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经筋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两组血清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血清中p38MAPK和NF-κB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西大略和买马斯特大学KOA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和形态学(Lequesne)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WOMAC、Lequesn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38MAPK、NF-κB蛋白及mRNA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p38MAPK、NF-κB mRNA及NF-κB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BC、TNF-α和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WBC、TNF-α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筋手法配合电针治疗KOA患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发挥作用.
作者:刘菲;阳乐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在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OIR)模型中,观察三七总皂苷经PI3K/Akt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80只7 d龄C57BL/6J小鼠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OIR对照组、三七总皂苷(PNS)组和雷珠单抗组,每组各20只小鼠.正常对照组从第7 d到第17 d在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余下3组第7 d到第11 d在氧浓度为75%±1%的饲养箱中饲养,之后在正常空气中饲养至第17 d,PNS组第12 d玻璃体腔注射PNS 1μL,雷珠单抗组第12 d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1μL,所有小鼠在第17 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的阳性表达;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3k,Akt,VEGF-A,FGF2 mRNA的表达.结果OIR组可见大量内皮细胞核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进入玻璃体;PNS组和雷珠单抗组见少量突破的内皮细胞核;OIR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NS组和雷珠单抗组明显低于OIR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IR组VEGF在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多,PNS组和雷珠单抗组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IR组VEGF-A,FGF2,PI3K,Akt的表达上调(P<0.05),与OIR组比较,PNS组和雷珠单抗组VEGF-A,FGF2,PI3K,Akt的表达下调(P<0.05),PNS组与雷珠单抗组VEGF-A,FGF2,PI3K,Akt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NS经PI3K/Akt能够调节VEGF和FGF2抑制氧诱导的新生小鼠OIR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叶天航;彭芬;吴素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在神经网络构建卵巢早衰预测模型基础之上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输入参数筛选,以期提高模型预测能力.方法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卵巢早衰预测指标的多个逻辑结构进行分层的基础上,对各项预测指标进行权值设定,按权值大小筛选出有效预测指标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再依据临床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后,对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 前7位高权值卵巢早衰预测指标分别为抗苗勒氏管激素、抑制素B、卵泡刺激素、窦状卵泡数、A型行为、妇科手术史和克罗米芬激惹试验;所构建的卵巢早衰预测模型实际值与输出的相关系数为0.9450,预测精度达到94.76%;验证模型泛化能力时,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7.62%、93.26%、92.53%;与多种预测模型比较,经层次分析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效力更佳.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卵巢早衰预测方法(AHP-BPNN)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吴妍;童玲;肖丽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姜黄素组及模型组给予TAA溶液腹腔注射造模诱导肝纤维化模型,2次/周,连续8周,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从第5周开始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姜黄素溶液灌胃(100 mg/kg,200 mg/kg,400 mg/kg),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4周.实验结束后,生化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Real time-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HE切片显示模型组肝细胞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破坏严重,可见变性、坏死的肝细胞,汇管区中心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姜黄素各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不同程度减轻,肝细胞结构排列较为整齐,纤维增生减少,肝损伤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HA、LN、PCⅢ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各剂量组ALT、AST、HA、LN、PCⅢ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TGF、α-SMA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姜黄素治疗组CTGF、α-SMA mRNA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姜黄素可缓解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干预CTGF、α-SMA的表达有关.
作者:雷志雄;郭鹏;汪晓;刘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PWT)和热痛阈(PWL))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脊髓背角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腰5脊神经结扎组(SNL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各10只.各组大鼠先行L4-5鞘内置管,SNL组和DEX组大鼠行左侧腰5脊神经结扎,术后DEX组经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2μg/10μL,Sham组和SNL组经鞘内注射等容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给药1次/d,连续7 d,术前及术后第1 d、3 d、5 d、7 d检测各组大鼠PWT、PWL.7 d后处死大鼠,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左侧腰5脊髓背角IL-1β的表达.结果 SNL组、DEX组大鼠术后第1 d、3 d、5 d、7 d PWT明显低于Sham组(P<0.05);DEX组大鼠在各相应时间点PWT明显高于SNL组(P<0.05);SNL组、DEX组大鼠术后第3d、5d、7dPWL明显低于Sham组(P<0.05);DEX组大鼠在各相应时间点PWL明显高于SNL组(P<0.05);SNL组、DEX组大鼠脊髓背角IL-1β蛋白表达高于Sham组(P<0.05);DEX组大鼠脊髓背角IL-1β蛋白明显低于SNL组(P<0.05).结论 脊髓IL-1β表达增高参与了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疼痛;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能明显缓解神经病理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背角IL-1β表达有关.
作者:陈虎;王小云;袁小芳;颜学滔;陈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肝癌与固醇-27羟化酶(CYP27A1)的关联性研究近况及发展趋势,探讨CYP27A1在肝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使用GoPubMed工具搜集文献资料,展开计量分析;基于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获取CYP27A1蛋白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并依据The Cancer Genome Atlas内RNA-Seq数据集整理绘制CYP27A1高低表达情况在肝癌患者中的生存曲线.结果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PubMed中共收录相关文献13篇,整理后共得出20个高频研究关键词及主要作者信息、12个顶级期刊收录情况、1份研究地域分布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肝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的CYP27A1呈现明显的低表达趋势;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YP27A1的高表达有助于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结论 二者的关联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CYP27A1可能是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张孟之;管连城;柴艺汇;李文;高洁;秦忠;陈云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水平与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BMI≥25 kg/m2)30例为T2DM肥胖组,T2DM非肥胖患者(BMI<25 kg/m2)30例为T2DM非肥胖组;以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收集3组对象的一般资料,采集空腹血液样本,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HDL-C,LDL-C,TG,TC),ELISA法检测血清TXNIP水平,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T2DM肥胖组、T2DM非肥胖组、对照组血清TXNIP依次降低(P<0.05);②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XNIP与HOMA-IR、BMI、FPG、HbA1C、FINS、TG、TC呈正相关(P<0.05),血清TXNIP与ISI、HOMA-β水平呈负相关(P<0.05);③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SI、BMI为血清TXNI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TXNIP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孙雅南;潘佳秋;张丽丽;刘禹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片口服,1片/次,1次/d,连续12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唑来膦酸,1次/d,连续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临床治疗有效率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BMD水平高于治疗前,β-CTX、BAL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BMD水平高于对照组,β-CTX、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691,P<0.05);实验组脆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496,P<0.05).结论 唑来膦酸能升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BMD水平,降低β-CTX、BALP水平以及脆性骨折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高太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D1(PKD1)在雄激素促前列腺癌PC-3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选择生长良好的第3~6代细胞,分别以100 nm/L,50 nm/L,10 nm/L睾酮处理后,分为100 nM组、50 nM组和10 nM组,并以包裹空载质粒或PKD1质粒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雄激素对PKD1蛋白表达的影响,侵袭小室法检测PKD1在雄激素促PC-3细胞侵袭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睾酮(10,50,100 nm/L)处理PC-3细胞48 h,均能明显降低PKD1蛋白表达(P<0.05);睾酮(100 nmol/L)能显著促进PC-3细胞的侵袭数目(P<0.001);以PKD1质粒转染PC-3细胞,过表达PKD1后,睾酮促PC-3细胞的侵袭数目明显降低(P<0.001).结论 不同剂量的睾酮可浓度依赖性降低PKD1的蛋白表达,促进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
作者:胡俊东;徐少光;黄超;杨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Notch3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otch3受体与NSCL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外科手术切除后由病理确诊为NSCLC 8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术前未经放、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的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为癌旁距离肿块边缘5 cm以上、经病理HE染色证实为正常的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Notch3受体的表达.结果 NSCLC肺组织中Notch3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9.937,P<0.01);Notch3受体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类型(肺腺、鳞癌)无相关性(P>0.05);TNMⅢ+Ⅳ期中Notch3受体水平阳性率为73.3%,TNMⅠ+Ⅱ期阳性率为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9,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otch3受体阳性表达率为84.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率为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53,P<0.05).结论 Notch3受体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otch3受体参与了NSCLC的发病及进展,对NSCLC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同时,阻断其表达有望成为NSCLC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魏煜;赵蕴伟;李树民;梁姗姗;王春玲;姚伟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向跨膜(Klotho)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DN患者68例,其中无蛋白尿组(DM组)23例,微量蛋白尿组(DN1组)25例,大量蛋白尿组(DN2组)20例,同期门诊诊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2例为对照组(DC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Klotho蛋白、TGF-β1水平,统计并分析这两种蛋白与蛋白尿及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TGF-β1、Klotho蛋白水平与FPG无相关性(P>0.05),与HbA1c、TG、UREA、CR和UACR有相关性(P<0.05);DM组、DN1组、DN2组TGF-β1水平高于DC组(P<0.05),Klotho蛋白水平低于DC组(P<0.05);DN1组、DN2组TGF-β1水平高于DM组(P<0.05),Klotho蛋白水平低于DM组(P<0.05);DN2组TGF-β1水平高于DN1组(P<0.05),Klotho蛋白水平低于DN1组(P<0.05);2型糖尿病DN中,TGF-β1与Klotho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28,P<0.05).结论 TGF-β1、Klotho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蛋白尿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强;王振;初瑶瑶;张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睾丸良性肿瘤患者感知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睾丸良性肿瘤患者36例,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患者感知病耻感问卷(PSS-IBD)、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OHQOL-100)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病耻感评分低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3个月家人、朋友、重要的他人、病耻感总分与社会家庭、情感功能存在相关性(P<0.05);术后6个月家人、朋友、重要的他人与情感状态相关(P<0.05);同事与领导、病耻感总分与社会家庭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睾丸良性肿瘤患者感知病耻感会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提升;在不同时间段,患者感知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相关性表现为不同的特点;病耻感主要与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有关.
作者:陈远华;刘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72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SF-36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40,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瞿国峰;邹毅;叶茂;冷华伟;张玉峰;桂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脐围与腰围的相关性及使用脐围替代腰围用于诊断代谢综合征(MS)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入院治疗的且能平稳站立并配合测量腰围与脐围的MS患者,收集患者的腰围、脐围、血脂、血糖、血压等临床资料,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脐围与腰围的相关性.以腰围诊断MS为金标准,计算以脐围诊断M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结果 脐围与腰围呈高度正相关(r=0.895,P<0.001),使用脐围诊断MS的敏感度为92.79%(103/111);特异度为97.49%(272/279);阳性预测值为93.64%(103/110);阴性预测值为97.14%(272/280);约登指数为90.28%.结论 脐围的测量简便易行,用于诊断MS的准确性较高,可替代腰围诊断MS.
作者:张儿花;刘永佳;罗筱敏;邓芝禾;何君连;叶芬华;何兴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和血清酶类水平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急慢性白血病患者65例,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35例(急性组),慢性白血病患者30例(慢性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微量元素(血锌、铜及铬元素)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氨酰转移酶(GGT)、亮氨酸氨基肽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及白细胞(WBC)水平.结果 治疗前急性组和慢性组患者血铬、血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急性组血铜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铬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慢性组血铬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急性组、慢性组HBDH、GGT、ALP、LDH及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BDH、GGT、ALP、LDH及WBC较治疗前下降(P<0.05);慢性组治疗后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慢性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液中微量元素和血清酶类水平会发生一定改变,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各项生化检验结果确定治疗方案,能够较好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高疗效.
作者:周晶晶;常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CSP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CSP,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进程.
作者:赵艳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微量泵与胰岛素泵序贯应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T2DM)合并DK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给予微量泵与胰岛素泵序贯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微量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维持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比例.结果 治疗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维持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微量泵与胰岛素泵序贯治疗是治疗DKA的有效办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萍;韩坤;沈亚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全视网膜光凝(PRP)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为DRⅢ~Ⅳ期患者58例(100只眼),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只眼,均行PRP术,术后A组给予普拉洛芬眼液点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点眼,术后3、7、14、28 d分别行泪液分泌试验(SIt),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A组治疗后3 d患者SIt、BUT、F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3 d患者SIt、BUT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FL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7 d、14 d及28 d SIt、BUT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FL低于治疗前(P<0.05);B组SIt、BUT明显高于A组(P<0.05),FL低于A组(P<0.05),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能有效治疗PRP术后干眼症.
作者:苏凡凡;聂尚武;呙明;王金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椎体强化后锥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自评量表(ADL)分别对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两组VAS评分、ADL评分及后凸角度(Cobb角).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Cobb角改善好,疼痛症状减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作者:周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金排石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金排石颗粒,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石率及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P<0.05),且结石排出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88.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P>0.05).结论 三金排石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可推广使用.
作者:程武松;陈洪波;赵纯雄;曾晖;罗钦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案治疗,尤瑞克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连续治疗14 d.入院时及治疗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NHI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尤瑞克林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尤瑞克林组有效率86.4%(51/59)高于对照组66.1%(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尤瑞克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伊婷婷;郑越昌;张佳月;程春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PCI术后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等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鉴于人口老龄化和新生人口数量失衡,椎间盘退变(IDD)发病率持续升高,近年来关于该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IDD中的表达与调节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总结IDD的定义、MMP-1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调节等研究进展,以期能够了解如何降低椎间盘中MMP-1含量,从而为延缓IDD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振;李延坤;翟凯;田云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放射性肺损伤也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放射性肺损伤不同程度限制了放射治疗的剂量,进一步加大了胸部肿瘤的治疗难度,继而影响肿瘤局部控制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临床上缺乏可靠的早期诊断和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是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诊断、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贵丹;胡兴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癌症是全世界医疗工作者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之一,排在第一位的当属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阶段的放化疗手段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弊处.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综合调理等方法能有效减少放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显现出新的曙光.
作者:田发念;朱菊香;杨毅;柯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风邪为始动因素,外感可兼寒热,内伤多夹痰火,并同痰瘀互结,壅滞经络.故以风痰瘀阻为基本病机,祛风化痰、行瘀止痛为基本治疗大法.验之临床,佐入苦辛开降、通络止痛药,取效甚佳,不必拘泥于燥烈之弊,附验案一则以例证.
作者:陈明玲;过伟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