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7X
  • 国内刊号:42-1844/R
  • 影响因子:0.87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37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中医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1年4期文献
  • 254例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已成为成功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严重障碍之一.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其愈后一般较差,此类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并发医院感染,因而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监控对象.笔者对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254例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华中亚;刘诗海;王如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症肺结核患者肺内感染使用抗生素疗效分析

    重症肺结核患者由于病程长,肺组织破坏严重,机体抵抗力差,易并发肺内感染,故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控制病情,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3年来对123例重症肺结核患者肺内感染使用抗生素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3例中,男性81例,女性42例;年龄18岁~84岁,平均年龄48岁.初治肺结核46例,复治肺结核7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14例,Ⅲ期矽肺者2例,海洛因依赖者13例,肺化脓症3例,气胸5例,肺心病17例.

    作者:肖嫄;朱木新;樊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寿胎丸加减治疗先兆流产89例

    先兆流产是以妇女在妊娠早期出现腰酸腹痛、阴道少量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疾病。笔者自1994年~1999年运用补肾固冲安胎之寿胎丸加减治疗本病8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清感口服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所观察141例外感高热患者均以发热为主,腋下体温在38.5°C以上(热势可有波动),并伴有身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口渴、或咳嗽、或呕吐、或咽痛、舌红或淡红,苔黄或薄黄或白,脉浮数或浮滑数等外感症状.西医诊断均属感染性疾病,病种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含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炎.

    作者:邢宏志;谭宗艾;刘毅;朱诗立;刘炼;邓红玲;袁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路皂茵陈汤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35例

    自1997年11月~2000年11月,笔者用路皂茵陈汤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64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8岁~64岁,平均年龄41岁.对照组29例,其中男23例;女6例;年龄在21岁~68岁,平均年龄39岁.两组患者TBiL均为50umol/L~85umol/L,ALT为85u/L~170u/L,ALP为180u/L~240*#u/L,黄疸持续时间均为90天~150天,平均112天.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诊断标准.

    作者:张双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脾虚大鼠脑-肠轴β-EP水平与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脾虚大鼠脑-肠轴β-EP水平与血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对大鼠进行长期脾虚造模,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大鼠下丘脑、血浆、胃窦、小肠组织β-EP的含量,同时检测各大鼠循环血LTT、RBC-C3b-RR、RBC-IC-R,相关分析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脾虚大鼠LTT与下丘脑、血浆β-EP之间呈正相关,与胃窦和小肠β-EP之间呈负相关;RBC-C3b-RR与下丘脑、血浆β-EP之间呈正相关,与胃窦和小肠β-EP之间呈负相关;RBC-IC-R与下丘脑、血浆β-EP之间呈负相关,与胃窦和小肠β-EP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脾虚大鼠脑-肠轴β-EP水平与LTT、RBC-C3b-RR、RBC-IC-R之间有相关性,而且网络内不同部的β-EP水平与上述免疫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有差异.

    作者:吕琳;陈永红;肖国有;韦金育;李延;董晔;郭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甙对脊髓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三七总皂甙(panaxnotoginseng saponins,PNS)防治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65只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三七总皂甙(PNS)组,各实验组按2、6、12、24小时相点观察,Allens脊髓损伤模型100g*cm致伤脊髓.各组在相应时相点取脊髓组织,采取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变化.结果脊髓NOS阳性神经元表达:溶媒对照组>PNS组>假手术组>空白组.结论 NO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PNS通过抑制NOS活性而起保护作用.

    作者:李志强;王忠仁;彭青;李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补肾健脾方药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为探讨补肾健脾方药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影响,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E3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3组行完整双侧卵巢摘除术.术后第3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用药满12周后处死,分离出L3腰椎体及左侧股骨,进行骨矿密度、骨矿含量、表观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补肾健脾方药能明显维持切除卵巢大鼠椎体及股骨的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和表观密度.

    作者:陈宝龙;冯坤;王健智;宋永伟;刘颜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芪多糖和加味玉屏风汤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比较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和加味玉屏风汤(MJSD)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影响的效应差别.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相同浓度APS或MJSD共同培养前后胸腺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亚二倍体的变化,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MJSD和APS对胸腺细胞的自发凋亡及由地塞米松磷酸纳(Dex-p 10-7M)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MJSD的作用优于APS.结论 MJSD的免疫调节作用优于APS.

    作者:杨燕萍;胡冬根;陈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质量评价新方法——中药指纹图谱

    为了更好地保证中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中医药走出国门并与国际接轨的形势,进一步加强中药品质评价的科学化与标准化已势在必行.而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 国外植物药的质量评价状况目前,国外对中药的研究成效颇丰.他们以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作为质量控制依据,将评价中药质量的方法建立在化学及药理学研究基础之上.例如,研究银杏叶标准制剂EGB761的标准时,不仅控制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而且对黄酮中槲皮素、山荼酚和异鼠李素的比例,以及总内酯中银杏内酯A、B、C、丁和白果内酯的比例,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德国著名生药学家Wagner教授就研究了人参、黄芪等常用中药的质量评价方法,制定出不同来源的药材的TLC和HPLC指纹图谱,为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美国民间组织美国草药药典(American Herbal Pharmaco Poeia,AHP)就美国市场上流通的热点植物药和中药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可借鉴的质量标准,出版了贯叶连翘、五味子、甘草等药物质量标准的单行本,并确立了比较稳定可靠的TLC和HPLC分析结果和指纹图谱.

    作者:江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黄泻心汤饮片与颗粒汤剂黄酮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可能性.方法:对比研究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的TLC、HPLC色谱.结果: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的TLC、HPLC色谱图大致相似,但色谱图显示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有关成分含量高.结论:三黄泻心汤的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意义.

    作者:张秀桥;周东斌;刘焱文;张朝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维宁健身茶袋泡剂抗疲劳与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维宁健身茶袋泡剂的抗疲劳、降脂作用进行药效实验.方法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对维宁健身茶袋泡剂进行耐力试验、减肥试验及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结果实验小鼠游泳时间延长,大鼠TG水平下降、体重下降.结论维宁健身茶袋泡剂具有抗疲劳、抑制实验动物体重增加、降低实验动物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

    作者:苏桂香;许汉林;黄先石;张世芳;李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述中药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临床治病,能否收到良好的疗效,取决于理法方药的准确性,除因辨证之法不当而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能够影响其疗效,如中药质量问题.以下谈谈在临床用药中中药质量的问题,以供同道参考.1 中药品种质量对疗效的影响1.1 中药品种混乱历代本草上都存在同名异物现象,直到目前仍有不少的药名未被统一规范,这种品种混乱的情况,少则是两物同名,多则十余种药物同名.如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干燥成熟的种子,主产于陕西,主要功效是补肾固精,养肝明目.但市场上沙苑子品种较多,据不完全统计达4科10种植物的种子,常见的有同科植物独尿豆、凹叶野百合、尾州野百合、田皂角、紫云英、直立黄芪的种子.前3种种子均含生物碱,误服后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导致肝腹水和肝昏迷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可见,如果临床选用的沙苑子品种不对,自然影响其疗效.又如金钱草是治疗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的常用中药,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金钱草有5个科,达8种药.这些不同种类,在植物亲缘上又不相近的药物,有的有效,有的则无效.如果将一些伪品或代用品作药用,必将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徐南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温贴灵的稳定性考察

    温贴灵系由冰片、肉桂等四味中药精制而成的透皮剂.经临床验证,该药外敷神厥穴,治疗风寒型及脾虚型腹泻、虚寒腹痛,效果明显.冰片芳香走窜、通利诸窍,为方中主药.本实验以冰片有效成分变化作为指标,用高温加速实验(初均速法)和留样观察实验全面考察该药的稳定性.

    作者:彭洁;彭勇;许汉香;李全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金钱白花蛇及混淆品的鉴别

    对金钱白花蛇及混淆品黄链蛇、赤链蛇进行了性状比较,并用不同溶剂分别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为鉴别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建华;何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消炎止咳贴敷贴皮肤后麻黄碱的残留量

    目的:通过测定消炎止咳贴在敷贴皮肤不同时间后麻黄碱的残留量来间接推断药物成分被机体所吸收的量.方法:比色法测定,检测波长为413nm.结果与结论:消炎止咳贴敷贴穴位后,其麻黄碱的残留量随敷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24小时内麻黄碱残留量下降较显著,24小时后下降缓慢.

    作者:余子川;韩建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烧伤Ⅰ号与磺胺嘧啶银粉抗渗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烧伤Ⅰ号与SD-Ag抗渗作用.方法:用家兔耳造模为浅Ⅱ度烫伤,通过称重法和容积法比较各组免耳组织含水情况并计算肿胀度.结论:烧伤Ⅰ号对烫伤所致的家兔耳肿胀及炎细胞浸润的改善作用较SD-Ag强,提示该药临床用于治疗烫伤有较好的抗渗作用.

    作者:方一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克糖兴胰丹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鼠血糖的影响

    采用化学药物刺激法制备糖尿病鼠病理模型,观察克糖兴胰丹对其血糖的影响.以克糖兴胰丹3g/kg灌胃,连续用药7天后,对糖尿病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但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作用.

    作者:魏其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质量标准控制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医药界多以传统的经验判断中药质量的真、伪、优、劣,此方法缺乏系统、科学的分析.近几年来,药学工作者在中药分析方面作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实验数据和经验.现就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测定方法、制剂评价等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介绍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的研究背景、分离提取,以及药理等方面应用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作者:倪学文;吴谋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咳喘膏贴的醇提取与水提取两种工艺中麻黄碱提取率的比较

    目的:比较咳喘膏贴复方的80%乙醇提取与水提取两种工艺中麻黄碱的提取率.方法:以提取浓缩的浸膏中麻黄碱含量为考察指标,以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合《中国药典》中的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80%乙醇提取工艺的麻黄碱提取率为91.7%,水提取工艺的麻黄碱提取率为43.7%.结论:80%乙醇提取工艺优于水提取工艺.

    作者:韩建伟;余子川;徐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跌打镇痛液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扭体法进行跌打镇痛液的抗炎镇痛药理研究,并对460例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0例与对照组(正骨水)11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本品能抑制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痛阈值、抑制由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6.86%,副反应发生率0.43%;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副反应发生率3.64%.二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品治疗关节及肌肉损伤有显著疗效,且副反应小.

    作者:梅全喜;苏培基;钟希文;王宗伟;吴惠妃;伍中庆;梁食;张晓君;彭伟文;高玉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收率和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养血口服液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佳工艺条件为: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所得煎煮液浓缩至1ml,含1g生药,醇沉浓度为70%.结论:本法可用于养血口服液的生产.

    作者:刘合刚;苏明武;汪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中医病理及治疗探讨

    本文探讨了肾病综合征的中医病理变化及治疗原则.认为肾病综合征存在着阳虚、阴虚、水湿、瘀血、气滞等病理变化.针对这些病理变化,中医相应地要采取温阳、养阴、祛湿、活血、行气的治疗原则.临床应权衡利害,仔细辨证,在数法并进的同时有所侧重,或一法独施,急治其标.

    作者:袁军;徐敏;陈陶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人才专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就高等中医教育而言,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又包括专业素质教育,还有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等.本文仅就中医人才专业素质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所谓专业素质,通常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本领和技术特长;或者说主要指大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本领,其中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必须的能力两个方面.

    作者:黄保希;彭智海;童思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医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及培养途径

    高等中医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中医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简称德育),体现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在此就中医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培养途径,研究思路简述如下.

    作者:彭智海;黄保希;胡永年;童思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祝贺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建系30周年

    1 历史与现状1.1 概况30年前,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在荆楚大地上诞生了,它的成立拉开了湖北省高等中药教育的序幕,开创了湖北省高等中药教育的先河.中药系于1997年更名为药学系.现已成为湖北省高级中药人才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药学系的办学规模有了长足发展.目前设有中药学、制药工程二个专业,并已完成药物制剂专业的申报工作;还设有中药研究所、中药标本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以及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成立的湖北省执业药师培训中心等机构.现有基础课教研室、中药鉴定教研室、中药化学分析教研室、中药制药教研室,以及4个相应的实验室,共承担2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现有在校学生近千人,人才培养已形成成教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办学模式.现有教学实习单位30余家,基本上满足了实习教学的需要.全系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3人,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及湖北省师德标兵,多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办公室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