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采用双次乳化法制备装载有肝素的PLGA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缓释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 ①使用双次乳化法制备PLGA-肝素纳米粒(PLGA-Hep NPs);②对PLGA-Hep纳米粒进行理化分析和体外缓释效果评价,主要指标有:纳米粒径分析、表面形态观察,测定药物载药量和绘制体外缓释曲线等;③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评价PLGA-Hep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 ①所制备的PLGA-Hep纳米粒呈球形,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和肝素载药量与初始肝素投入量相关,当肝素投入量为100 mg时,粒径平均大小为(184.8±3.0)nm,Zeta电位为(-20.24±0.83)mV,1mg PLGA-Hep纳米粒装载(48.7±2.3)μg肝素;②体外缓释试验提示:突释阶段肝素释放率在24 h内达(26.6±2.8)%,缓释阶段纳米粒可稳定释放,在14 d时释放达(54.9±1.9)%;③细胞增殖实验提示PLGA- Hep纳米粒对细胞体外生长无不良影响,细胞相容性好.结论 采用双次乳化法制备的PLGA-Hep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效应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显示了PLGA纳米粒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曹建军;李源;程龙;张凯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h2诱导黑色素瘤细胞树突生成的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加入Rh2,记录其诱导细胞树突生成的时间及细胞数.加入甲基-β-环糊精预处理清除胆固醇后,再次观察对Rh2诱导细胞树突生成的影响.用荧光偏振测量仪检测Rh2对反映膜流动性的DPH(1,6-二苯基1,3,5-已三烯)及TMA-DPH(1-[4-(三甲铵)苯基]-6-苯基1,3,5-已三烯)两种荧光探针的影响.结果 在B16黑色素瘤细胞中,Rh2(18.5 μmol/L)在2h内诱导了树突的生成,而用10 mmol/L的甲基-β-环糊精预处理清除胆固醇后即可抑制Rh2的这种作用.加入Rh2后2min内,Rh2即改变了DPH的荧光偏振,但对TMA- DPH却没有影响.结论 Rh2影响了胆固醇调节的膜脂质双层的生理特性,从而可能进一步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
作者:姜永生;王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体内趋化因子MIG(即IFN-γ诱导单核因子,又称CXCL9)的表达情况,并了解MIG水平与核苷类似物治疗的关系.方法 通过ELISA方法检测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及7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MIG水平,并检测32例CHB患者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清MIG水平.结果 CHB患者血清MI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患者血清MIG水平与HBV-DNA定量(r=0.309 2,P<0.01)和血清ALT水平(r=0.390 4,P<0.01)呈现正相关,与肝脏结节改变、腹水、癌变相关(P<0.05).CHB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3个月后血清MIG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伴随HBV- DNA及ALT水平下降(P<0.01).结论 慢性HBV感染能诱导患者体内趋化因子MIG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病毒含量和肝脏的炎症程度密切相关,MIG可能成为预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下调趋化因子MIG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延缓乙肝患者病情的进展.
作者:曾丹;夏羽佳;何嘉怡;唐望先;刘梅;田德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物理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探求其作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体外细胞粘附实验对其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并与涤纶(Dacron)作平行对照.结果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血液相容性较高,经统计学分析与Dacro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体外细胞粘附实验中,经细胞计数Dacron为(5.34±0.94)×103,PCL-PEG静电纺丝膜为(7.82±0.85)×104,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为(8.04±0.84)×104,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则为(1.39±0.76)×105,经统计学分析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与Dacro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与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血液相容性较高,且更易于与内皮细胞粘附,显示其成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前景.
作者:王永生;张凯伦;程龙;李源;周成;刘成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癌基因c-myc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及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构建高表达c-myc的质粒pcDNA3.1-c-myc;将构建好的pcDNA3.1-c-myc质粒转染入LoVo细胞系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myc在LoVo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常氧和乏氧状态下LoVo细胞系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水平及HIF-1α的蛋白水平.应用条件培养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观察其形成血管的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1-c-myc质粒;常氧、乏氧状态下转染pcD-NA3.1-c-myc质粒后,LoVo细胞系中HIF-1α的mRNA水平无变化,VEGF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HIF-1α蛋白水平明显增高.高表达c-myc的LoVo细胞上清液培养HUVECs细胞后能增强其成管能力.结论 在LoVo细胞系中高表达c-myc,可以促进细胞HIF-1α和其下游的VEGF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作者:陈成;王桂华;李兆明;李小兰;陶德定;龚建平;胡俊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同时检测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利用抗人CD34和D2-40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102例宫颈组织中的MVD和LVD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MVD和LVD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MVD与临床分期(P<0.01)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相关性;LVD与临床分期(P<0.01)、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P<0.01)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还发现早期宫颈病变组织中MVD和LVD的水平呈正相关(r=0.620,P<0.01).结论 早期宫颈病变中MVD和LVD与宫颈病变的临床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高MVD和LVD促进宫颈病变的发展和转移,并且早期宫颈癌的血管新生和淋巴管新生密切相关.
作者:蔡俐琼;杨守华;王泽华;刘登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已经构建好的四环素诱导细胞周期素B1 (Cyclin B1)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探索可能与Cyclin B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加入四环素的单克隆细胞株能表达带有Myc和His标签的Cyclin B1.将未诱导和用四环素诱导48 h的细胞裂解后,分别加入10μg Myc的单克隆抗体,用免疫沉淀法(immune precipitation,IP)沉淀可能和Cyclin B1相作用的蛋白,将蛋白混合物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银染法明确差异蛋白,再用质谱(mass spectrometry,MASS)行蛋白鉴定.结果 用质谱鉴定出的蛋白有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有丝分裂阻滞缺失样蛋白1(Mitotic arrest deficient-like protein 1,MAD1-like 1,MAD1L1)和热休克蛋白8(heat shock 70kD protein 8 isoform 1).结论 除Cyclin B1和CDK1直接相互作用外,Cyclin B1与CDK2、MAD1L1和热休克蛋白8都可能有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
作者:何乐亚;魏欣;徐丰;闵江;刘鹭;李国东;傅寅佳;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帕马丁(levo-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大鼠海洛因强化效应和自发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4只,用固定比率强化程序建立大鼠海洛因自身给药行为模型,模型建立后动物随机分为2组(n=7):L- THP 2.5 mg/kg组和L-THP 5.0 mg/kg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L-THP对大鼠海洛因固定比率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溶媒组、L-THP 2.5 mg/kg组和L-THP 5.0 mg/kg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L-THP或等量溶媒对大鼠自发活动度的影响.结果 在固定比率程序测试中,L- THP(2.5,5.0 mg/kg)可显著抑制大鼠海洛因自身给药行为,与基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自发活动度测试中,与溶媒对照组相比,L-THP 2.5 mg/kg组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THP 5.0 mg/kg组活动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L-THP 2.5 mg/kg组可降低大鼠海洛因的强化效应,且不会影响其活动度.
作者:马宝苗;乐凯;茹琴;李长雷;干永平;王代松;杜中华;金国章;李超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由脐带华通胶组织(Wharton's jelly)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以下简称UC MSCs)的方法,并进行UC- MSCs的各项鉴定.方法 脐带华通胶组织采用胶原酶以及胰酶序贯消化法分离得到UC-MSCs,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征,向成骨、成脂以及成神经元细胞诱导分化并鉴定.结果 由人脐带华通胶可以有效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细胞培养24~48 h内细胞开始贴壁生长,5~7 d左右可以传代培养,在2~3周时间内可以迅速扩增至107到108数量级.各项分化鉴定试验证实UC-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成骨、成脂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UC-MSCs在体外培养传至20~30代仍保持稳定的细胞表面标记.结论 由人脐带华通胶可以有效地获得间充质干细胞,这种UC-MSCs能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是今后细胞治疗很有前景的种子细胞.
作者:胡晶琼;李慧玉;欧阳为相;胡丽;卢聪;张兰男;陈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脑红蛋白(Ngb)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①假手术组,②缺血组,③Hemin组,④LY(LY294002)组,⑤Hemin+ LY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评定大鼠神经功能并计算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gb蛋白表达和PI3-K/Akt活性变化.结果 脑缺血后Ngb蛋白表达增加,Hemin可诱导Ngb高表达,磷酸化Akt (pAkt)水平亦同时升高,脑梗死体积减小,神经功能改善;LY294002特异性阻断了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加重了脑损伤,不能抑制Ngb表达.结论 细胞存活信号通路PI3-K/Akt可能介导了脑缺血后Ngb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蓓;李亚军;张世俊;任会云;王敏娟;郭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心梗区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情况,探讨MSCs经冠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n=7)和DMEM培养液对照组(n=6).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通过心导管介入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第2对角支以远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即刻,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梗死相关冠脉注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过的MSCs和DMEM培养液.于心梗前、细胞移植后4周对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观察心脏大体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显微结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细胞的肌钙蛋白T (Cardiac Troponin T,c-TnT)、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Cx-43)的表达.结果 移植后4周,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减小(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对照组病变区心肌变性、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清楚,移植组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不清,且在梗死区中可见部分排列相对整齐的肌纤维结构.Masson染色显示移植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融合较少,排列较为有序,而对照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斑块状融合明显,排列紊乱.MSCs移植组DAPI阳性细胞c-TnT、Cx-43表达阳性.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后即刻进行经冠状动脉MSCs自体移植,MSCs可以在梗死局部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从而抑制左室重构,显著改善心功能.
作者:赵国安;孙海燕;王显良;何飞;武惠敏;刘迎春;杨秀丽;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营养剥夺促进肝癌细胞侵袭的机制.方法 以Hank's平衡盐缓冲液对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细胞进行营养剥夺培养,同时构建转染针对自噬基因Atg3的siRNA(siRNA-Atg3),观察营养剥夺在Atg3基因沉默前后对肝癌细胞自噬活性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分析自噬活性与侵袭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平衡盐缓冲液较对照完全培养液能明显诱导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内自噬体形成[(93±5)vs.(40±6)/高倍视野,P<0.05;(83±4)vs.(36±4)/高倍视野,P<0.05]及LC3蛋白的表型转换,抑制P62蛋白表达,同时显著增加HepG2和BEL7402细胞的侵袭数[(60 875±1 051)vs.(15 812士515),P<0.05;(59 750±1 571)vs.(15 500+645),P<0.05].转染siRNA-Atg3可沉默细胞Atg3表达并显著对抗营养剥夺诱导的LC3蛋白表型转换和P62蛋白表达下调,HepG2和BEL7402肝癌细胞的侵袭数较未转染细胞也明显减少[(17 438±427)vs.(59 875±520),P<0.05;(17 250±408)vs.(59 500±540),P<0.05].结论 自噬可能是营养剥夺条件下促进肝癌细胞侵袭性增加的主要机制.
作者:李俊;杨斌;郭瑜;郑启昌;彭滔;柯文波;张磊;熊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MexAB-OprM外排泵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N)干预铜绿假单胞菌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见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的变化,筛选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株.PCR扩增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株oprM、mexB和mexR;real-time PCR检测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株mexB的mRNA水平;对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株进行mexR基因测序分析.在阿奇霉素作用下,观察铜绿假单胞菌的mexB基因表达及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美罗培南的MIC值变化.结果 从20个临床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中筛选出8株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检测表明这8株菌oprM、mexB和mexR均呈阳性,mexB的mRNA水平均较PAO1显著增高.对8株MexABOprM高表达菌mexR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菌株PAO03的mexR基因存在突变.阿奇霉素可显著降低mexR基因未突变MexAB-OprM高表达菌株的mexB基因的表达和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美罗培南的MIC值,而对菌株PAO03和nalB突变株(mexR基因突变MexAB- OprM高表达菌株)无显著影响.结论 阿奇霉素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MexAB-OprM外排泵的表达,提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作者:夏超;谢旭华;王丽丽;龚凤云;宋莹;宋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携带大鼠SOCS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评价其转染效果,为血管增殖性疾病转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BamH Ⅰ和EcoR Ⅰ将目的基因pUC57-Simple-rSOCS3及腺病毒穿梭载体pYr-adshuttle- 4(带GFP标记)行双酶切.回收酶切质粒的目的片段进行连接,产物转化至DH5α感受态.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测序.通过LR体外同源重组将rSOCS3表达框构建至pAd/PL-DEST腺病毒表达载体上.将腺病毒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包装腺病毒,PCR鉴定此腺病毒中是否含有rSOCS3基因.放大培养并收集病毒,TCD法测定病毒滴度.将此病毒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效率,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检测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rSOCS3腺病毒穿梭质粒酶切鉴定正确,测序与rSOCS3基因库中的序列完全相符.PCR鉴定pAd/PL-DEST腺病毒表达载体成功携带目的基因rSOCS3.TCD法测定的终滴度为2×1010pfu/mL.荧光显微镜观察此病毒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效率在80%以上,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大鼠SOCS3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高表达,为血管增殖性疾病转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向水;董念国;刘金平;史嘉玮;肖雅琼;王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短时间干预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及对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MSCs被不同浓度(0、0.01、0.1、1、10 ng/mL)和时间梯度(6、12、24、48 h)的TGF-β1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MSCs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CXCR4的表达,并使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来鉴定MSCs细胞的迁移能力.CXCR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结果 将MSCs细胞短时间暴露在TGF-β1中会导致CXCR4的蛋白水平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升高,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表达升高,于24 h时达到高峰;而此时,检测MSCs细胞暴露于TGF-β124 h这个时间点的CXCR4的mRNA水平,发现其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升高,而且MSCs的迁移能力增强,但MSP的结果显示CXCR4基因甲基化状态并未发生改变.结论 MSCs细胞经TGF-β1干预后,其CXCR4的表达增加,迁移能力增强.
作者:禹虔;杨述华;冯勇;刘先哲;陈东;王小红;陈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分析14例青春期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加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探讨青春期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采取此手术的可行性和相关手术处理技巧.方法 2004年10月~2011年3月,通过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加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矫治14例青春期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2~18岁,平均14.3岁;其中单个半椎体10例,多个半椎体2例,半椎体合并对侧骨桥或肋骨融合2例;病变位于胸段(T4、T5、T7、8、T9)4例、胸腰段(T11、T12各2例、L1、2、L2各1例)6例、腰段(L3、L4各2例)4例.术前脊柱侧凸Cobb's角63°~105°,平均76°;脊柱后凸角42°~83°,平均56°;躯干偏移3.0~31.5 mm,平均14.1 mm.内固定使用CDH 3例,TSRH 9例,中华长城2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7~72个月,平均36.4个月.手术时间147~428min,平均221min;术中出血210~1 860mL,平均860mL.固定融合节段7~13个椎体,平均9.6个.术后脊柱侧凸Cobb's角13°~45 °,平均31.2°,平均矫正率58.9%;术后脊柱后凸Cobb's角11°~39°,平均26.5°,平均矫正率59.0%;术后躯干偏移0~10.3 mm,平均为4.3 mm.随访中脊柱侧、后凸和躯干偏移无明显矫正丢失.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加压时椎弓根切割1例,代偿弯加重1例,术后切口渗液1例.结论 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加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青春期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其矫形效果满意、固定可靠.
作者:方忠;李锋;熊伟;廖晖;李光辉;方煌;陈安民;肖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倒置排石床辅助治疗肾下盏残石的作用.方法 79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WL)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后出现肾下盏残石患者,残石直径小于4 mm,随机、对照、单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者使用倒置排石床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每日多饮水,保持尿量2 000 mL以上.1个月后行腹部平片复查残石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倒置排石床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及残石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的解剖参数如肾下盏长度、肾下盏肾盂夹角和肾下盏盏颈宽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实验组的残石清除率达到75%而对照组仅为41% (P<0.05).结论 倒置排石床可提高肾下盏残石的清除率,可以作为PCNL、SWL和URL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王博涵;刘军;姚炜敏;夏丁;余虓;郭小林;陈志强;叶章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评价ABCD3评分系统临床判断患者TIA后早期高危发生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126例TIA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ABCD3评分.结果 TIA发生后7d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0.3%.糖尿病(OR 4.28,95% CI 1.48~12.30,P=0.023)、7d内TIA发作超过2次(OR 6.29,95%CI 2.31~17.12,P<0.001)、同侧颈动脉狭窄≥50% (OR 6.48,95%CI 2.25~19.49,P<0.001)、症状持续超过60 min(OR 4.58,95%CI1.62~12.94,P=0.015)是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ABCD3评分为0~3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3%;ABCD3评分为4~5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7.4%;ABCD3评分为6~7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5.6%;ABCD3评分为8~9分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1.7%,趋势性检验P<0.001.结论 ABCD3评分对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T1A患者ABCD3评分值越高,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相对越高.
作者:舒敏;章军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情况,探讨GH-IGF-Ⅰ轴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GHR和IGF-Ⅰ的表达情况,采用信访或电话访问形式收集患者生存资料.一致性检验用Kappa分析,分类资料的差异性比较用x2检验,应用Kaplan- 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别用于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①GHR、IGF-Ⅰ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②GHR、IGF-Ⅰ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Dukes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③癌组织中GHR和IGF-Ⅰ表达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IGF-Ⅰ轴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明显,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权;刘莉;刘丽;魏晟;陈继贵;王倩;刘畅;聂绍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鼻蝶内镜外科技术在斜坡区脊索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对7例颅底斜坡区脊索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手术共8次,其中1例因复发行2次手术,1例是复发病例.肿瘤位于中上斜坡及鞍区,或主体位于中上斜坡但向筛窦及眶内下壁明显突出,或呈广泛生长.7例患者均采用经鼻蝶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经鼻蝶内镜下全切肿瘤4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6例,无明显缓解1例.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个月至4年,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目前带瘤生存;1例复发外院再次手术后失随访;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的1例病例,目前带瘤生存,一般情况较差;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结论 经鼻蝶内镜治疗斜坡脊索瘤可以更好地辩认深部结构,可以更近距离到达斜坡区,是斜坡脊索瘤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作者:屈洪艳;蔡润;聂晶;吴华伟;吕红岩;毛德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球囊在中晚期高危妊娠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8月40例年龄在19~40岁的中晚期高危妊娠妇女.病例包括: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肝肾损害10例,子痫3例,糖尿病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小于28周3例,死胎8例,妊娠合并白血病1例,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肾功能不全伴胎儿生长受限(FGR)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3例,胎儿畸形合并羊水过少3例.放置方法;子宫球囊插入宫颈后置于宫颈内口并充生理盐水80 mL,宫颈-阴道球囊放置于宫颈外口并充生理盐水80 mL,12~24 h后无宫缩或宫缩不规律,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或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结果 40例高危妊娠的孕妇顺利引产39例,引产成功率达97.5%,自放置球囊到胎儿娩出平均时间26.5 h.10例加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7例加用小剂量催产索引产成功.结论 对于中晚期高危妊娠妇女中孕周尚早,胎儿存活率低下或已发生死胎及有肝肾严重损害者,双球囊引产安全有效,避免了药物对肝肾的损害,避免了不必要的剖宫产,降低以后再生育的风险.
作者:范翠芳;孙艳梅;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32例(33耳)外耳道胆脂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相关症状、内镜及CT特征、治疗结果.结果 患儿的平均年龄8.3岁(3~14岁),男26例,女6例.单耳发病31例,右耳多见,占21例.耳流脓和听力损害是常见症状.伴耳道肉芽形成者22耳,骨质破坏仅5耳.8耳行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22耳伴有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及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3耳伴有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及外耳道成形术.经治疗后32例患儿随访2~7年无复发.结论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报道率低,多为自发性,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作者:罗浩;舒艳;姚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分子量壳寡糖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的效果.方法 在3个6孔板中的盖玻片上形成24 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然后分别加入分子量为2 000、3 000和5 000的壳寡糖溶液,溶液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 g/L,作用30 min和1h,应用死菌/活菌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相结合,计算图片中细菌的面积百分比,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3种分子量的壳寡糖均可以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壳寡糖分子量相同时,随着壳寡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菌密度逐渐降低;当作用时间和壳寡糖溶液浓度相同时,分子量为5 000的壳寡糖促进生物膜脱落效果好(P<0.05).结论 分子量是壳寡糖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陈丽荣;陈卫民;张小燕;秦旭;郭三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失败原因及对策,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64例胶囊内镜检查病例.结果 64例胶囊内镜检查全小肠完成率为95%.食管扩张术后食管再狭窄胶囊内镜不能通过食管1例(1.5%),胶囊内镜小肠内嵌顿1例(1.5%),胶囊内镜胃内排出延迟10例(15.6%),电池耗竭前胶囊内镜没有通过回盲瓣1例(1.5%),肠道准备不佳致图像紊乱模糊6例(9.4%).结论 术前认真评估,合理选择患者,充分肠道准备,实时监测指导患者,可以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成功率和诊断率.
作者:刘曌宇;田德安;李荣香;黎培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左主支气管炎性闭塞致左全肺不张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间,8例左主支气管炎性闭塞致左全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均行左主支气管袖式切除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左主支气管慢性炎症,术后随访21~42个月,未发现支气管狭窄、肺不张,术后肺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左主支气管炎性闭塞致左全肺不张患者,内科及介入治疗无效,建议行左主支气管袖式切除成形术,尽量保留健康肺组织,改善术后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树;徐澄澄;张霓;潘小杰;付向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42例小儿HLH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男26例,女16例,临床症状以持续高热、肝脾肿大为突出表现,同时部分患儿合并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其它脏器受累;42例中感染相关性26例;非感染相关性5例;剩下11例病因不明;根据HLH-94或HLH- 2004方案治疗后,好转或治愈19例,死亡13例,失访1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25例患儿外周血CD3+/CD4+、CD3+/CD8+、CD3- /CD19+、NK(CD3(-)/CD16+/CD56+)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示患儿CD4+、NK(CD3- /CD16+/CD56+)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8+、B(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小儿HLH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较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改变可能与其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欣;张珏;金润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离、培养、鉴定大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e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旨在建立一种可以有效获取较高纯度和产量的BMECs的方法.方法 取出生3~5 dSD大鼠,采用匀浆、二次酶消化、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板中进行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培养6~7 d细胞呈典型的短梭形、多角形和“鹅卵石”样.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纯度达(96.70±1.53)%.细胞在6~8 d达到生长高峰.结论 成功地分离培养出了高纯度的BMECs,为进一步研究BMECs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正伟;卞红强;罗正利;王胜;王煜;陈劲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Mx1、IFNα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小鼠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初步评价其抗病毒作用.方法 建立HSE小鼠模型为病毒组,设置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RT- qPCR、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Mx1、IFN-αmRNA的相对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对Mx1进行测序.结果 HSE小鼠脑组织中Mx1、IFN-α mRNA的相对表达较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Mx1、IFN-α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6,P<0.01);Mx1测序后在BLAST进行比对,显示同源性为99.8%,证实合成Mx1基因片段的正确.结论 IFN-α可能诱导机体产生Mx1,从而对HSE发挥抗病毒作用.
作者:惠晶;赵春梅;刘强;王振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的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研究钙阻断剂伊拉地平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给予伊拉地平1周后,纹状体内注射6-OHDA造模,然后继续给药2周.用圆柱体试验和旋转试验评价损毁程度,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结果 行为学测试表明,伊拉地平预给药大鼠运动功能障碍有所改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用药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较模型组显著增多,提示伊拉地平预给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另1组动物在损毁后给药则没有明显改善.结论 伊拉地平有希望成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新型抗PD药物.
作者:胡明;陈国华;刘昌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泡造影剂及超声辐照介导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转染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分为A、B、C、D、E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质粒浸泡组、质粒+微泡造影剂组、质粒+超声辐照组、质粒+超声辐照+造影剂组.用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eNOS经微泡造影剂及超声辐照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辐照条件为超声探头频率为10 MHz,机械指数为1.9,辐照时间为10 min,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eNOS 5μg/mL.辐照48 h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VSMCs内e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T -PCR检测E组eNOS mRNA的表达显著,积分吸光度(IA)比值为(91.11±3.41)%,B、C、D组也有少量表达,IA比值分别为(26.10±1.32)%、(31.42±2.43)%、(35.05±2.25)%,与E组相比均P<0.05.蛋白印迹分析eNOS蛋白表达,A组有极少量表达,B、C、D组也有少量表达,IA比值分别为(22.12±1.33)%、(25.42±2.41)%、(33.11±3.11)%,而E组表达明显,IA比值为(84.22±9.22)%,与各组相比均P<0.05.结论 超声辐照结合微泡造影剂能显著提高eNOS基因在VSMCs的转染效率,提高细胞内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
作者:胡敏;张凯伦;项飞翔;潘铁成;魏翔;朱学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囊泡型质子泵(V- ATPase)非特异性抑制剂奥美拉唑(OME)增强多柔比星(ADM)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OME(终浓度为0、2.0、4.0、8.0、16.0μg/mL)处理A549细胞48 h后,锥虫蓝法测定OME对A549的细胞毒性.OME预处理0、24 h后,MTT法测定ADM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非细胞毒性的OME 4 μg/mL预处理,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A549细胞内ADM的浓度.RT-PCR法测()ME预处理后A549细胞内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录量.结果 不同浓度OME预处理的A549细胞锥虫蓝染色均未见蓝染细胞.与对照组比较,OME预处理后,ADM对A549细胞的IC50值明显下降(P<0.05);A549细胞摄入ADM量增加,排出量下降;A549细胞内MDR1基因转录明显下降.结论 OME对A549细胞无毒性作用,但能增强ADM对A549细胞的毒性,其可能机制为OME抑制MDR1基因的转录.
作者:郭喜喜;汪文东;王家顺;丁静民;张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 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基本过程胚胎的植入和生长要求子宫各种组织高度的重构.基质细胞快速增生和分化,腔上皮细胞逐渐凋亡,继之发生胚胎着床.胚泡滋养层与容受性子宫内膜接触后,基质细胞分化成蜕膜细胞,这一反应称为蜕膜化[1-2].人类蜕膜化一般发生于每个月经周期的第23天,受孕后持续至妊娠结束.小鼠的月经周期较短且不规则,只有接受到胚胎植入信号才会发生蜕膜化.
作者:董熙远;胡丹;钱坤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