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年16期文献
  • 颈部迷走神经副节瘤术中的神经保护和功能修复

    目的:探讨颈部迷走神经副节瘤的临床解剖特点、术中保护神经或神经离断后修复的方法.方法:6例颈部迷走神经副节瘤患者,肿瘤均包裹迷走神经干并在手术解剖中离断.在迷走神经离断后行断端吻合术(3例)或颈深神经(2例)、舌下神经(1例)移植术.术后行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及发声、吞咽功能锻炼.结果:2例副节瘤术后复发患者,术前吞咽呛咳明显,术后吞咽呛咳消失;4例术后吞咽呛咳,6~12个月明显减轻.5例术后声嘶,6~12个月明显改善;1例术后12个月声嘶仍明显.术后3个月纤维喉镜检查,残端吻合术(3例)及舌下神经移植术患者(1例)术侧声带内侧约1/2于发声时有颤动;颈深神经移植者(2例)1例有颤动,1例动度不明显.结论:颈部迷走神经副节瘤术中仔细甄别迷走神经纤维并加以大限度保护,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声嘶或吞咽呛咳.迷走神经干离断后的神经断端吻合、颈深神经或舌下神经移植均可能改善声带动度,从而有助于改善声嘶.

    作者:李文;陈哲;吴瑞卿;张文燕;鲁昌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生理状态下舌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舌根的关系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对舌动脉的起源、分段和走行进行研究,探讨其位置关系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健康人,CT扫描范围从胸锁关节至眼眶下缘,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同时测量舌动脉起始点水平到舌骨大角尖端水平及到颈动脉分叉水平的垂直距离,以及舌动脉与舌表面和舌中线的距离.结果:舌动脉起始点水平到舌骨大角尖端水平的垂直距离为(1.51±0.35)cm,舌动脉起始点水平到颈动脉分叉水平的垂直距离为(0.95±0.31)cm;在舌盲孔前1 cm与舌盲孔后1 cm的舌动脉与舌中线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7,P<0.01).结论:舌动脉以舌骨大角为标志的分段法更符合舌动脉走行变异大的特点.在进行舌根部消融手术时,要控制深度不超过舌表面2 cm,方能避免舌动脉的损伤.

    作者:龚明杰;邹嘉平;王均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耳鸣严重程度与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耳鸣严重程度与焦虑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耳鸣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以耳鸣为第一主诉就诊的119例患者,用耳鸣一般情况问卷表、耳鸣残疾量表(TH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HI得分和SAS得分正相关(r=0.573,P<0.01),THI得分分级和SAS得分正相关(r=0.551,P<0.01).耳鸣严重程度越高,焦虑得分越高.结论:耳鸣严重程度与焦虑呈中度正相关性,对以耳鸣为第一主诉且其THI得分分级≥中度(即≥38分)的耳鸣患者,应注意了解其焦虑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耳鸣患者的康复.

    作者:徐建乐;郑芸;孟照莉;李茂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上鼓室进路并外耳道及鼓室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上鼓室切开结合外耳道和鼓室成形术治疗主要局限于上鼓室胆脂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上鼓室进路治疗31例病灶主要限于上鼓室的胆脂瘤患者,并于清除病灶后,用耳屏或耳甲腔软骨/软骨膜行外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术,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和恢复传音结构.结果:经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和鼓室成形术后,除2耳鼓室硬化者外,余听力都有提高或保持正常状态,仅有1例出现鼓膜穿孔,31例均未发现囊袋状内陷或胆脂瘤再发.结论:上鼓室切开进路,1期用软骨/软骨膜行外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术,较好地恢复了外耳道及中耳结构形态和功能,对治疗局限于上鼓室的胆脂瘤和防止复发的效果好.

    作者:邓毅;邢奋丽;吴元庆;初亭;陈荣荣;陈尔东;樊贤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并准备手术的患者228例,分别测定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肌酐,尿素氮),并分析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低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将228例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5≤AHI<15)、中度组(15≤AHI<30)和重度组(30≤AHI),分别统计各组发病率,并行ROC分析评估AHI、AI诊断OSAHS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价值.结果:①轻度组和中度组并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x2 =0.428,P>0.05),而重度组发病率明显大于轻度组和中度组(x2=12.89,P<0.05).ROC分析示AHI、A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679,有一定诊断价值.②血常规与AHI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176~0.194,P<0.05).结论:OSAHS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

    作者:陈曦;李进让;孙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耳胆脂瘤组织脂多糖和MMP-9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含量及表达情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9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胆脂瘤组),其中18例来自这些胆脂瘤患者的正常外耳道皮肤,作为对照组.一部分采用鲎变性细胞溶解物测定法(LAL法)作LPS含量测定;另一部分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用作鼠抗人MMP-9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结果:LPS在胆脂瘤组中的含量比对照组高(均为取对数后数值):胆脂瘤组M=0.739 0,IQR=0.6203;对照组M=-0.253 8,IQR=1.169 2(P<0.01).在两种类型的胆脂瘤组织中,广泛型胆脂瘤组M=0.840 3,IQR=0.525 4;局限型胆脂瘤组M=0.404 8,IQR=0.613 9,广泛型的LPS含量比局限型高(P<0.05).MMP-9蛋白阳性定位于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在胆脂瘤标本中,MMP-9蛋白阳性率为79.3%,与外耳道皮肤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Spearman检验LPS含量与MMP-9之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PS与胆脂瘤的形成及其骨质破坏有关;MMP-9与胆脂瘤的发生有关;LPS、MMP-9在中耳胆脂瘤发生中的作用尚无明确的联系.

    作者:李咏玲;徐志文;张龙城;全超坤;林欣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刺激率ABR在后循环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ABR在后循环缺血(PCI)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PCI患者23例,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高刺激率ABR检测,治疗2周后,对上述患者再次行ABR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CI组高刺激率ABR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较对照组延长.经治疗后的患者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较治疗前缩短.结论:高刺激率ABR可以作为PCI的诊断及治疗恢复的观测指标.

    作者:王红玲;周慧芳;郭英;王怀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

    我科2005-06-2009-08在耳内镜下行鼓膜成形术6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7例患者中,男29例,女38例;年龄16~57岁,平均33.4岁.其中左耳39例,右耳28例,均为单耳.外伤性穿孔43例(64.2%),包括掌击伤33例、爆震伤5例、烧伤3例、异物伤2例,均观察至少1个月未愈合且无中耳感染;慢性单纯性中耳炎鼓膜穿孔24例(35.8%).

    作者:张国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伤性鼓膜穿孔保守治疗疗效分析

    鼓膜穿孔是耳科常见的临床症状,若不给予恰当的诊治就会遗留永久穿孔及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我科利用鼓膜自身再生修复功能,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胡宜钊;周淑秀;马文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耳内镜下金因肽棉片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35例

    我科于2009-12-2011-03在耳内镜下对35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采用金因肽棉片贴补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5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4~65岁;病程1~15 d.6例并发中耳感染.全部为单耳.穿孔原因为掌击伤29例,挖耳损伤4例,爆震伤2例.耳内镜检查穿孔直径<3 mm 25耳(小穿孔),3~5 mm8耳(中穿孔),>5mm2耳(大穿孔).穿孔部位均在紧张部,多在鼓膜前下方或后方,呈梭形或圆形.6例并发中耳感染者控制感染后再行贴补治疗.

    作者:肖沂;曾鼎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3年或3年以上,免疫前后进行症状和体征评分.结果:38例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73.68%.结论: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

    作者:符微;林霞;蔡飞;王刚;邓慧林;黎箐;王小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正常人鼓窦入口和鼓窦CT三维重建及解剖学研究

    目的:对正常人鼓窦入口及鼓窦不同方向的直径进行CT测量及三维重建,检测其正常值范围.并对年龄、性别及侧别这3个因素分类后分别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90例无耳部病变受试者,行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高分辨率CT扫描,后期对扫描图像进行鼓窦入口、鼓窦三维重建,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测量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鼓窦入口CT三维重建构像较为恒定,而鼓窦则较为多样;鼓窦入口左右径平均值为(5.19±1.39)mm,上下径为(5.74±1.16)mm.鼓窦左右径平均值为(8.27±1.41)mm(<6岁),(5.41±1.32)mm(≥6岁):上下径平均值为(11.78±1.65)mm(<6岁),(9.91±2.04)mm(≥6岁);前后径平均值为(12.25±1.23)mm(<6岁),(10.05±1.69)mm(≥6岁).鼓窦入口左右径无年龄、性别和侧别差异(P>0.05),鼓窦人口上下径存在性别差异,即男性鼓窦入口上下径大于女性(P<0.05);鼓窦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均存在年龄间的差异(P<0.05),但无性别、侧别间的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鼓窦入口影像学表现较为恒定,而鼓窦较为多样;不同性别鼓窦入口上下径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间鼓窦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龙孝斌;冯晓华;朱俭;郭梦和;谢民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单纯手法复位与合并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手法复位与合并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对84例BPPV患者采取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42例予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组42例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金纳多滴剂.7d、28 d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半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痊愈率为78.57%,总有效率为92.8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00%和80.95%,P<0.05);治疗28 d后,治疗组痊愈率为80.95%,总有效率为95.24%,与对照组(分别为71.43%和90.48%)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3例(7.14%)复发,对照组7例(16.67%)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位法治疗BPPV有效、简便、安全,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近期能缓解症状,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张慧;耿曼英;闫保星;卢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保留鼓索神经的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目的:报告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寻找鼓索神经的方法和保留鼓索神经的意义.方法:6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患者,术中以砧骨短突为标志,磨低外耳道后壁,沿面神经垂直段找到鼓索嵴(鼓索神经出骨管处),沿鼓索嵴找到游离于鼓室内的鼓索神经,仔细清理鼓索神经表面的病变组织,保持其完整性.结果:2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和4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表面胆脂瘤上皮及肉芽彻底清理,无一例鼓索神经断裂,患者术后味觉无明显变化.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彻底清理病变的同时保持鼓索神经的完整性,保留了鼓索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减低移植于镫骨头上的听小骨膺复物脱落的危险,且可对移植筋膜起支架作用.

    作者:王林娥;张汝祥;张道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钙化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判断的意义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

    许多恶性肿瘤和一些良性肿瘤中存在钙化现象,如甲状腺肿瘤,乳房肿瘤,肾黏液性腺癌,前列腺癌和颅咽管瘤等.甲状腺肿瘤中的钙化现象十分普遍,在甲状腺的影像学检查中,包括超声检查、X线平片、CT等常会检出钙化,通过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也会观察到钙化现象.

    作者:龚婷;王家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CK14 mRNA 在喉癌颈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中的使用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正确评估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常规病理检查手段很难发现以单个细胞或微小细胞团形式存在的微小转移灶,这些不被一般检查方法发现的隐匿性转移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并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秦小明;高下;丁小琼;章宜芬;钱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前期咽喉部模拟器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与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相比,咽喉部模拟器教学能否提高咽喉部临床操作的质量.方法:将65名实习医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临床实习的同时利用模拟器进行咽喉部教学训练,对照组只进行传统临床实习,而后通过操作考核比较模拟器教学效果.结果:接受模拟器教学训练的学生,其各项考核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咽喉部模拟器教学可以切实提高咽喉部操作的教学质量,是教学医院和医师培训基地的推荐教具,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韦淞;田冶;于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