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4-5511
  • 国内刊号:42-1220/R
  • 影响因子:0.24
  • 创刊:198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7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医学新知杂志   2008年1期文献
  • 原发性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后应用中药减少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寻求减轻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佳方法.方法 经B超、CT、MRI及AFP测定确诊的肝癌106例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以西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等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能较快改善因介入治疗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

    作者:彭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超声内镜诊治胃癌的评价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EUS)诊断术前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准确性,为胃癌手术和内镜下粘墨切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术前使用线阵型超声内镜对业经病理证实的胃癌52例进行检查,行TNM分期,将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2例均行手术治疗.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EUS的T分期总准确率为65.4%,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4/5、7/12、7/19和16/16,其中EUS准确诊断早期胃癌4例,但1例胃黏膜下层癌,被诊断为固有肌层癌.EUS对手术可切除的预测为75.0%,但T4期胃癌手术切除率仅为25.0%(4/16).结论 EUS能准确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和早期胃癌,对指导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很大帮助.对T4期胃癌患者,虽然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对指导根治性手术的意义不大.

    作者:贾业贵;邓长生;吴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房角相关结构与年龄相关性改变的研究

    目的 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房角相关结构进行测量,并明确各参数值与年龄的改变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30岁正常人20例(40只眼),设为A组;40~50岁正常人20例(40只眼),设为B组;60岁以上正常人20例(40只眼),设为C组.采用UBM对A、B、C组的房角相关结构进行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房角相关结构的测量值均数,从中寻找与年龄增长的关系.结果 三组之间房角结构相关指标,即前房轴深、房角宽度、虹膜静息长度等测量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前房变浅,房角变窄,虹膜增长,晶状体变厚,睫状突位置前移,这种变化在60岁以后尤为明显.结论 推测年龄因素对房角相关结构的改变与中老年人中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较高有关.

    作者:李俊;蔡小军;许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低温透析避免低血压发生的机制

    目的 探讨低温透析纠正低血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长期规律透析患者中容易发生低血压或者血压偏低者16例,分别采用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交叉透析,各4次.自身前后对照,每次透析观察血压、心率、相对血容量(RBV)以及体温的变化,并且在透析末平卧采静脉血检查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与常温透析比较,低血压发生率低(低温组22.3%,常温组为34.2%),低血压出现的时间晚(常温组3.95±0.44h,低温组4.43±0.56h,P=0.037),血压、心率高,相对血容量低(低温组为0.73±0.11,常温组为0.821±0.09,P=0.022),透析后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升高(P<0.05).结论 低温透析能够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机率.通过诱发机体应激反应,使血管紧张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加,来达到纠正低血压发生.

    作者:袁移安;李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脂联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和SNP276G→T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正常对照160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脂联素基因SNP45、SNP276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NP45和SNP276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SNP45和276多态性可能不是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学标志.

    作者:王忠莉;夏冰;姜黎;胡正国;曹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童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 观察儿童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外周血CE4+T细胞、CD4+/CD8+比值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2年~2006年对湖北省19例HIV/AIDS儿童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方案为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1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联合应用.治疗前(MO),治疗后第1~36个月(M1-36)定期检测外周血CD4+T、CD8+T细胞数量.结果 CD4+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在治疗后M3显著增加(P<0.05),其中,CD4+T细胞数绝对值在M12达到峰值,至M36均维持在较高水平,CD4/CD8比值在治疗后M9上升至峰值.结论 儿童HIV/AIDS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显著增加,有助于机体免疫重建.

    作者:王艳军;赵东赤;邹典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研究不同剂量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结果 丹红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性缩小大鼠心肌梗塞范围,减少心肌细胞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增强心肌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Bax表达.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敏;黎七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隐形义齿在修复个别前、后牙齿缺失中的应用

    隐形义齿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可摘义齿修复产品,于近年引进国内,多用于修复前牙和后牙缺失.前牙缺失对容貌影响较大,患者对修复后的美观要求较高.而用隐形义齿修复前,后牙,则龈缘吻合紧密,对基牙刺激性小,并且自然美观.患者感觉稳定舒适.

    作者:马征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微调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1].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配合手法微调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志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6例

    主动脉夹层分离(aortic dissection,AD)系主动脉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据美国1980年以前的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为5~10/100万,病死率较高.由于AD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故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就我院1996年~2007年6例AD病人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张斌;吴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SRK-Ⅱ公式测量人工晶体准确性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是我国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然而术中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度预测值的准确性会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为此,我们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6年1月~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的200只眼的视力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华丽;李道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20例退休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食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饮食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对2006年5月~2007年5月退休干部的营养健康和饮食习惯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21例

    导管法心包穿刺腔内置管引流是近几年来临床上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常用方法.我科自2000年3月开始应用中心静脉穿刺针进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共治疗2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罗奎;吴先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环境因素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

    正常育龄夫妇生活在一起,有正常的性生活,多数在半年左右即可受孕.一般于婚后第一年中约80%可以怀孕生育,第二年又增加10%.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如果婚后有2年以上的不避孕性生活史而未能受孕,称为不育症.

    作者:杨书文;王亚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导致少、弱精子症的因素和治疗

    引起男性少、弱精症的原因多与遗传、染色体异常、感染、精浆异常、内分泌异常、自身兔疫性疾病、男性附属性腺炎症或功能下降、精索静脉曲张、不良的环境因素等有关,随着临床实践及科研的深入,少、弱精症的病因及治疗又有了新的发现.

    作者:张卫星;王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弱精子症的病因

    弱精子症是指精液参数中前向运动的精子(a和b级)小于50%或a级运动的精子小于25%的病症,故又称精子活力低下.精子的运动功能或运动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殖,只有正常前向运动的精子才能确保精子抵达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作者:王怀鹏;蒲小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的药物治疗

    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的治疗和其他疾病的治疗一样,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找到原因.但往往很多时候病因不能明确.药物治疗可以分为:①特异性治疗.病因及病理机制明确,治疗效果较好.②半特异性治疗.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约有15%的育龄夫妇不能生育[1],其问题发生在男方的占8%~22%,发生在女方的占25%~37%,双方因素约占21%~38%.

    作者:蒋先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雄激素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雄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分化、成熟和维持直接相关,不过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例如雄激素在胚胎6~7周左右,可刺激雄性生殖管道的分化及促进中肾管分化为附睾、输精管和精囊腺:在第13周主要促进外生殖器的发育:出生前完成垂体的功能性男子方向化:青春期及其后,主要促进精子发生、外生殖器和副性腺发育、激发第二性征和维持性功能等;与此相伴随,对促进蛋白质合成、骨的生长和钙的保留、骨骺愈合、基础代谢率提高,以及对抗男子自身雌激素,都有相应作用.

    作者:郑新民;郑航;张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睾丸微石症与男性不育

    睾丸微石症(testicular mierolithiasis,TM)是以睾丸内多发钙化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它由Priebe等[1]于1970年首次报道.1987年Doherty[2]首次描述了睾丸微小结石症(TM)的声像图特征.虽然TM的预防及治疗目前尚鲜见报道,但TM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超声表现,特别是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已引起学者的重视.

    作者:邓春华;刘贵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巨大骶尾部肿瘤手术中大量输血输液1例报告

    目的 总结骶尾部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尤其是大量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以1例骶尾部肿瘤术中特大出血处理情况为例,对该类型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论 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需要重视患者的一般情况,尤其是心肺功能;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和术中采取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动脉栓塞等综合措施,注意预防和处理术中大量失血,做好气道管理,避免大量失血和输血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冯晓波;柯剑娟;王焱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年轻人鼻咽癌影像学特征的探讨

    目的 探讨年轻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0例年轻人鼻咽癌CT和MRI表现.结果 颅底骨破坏和侵犯到鼻咽周围脂肪间隙18例,颈深部淋巴结肿大17例,淋巴结中心坏死2例.在T1WI肿瘤与颈部肌肉比较呈等信号15例,呈稍高信号5例.在T2WI肿瘤与颈部肌肉比较呈高信号,与小脑灰质比较呈稍低信号.原发病变密度和信号较均匀,且呈较均匀强化.结论 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与该年龄段鼻咽部非上皮性肿瘤鉴别.

    作者:吴光耀;田志雄;黄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Gluma牙本质脱敏剂在楔状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Gluma牙本质脱敏剂在楔状缺损治疗中对材料的粘接强度和对牙髓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照组用三明治夹层技术修复缺损:实验组用Gluma牙本质脱敏剂+三明治夹层技术修复缺损;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在各期脱落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在避免牙髓炎方面有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 在三明治技术中使用Gluma牙本质脱敏剂可以减少牙髓炎发生率,对固位没有影响.

    作者:黄杰;张新生;包健敏;张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在晚期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在晚期癌症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765例晚期癌痛患者中选择95例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指征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地塞米松单独或联合其他镇痛药物应用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全组病例疼痛均达到完全或明显缓解.其中单用地塞米松者获得完全缓解28例(100%);联合其他镇痛药物者达到完全缓解53例(79.1%),明显缓解14例(20.9%).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有柯兴氏综合征、消化道出血、伤口愈合迟缓、继发感染等,多为轻、中度.结论 应用地塞米松或联合其他镇痛药物,对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指征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有明确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安全,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刘劲松;张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胃代膀胱术与组织工程膀胱重建

    许多原因可以导致正常膀胱组织的缺失,如膀胱肿瘤、外伤、感染、炎症、先天性畸形和医源性损伤等[1],由此需要尿流改道或膀胱的修复、替代及重建.1811年Hayes[2]开创膀胱全切后双侧输尿管皮肤造瘘术这一早的尿流改道术以来,人类已经为此进行了近200年的科学探索.

    作者:杨海超;胡礼泉;王行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胃肠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病变分布广泛,临床症状多样,误诊率高.在国内外较通用的CD诊断标准中,均强调排除诊断或鉴别诊断.在我国,它需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小肠恶性淋巴瘤等疾病鉴别,其中与肠结核的鉴别至关重要.

    作者:朱敏;邓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