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采用针刺配合颈夹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并与针刺配合上肢经穴穴位注射治疗的62例作了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37例、好转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24例、无效7例,组间比较,愈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针刺配合夹脊穴位注射有较好疗效.
作者:娄必丹;章薇;刘伍立;李金香;刘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肝郁脾虚证43例,并与乙肝灵冲剂治疗的40例作了对比.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9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39%;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有效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4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该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邱澄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根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特点,采用扶正固本基本方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56例,结果临床治愈35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5%.
作者:辜大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大承气汤为医圣张仲景创制著名经方,主治邪热与肠胃积滞搏结的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炽盛之热厥、痉病或发狂.其为古方,历经1800余年,临床运用不断创新,治疗急症、险症具有良好作用,现将本人临证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贵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采用独活寄生汤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177例,痊愈14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18%,表明独活寄生汤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国用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采用自拟健脾愈疡汤和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216例(治疗组),并与法莫替丁治疗的178例(对照组)作了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177例,好转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07%;对照组治愈96例,好转54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81.5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愈病例随访2年,治疗组复发率24.3%,对照组复发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健脾愈疡汤和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作者:姚民武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将80例胆道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在术后20小时予以自拟承气复原汤煎服,对照组仅予以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为(42±12.78)小时,对照组为(49±15.85)小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自拟承气复原汤对胆道术后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卿松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采用抑肝和胃饮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2例,显效23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
作者:嵇明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采用自拟通窍益智丸治疗老年期痴呆80例,临床痊愈28例、有效45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95%.表明通窍益智丸对老年期痴呆有较好疗效.
作者:侯玉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将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以自拟芪麦大黄汤为主加服小剂量格列齐特治疗,对照组49例单服格列齐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FBG为88.78%、PBG为89.8%,对照组FBG为51.02%、PBG为53.0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脂与胆固醇)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芪麦大黄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服西药治疗.
作者:周军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采用手法整复、一针二弓牵引等方法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33例,经3~8个月随访观察,26例结节关节角恢复至30°~35°,5例结节关节角恢复至20°~25°,均临床愈合;2例改行关节融合术.
作者:孙红旗;曾洁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造模方法主要有Allen's法,脊髓半切洞法,主要采用自体周围神经移植、胚胎中枢组织移植和非神经组织移植.
作者:杨少锋;姚共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探讨通络息风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用角叉菜致炎和棉球肉芽肿法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该药镇痛作用.结果通络息风汤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对角叉菜致炎有明显抗炎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致痛和醋酸致痛有明显止痛作用,提示通络息风汤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黄海燕;刘思晓;盛亮洪;王新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偏瘫康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用随机分组单盲对照观察89例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用栓塞大脑中动脉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观察其神经行为及脑组织含水量、Na+、K+、Ca2、Mg2+离子含量及血清LDH、CK含量变化.结果:偏瘫康胶囊能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MCA大鼠血清LDH、CK含量,减少脑组织含水量.结论:偏瘫康胶囊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申锦林;邹岳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本文从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及病毒复制、病毒变异等方面,对其发病机理与细胞免疫以及中医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谢静;赵国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病理改变多以阴、阳、气、血、水、浊六个方面为主,终导致脉管壅塞、闭阻不通,故治疗当重视通脉法的应用.常用的通脉法有温阳通脉法、益气(阴)通脉法、行气通脉法、活血通脉法、导水通脉法、降浊通脉法.
作者:韩瑞卿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通过对3例晚期癌痛未控原因进行分析,指出癌痛未控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对疼痛治疗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主动的配合,止痛方案不合理.
作者:张毅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将65例化疗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与胃复安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胃复安治疗,结果观察组化疗副反应恶心、呕吐控制率分别为88.06%、95.48%,对照组副反应恶心、呕吐控制率分别为56.46%、66.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香砂六君子汤与胃复安联合用药,有利于控制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
作者:桂颖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