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5期文献
  • 壳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依据卫生部<保健食品的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对壳聚糖进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方法从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各剂量组壳聚糖对小鼠的体重增长及脏器/体重比值影响均不明显(P>0.05).剂量达333.3和1 000 mg/kg体重,壳聚糖可增强DNFB引起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P<0.05,P<0.01),并可增强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反应和小鼠单核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结论壳聚糖对小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吕中明;石根勇;陈新霞;凌宝银;张惠菊;胡启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目的建立测定大米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微量化学法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检测大米样品中甲胺磷、敌敌畏、乐果三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方法.结果小检出限分别为:甲胺磷0.01μg,敌敌畏0.02μg,乐果0.02μg,回收率:甲胺磷96.3士4.8,敌敌畏100.0±3.3,乐果98.2±2.8.结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甲胺磷、敌敌畏、乐果农药残留量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苏;周毅刚;王晓春;徐绍锐;舒坤贤;骆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积累指数法对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

    目的评价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方法以319国道龙岩市新罗区路段为例,应用积累指数法对公路环境土壤介质中重金属(Cu、Zn、Cd、Pb、As、Cr、Ni、Fe、Mn)污染叠加进行评价. 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Pb、Cr和Cu元素含量高于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其平均含量分别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3.6倍、4.6倍、1.7倍和1.5倍.已形成强污染的元素为Cd,中等污染的元素为Pb,轻污染的元素为Cr.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Cd>Pb>Cr>Cu>As>Zn>Ni>Mn>Fe.结论公路旁土壤中Cd、Pb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燃料和轮胎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作者:林健;张志超;邱卿如;杜恣闲;张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用X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调查

    目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遗传物质损伤进行调查.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及对照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染色,核定微核数量.结果放射组微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放射工作人员细胞微核率在不同年龄组间,不同工龄组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放射组生育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结论应加强对长期X线工作人员生殖细胞的损伤监测研究,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保意识.

    作者:赵青;李反修;马敬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人参皂甙Re Rg1标准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研究

    目的研究制备分离纯化高纯度人参皂甙Re、Rg1(Ginsenoside Re、Rg1)标准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为人参类保健食品及中草药中人参皂甙Re、Rg1的标准化定量分析方法提供标准对照品.方法人参总皂甙制成甲醇溶液;干法上柱,低压硅胶柱层析;步分离;真空浓缩;HPLC分离制备;真空浓缩结晶;纯度检测;产品.结果该法所得产品纯度大于99%(HPLC),制备收得率大于80%.结论方法简便,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高,产品完全可应用作为分析方法的标准对照品.

    作者:陈波;潘振球;冯家力;王春娥;赖天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云南省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筛检化疗方案效果研究

    目的比较实施每年30%和50%人群筛检化疗两种方案的费用与效果,提出控制疾病的优化化疗方案.方法在鹤庆县的古乐和新庄两行政村中,选择12个自然村,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每年对6~60岁人群用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检30%,连续3年;B组每年筛检50%,连续2年;IHA≥1:10者用吡喹酮化疗.分析两方案的费用与效果.结果 A组居民感染率下降率、病人感染率下降率、人群感染率下降率、钉螺自然感染率下降率、感染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45.37%、14.54%、36.79%、29.67%、9.52%;B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9.81%、15.49%、23.91%、10.00%、3.54%.结论两种筛检化疗方案均可作为中度疫区控制疾病的防治方案,其效果以每年筛检30%化疗为佳.

    作者:罗天鹏;连自强;杨文胜;方翠;李炳桂;李伟枢;高灿雄;张灿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常熟市富裕农村地区糖尿病流行特征

    目的摸清常熟市富裕农村地区糖尿病流行情况. 方法对某富裕农村地区4个自然村35岁以上的3 582人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糖尿病总患病率为2.99%,其中男性为3.09%,女性为2.91%,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干部高于家庭待业人员、农民和工人;文化程度较高,其患病率相对也较高;糖尿病和家族聚集有关联.结论加强农村地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周正元;孙国祥;徐敏皋;李建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湖南省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评价

    目的从湖南省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流调)结果分析和评价我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质量.方法对湖南省1979、1985、1990和2000年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前三次流调全省肺结核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和结核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9~1990年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年平均递降率分别为0.77%和1.82%.2000年流调全省患病率为310/10万,涂阳患病率为107/10万,1990年~2000年年平均递降率分别为8.63%和5.02%,且涂阳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次调查除1990和1979年涂阳患病率外,农村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高于城市(镇).且前三次流调农村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湖区(平原)明显高于丘陵和山区.2000年流调以山区居高.各次调查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均以新发病人为主,占56.0%~73.1%.已知病人中复治病人比例自1985年始有所下降,但下降缓慢.结论近10年全省结核病疫情的快速下降,显示了全省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成效.但是农村患病率高,且以湖区(平原)转向山区患病率高的地域特征,以及新发病人比例高,复治病人比例下降缓慢等结核病现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学武;成诗明;陈有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某冲剂抗衰老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以大豆磷脂、维生素E、低聚果糖为主要成分的某冲剂对果蝇寿命、小鼠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果蝇生存试验:观察含不同浓度受试物培养基中生长的果蝇的生存时间,计算平均寿命、平均高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抗氧化试验:给予不同剂量受试物30天后测定老龄小鼠血清中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免疫功能试验:分别以足跖增厚法、Jerne改良玻片法、碳廓清试验测定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该冲剂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平均高寿命,降低小鼠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力,能显著增强小鼠的足跖肿胀度,显著增加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显著提高小鼠的碳廓清能力.结论该冲剂具有延缓衰老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丘丰;刘秀英;胡怡秀;聂焱;臧雪冰;周月婵;胡余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凤仪洲1998年洪水溃堤后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凤仪洲特大洪水溃堤后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溃堤后螺、病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灾前有关年份疫情资料及水旱特征.结果 1998年溃堤后,造成滩地钉螺扩散,有螺面积增加了56.2%,灾后1999年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密度、阳性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均明显下降.但2000年螺情很快回升,已恢复到1998年水平,居民感染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洪水溃堤后,加重了凤仪洲血吸虫病流行程度.

    作者:张世清;葛继华;汪天平;陈金生;王晓可;张功华;汪奇志;姜庆五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蒲江县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我县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成效.方法根据我县结核病报表和登记资料,以及1990、2000年两次结核病流调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0年,结核病人涂阳新登记率年平均为13.0/10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平均为93.9%,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平均为90.8%,较项目实施前明显提高;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分别由1990年的1 069/10万、164/10万下降为2000年的300.3/10万、60.1/10万.结论我县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是行之有效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杜龙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泰兴市全人群食道癌和胃癌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泰兴市食道癌和胃癌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食道癌和胃癌新发病例591和439人,按性别、年龄和居住地进行以全人群为基础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不良嗜好和饮食习惯、不良精神因素、食道和胃疾病史、家族史会增加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险.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丁保国;常军;凡冬梅;李苏平;丁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锡山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采用改良加滕氏法、碘液涂片法、钩蚴试管培养法对荻泽村、朱巷村两周岁以上人群寄生虫感染粪检调查和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12周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调查.结果粪检平均感染率为13.11%(120/915);蛲虫感染率为24.55%(27/110).50~年龄组、学龄前儿童均为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之间肠道寄生虫和钩虫感染率高,是防治重点对象.

    作者:杨树男;王瑞义;浦静霞;许智慧;王霖;钱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湖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评价

    湖南省1993~2000年连续开展了7次14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累计接种4岁以下儿童3 911.3万人次,成功阻断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顺利实现消灭脊灰目标.分析表明,随着强化免疫活动的持续开展,<1岁组儿童的漏登、漏种情况在下一次强化免疫活动中得到了弥补,提高了脊灰疫苗的免疫覆盖率,减少了1~3岁年龄组零剂次儿童数.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于<1岁组儿童和外地(流动)儿童,由此提示我们今后应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和对流动儿童的管理,以巩固目前的无脊灰状态.

    作者:陈长;谢超;李放军;张红;李俊华;黄端雯;王世清;张淑君;唐高术;唐蕊妍;胡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765例应征入伍青年ALT和HBSAg检测结果分析

    对崇州市765例应征入伍青年进行ALT、HBsAg检测.结果因ALT、HBsAg异常而淘汰的人数共计93人,淘汰率为12.16%.

    作者:姚齐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时期上海地区痢疾杆菌菌型变迁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痢疾杆菌的菌型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痢疾杆菌的菌型构成进行比较.结果上海地区三个不同时期痢疾杆菌优势菌株以福氏菌群为主,尤其是1999~2000年该群占总发病的82.24%,其次是宋内氏菌群,志贺氏和鲍氏菌群少见,且1999~2000年度未发现鲍氏菌群和志贺氏菌群.与1958~1962年、1979~1983年相比,1999~2000年福氏菌群构成比上升较大,宋内氏菌群下降较大.结论不同菌型菌株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消长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可能与菌株耐药变异和在外环境中的抵抗能力等有很大关系.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有效抗生素.防止病人转变成带菌者,并加强对慢性菌痢病人和多重耐药病人的治疗,阻断耐药因子的传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对控制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甘和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长沙地区1986~200O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策略.方法用公认的方法进行鼠情调查和对病人、动物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研究.结果 15年中湖南全省年均发病率为9.86/10万;长沙地区则年均发病率为19.06/10万,近全省发病率的2倍;鼠密度为6.33%,流行前期、后期鼠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病人钩体培养阳性率17.29%,至少分属8个血清群,以流感伤寒和秋季热群为主;鼠肾中分离钩体阳性率为11.78%,至少分属5个血清群,黑线姬鼠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其次,黄毛鼠携带爪哇群,家犬带菌率为22.50%,鼠与犬带菌率差异无显著性;钩体病人双份血清抗体,黄疸出血群、犬群等6个群抗体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爪哇群其抗体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动物血清抗体调查中,检测了犬、猪、牛具有某一抗体阳性的分别为60%、53.33%和84%,其差异有显著性.犬抗体分属6个血清型,以澳洲为主;猪则分属5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牛分属11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结论在15年监测中长沙地区平均发病率为全省的2倍左右,几乎每年发病率都较高,是湖南省的典型代表.鼠类尤其是优势鼠种黑线姬鼠、犬、猪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人感染菌群非常复杂,至少有8个钩体菌群.用现行的四价菌苗接种易感人群其作用有限.

    作者:吴子贵;郭绶衡;李俊华;张立新;李伟;朱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成因分析

    对我院1999年住院病人中属MDR-TB患者进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产生MDR-TB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治疗(占86.4%),其中自觉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的居首位(占43.2%),表明应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及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并严格执行DOTS,可使MDR-TB得到逐步控制.

    作者:梁珍;张胜男;李立茂;易松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325例残留麻痹AFP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肢体致残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江苏省1993~2000年残留麻痹AFP病例进行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引起我省AFP病例致残疾病的病因顺位为:格林巴利综合症、创伤性神经炎、临床符合脊灰、脑病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近年来主要变化为:四肢麻痹病例增多,单肢麻痹减少;有发热及腹泻症状病例减少,伴感觉障碍者增多;病例集中在苏北地区;年龄有增大趋势.结论针对当前引起AFP病例致残的主要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应结合AFP病例疾病谱的变化,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止脊灰野病毒的输入.

    作者:冯永庄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11O例HBV感染分析

    110例pHC住院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1:100)、抗HBc-IgM、HBeAg、抗HBe,RIA法检测HBcAg及血清AFP.结果为HBV总感染率91%;按HBV复制状况,可见,HBV活动性复制呈强传染性占20%,HBV活动性复制呈弱传染性占58%,无HBV活动性复制或无HBV感染占22%;HBsAg(+)及HBsAg(-)组血清AFP阳性率分别92.2%和3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AFP测定对HBsAg(+)PHC的诊断和监测具有更重要意义.

    作者:岳亚军;王若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326株医院感染的金葡菌耐药性分析

    对引起医院感染的金葡菌的耐药性测定,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2.5%,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31.0%~60.4%,对头孢菌素类为11.0%~43.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株.

    作者:欧阳育琪;陈亚光;苏湘兰;吴志坚;吴润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湖南省祁阳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果分析

    祁阳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涂阳肺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朱石桥;蒋国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起冬季暴发炭疽病的调查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一起误食病畜肉引发的皮肤炭疽.

    作者:成砾;英卡别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常德市碘缺乏病防治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对象为8~10岁儿童.结果甲状腺、尿碘、自带家庭用盐、新生儿TSH检测数据表明,三个年段结果差异特别显著(P<0.01).结论全民普食合格碘盐并对特需人群加补碘措施可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

    作者:杨宇林;罗先樵;沈宇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丙胺酸转氨酶升高者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调查

    为了解在丙胺酸转氨酶(ALT)升高者中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用ELISA法对ALT升高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抗-HAV IgM、HBsAg、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7.8%、14.3%、3.2%;抗-HAV IgM阳性率随ALT值的升高而增加;HBV、HCV混合感染发生率为0.6%.认为ALT升高者中存在着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不同型肝炎病毒存在混合感染.

    作者:邵景东;王胜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湖南省部分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庚型肝炎病毒(HGV)呈世界性分布,为了解湖南地区HGV的感染情况,指导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慢性肝炎患者、职业供血员及入伍新兵检测抗-HGV.结果湖南地区人群中存在HGV感染,且HGV与HBV和HCCV的重叠感染较高,分别为15.9%及20.9%,职业供血员HGV感染率2.4%,入伍新兵HGV感染率1.0%.结论研究表明湖南地区HGV感染率与国外报道相近.

    作者:王晓春;龙苏;周毅刚;徐昭锐;罗向波;黄顺玲;王龙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起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腹泻水型暴发的调查

    某职业中学由饮用水受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污染而引起的腹泻病水型暴发流行.

    作者:杨再华;王源敏;周启发;米庆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海拉尔市1996~2000年布病发生情况分析

    对海拉尔市1996~2000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其发病率为9.17/10万,以1998年发病率高.全年各月均有布病发生,以5月份发病多,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且高发年龄组为30~39岁年龄组.

    作者:白金珍;姚文珍;王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000年衡阳市南岳区结核病调查

    对南岳区黄竹村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92.3/10万,涂阳、菌阳患病率均为92.3/10万.涂阳患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作者:李江平;张天明;谭正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福州市2000年人群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了解福州市人群的流感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抗体检测.结果人群中甲1(H1N1)亚型,甲3(H3N2)亚型,乙型B/Beijing/184/93和B/Beijing/243/97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71%,45%,8%.甲1(H1N1)亚型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甲3(h3N2)亚型,乙型B/Beijing/184/93和B/Beijing/243/97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甲1(H1N1)亚型,甲3(H3N2)亚型,乙型B/Beijing/184/93和B/Beijing/243/97抗体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5,44,22,37.结论应加强流感抗原变异株和正常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的监测.

    作者:姚栩;应毓琳;杨建娜;陈艳;徐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银川市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

    为了解小学生的视力情况,积极开展防治,我们于2000年7月对我市2所小学学生进行了视力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银川市两所小学1~6年级学生,共1 721名,其中男生893名,女生828名.1.2 方法采用对数远视力表,固定距离5m.判断标准,任一眼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程度≤4.9为轻度,4.6~4.8为中度,≤4.5为重度.双眼视力不良的以更差的一眼划记程度.数据统计采用SPSS For Windows 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朱玲勤;李光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三门峡市第三水厂水源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

    目的针对水源污染因素,探讨改善水质的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对污水改道、增添降浊、杀藻、活性炭吸附等工艺.并对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结果出厂水卫生质量含量明显改善.结论降浊、杀藻、投放活性炭对改善水质作用显著.

    作者:贾幸改;刘天福;周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院中药房灭鼠效果调查

    目的对某中药房进行鼠害防制.方法先调查本底鼠密度及优势鼠种,以优势鼠种喜食物为毒饵基饵,再加强防鼠设施,采用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结果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喜食葵花籽,经过2个月的防制,鼠密度从57.46%下降到8.53%,灭鼠率为85.15%.结论对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的鼠害需提高毒饵浓度,且选择佳食饵为基饵,配合加强防鼠设施可取得理想的灭鼠效果.

    作者:戴德芳;周纯良;李源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肤必洁消毒液杀菌性能的试验观察

    由多种中草药提取的肤必洁消毒液呈黄色透明液体,经载体杀菌试验检测,在19~21℃,以其原液作用1min,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分别达99.98%和99.96%.作用3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99.91%.25%、50%小牛血清,对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有轻度影响.经30人次手的现场消毒试验,自然菌杀灭率平均值为93.96%.该消毒剂属实际无毒物;对皮肤和阴道粘膜无刺激.

    作者:贺超帝;周颂航;聂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起粪肠球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调查此次集体食物中毒的病原,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对病人肛拭子、血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 26名住院病人的肛拭子均检出粪肠球菌,血培养和9名食堂员工肛拭子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和集体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饮食业的卫生水平,防止粪肠球菌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

    作者:单金华;袁钦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717例农村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对1 717例农村农药中毒情况进行调查,生产性中毒298例,占17.36%,非生产性中毒419例占82.64%;中毒男性771例占44.90%,女性946例占55.10%;以甲胺磷中毒为主,383人占45.60%,非有机磷农药次之491例,占28.60%.

    作者:罗普泉;肖云龙;高喻宏;何永华;刘蔼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户2次甲胺磷农药中毒调查

    2000年1月28日和31日,腾冲县新华乡中心村荒田社刘某某家,先后2次食用被甲胺磷农药污染的花菜,发生2次食物中毒事件,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及临床表现 2000年1月28日,刘某宰猪请邻居亲友吃饭,饭后约1小时,1人开始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至23时,共同进餐的33人中,14人出现中毒症状(占42.42%),主要症状:眼睑及面部肌肉震颤5人,头昏、恶心、呕吐14人,出汗6人,眼花5人,腹痛5人,瞳孔轻度缩小5人.同月31日22时,该农户10人共同进餐,饭后0.3小时至1小时,再次发生症状与前次相同的6人中毒(占60%).两次中毒者均经治疗痊愈,无死亡.

    作者:李家如;戴应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空气消毒效果的初步观察

    前,医院中传统应用的大多数空气消毒方法都不能在有人活动状态下持续消毒,采用某单位研制的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对各时段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同样大小的两组外科手术室,体积为75m3.采用KDSJ-B60~80多功能动态杀菌机、30 W紫外线灯管进行杀菌,细菌培养采用直径9厘米营养琼脂培养皿.1.2 消毒方法手术室分别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放置KDSJ-B60~80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对照组则采用3支功率为30W的紫外线灯消毒,选择持续时间为3~3.5 d,医务人员数均为7人的Ⅱ类手术,手术前实验组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消毒1d,对照组用紫外线灯消毒1 d,手术开始后实验组启动杀菌机继续消毒.

    作者:瞿伟军;王利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公路收费站收费人员健康状况的调查

    公路收费站收费人员鼻粘膜充血、咽充血、肺功能损伤、心电图异常等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应加强劳动防护,定期健康检查.

    作者:廖东明;周丽姝;卢毅;陈雪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某校学生公用电话大肠菌群的调查

    为了解某校学生公用电话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1年6月对全校173部公用电话进行了大肠菌群的定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检测对象全校173部公用电话.1.2 材料来源大肠菌群快速检测餐具纸片购自深圳通海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3 方法取大肠菌群检测纸片2张,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立即分别贴于电话接听器的话筒端及手柄处,30秒后取出放回原包装用的无菌塑料袋中,置37℃温箱培养10小时后观察结果.

    作者:桂芳;滕兰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湘潭市城区1992~200O年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湘潭市城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消长规律和综合防治效果.方法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手册>中有关要求进行.结果经综合防治,学生常见病总患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沙眼和蛔虫已控制在5%以下,龋齿、营养不良和贫血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的学习阶段常见病患病率存在差别.结论今后学生常见病防治应以营养不良、贫血和龋齿为重点,并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刘亮;周爱武;周雪梅;李小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4例妊娠梅毒治疗效果及其对婴儿影响追踪观察

    对14例妊娠梅毒患者治疗效果及对婴儿影响进行追踪观察.以TRUST试验作初筛和疗效观察,以TPHA试验作确认以苄星青霉素规范充足治疗,患者TRUST平均滴度由治疗前的1:32下降到1:4;采新生儿脐血作初筛和确认,任一项阳性于出生后1月,3月,6月和1周岁分别采静脉血或足跟血作梅毒血清学指标追踪.所产成活婴儿14例,梅毒血清学反应阳性3例,未经治疗于第3月、周岁后消失;14例婴儿出生评分及健康发育追踪均无异常.提示对妊娠梅毒的充分、规范治疗,亦可完成对感染胎儿的治疗.

    作者:刘咸桢;陈曦;贺建梅;文运香;王廓清;吴好全;扬秀芬;易巧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湖南省1996~1999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在全省37家医院进行连续四年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四年全省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9.86‰,出生缺陷主要集中在头颈部畸形、运动系统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循环系统畸形,出生缺陷儿存活占66.46%,出生缺陷儿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诊断占36.36%.结论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应加强三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刘嘉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30例儿童性病发病情况的分析

    非淋菌性尿道炎占56.67%,淋病占30.00%,尖锐湿疣占23.33%,生殖器疱疹和梅毒各占3.33%,混合感染占16.67%;男女患者之比为1:4;父母有性病史者占76.67%,幼儿园感染者占6.67%,有性虐待史者占3.33%,原因不明者占13.33%.儿童性病的病种构成比与成人性病大体一致;女童性病的发病率高于男童;家庭内间接感染是儿童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作者:旷燕飞;张国强;李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脂类代谢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代谢情况.方法早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TC、TG,HDL-c、LDL-c,Apo-A1、Apo-B值.结果高血压组TC、TG、LDL-c、Apo-B、T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Apo-A1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C、TG、LDL-c、Apo-B、TC/HDL-c高血压绝经后组显著高于绝经前组.结论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存在血脂代谢改变,绝经后妇女血脂增高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血脂代谢紊乱,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应及早加强健康教育和其它防治措施.

    作者:林应标;郭满容;刘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欲婚人员HBV感染状况分析

    为了解欲婚人员HBV感染情况,采用试条法和ELISA法对13 788名婚前健康检查者进行了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欲婚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人群平均水平;在HBsAg阳性者中,10.69%呈双阳性,28.59%呈三阳性,传染性强,婚前医学检查中对HBV感染者应明确其传染性的大小及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加强婚育指导.

    作者:易阜才;李菊桃;刘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Heath-Carter体型方法及应用

    Heath-Carter体型法是一种连续定量的体型综合评价法,它克服了体型评价的主观性,为体型的概念下了明确科学的定义.Heath-Carter体型法对体型成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有客观性和普遍适用性,并且容易掌握,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也为流行的用来评价成人和儿童体型的方法.

    作者:梁军;聂绍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对疾病负担的国内外研究现况及测量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疾病谱已发生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疾病负担的首位,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采用世界银行介绍的新指标DALY,确定卫生领域的投资优先重点,能更全面合理地表达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目前比较公认、科学的方法.结论国内应大力引用DALY方法进行疾病负担的研究工作.

    作者:纪文艳;刘美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人参皂甙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人参皂甙对动物的延缓衰老作用.方法采用老年大鼠抗氧化作用及果蝇生存的试验方法.结果人参皂甙能明显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平均高寿命,能明显降低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论人参皂甙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黄宗锈;陈冠敏;林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避蚊胺致突变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避蚊胺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避蚊胺各剂量组在加或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S)的条件下,各菌株的每剂量平均回变菌落数(R+)/自发回变菌落数(Rc)的比值(MR)小于2.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7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避蚊胺对鼠伤寒沙门氏杆菌TA97、TA98、TA100、TA102 4个菌株未呈现遗传毒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均无影响.

    作者:陆丹;吴军;陈志莲;李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检测头孢唑啉致突变作用的研究

    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检测头孢唑啉致突变作用,结果药物各测试验组的致死突变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作者:黄国城;谢春玲;韩景田;贾顺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海口市2000年小学生尿碘检测结果

    为掌握全市消除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完成全国碘缺乏病阶段性评估工作.我们依照2000年由国家五局发布的<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审方案>,在2000年5月底,开展了对海口市不同方位的五所小学200名学生进行尿碘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择海口市不同方位的十一、二十八、十六、三十三和白龙中心等五所小学的8~10岁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作者:陈桂香;袁坚;符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人群风疹病毒感染及免疫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人群风疹免疫状况,为风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深圳地区不同对象人群风疹特异性抗体IgG或IgM.结果一般人群R-IgG阳性率68.09%,其中<30岁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5.22%,≥30岁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80.27%,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78,P<0.05).孕妇人群R-IgM阳性率0.18%,R-IgG阳性率75.61%.328例RFIs病例中R-IgM阳性率9.45%.观察168例风疹疫苗免疫效果,免后抗体阳性率100%,GMRT 199.70,免疫成功率为95.83%.结论低龄儿童和青年少年风疹免疫水平较低,是风疹免疫的主要对象,而育龄妇女是风疹免疫的重点对象,国产风疹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作者:单芙香;何建凡;陈学军;吴坤森;姜中馨;温海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深圳特区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人群特征分析

    目的探索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与新诊断糖尿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比较分析979例IGT和265例新诊断糖尿病人多项临床指标,并与既往已诊断的82例糖尿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新诊断糖尿病人群年龄、收缩压、胆固醇及女性腰臀围比(WHR)均高于IGT组,高血压患病率是IGT组的1.48倍.老的糖尿病人群年龄、WHR、收缩压、肌酐、甘油三酯、尿酸、血钙等与新诊断糖尿病组有明显不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新诊断糖尿病组.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监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彭绩;周华;程锦泉;李耀培;周俊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起毒鼠强引起集体食物中毒的调查

    我市国贸幼儿园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经查是因食用含有毒鼠强的地瓜糖水汤所致.

    作者:王天福;黄才利;陈廷英;吴国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物体表面HBsAg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研究医疗机构医源物体HBV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抽样抽取研究对象样品,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 HBsAg阳性率2.56%,其中医疗器械阳性率8.13%、医疗环境1.72%、医务人员手1.96%.结论医疗机构医源物体有不同程度HBV污染,存在HBV医源性传播的危险性.

    作者:陈学军;江正;黄敏;李杰;刘文忠;方玉金;吴茂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起慢性带菌者引发的细菌性痢疾流行的调查

    2001年8月5日~29日我镇一工厂发生一起厨房员工慢性带菌引起急性细菌性痢疾流行,共发生25例.因8月29日多例患者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而报告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25例病例均有腹痛、腹泻史,部分患者有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部分患者临床检验大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球、粘液,其他患者为水样便;部分患者血细胞常规检查WBC11.33×109/L以上. 对部分未用药患者行肛门拭子采样做致病菌培养,其中4人检出福氏志贺氏菌.

    作者:刘胜洪;罗绍华;麦海岸;陈永富;陈进明;刘汉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