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并随访6个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7.26±1.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2±2.05)分(P<0.05),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品质得到有效的改善与提高.
作者:王春;黄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TOAST分型及NIHSS评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发病72h内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各TOAST分型及NIHSS评分组血浆Lp-PLA2、LDL-C含量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LAA组和SAO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PLA2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组和对照组,且LAA组明显高于SAO组;中重型卒中组患者血浆Lp-PLA2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卒中组患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浆Lp-PLA2和LDL-C水平在不同病因及严重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差异,有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提供新依据和参考指标.
作者:涂宇;巩萱;彭芥微;朱培培;杨建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发生意外事故后急性期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与疾病发展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在我院抢救治疗的36例患儿(危重组26例,非危重组10例),与20例同期住院的病情较轻的支气管炎患儿对照.所有患者于入院当日及病情危重时均行血气分析、采静脉血送检血常规、血尿酸、LDH、ALT、CK-MB、Cr、进行小儿急危重症评分,记录治疗结局.按危重症评分分为:危重组(≤80分)和非危重组(>80分).结果 36例意外事故组血清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5.33±155.31) μmol/L、(276.55 ±79.12)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血生化显示尿酸明显增高[632.00(453.23,682.21) μmol/L]与非危重组[360.07(326.12,460.06) 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分析:36例意外事故患儿中9例死亡,死亡率25.0%;死亡组出院前一天UA进行性的降低[101.50(66.20,127.52) μmol/L],与好转组[231.40(178.22,278.71) 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血清尿酸增高与意外事故后危重程度成正比;尿酸急剧下降是意外事故后小儿死亡的危险信号.
作者:李佳欣;何玲;王松;符宗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CVST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口服华法林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恢复良好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观察组受累静脉窦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CVST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颅内无新的血栓形成或增大的现象.
作者:丘宝;饶俊平;宋宏中;陈培材;罗凌云;龙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白芷芦荟凝胶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6例放射性皮肤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例,其中观察组实施中药白芷芦荟凝胶治疗,对照组使用类固醇药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和瘙痒情况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和瘙痒程度均减轻(P均<0.05),两组患者疗效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针对急性放射性皮肤炎患者,采用白芷芦荟凝胶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晶;雷振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不同抗凝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高危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枸橼酸钠抗凝的方案;对照组30例,采用无肝素抗凝的方案.观察对比两组体外循环凝血状况、滤器和管路的使用周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体外循环凝血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滤器和管路的使用周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危出血患者采用枸橼酸钠抗凝的方案进行血液透析,能显著提升体外凝血状况,安全性良好.
作者:周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6例疑为小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超声、MRI及联合检查诊断小乳腺癌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结果 超声和MRI诊断小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超声和单独MRI检查(P<0.05).结论 超声联合MRI是诊断小乳腺癌较准确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同时也可作为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法,临床价值可观.
作者:胡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胶囊对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交学的影响.方法 将于我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内固定联合塞来昔布胶囊,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ib、D-D指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30/40),观察组95.00% (3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胶囊可有效改善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炎症反应,纠正血压高凝状态,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生理盐水和体温毯对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37℃生理盐水+体温毯组(A组),37℃生理盐水组(B组),22℃生理盐水+体温毯组(C组),22℃生理盐水组(D组),每组10例.所有手术均在3h内完成,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生理盐水用量、机体核心体温的变化、术后寒颤发生率、24h心血管并发症.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四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15min内核心体温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诱导后30min,D组患者体温显著低于其他三组;B,C两组较A组相比,体温降低,平均降低1.0℃ (P <0.05);D组术后寒战发生率(9/10)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B组(4/10)和C组(6/10)术后寒战发生率较A组(1/10)高(P<0.05).术后24h心血管并发症均为窦性心动过速,其中B,C组各1例,D组4例.结论 不同温度生理盐水冲洗会显著影响患者核心体温和术后并发症,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患者体温流失避免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黄婷;万杏;刘雅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阳性率,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RA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SLE组)及2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AKA、抗CCP抗体、RF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80例RA患者CCP、AKA、RF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8.8%、22.5%、71.3%和77.5%.40例SLE患者CCP、AKA、RF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0%、5.0%、37.5%和2.5%.而对照组阳性率均为0.结论 抗CCP抗体、AKA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
作者:董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单颗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患者进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的美学效果与主观满意度.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单颗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延期种植,观察组给予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治疗,随访12个月后,分别评价、对比两组美学效果与主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PES(红色美学分值)、WES(白色美学分值)评分评价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主观满意度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3% (P <0.05).结论 与延期种植相比,给予单颗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患者进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有利于提升其美学效果与主观满意度.
作者:程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阿那曲唑对肥胖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肥胖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他莫昔芬)和观察组(口服阿那曲唑),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接受内分泌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那曲唑用于术前治疗肥胖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轻微,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吴喆;秦佳宁;孙燕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儿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七氟烷进行麻醉,对照组患儿使用异氟烷进行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满意度.结果 观寨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小儿手术中,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根据某院静脉用药使用情况,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的类型及原因,加强审方力度,提高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成效.方法 对某院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探究该院PIVAS药师对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结果 该院PIVAS 2016年共计医嘱637515组,其中不合理医嘱3240组,占总医嘱的0.5%,在药师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即时干预下,每个月医嘱合理率都保持在99%以上,且呈上升趋势.结论 PIVAS药师对病区的长期医嘱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医嘱登记并定期汇总分析,同时进行干预,干预成效显著,可有效防止、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药师药学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
作者:饶夏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对98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将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采用的应对方式与常模进行比较,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甲状腺肿瘤患者面对因子、回避因子和屈服因子的分数分别为18.14±4.88、16.10±3.45、7.39±2.79,与常模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躯体功能与回避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46,P=0.015),社会功能与面对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53,P=0.012,),失眠与屈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 =0.230,P =0.045),便秘、腹泻与屈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28,P=0.024;r=0.216,P=0.032),经济困难与回避因子、屈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 =0.206,P=0.041;r=0.201,P=0.047).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应对方式与术后生活质量有关,应加强患者术前应对方式指导.
作者:胡锟;胡雅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BDNF)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探讨盐酸美金刚对VD患者的治疗效果和BDNF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VD患者(VD组)和4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对VD组患者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疗程6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分别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DNF的浓度.结果 VD组患者血清中BDNF的浓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VD组MMSE评分及血清BDNF水平明显提高(P<0.05),ADL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VD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盐酸美金刚对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有关.
作者:吕建国;孙燕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患肉患者内窥镜术后使用雷诺考特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术前均使用雷诺考特喷鼻,末后使用雷诺考特喷鼻1周后观察组继续使用雷诺考特,对照组不使用雷诺考特,其他治疗相同.对比两组鼻患肉的复发率.结果 一年内对照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36%,观察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内窥镜术后运用雷诺考特可预防鼻患内复发.
作者:王艳;田宗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门诊行药物流产的妇女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组(单药组)、雌孕激素联用组(联合组)和常规消炎、止血剂组(对照组),每组35例,均于孕囊排出后第7d、第14d、第21d抽取静脉血液,测定血清中孕酮(P)与雌二醇(E2)水平,并记录各组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的人数.结果 与对照组和单药组相比,联合组不同时间点血清P与E2水平均显著改善(P<0.01).三组患者平均出血时间相比,联合组出血时间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在21d治疗过程中,联合组月经恢复正常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雌孕激素的联合应用利于胎盘的剥离及排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门诊药物流产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患者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娟;吴伟媚;何燕行;李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异维A酸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异维A酸胶囊,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仪进行交普照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皮损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明显较对照组(68.33%)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肢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事,减轻皮损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韶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门诊收治的3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治疗,治疗后1个月回院复查,统计其效果.结果 回院复查的24例患者无耳部不适感,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正常,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操作简单,明视下操作,穿刺部位准确,治疗效果满意,基层医院门诊可推广开展.
作者:陈焕钧;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膝关节置换术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组(A组)32例,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32例,分别比较麻醉后各项指标、生命体征、术后不良反应等信息.结果 统计发现A组术前准备至麻醉操作完毕时间以及术后初次排尿时间均较B组短(P<0.05);A组麻醉后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较B组长(P<0.05).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结束时患者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无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3%,而B组为53.13%(P<0.05).结论 给予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较腰硬联合麻醉好,患者生命体征和各项指征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丽;任贤俊;董文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羊膜手术在眼表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实施羊膜手术治疗的眼表疾病患者48例(52眼),根据实施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羊膜遮盖术组、羊膜移植术组、羊膜填充术组.结果 三种羊膜手术方式总有效率为90.4% (47/52),其中羊膜遮盖术组15例(18眼),原发疾病为化学伤,有效率为100%;羊膜移植术组16例(17眼),原发疾病为睑球粘连,有效率为82.4%;羊膜填充术组17例(17眼),原发疾病包括角膜深层溃疡15例(15眼)及角膜穿孔2例(2眼),有效率为88.2%.术后随访6~24个月,三种羊膜手术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膜手术是眼表重建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作者:聂爱芹;蒋莉;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双探针泪道引流管治疗下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崇阳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6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猪尾巴针套线引出硅胶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探针泪道引流管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探针泪道引流管置管治疗下泪小管断裂,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艳;杜刚;王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应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CEM)联合腹腔镜下D3清扫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CEM联合腹腔镜下D3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并对其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术后病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26.0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EM联合腹腔镜下D3清扫术应用于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邹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多发性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多发性骨折择期行内固定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开始时给予负荷剂量1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而后以0.2μg/(kg·h)的速度静脉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其他麻醉用药和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I、SBP、DBP和SpO2的变化,两组患者失血量、PRBCs输入量、Hb%和Htc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SpO2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8时SBP、DBP值均明显大于观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RBCs输入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Hb%值和Htc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运用于多发性骨折患者术中,可减轻患者术中及术后清醒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和麻醉药物使用量.
作者:朱亮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治疗效果与临床安全性.方法 抽选在本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的治疗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对照组则是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脂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LDL-C较对照组低(P<0.05),而TG、HDL-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其疗效理想,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指数高,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陈胜鹏;姜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适合少、弱精症患者的禁欲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少精症和弱精症患者各16名,持续追踪他们的精液常规分析参数,记录他们单次排出精液的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和具有前向运动能力的精子总数,根据禁欲时间(2 ~3d、4~5d、6 ~7d)将所得数据分成A、B、C三组.结果 所有患者单次排出的精子总数随禁欲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精子活力随禁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少精症患者禁欲4~5d,弱精症患者禁欲2~3d,精液中具有前向运动能力的精子总数多,与其他组别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少精症患者禁欲4~5d,弱精症患者禁欲2~3d,可以获得较好的精液质量.
作者:朱俊;吴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因右侧腹股沟包块伴间断性瘙痒三月余.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腹股沟包块,并逐渐增大.伴瘙痒,呈间歇性,可自行缓解.近一月来患者时感局部瘙痒加重,瘙痒时包块稍有增大,未做特殊处理.于2017年5月20日到咸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就诊.
作者:刘丹霞;覃金红;许宁;赵桂花;李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8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术中体位正确摆放以及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按流程规范操控3D-C臂机;严格掌握骨水泥的调配技巧.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没有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中患者安全,术后2~48h患者疼痛缓解或消失.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和严密的病情观察使患者安全,并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执行.
作者:陈玉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寨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的是常规的脑病新生儿护理;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寨.结果 两组护理后4、10、16个月,两组各量表得分均显著优于入院时(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4、10、16个月的PDI、MDI、Gesel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症状,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乐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效果、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进食、引流管留置、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PSIQ总分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可显著减轻其术后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刘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情况,妊娠结局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均下降(P均<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患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妊娠结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玲;刘小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出生的8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 (P <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 (P<0.05).结论 在新生儿的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新生儿的疾病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护理情况较好,应用效果颇为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燕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胃癌根治术末后舒适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7%和67.8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后的SDS评分降低,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能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改善焦虑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汪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采用两种技术制备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混悬液,比较两者工艺差异,并对不同方法制得的纳米晶体混悬液进行质量评价,用以筛选出合适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湿磨法和高压均质法制备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混悬液,比较两者工艺的时间、仪器清洗、易损耗材等,测定两种方法的纳米晶体粒径大小及多分散系数、外观形态,分别对其含量及体外释放度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高压均质法制得的纳米晶体混悬液平均粒径为(350.5±20.6)nm,PDI为(0.19±0.08);湿磨法制得的纳米晶体混悬液平均粒径为(380.2±25.3)nm,PDI为(0.29+0.05).扫描电镜下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呈长棒状;高压均质法制得的主药含量损失率低于湿磨法.在0.2% SDS-PBS(pH=7.4)介质中释放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本文终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混悬液,制得的纳米晶体混悬液粒径分布均匀,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易于实现工艺放大.
作者:肖家超;胡思颖;李雪;胡春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柚皮素对紫杉醇引起的小鼠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健康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紫杉醇溶剂)、紫杉醇模型组和柚皮素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紫杉醇(10mg/kg),隔天1次,诱导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柚皮素(100 mg/kg)于紫杉醇注射前1d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2周.红外热刺痛仪和机械针剌分别测小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域值.结果 柚皮素灌胃给药可明显缓解紫杉醇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升高小鼠机械痛阈值和热刺痛潜伏期(P <0.05或P<0.01).结论 柚皮素能缓解紫杉醇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柯婷梅;谌琪;崔婷;葛沁;欧阳昌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方案设计在临床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指导整个临床研究的具体实施.本文综述了中医临床研究在方案设计和优化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如缺乏伦理学考虑,研究题目模糊,研究目的主次不明,诊断标准缺乏权威性,纳入排除标准粗狂,研究方法不严谨等问题及其优化方法,以期能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的整体水平.
作者:彭利琴;黄胜堂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小鼠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和意义.方法 通过卵清蛋白(OVA)及氢氧化铝致敏BALB/c小鼠建立交应性鼻炎模型;TFH细胞用抗小鼠CD4-FITC和抗小鼠CX-CR5-PE染色,流式细胞仪计数得到CD4+ CXCR5+在小鼠外周血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总IgE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鼻腔黏膜下层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实验组OVA特异性IE(OVA-sIE)浓度(50.44±1.40)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3.47±2.58) pg/mL(P<0.05);实验组外周血CD4+ CXCR5+的百分比(13.94±2.77)%明显高于对照组(6.25±1.19)%(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FH细胞的数量与OVA-sIgE浓度呈正相关(r =0.954,P=0.002).结论 交应性鼻炎小鼠外周血中TFH细胞数量增高,参与疾病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且与IgE升高的抗体类别转换反应紧密相关.
作者:刘志奇;谭明胜;刘立思;杨琨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