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年14期文献
  • 喉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建立及质谱分析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浆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组,筛选潜在的与喉癌患者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浆分子标志物.方法:取喉癌患者与健康人空腹血浆标本各6例,分别等量混合成2组样本,利用双向电泳(2-D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筛选及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喉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浆相比较,筛选出表达量差异1.5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共20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8个,表达下调的有12个,进行质谱分析后,表达上调的蛋白有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1、载脂蛋白L1、C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血浆铜蓝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有转铁蛋白、α-2-HS-糖蛋白、纤维蛋白原γ链、结合珠蛋白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λ-1链C结构域、免疫球蛋白κ链C结构域、载脂蛋白A1、转甲状腺素蛋白、载脂蛋白C3.结论:喉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浆的蛋白质表达谱表现出一定差异,这些差异蛋白有可能成为喉癌患者诊断的特异性血浆肿瘤标志物.

    作者:李军政;田文栋;刘雄;胡水旺;张宝;李湘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合并上颌骨骨折的复杂鼻骨骨折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局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合并上颌骨骨折的复杂鼻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合并上颌骨骨折的复杂鼻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结论:术前采用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明确骨折部位,以确定诊断很重要.鼻面部各类型骨折采用相应的切口,联合鼻内镜辅助,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为手术成功奠定了基础,良好的坚固内固定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郑东淑;关丽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歪鼻及鼻中隔偏曲矫正的2种进路

    目的:探讨矫正外伤后歪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的鼻功能重建方法,并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①鼻内进路组:12例C型歪鼻者,采用鼻中隔半贯穿切口加双侧软骨间切口,使用鼻内镜操作;②鼻外进路组:5例S型和10例侧斜型歪鼻者,采用鼻小柱倒V形切口加双侧软骨下切口.矫正鼻中隔的同时,用自体鼻中隔软骨(骨)移植物进行鼻整形术.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满意效果,随访均无症状复发和并发症等,术前、术后鼻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前比较、术后比较、术前术后鼻阻力差值(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鼻中隔软骨和骨是鼻美容整形术安全且效果好的充填材料;同期鼻整形和鼻中隔矫正术可重建鼻功能并兼顾美观.

    作者:林颖;于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聚焦超声与低温等离子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低温等离子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常年变应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224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PAR患者,其中聚焦超声治疗组84例,低温等离子治疗组140例.于治疗后15d、6个月进行病情随访,用记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病理学检查了解治疗后黏膜组织改变.结果:术后15d聚焦超声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7.1%,低温等离子治疗组为90.4%;术后6个月聚焦超声治疗组有效率为90.7%,低温等离子治疗组为85.4%.病理学检查示:聚焦超声治疗组下鼻甲黏膜有很好的完整性,低温等离子组下鼻甲黏膜基底膜可出现部分断裂及远期瘢痕.结论:聚焦超声治疗组较低温等离子治疗组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更优,尤其对下鼻甲黏膜保护更好.

    作者:刘卫红;王陈荣;姚琦;王瑛;陈望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神经内分泌癌8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

    目的:探讨鼻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02-2012-02期间收治的8例鼻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原发于上颌窦,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8个多月及14个多月死亡,1例随访至今10个多月仍存活.原发于鼻腔5例,1例在随访至7个多月时复发,行放疗后,已随访20个多月,未见局部及远处转移;余4例,分别随访13、20、27、28个多月,未见复发.结论:本病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发病部位有关,诊断主要取决于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结果及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需与低分化鳞癌、黑色素瘤及嗅神经母细胞瘤鉴别;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黄石;赵宇;何琳莉;吕丹;杨奉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不伴鼻息肉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在儿童不伴鼻息肉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是否行腺样体切除术,将同时伴有慢性鼻窦炎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分为手术组(43例)、对照组(40例).全部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行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及CT评分.结果:腺样体大小与鼻塞症状评分相关系数为0.38,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样体大小与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及CT评分间均无统计学相关(P>0.05).无论手术组或是对照组的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及CT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前高于治疗后.治疗后2组的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及CT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手术组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及CT评分的下降幅度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组下降幅度均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结合鼻腔局部药物治疗能够大大提高儿童不伴鼻息肉鼻-鼻窦炎的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天斌;唐世雄;张建华;王越;李春林;王耀文;陈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黏膜接触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黏膜接触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我科2008-01-2011-01期间对75例鼻腔黏膜接触性头痛患者,并在鼻内镜下施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均取得明显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黏膜接触性头痛与原发性头痛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若不仔细分析鉴别极易造成误诊.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是引起鼻黏膜接触性头痛的主要原因,通过鼻内镜手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行个体化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古庆家;温蓓;李静娴;樊建刚;何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等离子射频舌打孔术治疗仰卧位相关OSAHS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舌打孔术治疗仰卧位相关OSAHS的效果.方法:采用等离子射频舌打孔术治疗1 381例OSAHS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进行睡眠监测、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术后言语及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嗜睡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夜间睡眠时打鼾、憋醒,白天嗜睡等症状明显改善,吞咽及言语功能未受影响.仰卧位AHI从42.7次/h降至术后的15.6次/h,平均降低了27.1次/h,LSaO2从术前的73.25升至术后的85.12,提高了11.87,治疗效果显著.SF-36健康量表调查显示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维度分值明显高于术前,其他维度分值比较未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等离子射频舌打孔术可有效缓解因舌根阻塞引起的仰卧位相关OSAHS,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庆丰;王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内镜下经蝶窦斜坡入路岩尖胆固醇肉芽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蝶窦斜坡入路岩尖胆固醇肉芽肿的手术方法.方法:报道1例内镜下经蝶窦斜坡入路外科治疗右侧岩尖胆固醇肉芽肿病例,并分析内镜手术的可能入路及优缺点.结果:该患者手术成功,无并发症.术后听力恢复,耳鸣消失.术后第3天出院,随访4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经蝶窦斜坡入路是治疗岩尖胆固醇肉芽肿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术者可监控颈内动脉下直达病变部位,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邱前辉;梁敏志;杨东辉;许咪咪;张水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内镜下颅底修复的带蒂鼻中隔瓣的解剖测量

    目的:我们在尸头标本上实践获取和转移鼻中隔黏骨膜瓣技术,另外采用放射解剖学方法测量内镜经中线颅底手术入路可能造成的颅底缺损的尺寸,根据缺损的测量结果,对鼻中隔黏骨膜瓣进行设计.期望结果有助于改进亚裔人群鼻中隔黏骨膜瓣的设计,提高修复成功率.方法:首先在尸头标本上进行鼻中隔黏骨膜瓣的获取和转移,接着在20例成人鼻窦颅底区域的CT扫描图像上,利用工作站进行测量.从准备采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缺损的角度出发,测量中线颅底的3个区域[两眶之间的前颅底区(经筛板入路);蝶骨平台区(鞍区);斜坡区]缺损的大面积以及相关长度与宽度,再以这些数据指导鼻中隔黏骨膜瓣的设计并预测组织瓣是否能够对缺损提供充足的覆盖.应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时,需要将蝶腭孔的投射点到相关颅底区域的距离与相关颅底区域的前后长度相加,以获得所需要的鼻中隔黏骨膜瓣的长度数据.结果:使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中线颅底缺损时,由蝶腭孔的投射点到前颅底、蝶骨平台区/鞍区及斜坡尾端的平均长度分别为49.56、57.47、67.19 mm;上述3个颅底区域分别完全切除后的缺损面积分别为16.13、14.03、13.12 cm2.鼻中隔黏骨膜瓣可以提供的瓣长度为64.71~65.93mm,宽度为28.57~30.59 mm,平均面积为22.95 cm2.结论:一侧完全的鼻中隔黏骨膜瓣可以分别为颅底中线的前颅底和蝶骨平台区/鞍区提供足够的覆盖面积;而其由于长度的限制,对于斜坡区缺损不能完全覆盖,术前要特别予以重视.

    作者:程付伟;殷善开;Djamaldine Mohamed Sambi;张维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良性肿瘤26例

    2001-08-2011-12期间在我科就诊的26例鼻中隔良性肿瘤患者在鼻内镜下手术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26例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18~67岁,中位年龄42岁;其中血管瘤1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4例,多形性腺瘤2例,鼻腔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纤维瘤2例.肿瘤大小0.5~3.0 cm,发生于鼻中隔前段13例,鼻中隔中段9例,鼻中隔后段4例;以鼻出血就诊者18例,以鼻塞为症状就诊者8例,2例伴有头痛;19例肿瘤表面光滑,7例表面有糜烂或乳头状改变,18例肿瘤表面见血管丰富,全部患者均未术前活检,术前均行鼻窦冠位CT扫描,判断肿物的大小和周围组织的关系.鼻中隔血管瘤术前见图1.

    作者:林兴;袁宇;熊琴;叶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09-2012-01期间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病检确诊并有随诊记录的128例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后4~9周窦腔上皮化良好,1例8个月后复发.结论: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对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鼻内镜手术治疗是真菌球型鼻-鼻窦炎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聂军;刘芬芳;张汉武;黎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内镜辅助等离子射频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等离子射频舌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7例舌扁桃体肥大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纤维喉镜及舌根部CT和(或)MRI检查,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后,70°鼻内镜辅助下以等离子射频切除舌扁桃体.术后观察舌根创面愈合及术后出血情况,分析鼻内镜辅助下等离子射频舌扁桃体切除术的优点,总结其可行性与安全性.结果:术中舌根及会厌谷在同一术野中得到满意的暴露,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均安全拔管;术后无原发出血发生,继发出血4例,占14.81%(4/27),分别发生在术后第6、7、10、12天,出血量30~70ml,经保守治疗或再次应用等离子射频止血均获成功;27例术后均无味觉障碍发生,术后随访6~30个月元复发.结论:鼻内镜辅助等离子射频切除舌扁桃体手术暴露充分,切除彻底,复发率低,但术中要特别注意彻底止血,以预防术后出血发生.

    作者:张庆翔;周维国;李光飞;胡惠英;王秋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L-1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L-17的表达情况,评价IL-17的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喉鳞状细胞癌及21例癌旁组织中IL-17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L-17的表达率为54.9%(39/71),与癌旁组织(28.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的表达与喉癌的分期、肿瘤分化、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有关(均P<0.05);Log-rank检验显示患者预后与肿瘤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IL-17的表达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IL-17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L-17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关系密切,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可为喉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雅堂;杨见明;许海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级及术式选择研究进展

    作者:陆纪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气囊填塞止血法在急诊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多年来,急诊鼻出血多使用凡士林纱填塞止血,有价格低廉、止血效果好的优点,但患者痛苦较大,拔出填塞时,再次鼻出血也时有发生.近年来,有多种新型填塞材料可供鼻腔填塞,目前广东省中医院使用的是新型填塞材料一瑞纳凝胶止血气囊.气囊填塞止血法止血效果确切、创伤小,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医生操作方便,深受患者和医生喜欢.对2007-11-2009-11期间广东省中医院急诊鼻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填塞材料填塞止血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朱任良;刘春林;伍映芳;李云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鼻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可引起鼻塞、鼻衄、鼻源性头痛,同时可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引流,使鼻-鼻窦炎迁延难愈.鼻中隔矫正术是解决鼻中隔偏曲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手术.但鼻中隔术后鼻腔填塞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使患者对鼻腔的换药产生畏惧感,常不能及时换药影响鼻腔鼻窦手术的预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09年开始开展鼻中隔矫正加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术后患者症状轻,效果满意.

    作者:王英力;吴彦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发的特发性感音神经性突聋患者中耳蜗电图的特点

    结论:复发性和非复发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突聋(iSSNHL)的耳蜗电图(ECochG)的主要差异在于,非复发性iSSNHL的动作电位(AP)恢复(iR)异常增加,而在复发性iSSNHL中iR增加的发生率较低.对复发性iSSNHL有利的预后因素有:SP/AP增加,AP阈值降低,初诊时听力损失轻,渐升型听力图.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复发性和非复发性iSSNHL的ECochG差异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分析它们对复发性iSSNHL听力结局的影响.方法:复发性(23耳)和非复发性(42耳)iSSNHL分别接受了经鼓膜ECochG检查.采用成对短声刺激测量AP恢复.分析复发性和非复发性iSSNHL的ECochG差异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及对听力结局的影响.结果:非复发性iSSNHL中iR的出现比复发性iSSNHL明显增加(16耳vs 1耳).在复发性iSSNHL中,SP/AP增加、AP阈值降低、初诊时听力损失轻、渐升型听力图在治愈组的发生率比好转组和无效组明显升高.

    作者:TORU OHASHI;HIROHITO NISHINO;YOKO ARAI;YOSITANE NISHIMOTO;TOMOYASU KAKUTANI;IZUMI KOIZUKA;张甦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