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年16期文献
  • 软壁外耳道重建的鼓室成形术

    目的:观察软壁外耳道重建的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方法:73例(76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以耳后肌骨膜瓣行软壁外耳道重建,不做耳甲腔成形术,应用自体乳突皮质骨或砧骨雕刻后行听骨链重建.观察术后外耳道的形态和功能、术后听力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本组平均干耳时间为术后(21.1士3.1)d.术后外耳道形态基本正常,保持了正常的功能.随访6~24个月,术后气导听力平均改善(14.5士6.1) dB HL.结论:应用耳后肌骨膜瓣行软壁外耳道重建的鼓室成形术能使外耳道的形态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需行耳甲腔成形术,听力改善满意.

    作者:孙开;管国芳;金春顺;刘瑶;张德军;都延茹;娄玮;史平;孙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讲方言成人语后聋患者REZ-I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REZ-I型人工耳蜗植入(CI)成人语后聋患者后听力改善情况,分析其对部分讲方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成人语后聋CI患者按所讲语言分为普通话组(41例)和方言组(7例),分别进行CI术后90 d的声场测试和听觉能力测评,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2组受试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对疗效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REZ-I型 CI患者经过术后定期康复训练,在开机后90 d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且疗效观察指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Z-I型国产人工耳蜗对部分讲方言的重度、极重度成人语后聋患者疗效确切,与讲普通话的植入患者疗效相当.

    作者:陶朵朵;陈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76例耳鸣患者的心理因素初步分析

    目的:了解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心理障碍在耳鸣患者中的分布,为临床上诊疗耳鸣提供参考.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耳鸣的频率和响度测试,并使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生活满意度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耳鸣残疾量化表(THI)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评估.将所取得的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耳鸣的频率、响度和患者的SCL-90、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LSIB,PSQI,THI得分均无直线相关.②耳鸣患者的SCL-90多项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生活满意度低于国内常模(P<0.05),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P<0.05).③THI4级、THI 5级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降低,SCL-90中多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THI 5级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结论:耳鸣的频率、响度和患者的SCL-90、LSR、LSIA、LSIB、PSQI、THI得分均无直线相关.THI 4级、THI 5级患者的心理障碍明显,应给予重点关注.

    作者:毛坤华;江文;冯永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管石复位法(CRP)治疗前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OL)的变化.方法:采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汉化英文版眩晕障碍量表(DHI),分别对86例施行CRP的BPPV患者(治疗组)和1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QOL的调查与评估,并将2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SF-36和DHI评估显示,BPPV患者治疗前SF-36的维度计分均低于对照组,DHI各条目计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PV患者治疗后3个月SF-36和DHI量表得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P可明显改善BPPV患者的QOL; SF-36和汉化DHI量表能有效评估BPPV患者的QOL.

    作者:郭向东;王庆林;李莹;张治成;杨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0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听力损失临床分析

    目的:对耳鸣患者的听力损失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耳鸣的发病原因、检查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以主观性耳鸣为主诉的200例患者进行耳科专科检查、声导抗检测、常频纯音听阈测听和高频扩展听阈测听检查.结果:200例耳鸣患者中,单侧耳鸣123例(61.5%),双侧耳鸣77例(38.5%);46例(23.0%)听力正常.单侧耳鸣中,患侧与对侧听阈比较0.125~8 k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kHz及其以_r.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频听力正常组与听力异常组比较各频率阈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听力异常组扩展高频检出率低于听力正常组.结论:耳鸣可以存在听力正常的人群中,扩展高频测听能否为耳鸣患者提供早期听力损失的依据,尚需对更多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建辉;吉彬;刘立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单纯放疗和手术结合放疗治疗中耳癌的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中耳癌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查询筛选合格病例对照研究文献5篇,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5.0统计软件,对文献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5项中耳癌手术结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对中耳癌患者生存率影响的对照研究具有同质性,可以合并结果;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0.29.P>0.05,合并效应量OR采用固定效应模型.OR合并值为0.91[95%(0.49~1.70)],菱形分布在垂直线的两侧.结论:单纯放疗和手术结合放疗对于中耳癌治疗的生存率差别并不大.我们认为早期中耳癌的治疗应以单纯放疗为首选.

    作者:蔡青;肖伯奎;陶泽璋;华清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梅尼埃病的个体化治疗及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的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法,评估梅尼埃病的非手术及手术疗效.方法:将所有梅尼埃病患者根据听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期;根据分期情况予以非手术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口服药物以及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内淋巴囊减压或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或迷路切除术.分析手术治疗梅尼埃病患者病史特点和手术情况;对于手术满1年以上的梅尼埃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眩晕、听力及生活质量等疗效评价.结果:接受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的梅尼埃病患者为20例,眩晕改善者占70%(14/20),耳鸣及耳闷改善率分别为41%(7/17)及36%(4/11).手术治疗梅尼埃病共55例患者57次手术,其中内淋巴囊手术28次,前庭神经切断术26次,迷路切除术3次.术后1年的眩晕控制率为:内淋巴囊手术75%,前庭神经切断术100%.3例迷路切除术后随访2例,眩晕均消失;1例术后随访不满1年,正在观察中.结论:非手术治疗以及内淋巴囊减压或引流术叮以减轻患者眩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庭神经切断术和迷路切除术是有效控制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的手术方法;梅尼埃病的治疗需要依靠患者的眩晕分级、听力分期、生活质量以及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主观愿望等诸多因素综合评估,从而制定适合个人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陈颖;杨军;吴皓;黄琦;汪照炎;张治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398例突发性聋患者中筛选出41例急性低频听力下降者,分析经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后的效果,探讨患者的性别、病程和发病年龄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占突发性聋的10.30%,其中女性患者占70.73%,明显高于男性.初诊时3个低频和3个高频的平均听阈分别为(48.43士11.67)dB和(18.86士9.40)dB,治疗后复查,3个低频和3个高频的平均听阈分别为(27.07士11.52)dB和(17.60士9.15)dB,治疗前3个低频与3个高频的平均听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2,P<0.01),3个低频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P<0.01),而3个高频平均听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t=1.93,P>0.05).治愈率和有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4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占总数的68.29%,≤40岁与41~60岁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2,P<0.05),而有效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发病7 d内就诊与>7 d就诊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采用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疗效较好,疗效未见性别差异,病程的长短与预后未见明显差异,发病的年龄与预后有关.

    作者:林琳;唐安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CHFR基因在鼻咽癌中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检测鼻咽癌中CHFR基因的转录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鼻咽癌中的转录失活机制及其意义;评价鼻咽拭子检测CHFR基因甲基化状态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RT-PCR检测鼻咽癌细胞株中CHFR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鼻咽癌细胞株、鼻咽癌活检组织、正常鼻咽组织及配套的鼻咽拭子样本中CHFR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亚硫酸氢盐测序分析鼻咽癌细胞株和鼻咽癌组织、正常鼻咽组织中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具体甲基化状态.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鼻咽癌细胞株后观察CHFR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CHFR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中转录表达下调或沉默;CHFR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和鼻咽癌组织中均呈高频率、肿瘤特异性的甲基化.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织和配套鼻咽拭子样本中CHFR基因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5.5%和63.8%,两者符合率达86.2%.鼻咽癌组织和细胞株中CHFR基因启动子区大部分的CpG位点为甲基化,而正常组织全为非甲基化;5-aza-dC可显著恢复鼻咽癌细胞株中CHFR基因的转录表达.结论:鼻咽癌中CHFR基因由于启动子区CpG岛的DNA甲基化而转录表达下调.鼻咽癌中CHFR基因的甲基化与患者T分期相关.检测鼻咽拭子中甲基化的CHFR基因可望作为鼻咽癌无创诊断的手段之一.

    作者:黄婷婷;杜春平;余娜娜;肖雪;周晓莹;王淑民;黄光武;张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手术治疗的体会

    2000-03-2009-10我科用手术方法治疗36例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31例,女5例;年龄24~61岁,平均36.5岁;病程5 d~3个月.囊肿长径22~37 mm,平均28 mm.病变部位分别位于舟状窝(17例)、三角窝(12例)、耳甲艇伴耳甲腔(4例)、耳甲艇伴对耳轮(3例).全部患者都有1~7次保守治疗史,平均治疗次数为3.6次,治疗方法包括冷冻、激光打孔引流、穿刺抽液后局部压迫、囊内注药等.

    作者:朱霆;吴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绝大多数患者可在门诊处理后治愈.但是少数患者因出血位置深且隐蔽,经反复规范鼻腔填塞或多次电凝效果不佳,出血量大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称之为难治性鼻出血.我科2005-06-2010-01共收治2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通过在鼻内镜下采用带吸引器的电凝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西武;王春利;司峰志;高颖;郑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的应用经验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手术摘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和合理的切口设计对于彻底摘除瘘管和整复局部瘢痕非常重要.我院2006-02-2010-05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140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宽祎;李志峰;秦甫;梁波;黄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眩晕与情绪的研究现状

    眩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眩晕也称为假性眩晕(dizziness)、非前庭系统性眩晕或头昏;狭义的眩晕也称为真性眩晕(vertigo)、前庭系统性眩晕,是由于生理或病理性刺激引起患者有外物转动的错觉,是一种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运动错觉,即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在皮层感觉中枢的反应出现失真.

    作者:周芸;刘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大鼠Atohl真核表达载体pAtoh1-IRES2-EGFP的构建及转染293T细胞的研究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SD大鼠Atohl基因编码区序列,构建Atohl的真核表达载体pA-tohl-IRES2-EGFP,并验证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RT-PCR从SD大鼠结肠组织内扩增出Atohl基因全长CDS序列,并TA克隆于PMD-19T载体中.纯化回收的目的片段测序后连接于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构建pAtohl-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再次测序后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后将扩增得到的大鼠Atohl CDS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参考序列对比,有两处碱基发生突变,但克隆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两处碱基应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为无义突变,不影响蛋白表达.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证明Atohl已正确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获得正确Atohl编码序列,真核表达载体pAtohl-IRES2-EGFP构建成功并可以在293T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对感音神经性聋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国玺;朱珠;祝康;侯瑾;韦俊荣;许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原疫苗的选择

    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WHO颁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2008)指南中建议,根据变应性鼻炎的分类和程度,按阶梯方式选择治疗方法.避免或减少接触变应原是一线干预措施;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内糖皮质激素等被认为是控制症状的主要药物;而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使机体发生免疫耐受,改变变应性鼻炎的自然进程,获得长期稳定的效果,因此,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愈来愈受重视.

    作者:谭国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