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3-7705
  • 国内刊号:43-1105/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8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71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湖南省一级期刊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医学
湖南中医杂志   2007年1期文献
  • 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43例

    婴幼儿单纯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由于小儿服药比较困难,近年来临床上对婴幼儿单纯性腹泻多采用中药外治疗法治疗,既简单方便,又无痛苦,易使患儿接受,加之经济实惠,疗效好,也为家长所乐道.

    作者:易平;唐建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益肝汤保留灌肠治疗抗痨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55例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造成抗痨治疗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病人容易接受、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益肝汤保留灌肠治疗抗痨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55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异;黄孟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可以改善血液的浓粘度,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针对结石的不同成因机理,以增加胆汁酸为前提,选择高效药物,不但可阻断结石形成的起始,而且可快速溶解胆色素结石(直径2.6cm以下),还可较快地溶解直径2.5cm以下的胆固醇结石.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风热夹湿型感冒6例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风热夹湿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温病理论和方法,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治疗风热夹湿型感冒56例.结果:本组56例除1例未能随访外,其余55例均治愈.结论:中药治疗本病确有明显疗效.

    作者:苏达朝;刘建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微米光合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100例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与宫颈癌关系密切.我院2004年6月~2006年2月采用微米光合治糜灵栓治疗本病100例(A组),疗效满意,并分别与单用微米光治疗的100例(B组)和单用治糜灵栓治疗的100例(C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68例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严重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4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四联术式治疗Ⅱ、Ⅲ期肛裂40例

    肛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因其可引起便秘、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痛及便血,而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02年4月至2005年10月应用四联术式(肛裂切除+创面基底封闭+侧位内括约肌切开+序贯扩肛术)治疗Ⅱ、Ⅲ期肛裂40例,疗效满意,并与采用三联术式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家虎;曾锦涛;刘彤;荣新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美施康定合大黄胶囊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56例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是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癌性疼痛已被WHO列为癌症综合规划中4项重点之一.吗啡是治疗癌性疼痛的首选药物,但该药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作者:张志芳;张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五苓失笑散加味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慢性炎症,是妇科常见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其中20~35岁年轻性成熟妇女中为常见,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6月采用五苓失笑散加味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并与口服金鸡片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天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清肝和胃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63例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疼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而无任何器质性疾病的消化道疾病,是现代小儿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02年1月开始应用清肝和胃法治疗本病6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与单用吗丁啉混悬液治疗的5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内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概况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KOA),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膝增生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是骨科常见病,患者主要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现笔者就近年来有关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的情况概述如下.

    作者:张信成;仇湘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症,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作者:焦希斐;蒋士生;韩育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对干眼病的研究进展

    干眼病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组织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是眼科为常见的疾病,且发病与年龄和性别有密切的关系,老人和女性多易发病[1].

    作者:杨健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在中医药降压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有低龄化的趋势.1980年,Furclngott等发现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具有强大舒张血管作用,后经证实EI)RF本质即为一氧化氮(N0).

    作者:杨瑛;李元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罗忠祥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家父罗忠祥,从事临床医疗48年,经验丰富,对内、儿、妇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笔者随父侍诊数年,耳濡目染,颇有心得,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罗向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蛇床子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蛇床子素又名甲氧基欧芹酚(osthol,Ost),是从伞形科植物蛇床成熟果实蛇床子(Fructus Cnidii)中提取的香豆素,其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笔者对其进行了抗炎、镇痛等方面的动物实验,现将其实验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胡杰;陈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二丹丸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二丹丸胶囊是我院制剂室根据老中医经验方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散??、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等疾病.为了控制质量,保证疗效,本制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丹参(丹参酮ⅡA)、延胡索(延胡索乙素)进行了薄层鉴别,以70%乙醇作溶剂用热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使得药品质量得以可控,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作者:李多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舒胶囊对大鼠复合因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肝舒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制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同时给予肝舒胶囊高、中、低剂量和秋水仙碱灌胃进行防治,对比和分析各组大鼠血清酶ALT、ALB、Glb和血清学PCⅢ、LN、HA含量的变化.结果:肝舒胶囊高、中剂量组抗肝纤维化作用强于秋水仙碱组和肝舒胶囊低剂量组.结论:肝舒胶囊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秋水仙碱,且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范慧敏;肖会泉;莫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滋肾明目胶囊薄层色谱的鉴别研究

    滋肾明日胶襄由女贞子、墨早莲,牡丹参,丹皮、三七、泽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滋补肝肾、活血明目的作用.有于肝肾虚、瘀血阻络型眼底病汗,症见视物模糊,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眼干涩不适,失眼或盗汗.

    作者:吴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多甙片中雷公藤酯甲的含量研究

    雷公藤多甙片为部颁标准收载的品种,具有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的功能,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白塞氏三联征、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作者:谢谊;王实强;刘可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开放性损伤32例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四肢开放性损伤伴有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约为5%,修复后功能完全恢复者仅占10%~25%[1],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开放性损伤32例,取得了明显疗效,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昱;舒建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20例

    桡骨小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对于Mason Ⅱ、Ⅲ型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取手术切除桡骨小头.而笔者于2002年1月~2004年1月采用螺钉内固定+肱骨外髁取骨植骨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宝刚;李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

    膝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骨关节病,在美、英国家中其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5%~10%.本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为前3位.在我国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年化,其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作者:匡建军;阚利胜;张信成;郭绍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大黄煎剂.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和血中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作者:谭树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银车芍甘汤促进肛门病HCPT手术后伤口愈合40例总结

    目的:观察银车芍甘汤促进肛门病HCPT手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银车芍甘汤加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单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两组病人均一次性治愈;但术后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银车芍甘汤能有效促进肛门病HCPT手术后的伤口愈合,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云峰;荣新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36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后均行电子结肠镜复检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而对照组仅为81.3%,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确有明显疗效.

    作者:龚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胃敛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确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牛角地黄冲剂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总结

    目的:观察牛角地黄冲挤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竦牧俅擦菩.方法:将本病40例患者口服牛角地黄冲剂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本组40例中,显效14例,良效14例,进步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而血小板抗体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牛角地黄冲剂对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彭素娟;蒋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口服常规西药,治疗组加服中药.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的用量、调节血脂代谢以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确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陈美丽;何文智;李赵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36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肺炎喘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头孢噻肟钠和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金消毒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6.11%,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能明显缩短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两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疗效明显.

    作者:高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滋阴解毒汤治疗放射性食管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滋阴解毒汤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滋阴解毒汤治疗,主要观察并比较两组放疗完成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放疗完成率分别为97.4%、79.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2.1%、76.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价稳定提高率分别为94.7%、70.6%;治疗组在上述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滋阴解毒汤能提高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的放疗完成率,并能缓解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胜利;周晓艳;张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0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确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安来;袁晓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总疗效、心电图、中医症状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提高其总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P<0.05),并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P<0.05),但两组在心电图改变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瘳菁;陈聪;刘建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0例总结

    目的:观察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乙肝胶囊治疗,对照组100例应用乙肝宁冲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均能使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使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转阴;同时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周起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益阴活血明目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52例总结

    目的:观察益阴活血明目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益阴活血明目汤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达美康和沃丽汀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P<0.01.结论:益阴活血明目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有明显疗效.

    作者:魏冠男;刘仁波;刘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F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予以和胃汤治疗,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和胃汤确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剂之一.

    作者:范子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疏肝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55例总结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洛赛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2%,对照组为91.43%;且治疗组在改善烧心、泛酸、嗳气等临床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停药12周后两组痊愈、显效病例复发情况比较,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红;袁晓清;周立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38例总结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标准体重、肥胖度、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肥胖指标、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疗效较好.

    作者:肖青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白散治疗青春期寻常性痤疮9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白散治疗青春期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青春期寻常性痤疮患者197例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外用黄白散治疗,对照组外用痤疮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81%,两组比较.P<0.05.结论:黄白散治疗青春期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百祥;肖跃群;符逢春;彭学著;杨述之;陈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0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激素副作用积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激素副作用控制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石青;毛以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而对照组为86.4%,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

    作者:黄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拮抗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62例总结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拮抗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结果: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为25.8%,而对照组为48.3%(P<0.05);治疗后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3.4%,而对照组为35.5%(P<0.05).结论:健脾消癌饮配合化疗能降低大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

    作者:蒋益兰;潘敏求;蔡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小儿哮喘诱发鼻炎的机理

    鼻炎(主要指变应性鼻炎、鼻窦炎)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反复过敏性或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而小儿哮喘绝大部分伴发鼻炎.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鼻部疾病和哮喘的这种关系<[1~2]>.

    作者:乔赟;易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实习前针灸推拿基本技能强化训练的探讨

    毕业实习是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也是完成和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的后阶段,毕业实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

    作者:钟艳;唐金强;李高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日渐增长,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临床上,糖尿病、高血压病常常共存,有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病率达30%~50%,而两者均可引起微小血管的病变,常见的就是肾小球微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肾病,在我国其发生率高达20%.

    作者:余友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护理和康复指导体会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其住院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在我国,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病为主.

    作者:张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消炎止痛膏预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七叶皂苷钠为消肿抗炎药,具有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消肿、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等静脉炎改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作者:钟梅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药合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为3%~5%,来势凶猛,其中三分之一患儿易复发,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病情逆转.笔者自2002年起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高热惊厥患儿7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聂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

    象思维就是以事物表现于外的形象、征象为依据,通过广泛联系,来探究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象思维来自于<周易>.<黄帝内经>运用象思维方法,建立了藏象理论、经络理论、病因理论、诊法理论、辨证理论等中医学基本理论.

    作者:吴润秋;杨绍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析《黄帝内经》对针刺法则的论述

    作为中医学和针灸学理论的主要源泉之一,<黄帝内经>中关于针灸学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的论述是极为丰富的,对整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笔者对<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法则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分别就针具选择、针刺治疗原则、刺法、针刺得气等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以便对<黄帝内经>在针刺法则方面作简要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兆晖;陈裕;符文彬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