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质量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按照品管圈方法及步骤成立品管圈,以减少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损耗率为主题,发动圈中成员分析术中医疗耗材损耗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损耗率、医疗事故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术中物品供应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医疗物品损耗费用、单程取物品平均耗时、单程取物品距离、取物品走动距离均少于实施前(P<0.05).品管圈实施后医护人员团队协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和谐度、QCC手法等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损耗率,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增强医疗团队工作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冯其云;张继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实行患者分级管理对患者安全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2012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在本院住院治疗出院的382位患者的病历中随机抽取100份病历作为对照组,实行普通管理;在2014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在本院住院治疗出院的426位患者的病历中随机抽取100份病历作为观察组,实行分级管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及康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可以很好的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出院复诊卡在门诊预约诊疗优质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设计出院复诊卡,患者出院后在门诊复诊时使用复诊卡,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出院复诊卡在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加强医患联系,延伸医疗服务,完善门诊工作流程,提高了有效随访率及门诊复诊率,提高了复诊患者的满意度(P<0.05).结论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运用出院复诊卡,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徐家喜;刘丽芳;李金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引入JCI标准对抢救车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效果.方法 以JCI标准进行抢救车规范管理.建立抢救车管理质控组,引入药学人员监控抢救药品质量.结果 JCI标准实施前后,抢救车管理监控和日常核查抢救药品、物品花费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JCI标准管理抢救车后保障了抢救物资质量,减少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抢救物资的安全性和抢救的有序性.
作者:高礼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癌痛患者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投票选定提高癌痛患者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对策实施,比较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提高了癌痛患者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圈成员的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解决问题能力、品管圈手法应用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品管圈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增加,创新性增加,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陈欢;潘凤;郑霞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情关爱”管理模式在护理团队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全情关爱”管理模式运行前后护士离职率,并进行职业满意度调查.结果 “全情关爱”管理模式运行后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运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情关爱”管理模式,有利于建立同事支持系统,可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凝聚力.
作者:冯敏;张娟;喻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烧伤科患者晨间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品管手法对晨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持续改进,完善晨间护理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晨间护理管理效率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烧伤科患者晨间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品管圈应用到烧伤患者晨间护理服务中,有利于患者晨间护理的落实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作者:姚苗;杨婷婷;胡彦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联合方案在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统计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伤口护理,观察组进入个案管理,并按制定好的临床路径来实施.结果 对照组有两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术后第14d仍有渗液,伤口未愈合),观察组患者术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3d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个案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模式对其伤口有促进康复作用,能降低并发症,同时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铭杰;黄泳梅;余昭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组采用程序化镇痛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第3天镇痛效果(NRS评分)、镇静效果(Ramsay评分)颅内压(ICP)水平及其他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镇痛、镇静效果,降低患者颅内压水平,减少谵妄发生率及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海燕;蒲黎明;朱新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使用床旁引流记录表,对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今后提供便捷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自行设计床旁引流记录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病区第一医疗组诊治并留置引流管的患者200名,以住院号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引流护理并按江西省卫计委护理书写规范进行记录;实验组患者除实施常规的引流护理和记录外,同时使用床旁“引流记录表”.以南昌市第一医院护理书写质控检查得分、医生查房花费的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客观评价指标,对实施床旁“引流记录表”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记录的书写质控检查得分分别为(94.32±2.87)和(89.63士3.36)(t=4.86,P< 0.05);医生为每位患者查房花费的时间分别为(325±0.87) min和(5.40±1.54) min (t=-13.31,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验组为92.22%,对照组为81.11%,两组患者的满意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床旁引流记录表有利于提高护理记录的准确率、医生查房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电话、邮件、建立QQ通讯群等平台将健康指导护理服务延续到家庭,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提高颌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对疾病康复及日常保健的认知水平、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将360例颌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资料登记在册,责任护士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回访进行健康指导,同时建立科室QQ通讯群,邀请患者或者家属加入,定期更新健康知识.结果 360例颌骨骨折术后出院患者有336例患者获得受访,患者存在健康问题,得到了责任护士的及时指导,健康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结论 延续性护理通过院外健康指导的方式为颌骨骨折患者提供了连续性、协调性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骨折愈合,降低了患者再次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雁归;熊茂婧;钟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了6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患者行盐酸吉西他滨定期膀胱灌注化疗全过程的整体护理措施.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通过医护合作,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及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让患者积极配合完成灌注化疗整个疗程;在灌注治疗全过程中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灌注后长期随访,观察并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措施等.认为实施整体护理,注重健康宣教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鼓励其正确的面对,能够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过程及注意事项;长期随访,能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及帮助,提高自其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梅霞;陈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征护理改善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拟于我院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86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循证组(n=43)和常规组(n=43).两组均常规行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并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循证组由护理人员建组,提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的问题,并查新的权威文献寻求科学证据支持,建立佳护理方案进行围术期护理.两组出院后均随访1年.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随访半年和随访1年的Harris评分及住院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循证组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随访半年和随访1年的Harris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和常规组及住院和随访期间髋内翻、内固定松动、院内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征护理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其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改善,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春;柳阳娟;宛仲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术后7d、14d、21d、30 d、60d评价两组患者排尿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14d、21d、30 d、60 d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进行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尿失禁简单、易行且有效,可以作为前列腺摘除术后轻、中度尿失禁保守疗法的一种首选方法.
作者:储益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了50例鼻眶筛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前生命体征、颅脑损伤症状的观察,给予营养支持、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术后主要加强患者口腔、眼及伤口的护理,对复视、张口受限等患者进行眼肌功能训练和张口度的训练.认为在NOE及伴有相邻颌面部骨折整体修复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的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对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邵淑萍;王玲;卜艳红;苏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加强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行换瓣手术.通过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回ICU病房后予机械通气,根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以达到佳血气状态;多功能监护仪密切观察监测值的变化,监测每小时尿量、心包引流量,做好各管道护理;调整血容量、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及时控制心律失常;分析并发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康复期的护理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中除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期间心功能较前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林润华;林碧珍;薛鸿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护理干预在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1月~2015年10月的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行保守治疗的患者66例,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肠梗阻护理常规,试验组采取俯卧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俯卧位护理不仅促进患者早期排气、排便及进食,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花霞;寇红艳;魏寿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推移皮瓣修复指端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了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推移皮瓣修复指端创面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结束后对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推移皮瓣修复创面治疗的顺利开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管双极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引流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因恶性胆道梗阻行联合治疗的33例患者,其中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先作内镜下乳头局部切除,而后作射频消融,;29例经ERCP测出肿瘤狭窄段的范围,对狭窄段作腔内射频消融,然后置入金属内支架,随访患者术后黄疸消退情况、胆道支架通畅情况以及存活期.结果 33例患者均完成胆管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一周内黄疸基本缓解.术后3例患者并发胆管炎,4例患者并发轻度胰腺炎,在对症保守治疗后治愈,未出现出血、胆漏、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引流是安全可行的,术中熟练掌握配合要点和操作程度可确保治疗安全,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星星;汪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出院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和出院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合预出院模式,比较两种方法在该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较对照组高,且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出院办理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出院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减少住院时间与费用,缩短出院办理时间,经济及社会效益提高.
作者:谭丽莉;朱祥岑;龚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情绪体验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相对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接收的270例急性创伤患者,根据患者情绪体验的表现,对导致其出现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立足患者实际情绪情况做好相应护理工作.结果 49.7%的患者出现焦虑与恐惧情绪,23.6%的患者表现出抑郁和悲观情绪,19.4%患者出现偏执与抵触情绪和行为,10.3%患者疑心加重,出现自卑感;导致急性创伤患者负面情绪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除致伤原因、就医因素外,还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及性格、性别因素.在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后,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比较明显.结论 面对急性创伤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摸清影响其情绪的因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患者负面情绪的预防和减少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杜金容;吴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尿失禁所有患者半年内均恢复了尿控功能,患者术后尿失禁平均持续时间为(1.57±0.71)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100%,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疗效显著,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了7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机器人辅助下外阴癌根治术是治疗外阴癌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和术后仔细的心理护理,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手术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
作者:彭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围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地提高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7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应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进行治疗.围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管路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前后体重、腹围、尿量、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安全、有效,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该项治疗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疗效的必要条件.
作者:赵梅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9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输血安全管理经验,要点包括:加强输血的护理安全流程,供受者血型不合的输血管理,辐照血及白细胞滤器的使用,各成分血输注的注意事项,输血时机及指征的把握以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的观察等,认为通过安全管理能提高移植患者输血安全,减少相关并发症,保障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
作者:蓝红;孟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双轨道互动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月冠心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脂情况、知识掌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血脂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双轨道互动干预能提高患者冠心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血脂指标.
作者:叶向柳;黎志革;韦素惠;冯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应用简易呼吸器和采用间断吸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入住重症医学科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简易呼吸器法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物,对照组采用间断吸引法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呼吸机治疗一周、两周后VAP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机械通气一周、两周的VAP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均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而应用简易呼吸器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与间断吸引法相比,能显著缩短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双艳;刘莉;胡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医院-社区”互动模式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3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16例患者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115例患者给予“医院-社区”互动模式的优质护理.干预一年,对比血液生化指标、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干预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hPG、HbAlc、BMI、TC、TG、LDL-C及HDL-C低于对照组,HDL-C和SF-36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饮食、用药及病情监测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互动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利于出院后疾病的转归.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与强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给予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消化道溃疡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了CAR-T细胞采集的全程护理方法,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采前的科普宣教、环境准备、饮食及睡眠护理;采集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支持、建立良好血管通道、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等;采集后的防护、饮食、沟通等.认为正确的护理可以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对CAR-T细胞的采集.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多元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透析时机的影响,探索门诊透析前尿毒症患者的管理流程.方法 按照时间的先后将纳入的尿毒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2014年2月~2015年1月肾内科门诊有透析指征2月内未及时住院的尿毒症患者,采用责任制多元化全程护理干预,根据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采用电话随访、微信、微信群交流、复诊干预、肾友会等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对照组为2013年1~12月的有透析指征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常规门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时机、过晚透析原因相比较.结果 责任制多元化全程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过晚透析存在统计学意义,过晚透析的原因也有变化.
作者:郝润霞;宋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B)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FB患者的负性情绪,取得患者对检查的良好配合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12月于我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贯序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干预组针对性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并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对象中,经支持性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FB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新生;嵇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从本院抽取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住院期间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结果 实验组各项监测项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可缩短卧床天数和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丰富患者的疾病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主动性,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岸芳;林家谊;卢春林;高恒舒;徐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伴健康教育模式对出院后高血压患者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出院后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将90例出院后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干预组采用同伴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回访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评价指标,采用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同伴健康教育可提升出院后高血压患者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
作者:夏五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的1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随访3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98.4%)明显高于对照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普遍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吴成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探究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WHOQOL-BREF),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3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并收集与疾病透析有关的资料.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WHOQOL-BREF总分得分为(72.27±3.83)分;社会维度得分为(10.08±1.77)分;环境维度得分为(24.40±4.03)分;生理维度得分为(16.82±4.56)分;心理维度得分为(17.27±3.83)分.焦虑及抑郁、已确诊时间以及透析方式进入生活质量终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可解释模型自变量生活质量变异的45.7%(F=6.691,P<0.001).结论 焦虑抑郁水平越高、确诊时间越长、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生活质量越差.临床评估及干预工作中应注重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疾病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岳雄华;厉水屏;蒋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授权教育结合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一般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量表得分、SF-36得分,并统计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NGSES评分均有提高(P<0.05或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随干预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自我管理水平高与低的患者比例均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清Hb,Alb水平)都有所改善,实验纽较之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腹膜清除效能(Kt/V指数)方面,实验组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生化指标检测干预前后均未有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实验组腹膜炎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授权教育与聚焦解决模式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卉;张燕;卜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了3例经肌电图引导下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引起吞咽困难的痉挛性斜颈患者的护理体会.3例患者颈部肌电图均提示有异常放电,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均出现吞咽困难、洼田饮水试验Ⅱ级或Ⅲ级,给予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认为注射前熟悉患者病史、尊重其知情同意权并给予心理疏导;注射中给予语言安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注射后予以鼻饲或半流质饮食、防止呛咳、误吸,多给予鼓励,密切观察注射部位及生命体征、加强巡护,这对改善病情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琴;张龙;张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整形美容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整形美容科治疗的4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5例,对照组仅给予整形美容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更多的人文关怀式护理,两组患者均采用Likert量表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形美容科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016年1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发生301公交车纵火案,造成17人死亡,32人受伤,我院烧伤监护室接受危重症患者6人,其中一名患者烧伤危重,在专家建议下,医院和科室多方协调,根据患者病情危重不能上翻身床等局限因素,特调拨流体悬浮床一张用于该患者的救治.流体悬浮床对于大面积烧伤尤其危重症患者,具有翻身床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是现在新的治疗手段之一[1].流体悬浮床是利用气体流动悬浮原理设计的,通过压气机将空气传到矽沙中,使矽沙变为流体,在移动中形成浮力,有效的防治创面受压,形成热干空气,持续环绕患者体表,利于创面保暖和干燥.现将该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芬;常乐;殷雨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治愈率,但也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适.随着病情好转,帮助患者撤离呼吸机建立自主呼吸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但撤离呼吸机时可能会发生撤机困难.患者撤离呼吸机时撤机失败或撤机时间延长(超过48~72 h),称为困难撤机.我科2016年5月收治1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机械通气12天,尝试3次撤机,经历6天困难撤机过程后,使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出院.
作者:胡珉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新生儿会厌囊肿是先天性喉囊肿的一种[1],多见于会厌舌面,常由于喉黏膜黏液腺管受阻而致黏液潴留而形成[2],其发生率低,约2/10万[3].约4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95%患儿在生后6个月内均有症状[4],症状依囊肿大小、部位而异,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梗阻的症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哭声弱或声音嘶哑[5],易误诊为先天性喉喘鸣、低钙喉痉挛、新生儿肺炎等,可突然发生窒息,治疗主要保持做好新生儿会厌囊肿围术期的处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4年2月收治了1例新生儿会厌囊肿患儿.通过精心救治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园园;袁玉欣;陈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明显增多.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无意识及智能障碍[1].当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合并精神分裂症时会大大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和治疗的复杂性,影响愈合并增加并发症的机会.在配合医生为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肾脏移植手术作为尿毒症根治的唯一方法,可挽救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宫外孕是妇科一种危险的急腹症,是孕产妇的主要死因,若未能早诊断、早治疗,妊娠破裂可有大出血,危及生命.两个重大疾病合并会加大患者的死亡率,这不仅考验医生的专业技能,还考验护理的护士的观察能力及护理水平.经过近2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我院一名合并心脏死亡捐献(DCD)肾脏移植术后的异体妊娠患者顺利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刘倩;徐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呼吸道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管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管理并发症发生率为5.0%,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3.3%,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经分析,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对患儿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珏霖;易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家长实操小组式作业治疗对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的作业治疗采用传统一对一的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4~6名家长各自带领自己孩子在作业治疗师手把手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1次/d,30 min/次,每周5d,治疗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6名脑瘫患儿在家长实操下训练的小组课形式与传统一对一形式开展作业治疗均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伍宝银;莫艳玲;陈燕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儿耵聍取出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患儿耵聍取出成功率为主题,通过自制耵聍取出失败原因调查表,由操作护士填写,分析导致患儿耵聍取出失败的原因包括:耵聍干硬、年龄小不配合、依从性差、新进护士操作不熟练、耳道狭窄或畸形、伴有疖肿、器械因素、环境因素等.针对失败原因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指导患儿家长正确固定患儿、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护士耵聍冲洗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培训、改善检查室环境、更换陈旧的器械、保证操作器械能正常使用、优化流程等,按PDCA循环进行检讨和改进.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患儿耵聍取出成功率由54%提升至92.9%.结论 通过各项对策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患儿耵聍取出成功率,保证了患儿的安全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也提高了护理同仁、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王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21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21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10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常规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10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108例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9.2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28.70%),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 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机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熊英;王儒芬;杨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彩色卡通固定板在门诊输液室小儿肢体输液中固定肢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256例进行四肢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对照组131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夹板与3M胶布固定.观察组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彩色卡通固定板固定,观察比较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室进行小儿四肢输液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微弓型卡通固定板固定肢体,可明显减少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且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作者:陈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在社区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脑瘫儿童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瘫患儿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进行护理.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PALCI评价法,对P、A、L、C、I五个项目进行评分,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儿童家长负性情绪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脑瘫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日常生活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iedman家庭干预模式对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可以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
作者:张学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小儿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患儿加强标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护理过程中恢复情况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实验组切口感染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情况及效果分析发现,采取加强标准化护理的实验组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显著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整个诊疗过程的满意度,对临床护理有很大借鉴意义.
作者:贺丽;徐宏宇;万四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在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13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期间是否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分为观察组(n=211)和对照组(n=202).对照组临床治疗时遵医嘱给予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时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部湿啰罗音消失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2.97±0.99)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4.18±1.05)d、住院天数(8.93±1.51)d、住院费用(0.85±0.16)万元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在治疗支气管肺炎中具有操作简单,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椎广应用.
作者:徐丽;杨春香;曹慧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了本院47例体重小于5kg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经验,主要包括巡回护士术中严密观察病情,连接好各种仪器设备;麻醉护士术中配合麻醉医生准确及时地用药;器械护士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认为对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巡回、麻醉、器械护士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陈英霞;潘俊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早期规范化电刺激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电疗刺激疗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每天一次,2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患儿均为保守治疗,以物理因子治疗即电刺激疗法为主,配合运动训练、手功能训练和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评估指标:①肌电图显示的神经传导速度、波幅、运动单位募集、收缩时间;②临床观察:如肌力、肌张力、肌肉萎缩(测量);③手功能评估;④显效时间:评估患儿治疗3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四项评估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规范化电刺激疗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盲目、无序的电刺激疗法治疗效果.
作者:张彬;段华林;刘月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综述了老年人体质的研究进展,包括各个时期的医家对老年体质的阐述、老年体质的分布特征以及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认为使中医传统的“养生、防病”的个体预防进入到群体预防阶段,可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减少慢性病的发生,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的目的,从而减轻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小芳;李志月;莫辛欣;潘晓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综述了老年患者隐性需求的研究进展,从剖析老年患者隐性需求内涵出发,分析老年患者隐性需求的类型和特点及老年科挖掘隐性服务需求重要性及必备条件,认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患者显性需求,还要满足患者隐性需求.
作者:鲁先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综述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发生率、报告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管理等内容,为保证患者安全、进一步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李焕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综述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研究进展,包括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诊断、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认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可预防的疾病,通过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作者:田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信群在骨科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开始我科对每例压疮(包括新发生的和带入的)每次处置前的情况,实时拍照,并及时发送至骨三科护士微信群.结果 我科共发生18例压疮,经过精心护理,6例好转,12例愈合.结论 利用微信群,让每一位护士直观地、动态地了解压疮患者的创面情况和压疮的转归情况,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护理,提高压疮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钱彩侠;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的应用,对提高门诊输液安全及减少护理差错与纠纷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门诊输液老年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7~12月老年输液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门诊输液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安全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输液安全隐患,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李涛;徐静;刘泽军;赵明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黄散敷贴在治疗及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用自制三黄散敷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外敷,与化疗同步进行,连续使用7天,同时1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预后效果.结果 三黄散敷贴7天后,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1级、2级静脉炎的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1个月随访发现实验组静脉炎1级、2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黄散敷贴对化疗药物所致的静脉炎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可减少化疗过程中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和疼痛,毒副作用小,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毛慧;何玉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精神科病房使用电子血压计代替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精神科病房70例患者,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同一体位,分别使用台式汞柱式血压计、台式电子血压计、袖带式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法,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二种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比较,所测收缩压的数值明显偏高,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种电子血压计比较,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依据水银柱式血压计而定的.电子式血压计作为筛查工具省时省力,但在抢救危重患者、诊断高血压、指导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应谨慎使用,当发现高值或低值血压,有必要用汞柱式血压计再进行重复测量,以防诊断错误.
作者:李玲红;唐洁;刘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截瘫患者多处深度压疮使用磁红外线加压创面氧合仪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多处深度压疮患者7例作为效果观察,采用磁红外线加压创面氧合仪治疗,观察患者治疗8天、15天、28天局部情况、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情况.结果 患者通过治疗8天后,局部皮肤转红润,黑痂脱落,皮温正常,无恶臭.在治疗15天后皮肤色泽鲜艳,触之出血,渗出明显减少,创面缩小.在治疗28天后创面角质层愈合,创面明显缩小,Ⅳ期压疮可行植皮.结论 使用磁红外线加压创面氧合仪治疗截瘫患者多处深度压疮,抑制厌氧菌的生长,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鲜肉芽组织生长,保持创面干燥,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爱玲;陈燕峰;石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性功能的状况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采用现象学的分析方式观察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患者治疗后性心理变化情况、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性功能恢复情况及在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84%,对照组患者为42%,观察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人口学因素的比较中,年龄越小的患者,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疗程越短的患者及经济状况越好的患者性心理的变化越大.结论 男性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性功能状况不容乐观,需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努力帮助他们恢复性功能及提高性生活质量.
作者:魏小兰;陈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舒适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在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缪云仙;杨晓娟;董泽兰;李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强化排尿训练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分为术前强化排尿训练组和常规处理组,每组各60例,重点观察术前强化排尿训练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穿刺处出血及排尿状态的影响.结果 术前强化排尿训练组在术后1h内完成首次排尿的患者(63.3%)明显高于常规处理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强化排尿训练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13.3%)低于常规处理组(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穿刺处出血,但是术前强化排尿训练组血肿、淤青发生率(8.3%)明显低于常规处理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强化排尿训练组护理满意度为98.3%,高于常规处理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强化排尿训练可降低TACE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术前强化排尿训练不会导致术后穿刺处出血,可以减少穿刺处血肿、淤青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丽丽;洪树芹;汤金文;高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放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0例来我站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扩张器扩张宫口后放环,观察组在扩宫前先给予米索前列醇放置于阴道后穹窿处,2h后再扩宫放环.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显效率为91.8%,总有效率为98.3%,放环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药物副反应.观察组放环时间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1),阴道出血率、半年内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放环前经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软化宫颈,从而减少放环的不适感受,并提高放环质量,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何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初产妇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入细节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母乳喂养率、产后健康恢复时间、产后抑郁情绪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的产后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产后抑郁情绪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加快产后健康恢复以及降低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立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即先将托腿架调整为远高近低,将小腿腓肠肌中上段置于托腿架上,并使踝部高于膝部;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将托腿架关节端置于胭窝处,托腿架支托大腿,双腿自然弯曲下垂.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舒适状态,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充盈明显、感觉异常、运动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能够提高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度,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360名足月分娩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各18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比较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80%;授乳技巧掌握率比较观察组为91.1%,对照组为73.3%;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比较观察组为(5.41±1.42)h,对照组为(8.03±3.21)h;胎便转黄时间比较观察组为(37.2 ±7.13)h,对照组为(48.6±8.69)h;排便次数比较观察组为(5.75±1.41)次/d,对照组为(2.24±0.89)次/d;尿布湿块数观察组为(13±2.41)块/d,对照组为(8.4±2.10)块/d;新生儿体重第1、4、7天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3018±475)g、(2996±421)g、(3203±378)g,对照组分别为(3025±456)g、(2764±406)g、(2865±471)g;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第1、4、7天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79.87±25.12) mol/L、(186.32±72.15) mol/L、(150.04±75.78) mol/L,对照组分别为(81.45±29.7) mol/L、(230.74±60.12)mol/L、(212.55±43.65)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教会家属和产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车荣;杨冀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 将214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7例,采用常规门诊慢病管理;教育管理组10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高血压病社区健康干预网络,以学校的形式进行管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干预后管理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增强,年发病次数减少;血压控制达标率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网络,应用健康教育策略带动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血压监测,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俊秋;肖小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护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该领域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到2015年12月31日)收录的有关DBS护理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3.0和Excel 2013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单位、主要期刊源以及研究内容分布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DBS护理相关文献71篇;作者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相关研究的文献合著率为77.46%,且从2006年后该种文献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但地区分布并不均衡,研究以帕金森病的护理及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相应基金支持该DBS相关的护理研究.结论 随着脑深部电刺激技术在我国稳步发展,相关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进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逐步递增趋势,已经形成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群、作者群和核心期刊群.但目前,该种研究的范围及深度仍待提高.
作者:刘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我院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压力源、减压的方法及其需求,增强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防御能力和应激能力.方法 对78名心血管内科护士采用自设心理压力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减压需求问卷进分调查分析.结果 心血管内科护士的焦虑评分较高,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士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学会调控不良的情绪的方法,培养健康的行为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以缓解各种压力,提高工作质量,保持身心健康.
作者:林运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花都区4家基层卫生院共214名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水平,但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程度高于国内常模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尤其缺乏个人成就感;加强社会支持,以改善护士职业倦怠.
作者:张丽;曾莉;郑晓风;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非内分泌专科N2级临床护士对胰岛素笔注射技术及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制定胰岛素笔规范注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胰岛素使用安全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本院22个临床科室的112名非内分泌专科N2级临床护士进行胰岛素注射行为及胰岛素相关知识调查和分析.结果 112名非内分泌专科N2级临床护士中有37.5%护士从未接受过胰岛素笔注射的正规培训;10%护士从不使用1ml注射器抽取胰岛素笔芯内的胰岛素,17%护士从不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50%护士从未被注射完取下胰岛素针头扎伤,64%护士从不使用含碘消毒剂消毒胰岛素制剂瓶口及注射部位,16%护士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前从不排气,15%护士从冰箱内提前拿出储存的胰岛素从不复温.结论 采取多元化方式对非内分泌专科N2级临床护士进行胰岛素笔使用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保证胰岛素使用的安全性,提高胰岛素笔注射的规范性,维护和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作者:胡敏;蔡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笔者利用三升袋(上海曹杨医药用品厂生产)移液管改制成吸管,选取2016年1~5月入住我院综合ICU可经口饮水或者饮稀粥的患者15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三升袋2 制作方法2.1 取三升袋移液管,冲洗干净.2.2 将三升袋移液管放于1∶500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消毒、清洗、晾干.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上注射胰岛素都采用胰岛素专用注射笔注射,由于其具有注射剂量准确、操作简单易学等优点,得到了护理人员及广大糖尿病患者的青睐,临床各科室尤其是内分泌科患者应用注射胰岛素的数量较多.目前,内分泌病区无专用的胰岛素笔架,需要把患者的床号、姓名及药液开瓶日期等信息标记在各自的注射笔上,然后把胰岛素笔集中放置在治疗室专用抽屉中.当患者需注射餐前胰岛素时,护理人员需从抽屉中众多的胰岛素笔中正确找到每个患者自己的,非常麻烦,还有可能出现拿错现象,造成护理差错,对患者的治疗不利,有很大的风险.因此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新型胰岛素注射笔笔架.
作者:鲁文菊;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临床上可常见体内置有粗细不等引流管的患者,大部分引流管可直接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引流液体.但偶尔能碰到无法直接连接一次性引流袋的引流管,就连间接使用玻璃接头也无法连接引流袋.我科室采用2 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来解决这个难题,效果极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全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器具,可通过刺激人体的相关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进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现有的刮痧板往往缺乏合理的握持设计,要么根本不特意设置握持结构,要么仅在刮痧板上开一些供握持的孔,因而导致出现刮痧过程中刮痧板滑脱或者刮痧时医护人员的手指与患者皮肤时常接触摩擦而引起医院感染等问题.因此,为了方便医护人员能准确、轻便握持刮痧板,达到使用方便和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刮痧板,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亚芳;夏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照分析隔姜艾灸穴位辅助治疗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6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肝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增加穴位艾灸治疗,根据患者需要调治的穴位,隔姜艾灸15~20 min,每次1~2次,10~15次为一疗程,两组进行效果评价对比.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效果显著.结论 隔姜艾灸穴位辅助治疗肝炎可以明显改善肝炎患者的消化症状,缓解减轻胃肠道等症状,效果明显.
作者:王黎茜;王维波;刘莉;范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制雄黛膏外敷联合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体腔热灌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雄黛膏外敷中腹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腔热灌注联合自制雄黛膏外敷治疗恶性腹水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控制恶性腹水的生长,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成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随身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例确诊为胃脘痛的门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抑酸护胃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药治疗基础上加以随身灸灸中脘穴和足三里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39例(97.4%),对照组总有效率36例(77.8%),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身灸配合穴位注射可提高胃脘痛的止痛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程序升温脱附法(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TDP)照射药物纱布治疗胫腓骨骨折后患肢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67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骨折后患肢给予跟骨骨牵引,骨折肿胀处给予药物纱布外敷加TDP照射,七叶皂甙钠针静滴治疗;对照组33例,骨折后患肢给予跟骨骨牵引,七叶皂甙钠针静滴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前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药物纱布TDP照射治疗胫腓骨骨折后患肢肿胀有明显疗效,可缩短患者术前天数,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王欢;缪阳娟;熊书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腾讯QQ群平台在急诊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来我科实习的240名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8月~2014年7月实习的120名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7月实习的120名为实验组.实验组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加入急诊QQ群,予以QQ群辅助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考评成绩(84.2±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12.6)分,实验组对带教的满意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实习同学采用QQ群辅助临床教学,可以提高急诊科临床带教效果,提高实习同学的满意度.
作者:姜翠凤;张梦颖;范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了护理实习生针刺伤发生各种原因,针刺伤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及心理反应,并提出预防和应对措施.认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能使针刺伤导致的不良后果小化,从而有效的保证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实习生职业安全培训,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作者:潘鹏杰;马珂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翻转课堂式教学在激发临床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带教的专业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初实习生共520例,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传统组采用传统专人带教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式的教学,对实习护生进行带教,通过视频短片及教与被教的角色互换,使教学相长,并答疑解惑.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中实验组比传统组对手术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师生双向满意度也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式教育能有针对性的对护生进行教学,同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实习同学能灵活牢固掌握知识,同时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该方法适用于手术室的临床护生带教,符合实习护生的兴趣方向,能促进师生交流,使单调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生动化、现代化,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何丽云;谢玮娜;于美华;余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仪下颅脑手术的配合方法,为手术室护士提供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对63例颅脑疾病患者施行神经导航仪辅助下手术,分析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 63例颅脑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发生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访视评估,完善的物品准备,熟练精准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尹云清;李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进行手术病理标本的留置、送检,包括医生开立电子病理申请单,病理标签条码化,通过扫描条形码进行电子化病理标本的交接等.结果 运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后,杜绝了病理申请单字迹不清、污染等情况,缩短了冰冻标本和常规病理标本的送检时间.结论 运用电子病理标本送检系统能提高病理标本送检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李丽;周芳;钱慧玲;罗桂元;马育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多次(2次或2次以上)入住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减少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参与、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多次入住CCU患者临床病例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不同心理状态,评价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焦虑自评表、忧郁自评表和患者满意度表中量化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根据不同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依从性和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坚强概念对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坚强概念中的认知调整、情感调整、行为调整3方面分阶段、分主次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治疗依从性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及治疗依从性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89±6.30)分、(50.05±4.1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6.21±6.80)分、(59.51±4.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坚强概念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农军;赵梅香;李柱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3%硼酸液不同湿敷时间对急性湿疹的疗效,评价皮损的改善情况,探索佳湿敷持续时间.方法 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湿敷30 min组、1h组和2h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湿敷30 min、1h、2h时后将湿敷垫取下,每日两次(即上、下午各一次).每组均于湿敷治疗前和湿敷治疗5天后(即第6天)分别从丘疹、丘疱疹、糜烂、红斑状况、皮损面积、灼热、瘙痒方面作体征评分.结果 湿敷2h组的总有效率大于湿敷30 min、1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727,6.2388,P=0.0005,0.0125);湿敷1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敷2h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敷30 min组对灼热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敷1h组对糜烂、灼热、丘疱疹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湿敷2h组对糜烂、灼热、瘙痒、皮疹面积、红斑、丘疱疹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 0.01).结论 湿敷2h是治疗急性湿疹皮损佳的湿敷持续时间.
作者:王义;付兴琼;代喆;钟陈萍;罗雪梅;马丽娅;陈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智能监控输液系统对消化内科输液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输液治疗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前51例,应用后52例.对两组进行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并比较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各项活动的用时情况.结果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相比,应用后患者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相比,应用后护士工作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相比,应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活动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相比,应用后局部渗出、空气进入管、输错药或输漏药、滴速过快、滴速过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管理在消化内科输液中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对输液流程的满意度,提高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莫焱;凌瑛;应燕萍;黄中仙;王小红;钟岸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选取在我院行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患者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减少患者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机率,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推广运用.
作者:杨咏梅;李意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入住我科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患者入住的单双号病室进行分组,住单号病房的3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住双号病房的3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培训的工作三年以上的护士严格遵照疼痛护理管理流程执行,负责患者的疼痛评估、记录和观察患者实施缓解疼痛的方法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作者:贺敬;蒋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本地区重症恙虫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宿迁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24例确诊为重症恙虫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皮肤焦痂、高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全程优质护理.结果 24例重症恙虫病患者,23例体温恢复正常,治愈出院,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结论 重症恙虫病常累及多个器官,优质护理对重症恙虫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明显降低重症恙虫病患者死亡率.
作者:陆永姝;吴超;陆冬梅;李秋臣;周赛;孙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纸塑袋在手术室植入物包装中的应用对减少同种规格未使用植入物反复清洗、灭菌次数,方便巡回护士粘贴合格证,避免合格证粘贴错误,方便手术医生直观的选择适合患者使用的植入性物品的效果.方法 将常规存放我院的备用植入物各种类型的上、下肢铜板、骨盆重建板及每个植入物的合格证,使用纸塑袋单独进行包装后高压蒸汽灭菌.结果 纸塑袋包装具有可靠的屏障功能,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灭菌有效期长等优点,降低了同一型号植入物反复清洗、灭菌次数,延长灭菌物品使用寿命,方便手术医生选用,方便巡回护士正确粘贴合格证.结论 纸塑袋用于包装灭菌长期存在我院备用的植入物,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方便使用,保障了手术安全,降低手术室管理风险.
作者:于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及KDQOL-SFTM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低血糖、低血压、感染、出血、失衡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症状、肾病影响、肾病负担、工作状态、认知功能、社交质量、性功能、睡眠、社会支持、医护鼓励、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祁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素剂量、透析液温度及血流速度对灌流器内凝血的影响,寻找合适的抗凝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药物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净化肝素量、温度、血流速度.观察组预先(上机前15min)体外肝素化,提高透析液温度(37.0℃)、加快血流速度(150 ~ 180 ml/min).观察两组治疗过程时效性、凝血程度及凝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液净化治疗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53.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下机后凝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凝血率10.0%、2级凝血率3.33%,对照组1级凝血率21.88%、2级凝血率9.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预先进行体外肝素化,提高透析液温度、加快血流速度可以大大降低灌流器内凝血程度,保证血液净化的时效性,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袁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健康宣教方式在眼科出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眼科出院的患者共5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0人.第一组:多媒体和网络学习组;第二组:发放印刷小册子组;第三组:家庭访视组;第四组:电话宣教组;第五组:集体互动联谊会组.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析评估患者对宣教的掌握情况.结果 采取集体互动联谊会健康宣教的100例患者对宣教内容掌握程度优于其他各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体互动联谊会健康宣教能加深患者对眼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疾病的防治能力,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能有效节省医务人员的时间.
作者:王琼;许娜;师美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简易输液报警器在眼科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12月在眼科住院患者共12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均未配备简易输液报警器,干预组每个床位均配备简易输液报警器,观察比较护士在输液治疗期间输注每瓶液体平均巡视病房次数、换瓶前排气次数、患者满意度,随后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间输注每瓶液体平均巡查病房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简易输液报警器可减少输注每瓶液体平均巡查次数.同时两组在换瓶前排气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简易输液报警器可减少换瓶前排气次数,提升输液安全性.重要的是干预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简易输液报警器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中的患者满意率.结论 通过简易输液报警器,可明显减少排气次数、提升输液安全性、提高输液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更利于眼科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陈颖;刘菜月;杨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对在无痛电子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治疗11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周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的经验.认为对患者检查前全面的护理评估、严格掌握禁忌症、良好的肠道准备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媒体形式干预在普通胃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初次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胃镜检查护理,干预组100例在常规胃镜检查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媒体形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检查过程中的情绪状态,食管口打开情况及检查时间.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紧张恐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食管口打开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媒体形式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普通胃镜患者检查前焦虑情绪,提高检查成功率及效率,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良主观感受体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