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与社会杂志

医学与社会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6-5563
  • 国内刊号:42-1387/R
  • 影响因子:1.17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227
  • 全年订价:321.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医学与社会杂志   2006年9期文献
  • 美国早期预警系统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增加,新发感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和已有的传染病卷土重来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被重视,人类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

    作者:严薇荣;施侣元;冉鹏;周宜开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农村人口流动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影响

    农村普遍出现人口流动的现象.笔者阐述了人口流动概念、特征及未来的流动趋势等几方面,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合作医疗制度筹资、管理、基金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并且剖析了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作者:罗桂华;张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我国全面实现无偿献血的九大方略

    在当今世界尚未发明其组成和功效与人类血液相同的替代品的今天,健康者的血液在救死扶伤中依然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国是无偿献血起步较晚的大国,又是医疗用血数量惊人的大国,在经历了有偿献血、义务献血两个发展阶段后,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单位计划献血与个人自愿献血相结合的献血模式.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医疗安全用血,确保献血者与用血者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卫生部近提出了在3~5年时间内,全国范围内力争全面实现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占无偿献血总量的比例达到80%.这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目标任务.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在法律、政策、道德、文化、宣传、动员、行政、奖惩、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献血管理办法与措施,促进我国的献血工作,尽快使我国实现由单位计划献血转向以公民自愿献血为主体的无偿献血新模式,确保安全足量医疗用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笔者就我国全面实现无偿献血提出九项方略.

    作者:乔明进;陈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东北两省农村地区预防保健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了解东北两省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状况、预防保健事业经费和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状况,分析预防保健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黑龙江省120个乡的预防保健事业展开调查研究.结果 预防保健可及性差,经费短缺和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等原因造成预防保健水平低下.结论 通过提高预防保健可及性,加大预防保健经费投入和界定乡镇卫生院功能,提高预防保健的服务功能.

    作者:李广永;张文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康长寿与经济发展

    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实现健康长寿有诸多因素,其中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从另一方面看,实现经济发展也需要诸多资源因素,其中包括健康长寿.劳动力是发展经济重要的资源,劳动力资源量的多寡受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影响,其中健康长寿可以增加劳动力资源量,有利于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健康长寿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作用,不但可以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实现老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熊必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规律及综合干预措施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到目前为止,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MTCT)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在过去20年内,约有1200万人被AIDS夺去生命,其中300万为儿童[1].在儿童HIV感染中,90%以上感染是经母婴传播获得[2].中国艾滋病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已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表现在妇女感染比例增加,而且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数目的增加,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会快速增加.

    作者:李勤;杜玉开;路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从就业导向谈医学教育改革创新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医学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需求;如何利用就业导向这一杠杆实现医学教育改革已成为目前医学院校工作重心.目前社会对医学高等教育的要求能培养高质量医学精英人才,即要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会做人能做事,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浙江大学医学院正是在这导向下对人才培养目标作了重大调整: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扎实的医学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大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和未来的医学学科带头人.出于这样的定位,医学院在强化医学生素质教育中进行了系列改革.

    作者:金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素质现状调查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素质现状,分析存的问题,提出对策,对于提升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作者:王曼;陈涤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

    诊断学是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了基础医学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临床各专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1].诊断学授课学时有限,但涉及的医学概念很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是我们每一位诊断学教师所面临的并且要深入探讨的课题.2005年8月~2006年6月,笔者作为主讲者,担任同济医学院2003级5年制及2002级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计700名学生的诊断学教学工作,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谈点笔者体会.

    作者:唐家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组织体系研究

    医疗服务涉及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早在商周时代就开始设置国家级的专门机构负责医疗管理工作.1900年,清政府在天津都统衙门附设卫生局,管辖地方医疗卫生工作,成为我国设立地方卫生行政组织的开端.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公布《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规定省设立卫生处,市县设卫生局,具有医疗监督管理职能的卫生行政体系开始形成.

    作者:罗乐宣;冯占春;王跃平;林怿昊;黄河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抓医疗服务质量,创良好医院形象

    良好形象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医院形象主要由医疗服务形象、员工形象、设施设备形象、就医环境形象等因素构成,其中医疗服务形象是影响医院形象的核心因素.因此,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以满足患者及社会的需求,就成为树立医院形象的关键的工作.

    作者:汪享桂;丁祥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建立器官供体补偿机制的法伦理思考

    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学技术,但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器官移植技术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伦理价值未得到充分的彰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供体器官的来源严重不足.影响供体来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缺少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鼓励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考虑建立器官供体补偿机制,以适当方式给供者一定的经济补偿,缓解供者的后顾之忧,并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器官捐献的行列,这样可以增加供体器官的来源,更好地实现器官移植的道德价值.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刍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起源于西方,作为医学界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在中国已有较大发展.但是,在中国这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国家发展临终关怀,有着相当大的阻力和较多的障碍.怎样克服这些障碍,促进临终关怀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黄海珊;张静平;邓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医务人员良好性格塑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性格(Character)是反映人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不同态度边线为不同行为方式,构成了人的不同性格[1].性格既是稳定的也是可塑的.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塑造良好性格能从本质上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其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终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进,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作者:陈慧;杜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联合乌灵胶囊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抑郁与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乌灵胶囊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抑郁与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 将62例RG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丽珠风胶囊口服、斯奇康注射液肌注和夫坦霜外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口服与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差异且经治疗后SDS、S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心理干预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与乌灵胶囊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RGH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作者:牛丽敏;邓云华;陈兴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亲附特点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和不安全的亲附(attachment)紧密联系.笔者试图参考有关文献,用亲附的理论来理解BPD,这对今后预防、诊断、治疗BPD将有帮助.

    作者:杨灿;施琪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特殊关注.从18岁到20岁左右,是大学生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作者:任涛;王礼贵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