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近年来发病有增长趋势,由于其治疗困难,透析和肾移植费用昂贵而影响其预后.我院应用补中益气汤化裁对78例慢性肾衰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Cr、BUN、血红蛋白(HBG)、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BPC)、甘油三脂(TG)等的变化,并以用必须氨基酸(EAA)和血管紧张素Ⅰ转氨酶抑制剂(ACEI)、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为对照组.经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补中益气汤加减对慢性肾衰预后改善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本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根管充填是牙髓病及根尖炎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原理是将坏死牙髓去除,用无菌牙胶尖充填以断绝根管与根尖周组织的交通,预防再感染.笔者近10年来采用喹碘仿牙胶尖为材料对120例病人196颗牙进行根管充填,通过临床观察并与采用氧化锌糊剂牙胶尖根充65颗牙作比较,随访3年,显示喹碘仿牙胶尖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曾晓燕;崔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探讨外伤性尿道狭窄的理想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1980~2000年收治的211例获得半年以上随诊的病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近10年文献报导的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学;陈佐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RRI)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占小儿呼吸道疾病的20%以上,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易反复发生甚至迁延数月之久,部分患儿上呼吸道感染后迅速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少数则并发哮喘.我们从1998年~2000年10月采用免疫调节剂核酪及左旋咪唑联合防治RRI的反复发作,取得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
作者:陈恩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有关成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报道的文献较多,但儿童AOPP的报道较少.本院1991~2001年共收治儿童AOPP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发展口服疫苗对于粘膜和系统免疫具有重要意义.近10多年来有研究发现许多蛋白质分子口服后能够有效地通过肠道上皮,引起粘膜及系统免疫应答,具有作为口服疫苗中抗原载体的潜力,为解决口服疫苗的输送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现将其研究的情况作一概述.
作者:胡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竹节人参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SD大鼠及昆明种小鼠各40只,各随机分为4组,SD大鼠给药组分别给予竹节人参提取物0.2,0.4g/kg灌服15d;小鼠给药组分别给予竹节人参提取物0.15,0.3g/kg灌服15d,另设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观察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S.D大鼠竹节人参提取物0.2,0.4g/kg,小鼠竹节人参提取物0.15、0.3g/kg灌服,可显著提高脑组织LDH及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论竹节人参提取物对S.D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刘家兰;李德清;段先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魔芋葡甘聚糖(KGM)对大鼠肾脏血液动力学--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血浆流量(RPF)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两周后将模型大鼠分为两组,每日分别以KGM(B组)和生理盐水(C组)灌服共8周,此后测定两组大鼠的GRF和RPF.结果B组大鼠GFR和RPF各为1.37±0.15ml/(min@100g)和3.99±0.42ml/(min@100g);C组大鼠GFR和RPF各为1.61±0.22ml/(min@100g)和4.65±0.68ml/(min@100g);而正常对照组(A组)大鼠GFR和RPF各为1.17±0.13ml/(min@100g)和3.38±0.41ml/(min@100g).其中B组较C组大鼠GFR和RPF明显下降(P<0.01),但未能降至A组大鼠小平.结论KGM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大鼠异常增高的GFR和RPF,但尚不能纠正至正常水平.
作者:刘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益宫止血口服液中人参、补骨脂、何首乌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人参、补骨脂、何首乌在薄层色谱中,分离效果良好,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同的位置上,有相同的颜色和荧光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此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复性好,有利于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殷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民族药雪里见的资源分布与生长特性,为保护濒临灭绝的雪里见,开发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材资源,完成鄂教2000A09006重点科研课题做基础性工作.方法对雪里见开展资源调查,采集样本进行基源鉴定和理化实验鉴定.结果资源调查发现雪里见在恩施曾分布广泛,但由于人们对雪里见生态的破坏和滥采滥挖导致了该品种濒临灭绝.雪里见的繁殖特性为雌雄同株,基源鉴定证实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其形态特征、理化特征均明显.
作者:张国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性,44岁,教师,一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散在瘀斑,无发热、头痛、胸闷、胸痛,伴头晕乏力等不适而入院.体检:T36.5℃,P80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神清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平卧,全身见散在紫癜及瘀斑较多,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咯音,HR8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门诊血象:Hb107g/L、RBC2.89×1012/L、WBC1.8×109/L、PLT42×109/L、L45.6%、N49.4%,肝、肾功能正常,HBsAg阳性.即往无类似病史,近两次月经不规则,每次提前并量多,有子宫肌瘤病史.
作者:许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24岁,结婚3年,孕3次均发生晚期流产,孕期分别为5、6、8个月,其中后一次为活胎于24小时后不明夭折,3次胎儿有无畸型不详.夫妇染色体检查:男方核型正常;女性为:46,XX,inv(9)(pter→p13::q13→cen→p13::q13qter).病例2,女性,35岁,婚后8年孕5次发生流产,但时间大多在孕后40多天左右;夫妇染色体检查结果:男方:46,XY,亚二倍体占22%;女方46XX,inv(9)(pter→p13::q13→cen→p13::q13qter)..
作者:龚太平;夏瑞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酶,它主要由人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ELPI)和人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hTERT)三部分组成;端粒酶能够以自身携带的D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以弥补端粒的丢失阻止端粒的缩短,使得细胞逃脱程序性死亡(凋亡),或者获得无限增殖能力而永生化[1].因此,端粒酶对维持端粒的长度并保持生理功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认为:TELPI是端粒酶合成的模板;TPI是端粒酶的蛋白成分之一,其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其TELPI基因经转录后修饰可调节端粒酶活性;hTERT作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具有逆转录酶活性,以hTR为模板,向染色体末端添加末端序列,是端粒酶活性调节的重要因子[2].
作者:龚太平;车玫;王伟平;袁新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诊断及定位错误、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对神经根管狭窄认识不足、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遗漏、椎管瘢痕粘连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髓核切除要干净,并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注意维持脊柱稳定结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应斟酌取舍.
作者:汤立新;何振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组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舒喘灵+酮替芬组18例(S-K组);氨茶碱+赛庚啶组13例(A-S组);抗感染+祛痰、止咳组13例(对照组).结果15天止咳总有效率S-K组为100%、A-S组为92.0%,两组比较P>0.05,但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8.4%),P<0.01、0.05;S-K组复发率(11.1%),A-S组复发率(30.8%),两组比较,P>0.05;转化为典型支气管哮喘S-K组(33.3%),与对照组(69.2%)有显著性差异,P<0.05,A-S组(53.8%)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舒喘灵+酮替芬和氨茶碱+赛庚啶两种疗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适用于对吸入疗法不合作的婴幼儿患者;舒喘灵+酮替芬可有效地防止其转化为典型支气管哮喘,应是基层医院优先选用的药物组合.
作者:黄华;林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低位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切除吻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大肠癌并低位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手术体会,结合文献探讨大肠癌并低位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的适应症及围手术期处理.结果32例大肠癌并低位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切除吻合,其中29例无吻合口漏及其他并发症,2例发生吻合口漏,经引流、支持治疗获痊愈,1例术后早期死于中毒性休克.结论大肠癌并低位急性肠梗阻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处理,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作者:胡钦勇;王卫星;张家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BP、HR、SPO2、PETCO2及麻醉效果、气腹充气量的影响.方法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组,n=25例)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n=25例),监测患者于麻醉前、气腹前、气腹10min、30min及解除气腹后10min,5个时间点HR、BP、SPO2和PETCO2的变化,记录腹内压达1.17kPa时的气腹充气量及麻醉效果.结果①气腹后HR、BP、PETCO2均明显变化(P<0.05),EA组BP变化比CSEA组更明显(P<0.05);②CSEA组的气腹充气量明显多于EA组(P<0.05);③CSEA组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循环影响小,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杨坤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摸所经听诊三角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的经验.方法采用左侧肩胛下角内侧斜形切口,小儿长5~6cm,成人8~10cm,经听诊三角第4肋间(或经第4肋床),胸膜外到达动脉导管位置,结扎未闭动脉导管28例,年龄2.5~24岁,平均(10±5)岁.结果全组无肺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1例两次手术止血.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可应用经听诊三角切口入路,创伤小,恢复快,肺部并发症少,尤其适应于10岁以下儿童.
作者:马心健;崔广德;王超峰;李振龙;马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热应激蛋白70(HSP70)对苯所致骨髓干细胞活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骨髓干细胞,体外33℃,5%CO2孵箱中孵育过夜.随机分为:普通组,以不同浓度(0mmol/L、2mmol/L、10mmol/L、50mmol/L)的苯染毒2h;热应激组,细胞40℃受热1h,33℃恢复1h,再以苯浓度0mmol/L、2mmol/L、10mmol/L、50mmol/L染毒2h.应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骨髓干细胞活性.结果随着受热时间延长,HSP70表达增加;接受预热应激(40℃受热1h,33℃恢复1h)后的细胞经不同浓度(2mmol/L、10mmol/L)苯染毒2h,其细胞活性较未接受预热应激的普通组细胞高.结论HSP70的增加可能与热应激后苯所致骨髓细胞毒性减轻密切相关.
作者:郭有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氟、硒、镉染毒对大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氟、硒、镉单独或联合染毒后,检测大鼠血清、肝、肾、睾丸等组织中铁、硒、锌、镉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过量的氟、硒、镉都可引起大鼠各组织中铁含量的显著增加,并且三者表现出协同作用;硒和镉能导致各组织中相应含量的增加,特别是主要分布器官可成数倍的浓集.过量氟、镉可引起各组织中硒、锌的缺乏,硒则可使肝、肾、睾丸中锌水平普遍提高.氟+硒、镉+硒以及氟+硒+镉联合可减少肾硒、肝镉的蓄集,同时也可减少氟、镉所致锌的损失.结论氟、硒、镉对锌、硒、镉的影响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
作者:牟素华;段先宇;胡启托;覃思;罗军;董兴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对病人的心理、康复和预后均有直接影响.众多研究表明,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手术后反应、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1〗.因此,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辅助手段,已广泛用于外科临床护理.为了进一步掌握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需求特点,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曾对本科100例手术病人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杨代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方法,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护理程序的第一个步是评估,评估首先要收集资料.而与病人沟通是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护士在搜集病史、介绍住院环境、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等护理过程中,必须使用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与病人沟通,关键的一步是能抓住与病人沟通的契机.所谓契机指的是事物转化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护士与病人沟通当成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交谈,形成一种一问一答的形式.护士问的多,病人由于受病情、环境、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回答得少,导致沟通的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护士在工作中经常寻求反馈,明确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是否被患者所接受.现就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抓住与病人沟通契机的谈几点体会.
作者:李庆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诺和笔是一种数字显示注射胰岛素剂量,将人胰岛素与注射器合二为一的钢笔型人胰岛素注射器.2000年我科在使用诺和笔注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人中,实施了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道体会如下:
作者:林丽;覃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弹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神经拨术治疗,并以50例健康人为对照,分别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水平.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求P值用t检验.结果100例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比积、全血比粘度(高切、中切及低切)、体外血栓长度及湿重高于健康组,而治疗后又趋于正常,P<0.05或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流呈粘稠倾向,其病因及疗效可能与血液流变学相关,疼痛解除血流变学恢复正常.
作者:吴效普;刘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广羚散、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观察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76例疗程及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5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疗程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广羚散,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疗程短的方法.能否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冯兴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部正式颁布,迄今已两年有余.该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本世纪初,我国颁布实施新的《药品管理法》,首次以法规形式确认我国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这些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在保障民众健康、保证民众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实施意义、办法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曾繁典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