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411
  • 国内刊号:43-1229/R
  • 影响因子:0.21
  • 创刊:1990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3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湖南省优秀期刊
  • 护理学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2001年10期文献
  • 婆婆

    婆婆是一名护士,而且是一名护士长,但她选择儿媳却坚决不要护士.她不管私下里或公开场合都不断重申着这个观点,特别是她的小儿子和我恋爱时.

    作者:梅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后的夏日(小说连载之一)

    (一)秦素心见到楚盈盈的时候,正是二伏天气.人像烘在烤箱里的面包,热汗粘了一身,每处皮肤都像点燃了的炸药包,小小的火星子也能将空气燃烧起来,而楚盈盈就是这颗小小的火星.

    作者:刘红烈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倚门望妻(生活随笔)

    适逢周末,当漂泊都市的我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家里空空荡荡的,不见妻子的影子.蓦地,一种难言的失落和惆怅油然而生.于是,满怀疲惫的我独自倚坐门前,默默地望着妻子回家的路,满脑子塞满了酸楚和凄凉.原来,我的世界雨也正下个不停啊!

    作者:郭迪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心源性休克患者直接PTCA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直接PTCA围手术期的经验,达到降低PTCA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AMI并发CS的治愈率.方法通过心理护理、严密心电和血流动力学监护,保持心律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正确运用抗心律失常药和升压药物以及主动脉内囊反搏术(IABP).术中和术后的24~72小时正确使用肝素,使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维持在正常值的1.5~2.0倍,达到既能防止严重出血的并发症,又能预防术后再梗塞.结果由于即时进行直接PTCA和IABP,加上精心护理,本组AMI并发CS的死亡率为24.1%,低于一般文献报告的结果.结论AMI并发CS行PTCA和IABP治疗,加上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提高AMI并发CS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常芸;刘玲玲;程敏;郑雪梅;段宝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直肠癌Dixon's切除术护理体会

    对1993年5月至2000年7月底直肠癌Dixon's手术262例进行分析,认为术前充分肠道准备,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后正确的管道护理、营养护理、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钟一玲;曹瑞金;刘丽纯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桥式交叉移植病人健康教育

    我科自1996年6月至2000年12月,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桥式交叉移植修复小腿胫前皮肤及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伴有骨质外露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健康教育应用于皮瓣移植病人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对皮瓣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连和勤;梁丽;刘秀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连枷型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的护理

    现代急诊外科,大多是复合伤.我科自2000~2001年共收治连枷型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7例.连枷型肋骨骨折是指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局部胸壁软化,反常呼吸,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创伤性湿肺又称休克肺,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缺氧,呼吸困难,严重危及生命.

    作者:程美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暴露疗法加局部治疗用于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护理

    目的提高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治愈率,探讨加速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日,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997~2000年,1993年~1996年两个时间段收治53例病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30~33℃的辐射式保暖台,充分暴露患处,并在患处喷用硫酸阿米卡星和贝复剂,二者交替使用,每日3~4次.B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在红外线照射完毕,用消毒纱布覆盖并包扎.结果A组病儿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8.66天)明显少于B组(13.56天);A组病儿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采用暴露疗法加局部喷用抗生素(硫酸阿米卡星)和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治疗新生儿皮下坏疽,不仅加速创面愈合,缩短平均住院日,而且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莫霖;胡丽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导医护士情商的探讨

    情商[1],即情绪智商.英文缩写为EQ.它是新近几年由美国导入的概念.西方释义为:人类认知、调节、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等都需要的一种很平衡的心态以及同情共感的魅力.具体而言,它包涵5个方面的内容:认知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导医护士是医院形象的代表,其情商的高低对医院形象、病人的健康、护患纠纷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刘彦伶;简冠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和对策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顾与支持[1].让临终病人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尊严而无憾地、安祥度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郑志惠;谢文;张振路;成守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新护士长如何尽快适应角色

    随着聘任制度的改革,年轻的护士走上了护士长的工作岗位,让这些新护士长尽快适应角色,有利于护理管理队伍的稳定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阳彩琼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ICU,我们的责任田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勤勤恳恳的耕耘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责任田.我的名字中有一个田字,我想也许和这就有关系吧.

    作者:焦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美的眼泪

    都说护士的微笑美,可我却要说,有的时候美的是她们的眼泪.一次,我看见一个新护士在值班室里偷偷的哭着,她的双肩不停的上下抽动,看得出来,她哭得很伤心.当她看见我来了,很不好意思的抹着眼泪,从她断断续续的话中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她给病人输液扎了两针.那是一个患脑肿瘤的老年患者,她说,病人一定很痛.

    作者:郑艳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我以为自己是只鸟

    卫校毕业后,我分配到县医院做了一名护士.天长日久,每天千篇一律的打针、换药,闲暇时的东家长,西家短,我觉得那不可能是我一辈子的梦想.我嘲讽地对待着医院的每次例会,每次下科室的检查,我认为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假与机械.我看着书里优美动人的爱情,极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那样故事中的主角.天马行空,自由飞翔,那才是我的整个天空和全部梦想,我以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血肉丰富的人生.

    作者:海灵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平凡的星闪亮的星--记陕西省首届护士形象大赛冠军陈艳

    在陕西省首届护士形象大赛的赛场上,一位身着戎装的靓丽少女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展示护士形象时,她举止端庄,文静娴雅;在自我介绍时,她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作者:范珊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催人泪下前妻情--记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护士王秀芳厚待身患绝症的前夫

    这是发生在龙城--广西柳州市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与前夫离异了10年的女人,当前夫身患绝症、一贫如洗之时,她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温暖他、照料他走完生命的后数十天,留下一段催人泪下的佳话.

    作者:张玉清;宋泽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专家寄语

    作者:韩彩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无法释怀

    在我们第一次约会后,我就折服于你的魅力,心仪于你了.但同时,在我心里,也有很明确的预感,和你的感情是不会有结果的.

    作者:李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医苑走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护校生活变奏曲

    护校女孩活泼、调皮,单纯中透着傻气.护校生活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大戏,你在登场前绝不知这一幕搭档是谁、台词是什么,至于演好演坏,那更由不得你.于是护校女孩便演绎了一段段独特的小插曲.

    作者:朱燕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开罗,一个差强人意的现代都市

    在这个世界上,其古代文明之璀璨,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与埃及媲美.仅就其位于首都开罗的埃及博物馆而言,所展现的埃及古老文明之博大精深,就令每一个人瞠目不已.

    作者:冯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美国著名护理专家袁剑云博士来长讲学

    湖南的7月,骄阳似火.在这火热的新世纪之夏,国际著名的护理专家袁剑云博士应湖南省卫生厅的邀请,不远万里专程来长沙进行为期两天的讲学.

    作者:方立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国护理的世纪回眸(六)新四军军医院的护理概况

    1937年10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遂着手新四军卫生工作的筹建.当时许多机关、学校被迫内迁,位属南京且颇具盛誉的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亦随南京中央医院迁往大后方贵阳.途经长沙,恰逢八路军办事处动员并招聘医护人员参加革命,广大爱国青年热情高涨,纷纷报名参加救亡队伍,参加新四军者也络绎不绝.国立中央高级护校第三班33名即将毕业的护生和中央医院的护士及其他大城市的医务工作者满腔激情,救国心切,积极踊跃应聘,几乎全部投身革命,戎装勃发参加战地服务团或奔赴延安等抗日根据地.有全国各地的18名护士参加了新四军,从此开始了创建新四军军医院的战斗历程.

    作者:刘燕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