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672-951X
  • 国内刊号:43-1446/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4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中医药导报杂志   2001年7期文献
  • 土家药蒴藋治疗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38例

    将70例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蒴藋制剂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4.47%,对照组治愈率2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蒴藋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肖一宾;史庭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心达康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4例疗效观察

    作者采用随机对照观察的方法,观察心达康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予硝酸戊四醇酯片10mg、藻酸双脂钠片100mg口服,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予心达康胶囊10mg口服,均3次/日,2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及ECG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心达康临床疗效好,应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IHD的新药.

    作者:袁建湘;陈红霞;陈芳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头痛57例小结

    作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头痛57例,15天为1疗程,经3疗程的观察,治愈27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5%.

    作者:邓吉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健脾补肾兼活血清热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小结

    以健脾补肾兼活血法热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结果治愈48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4.1%.

    作者:吴少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内外合治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

    采有祛斑霜外用和祛斑颗粒剂内服治疗黄褐斑40例,并与西药治疗组40例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祛斑中药制剂外用内服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新涛;鲁耀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胃萎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临床观察

    将90例萎缩性胃炎(CAG)患者随机分为胃萎消治疗组和维酶素对照组,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6.8%、91.5%;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0.9%、6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胃萎消胶囊对萎缩性胃炎有肯定疗效.

    作者:钟力;俞一新;张萍;王淑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自拟排石汤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160例疗效观察

    作者以自拟排石汤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160例,经2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治愈90例,有效46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81.2%.

    作者:郭健;文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

    用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6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温脾汤对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江曙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

    作者采用中药配合微波(治疗组)与抗生素配合微波(对照组)治疗慢性盆腔炎各70例,治疗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0%,有效率74.28%;治疗组在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彦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辨证分型治疗精液质量差138例疗效分析

    作者辨证治疗精液质量差138例,治愈88例,好转3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2.03%.

    作者:刘建荣;曹继刚;白兰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胆汁返流性胃炎40例治疗总结

    将12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40例用自拟方柴连汤治疗,Ⅱ组40例用吗丁啉、硫糖铝治疗,Ⅲ组40例用柴连汤、吗丁啉治疗.结果,Ⅰ组显效28例,Ⅱ组显效24例,Ⅲ组显效34例.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鞠方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医临床遣药组方的思维原则

    作者归纳了中医临床遣药组方的七种思维原则:以法统方、系统功能、主次分明、随机应变、悟性结合实践、病证结合、兼容药理.以法统方是辨证论治的根本要求;系统功能、主次分明是组方的法则;随机应变是中医作为随机医学的体现;悟性结合临床实践是组方的灵感来源与评判标准.随着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病证结合与兼容药理的遣药组方思维方式正被较多临床医家采用.

    作者:刘庆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内外并举治疗肩周炎136例疗效观察

    作者运用中药熏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周炎136例,并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中药内外合治对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金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皮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32例疗效观察

    作者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32例(治疗组),并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32例(对照组)作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对照组治愈18例,表明经皮内固定术优于外固定术.

    作者:袁林玉;丁建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仁爱为本济世济民--访湘潭市仁和医院院长刘仁波

    湘潭市仁和医院自1993年5月创办以来,经过8年的努力,已成为我省大的民营医院.近,本刊记者到该院进行了采访.

    作者:曙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含强心甙类中药中毒的检测方法

    含强心甙类中药主要有洋地黄、羊角拗、罗布麻、夹竹桃等12种,中毒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因心律失常导致死亡.此类中药中毒后可取尿液、血液、胃内容物等通过薄层色谱法、免疫化学分析法及动物试验进行实验室检测予以确诊.

    作者:欧阳敏;冯上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接骨活血止痛胶囊Ⅰ号的薄层层析研究

    作者通过改变层析条件如吸附剂、展开剂、显色剂,反复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层析条件,建立出接骨活血止痛胶囊Ⅰ号中三七、丹参、大黄、延胡索、没药五种主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各主药成份分离好,有效成份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五种主药的薄层鉴别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汪霞;李顺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肾复康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肾复康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该法重现性、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46%.结论:此法简单可靠,可作为肾复康胶囊的质量评价指标.

    作者:邹文光;彭红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清淋冲剂治疗尿路感染作用的实验研究

    通过对大鼠尿路感染模型及利尿作用的研究,表明清淋冲剂可降低尿路细菌检出阳性率,增加大鼠尿量及离子的排出量,改善尿道感染模型症状,为清淋冲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李智勇;彭淑珍;李勇敏;刘礼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肺癌癌性胸水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临床治疗状况.近年来,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方法及药物有所增多,疗效虽有所提高,但仍不理想,特别是存在难以克服的毒副作用.以中药制剂榄香烯乳为代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胸水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前景.

    作者:王云启;黄立中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白涩症的辨证论治

    作者将白涩症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脾肺气虚、水不涵木、肝郁血虚、阴伤挟湿热、肺阴不足、肾阳不足8个证型,并据证立法拟方进行治疗.

    作者:谢文军;姜尚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血浆粘度(PV)超过正常范围幅度,但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其它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还原粘度(RV):痰浊阻遏证组低,脾肾阳虚证组高,分别与其他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刚性指数(IR):痰浊阻遏证组低于其他4组,气滞络瘀证组高于其他4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高脂血症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之间存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以考虑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现代检测指标群之一.

    作者:朱学云;庄德成;卞善述;钱卫东;解金兴;王洪新;鲁海婷;钱小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IL-6、IL-8、TNF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血、尿中化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血、尿中IL-6、IL-8、TNF浓度.结果显示:血IL-6、TNF和尿IL-8浓度在CGN四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IL-6、TNF、尿IL-8,可作为CGN中医证型区分的客观指标.

    作者:史兵伟;秦建萍;杨春秀;陈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通过对9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证均呈高凝血状态,且以心血瘀阻型重,气阴两虚证次之,心肾阴虚证较轻,从而为活血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中山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