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影响因子:0.83
  • 创刊:198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年18期文献
  • 儿童磁性咽部异物1例

    患儿,女,3岁5个月,因“咽痛纳差5d”于我院急诊就诊,行电子喉镜检查示左侧舌会厌襞见金属异物,周围见溃疡(图1),反复追问病史,可疑5d前曾有吞咽磁力珠伴咽痛史,患儿因惧怕责罚未诚实向家长说明情况.完善颈、胸、腹X光片检查,颈部X光片示咽部异物,颈椎稍呈反弓样改变(图2)胸腹部未见异物,遂收入院.患儿病程中饮食差,咽痛明显,无流涎,无呕吐,大小便正常.

    作者:张雪茹;李琦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游离前臂皮瓣治疗瘢痕性咽腔狭窄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因“反复口腔溃疡10余年,伴憋气、吞咽困难1年,加重1个月”于2016年11月2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偶有生殖器溃疡,腹部偶有皮疹出现.6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白塞病(Beheet disease,BD),并行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治疗,具体剂量不详,疗程3d,2~3次/年,患者自诉效果可;3年前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伴吞咽阻挡感、咽痛,发声时似口中含物,未行特殊处理;近1年来患者口腔溃疡加重,伴吞咽困难,逐渐加重至仅可进流食,静息时憋气,活动后加重,出现吸气性喉鸣,夜间不能入睡.2个月前口服沙利度胺;1个月前患者憋气、吞咽困难加重来我院就诊,以咽腔狭窄(瘢痕性?);以BD收住院.

    作者:李文娟;徐稹;朱富高;黄沂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鼻部肉瘤样癌9例临床分析

    肉瘤样癌又称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具有双向分化同时含有上皮样肿瘤细胞及间质样肿瘤细胞两种成分的少见恶性肿瘤.该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主要以肺、乳腺、皮肤、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为主[1].发生于鼻部者较少,国内外相关文献也较少,本文回顾分析2012-06-2017-10期间就诊于我科且经病理证实的9例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鼻部肉瘤样癌的认识.

    作者:刘柱;李笑秋;李克鹏;金书丞;金红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鼻成形术的整体理念

    1 鼻成形术的发展历史鼻位于颜面部正中,周围与鼻窦相连,两侧后份与咽鼓管及中耳相通,上与鼻泪管和眼睛相通,后与咽部相通.鼻是人体的感觉器官,也是呼吸的门户,承担着嗅觉、通气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还有重要的美容功能.恢复或改善鼻的形状即鼻整形美容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更新,已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2014年美国已完成鼻整形美容术超过20万例[1].

    作者:杨玉成;肖玲;刘杰;柯霞;沈暘;黄江菊;胡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耳鸣的治疗方法进展

    耳鸣是在缺乏外界客观声源时的一种声音感知,可发生于单侧耳、双侧耳、颅内或颅周.原发性耳鸣或称客观性耳鸣,定义为:自觉耳内、颅内或颅周有鸣响的感觉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客观声源,伴或不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2].国外报道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17%[3-4].国内关于耳鸣的流行病学调查较少,有相关研究报道耳鸣患者约占耳鼻咽喉科门诊人数的7.5%[5].另有研究表明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群中耳鸣患病率达29.6%[6].已有研究表明耳鸣也存在于儿童群体中[7-8],但成人耳鸣患者更为普遍.多数患者反映耳鸣声是一种复杂的声响,包括多种纯音的组合、泛音、白噪声以及频带噪声[9].

    作者:吴迪;郑芸;向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免疫调节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是唯一通过免疫调节机制诱导产生变应原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法[1-2],在治疗完成后依然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疗效[3],已经成为变应性鼻炎(AR)的重要治疗方法[3,4-6],而且在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治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江银丽;朱新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继发性获得性胆脂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继发性获得性胆脂瘤(SA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18例行手术治疗并确诊为SAC的患者,对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干耳情况、鼓膜穿孔大小、上皮移行分类、上皮移行的位置、听骨链破坏、硬化灶、鼓膜张肌腱受累、胆脂瘤分级(JOS,2015日本)、乳突气化程度分级(JOS,2015日本)、术前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气骨导差及术后患者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8例SAC患者中,术前未干耳14例,干耳4例;所有患者均为紧张部中央型穿孔,其中近全穿孔5例,大穿孔 10例,中等穿孔2例,小穿孔1例;听骨链完整5例,听骨链破坏13例(其中锤骨受累6例,砧骨受累1 2例,镫骨受累4例);鼓膜张肌腱受累13例;合并鼓膜或鼓室内硬化灶9例;上皮移行源自锤骨柄14例,穿孔边缘3例,砧骨长脚1例;上皮向前上移行3例,后上移行3例,前上和后上移行1 2例;胆脂瘤分级Ⅰ级11例,Ⅱ级7例;乳突气化MC0 6例,MC1 10例,MC2 2例.术后随访3~16个月,所有患者鼓膜均完整,无胆脂瘤复发,术后气导听阈(43.02±14.96)dB较术前(56.32±10.15)dB显著降低(P<0.05),气骨导差(21.04±12.90)dB较术前(35.56土9.84)dB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C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多继发于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近全穿孔,病程较长,术前常不能干耳,上皮主要经锤骨柄移行,其次是穿孔边缘,可向前上或后上移行,常伴有鼓膜张肌腱及听骨链受累,乳突气化不良及鼓室硬化灶形成等,其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胆脂瘤,需进一步研究其临床病程进展及病理过程.

    作者:宋勇莉;陈俊;温立婷;乔燕;张婵娟;陈阳;查定军;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应用锥形束CT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形态的研究

    目的:探索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形态的方法,明确CBCT在评估人工耳蜗电极形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第1~2天实施植入侧颞骨CBCT扫描,使用NNT Viewer软件对扫描所得DICOM数据进行后处理,比较CBCT与X线平片识别手术相关结构的能力.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人工耳蜗双侧植入3例,左侧植入13例,右侧植入36例.CBCT可用于评估耳蜗内电极形态的方法有Panorex模式、MPR模式、3D-Ceph模式和3D-Bone模式4种方法.CBCT识别手术相关结构的能力明显高于X线平片.结论:CBCT评估手段灵活多样,在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形态方面有独特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跃帅;龚树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过程中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25例,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8周,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时患者AR相关症状和指标、外周血DC数量、比例以及活化程度的变化.结果:AR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症状评分、嗜酸粒细胞比例以及血清AR特异性抗体sIgE和T-IgE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达到88%.患者DC细胞数目和DC/PBM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R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活化DC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86和CD80均不同程度降低,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逐渐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DC细胞分泌的IL-10的浓度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同时DC刺激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在治疗后显著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有助于抑制AR患者外周血DC的活化和成熟,这可能与其纠正DC参与的Th2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症状有关.

    作者:申震;李白芽;戴浩;张少强;白艳霞;邵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头脉冲抑制试验在单侧前庭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前庭神经炎患者头脉冲抑制试验(SHIMP)的参数特征,探讨SHIMP在前庭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门诊就诊的20例前庭上神经炎患者,利用视频头脉冲检查仪获取前庭上神经炎患者头脉冲试验(HIMP)及SHIMP增益值.结果:全部患者HIMP检查中患侧甩头均可引出代偿性扫视,健侧甩头均引出无代偿性扫视;SHIMP检查中健侧甩头均可引出反代偿性扫视,患侧甩头均引出无反代偿性扫视或仅有微弱扫视.前庭神经炎患者HIMP患侧、健侧增益值分别为0.56±0.15和0.99±0.13;SHIMP患侧、健侧增益值分别为0.45±0.13和0.9±0.13.HIMP患侧及健侧增益均较SHIMP患侧及健侧增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健侧HIMP及SHIMP增益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HIMP联合HIMP可评估前庭神经炎前庭功能损伤及保留情况,也可动态监测患者前庭代偿情况.

    作者:陈飞云;张玉忠;吴彩芹;成颖;胡娟;韩鹏;陈耔辰;高滢;任晓勇;许珉;张青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咽喉反流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评估和分析成年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咽喉反流(LPR)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70例需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成年患者,通过反流症状指数和反流体征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反流组和对照组,观察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述疼痛,但反流组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2组患者的体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流组有6例出现继发性出血,而对照组只有1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局部感染或肺部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LPR与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尤其是扁桃体术后出血.

    作者:谭杰;静媛媛;韩琳;郑宏伟;刘燕;耿聪俐;刁桐湘;王琳;李雪实;赵一馨;申金霞;张立红;余力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喉癌患者认知功能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以山西省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发的喉癌患者和招募的同年龄(±3岁)、性别匹配以及文化程度相近的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韦氏记忆量表为研究工具,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现状.结果:喉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与文化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喉癌组的记忆商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与对照组在韦氏记忆量表中除经历、定向、联想测验外,其余测验结果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喉癌患者在记忆力(如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注意力(如图片、再认、触觉)及计算力(如心智积累)方面比同年龄(±3岁)、性别匹配以及文化程度相近的健康志愿者差,喉癌患者表现出认知功能损害或者低下,是患者康复过程中应重视的恢复环节.癌症相关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有助于帮助癌症患者早期改善认知功能,减轻家属及社会负担,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作者:宋开艳;徐勇;高伟;郝文天;姚景春;王磊;蒋宏;高泽慧;王雪瑞;王斌全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SWE联合ATA(2015)指南超声模式在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第3代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ATA(2015)及SWE+ ATA(2015)3种模式对性质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明确超声在BethesdaⅢ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性病变(AUS)/滤泡性病变(FLUS)的216例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AUS/FLUS类结节的临床资料及二维超声特征,根据ATA(2015)超声指南分级标准对所有结节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分级,在新型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VTIQ)模式下测量病灶内部横向剪切波速度(SWV),获取SWV的大值(SWVmax)和平均值(SWVmean).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单一模式和联合模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佳诊断界点,并根据诊断界点得出诊断效能等指标.结果:①在AUS/FLUS良恶性结节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结节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AUS类结节多表现为不规则边界和微钙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4);②ATA(2015)指南超声模式对AUS类结节的良恶性评估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FLUS类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③AUS/FLUS类结节的SWVmax和SWVmean值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④使用ATA(2015)+SWE联合模式诊断AUS类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得到曲线下面积为0.912大于单一诊断模式[ATA(2015):0.854,SWE:0.862],说明联合模式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诊断模式.结论:SWE不仅能够弥补ATA(2015)在FLUS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不足,而且能有效提高ATA(2015)在AUS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效能.

    作者:刘俊峰;陈云璇;郑英娟;温德惠;王义成;薛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儿童急性鼻-鼻窦炎的过敏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过敏因素在儿童急性急性鼻-鼻窦炎(ARS)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伴或不伴过敏的ARS患儿进行症状评估.方法:2016-06-2018-01期间选择207例4~12岁ARS患儿以及85例对照组儿童,利用问卷调查采集受试者基本信息,记录患儿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由ARS患儿母亲填写儿童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5).根据SPT结果将ARS患儿分为ARS伴过敏组和ARS不伴过敏组.分析2组患儿参数之间的不同.结果:在207例ARS患儿中,44.4%的患儿对至少1种吸人性变应原过敏,40.6%的患儿对至少1种常年性变应原过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常年性变应原过敏比对季节性变应原过敏更常见.在ARS伴过敏组患儿中鼻塞(5.28±1.34)、鼻涕(5.07±1.04)、鼻后滴漏(4.63±1.31)和鼻(眼)痒(4.28±1.51)是为严重的4个症状.过敏组患儿的鼻塞症状、过敏症状、情绪症状以及行为症状4个子量表的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过敏组患儿.结论:过敏因素在儿童ARS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曹载载;项海杰;高金建;黄赛瑜;郑博;詹翔;陈如如;陈波蓓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体位改变对OSAHS患者过度日间嗜睡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体位改变对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90例OSAHS患者行Epworth嗜睡量表嗜睡量表评分(ESS)并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组(5≤AHI<15)、中度OSAHS组(15≤AHI<30)和重度OSAHS组(AHI≥30),比较体位改变对不同程度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影响.结果:由仰卧位变换为侧卧位时,3组微觉醒指数差异、夜间低血氧饱和度(MinSpO2)、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率(REM%)及N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率(NREM%)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0、43.67、15.81、13.17,均P<0.05);与仰卧位相比,OSAHS重度组侧卧位时MinSpO2、REM%及NRE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2.41、2.90,均P<0.05).仰卧位呼吸暂停指数(S-AHI)、侧卧位呼吸暂停指数(L-AHI)与OSAHS轻、中度组ESS评分无相关性(P>0.05),而L-AHI与OSAHS重度组ESS评分显著相关(r-0.454,P<0.01);REM L-AHI和NREM L-AHI与OSAHS重度组ESS评分显著相关(r=0.522,P<0.01;r=0.425,P<0.001).结论:睡眠体位改变对重度OSAHS组的睡眠结构、呼吸事件有显著的影响,与S-AHI相比,L-AHI更能反映重度OSAHS患者日间嗜睡严重程度.

    作者:张欣;徐彧;王成禹;李佩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重度婴幼儿喉软化症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中-重度婴幼儿喉软化症的临床特点,CO2激光声门上成形术在喉软化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确诊的18例中-重度喉软化症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中度患儿,8例重度患儿.按喉软化症分型,大部分为混合型,其中Ⅱ型2例、Ⅲ型3例、Ⅰ型+Ⅱ型5例、Ⅱ型+Ⅲ型7例、Ⅰ型+Ⅱ型+Ⅲ型1例.其中8例重度患儿接受CO2激光声门上成形术,10例中度患儿行保守治疗.对8例手术患儿术后喉喘鸣、呼吸、体重、进食等进行评估,所有患儿跟踪随访12个月.结果:8例重度患儿行CO2激光声门上成形术,术后喉喘鸣、呼吸困难、呛咳症状迅速得到改善,术后3个月均完全治愈.10例中度患儿3个月无一例治愈,6个月2例喉喘鸣、呼吸困难基本消失,7例症状好转,1例处于平台期;12个月8例患儿呼吸困难基本消失,2例轻度喉喘鸣,继续保守治疗.18例患儿均密切监测体重变化、饮食、呼吸情况,其中5例手术患儿在3、6、12个月体重比例均明显高于未手术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可疑喉喘鸣患儿,使用电子喉镜有助于确诊中-重度喉软化症,患儿应该密切随访,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于重度喉软化症患儿建议积极手术治疗,CO2激光声门上成形术对改善重度喉软化症患儿呼吸困难、喉喘鸣、进食困难及体重增长等具有重要作用,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小,值得推广;对于中度喉软化症,建议密切随访,大部分可保守治疗,如有病情变化,可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张炳煌;骆献阳;陈爱民;姜元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自愈患者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自愈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耳鼻喉科眩晕门诊就诊的1 257例以位置性眩晕为主诉的患者,921例符合BPPV诊断标准(非自愈组),336例通过变位试验阴性诊断为BPPV自愈(自愈组),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336例(26.7%)BPPV自愈患者中,男111例,女225例,女性自愈率较男性低(25.9% vs 28.5%).②BPPV自愈组和非自愈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2和1∶2.3,均以女性多见,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③BPPV自愈组和非自愈组均以>50~70岁多见,在年龄分布上无差别.④BPPV自愈组和非自愈组首诊病程大多<2周,分别占75.3%和69.3%,但自愈组病程1~2周所占比例较非自愈组高(20.5% vs 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PV患者能否自愈与年龄、性别无明确关系,但女性可能存在自愈率偏低倾向.BPPV自愈患者自然病程大多2~4周,自然病程的差异可能与所累及的半规管种类有关.

    作者:张美娇;张秀丽;钟丽珍;王剑锋;刘得龙;张庆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丁苯酞对老年OSAHS患者氧化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氧化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中重度OSAHS合并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组、丁苯酞十无创呼吸机组及丁苯酞治疗组,每组30例.无创呼吸机组患者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3个月,丁苯酞十无创呼吸机组在CPAP基础上给予口服丁苯酞治疗3个月,丁苯酞治疗组采用单纯口服丁苯酞治疗3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3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SOD和MDA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下降(P<0.05).与无创呼吸机组治疗后比较,丁苯酞十无创呼吸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5),而丁苯酞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P<0.05),与丁苯酞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丁苯酞十无创呼吸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5);3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MoCA各项指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MoCA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其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创呼吸机组治疗后比较,丁苯酞十无创呼吸机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MoCA各项指标评分升高,丁苯酞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MoCA各项指标评分降低,与丁苯酞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丁苯酞联合无创呼吸机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MoCA各项指标评分升高(P<0.05).结论:丁苯酞有助于提高老年OSAHS患者血清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盼盼;汪彦辉;韩晓庆;黄超;戈艳蕾;王袁;赵雅宁;王玲;王金环;王红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OSAHS患者上气道容积与多导睡眠图部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OSAHS患者进行上气道成像,探讨上气道鼻咽、腭咽、舌咽、喉咽区容积及变化率与AHI、LSaO2的相关性.方法:①对51例经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的OSAHS患者分别按AHI、LSaO2值进行病情分度;②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测量患者于平静呼吸、闭口堵鼻深吸气(Miiller's)时相上气道各区域容积,计算容积变化率,观察上气道顺应性;③分别将CT所测得的各区域容积值与AHI、LSaO2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不同程度OSAHS患者上气道小容积均位于腭咽区;腭咽区不同呼吸时相的容积与AHI呈负相关,与LSaO2呈正相关;喉咽区平静呼吸时相的容积与AHI呈负相关;舌咽区Müller's呼吸时相的容积与LSaO2呈正相关.结论:①在OSAHS的诊断中,上气道腭咽区容积可不同程度反映AHI、LSaO2高低;②CT三维重建上气道容积测量对于评价OSAHS患者的上气道顺应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秀妮;陆钊群;吴平安;关亚峰;周萍;曾敬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OSAHS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其与血清神经肽Y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OSAHS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的相关性,探寻评价成人OSAHS患者认知功能状况的生物标志物;对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OSAHS患者认知功能的效度进行验证.方法:纳入72例OSAHS患者与16例健康对照者.对受试者进行PSG、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试;ELISA法检测受试者的血清NPY水平.14d后,随机选取对照组中的10例进行MoCA重新测试,检测MoCA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及同时效度.结果: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视空间能力、语言及注意力方面,血清NPY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105),相关性不显著.克朗巴赫系数α检测的MoCA内部一致性是可靠的(0.690),且删去“定向能力”信度增加(0.705);此外,MoCA的重测信度(r=0.884,P=0.001)、同时效度(r=0.701,P<0.01)均是可靠的.结论:MoCA评价成人OSAHS患者认知功能是可靠、稳定、有效的,且删去“定向能力”信度增加;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视空间能力、语言及注意力方面,随病情加重而明显;血清NPY水平可以反映OSAHS的严重程度;血清NPY水平与MoCA总分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其能否用于评价OSAHS患者认知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

    作者:唐旋;杨立新;张梅;赵伍西;卢静成;段宗瑾;周宁;颜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7版AAO-HNSF《BPPV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治疗与患者教育

    BPPV自首次报道至今已近百年,得益于上世纪中期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近数十年BPPV的治疗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飞跃.2008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Foundation,AAO-HNSF)颁布了首份基于循证方法学的BPPV临床诊疗指南[1],该指南对于降低BPPV临床诊疗实践的变异性,改善治疗结局发挥了深远影响.时隔8年,BPPV新的研究证据不断产生,AAO-HNSF对指南进行了更新[2].本文对更新版指南中BPPV治疗及患者教育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对指南的方法学特征及其他内容的解读另文报道.

    作者:吴沛霞;王璟;李文妍;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