZDEM(I)R;B(I)LGE TUNA;ISIL ADADAN G(U)VENC;YILMAZ (O)ZKUL;王彦君;孔维佳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