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考察存在抑郁情绪的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特点.方法:根据SCL-90评定,从初一-高二的398名被试中检出存在抑郁状态者59人,无抑郁者339人,然后运用Song-Hattie自我概念量表考察了两组被试的自我概念差异,并对存在抑郁状态学生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存在抑郁情绪学生的自我概念明显低于无抑郁倾向学生的自我概念,尤其是在家庭自我、班级自我、自信自我和能力自我四个维度上差异更为明显,而抑郁状态学生的自我概念没有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结论:情绪状态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有关,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惠军;石俊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因素的来源、影响范围和程度.方法:采用等级计分问卷表的方法对武汉市城区和郊区的205名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武汉市初一学生的心理应激因素主要来源于学校,无论男女及城乡,考试排名次、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均占第一、二位,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人际关系问题,学生遇到应激性事件时,采取的主要是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也有抽闷烟喝闷酒(38.5%)和服用安眠药(10%)来缓解心理紧张的.结论:研究结果为我们即将进行的中美合作课题和开展学校心理卫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背景资料.
作者:李燕;C. Anderson;龚洁;JimChen;杨旭;Jennifer B;郑虹;Dennis R.T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初一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用瑞文智力测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智力成就责任感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自编的家庭环境调查表对乐昌市234名初一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差生与优生在性别、年龄、父母亲职业、家庭居住地、智力水平、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与学习成绩不良有关的相关因素是年龄、性别、父亲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智力水平.结论:学生学习成绩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梁军林;孙录;刘珍妮;全东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集体心理治疗方式.方法:采用<考试焦虑诊断问卷>先后对同一所学校的两届高三学生进行测量,并对检出的中、重度考试焦虑的学生进行包括渲泄、认知、放松训练等综合性集体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考试焦虑的测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考试焦虑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表明此种集体心理治疗模式对于治疗高中生考试焦虑有效.
作者:魏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过度焦虑常致考试发挥失常,影响考生心身健康.本研究将考试前焦虑水平与多种因素作偏相关分析,以探讨减缓考生焦虑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敏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对天津大学1996年级本科学生,以专业班为单位作整群抽样,采样前经体检,身体无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病家族史.按以下入组标准:(1)汉族,1978年、1979年在天津市区出生,有一年以上托儿所或幼儿园经历,跟随父母在天津生活10年以上.(2)本人非抱养或领养子,父母双全,无离异.(3)家庭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上.(4)父母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现在天津市工作.挑选出符合标准的学生392人,因答卷内容填写不完整而剔除31人,实际共361人入组.其中独生子女173人(男102人,女71人),非独生子女188人(男106人,女82人),非独生子女中,75.5%为两子女,即家中还有一个兄弟姐妹,23.4%为三子女,1.1%为多子女.
作者:陈晓标;王积芬;苗发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对贫困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1-4年级获学校贫困补助的学生172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68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结果:两组特质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而贫困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贫困生普遍得分高于非贫困组.结论:安慰关心、经济支持、倾诉方式,朋友支持,参加活动有益改善焦虑水平.
作者:张兰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神经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121例神经症患者和516名健康者按性别分组分析.结果:性别不同,神经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不同.男生:与神经质、母亲文化偏低、娱乐体育等能力不良、经济物质基础较差相关.女生与神经质、内外倾、得到社会支持系统(保护因子)、母亲拒绝否认、丧失社会支持系统相关.结论:研究神经症危险因素,要控制性别影响.
作者:冯丽云;王志铭;王宇中;李克均;王爱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老年病人认知功能异常的检出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取1997年1月15日上海甘泉医院住院病人(年龄≥60岁)164例.调查工具为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根据MMSE评分划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①性别、教育程度对正常组与异常组MMSE均有影响;二组与教育程度密切有关,高文化程度对语言的短时记忆、物体命名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正常组随年龄增高,分数呈降低趋势,异常组MMSE总分、因子分则与年龄无相关;异常组受性别影响程度高于正常组,呈负相关.②认知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4.0%.结论:对60岁以上住院病人进行常规认知功能筛选,以利早期诊断痴呆.
作者:吴文源;李玉珊;陆峥;李春波;刘美兰;崔海松;何康梅;潘红芬;郭珍;姚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格维度心向量图(VCG)横面T环顺钟向运行(顺转)及发生心脏神经官能症(CN)的关系.方法:采用Eysenck个性问卷评定了224例VCG横面T环顺转及发生CN者的气质特征.结果:VCG横面T环顺转及发生CN与情绪性气质特征相关显著,多血胆汁质是T环顺转及发生CN者的多见气质类型.结论:气质与VCG横面T环顺转及发生CN显著相关.
作者:周英;王亚真;唐发宽;冯端浩;王健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心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临床记忆量表,对一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用高压氧治疗前后进行测试.结果:研究表明:(1)老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心理障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高压氧治疗可使其智能成绩明显提高;(2)合并高血压(>5年)、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萎缩以及脑梗塞发病次数≥2次者,其神经心理障碍更为显著.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心理障碍较严重,合并症愈多尤甚;采用高压氧治疗有效,可做为改善老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心理障碍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高萍;贾志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机选择27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作为病例组(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用常规病理方法检查确诊).
作者:全仁子;全顺子;张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对睡眠评估的心理特征.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对5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早晨起床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并与22名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失眠症组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低(P<0.01);失眠症主观评估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与多导睡眠图结果比较具有显著不一致(P<0.05~0.01).结论:失眠症组不但睡眠质量低于正常人,而且有着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冲;贾福军;谭春英;杜好瑞;李战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病前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特点及与疾病的联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82例初发的甲亢患者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甲亢患者病前经历有影响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总生活事件频数、负性生活紧张值及总生活事件紧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患者正性生活事件紧张值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结论:提示患者病前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的应激可能与发病有一定联系.
作者:杨海晨;刘铁榜;臧德馨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相关心理因素.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90项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因子分高,掩饰因子分低)、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存在缺陷.
作者:潘建良;毛荣彪;陶明;张江舟;孙轻骑;童蓉;高静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强迫症患者的有效心理疗法,方法:在应用日本森田疗法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治疗强迫症过程中的治疗原则、实施过程等进行了改进.对8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同时采用SCL-90,SDS,SAS和EPQ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平均疗程64.3±19.7天,痊愈32例,显著好转28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显著好转率75%;量表测查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一些人格特征得到改善.患者有无强迫行为对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改进后的住院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心理疗法.
作者:张向阳;吴桂英;张培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训练在中国家长中的实施性.方法:采用艾利斯的心理治疗理论(ABC),对106名国内家长进行了不合理信念调查,并对41名家长进行为期三周的干预训练.结果:调查表明中国家长对孩子主要是绝对化要求,且小学的家长比初中的家长更趋于对孩子更多地不合理要求,不合理信念多.经干预后,家长的焦急情绪有显著性改善,SAS干预前后评分显著下著,提示家长的不合理情绪与行为并不是直接由孩子的所作所为引起的,而是由家长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思维引起的,不合理信念、思维,可以通过理性情绪训练来改变,从而改变家长的不合理情绪与行为.结论:理性情绪训练具有提高家长心理卫生的作用,可以在国内家长中实施.
作者:吴中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运用规范的系统家庭治疗技术进行访谈、干预137例家庭,随访90例.用彩色摄像和高灵敏度录音系统记录每次治疗访谈和随访访谈的全部过程,用相应调查表进行反馈.结果:除绘画练习外,绝大多数常用技术均能较好地应用于中国家庭,但受讨论问题与非问题的比例、治疗师是否中立、系统逻辑、关系现实、对治疗性提问内容理解的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结论:系统家庭治疗常用技术适用于中国家庭,本土化后,可逐渐推广前瞻性研究.
作者:杨昆;汤宇;许秀峰;赵旭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摄像系统在系统家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彩色摄像和高灵敏度录音系统,记录137例接受系统家庭治疗及其中73例随访家庭每次治疗访谈和随访访谈的全部过程,用相应调查表进行反馈.结果:大多数家庭愿意按受摄像、观察,但受首次访谈气氛、治疗环境、服药、治疗师是否了解家庭的问题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摄像系统是系统家庭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中国家庭,可逐渐推广、应用.
作者:杨昆;许秀峰;赵旭东;汤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测试TOVA在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中应用的适用性.方法:应用TOVA视觉刺激软件对一组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进行检查,并于药物治疗前后分别测试患儿的操作水平,与Conner父母量表分的变化做相关分析.结果:发现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TOVA各项变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临床诊断标准相比,诊断的敏感度85.71%,特异度87.5%;药物治疗前后患儿TOVA的操作水平变化明显,与Conner父母量表分的变化有一定相关.结论:TOVA检查确实能反映ADHD儿童的病理特点,对疗效判定也比较敏感,与Conner儿童行为评定相比,能更全面地反映ADHD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作为一种带有跨文化性质和相对客观的检查手段,它在中国有很好的适用性,有一定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霓;王玉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HDS-R在老年期痴呆筛查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对广东沿海三个县中1018名世居农村,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痴呆筛查.结果:HDS-R分为0-32.5分,平均23.50±5.80分,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教育程度、痴呆诊断、听力、性别是影响HDS-R评分的重要因素;HDS-R界限分为17分时,敏感度95.1%,特异度为97.7%.结论:年龄、教育程度、痴呆诊断、听力、性别是影响HDS-R评分的重要因素,HDS-R因其特异度和敏感度高且易于实施、项目简便,适合在我国使用.
作者:沐楠;陆泳;冯容妹;方少心;周伟成;江美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全国协作研究取得AAMD-ABS在我国应用的数据,制定出我国儿童的适应能力常模,供临床使用.方法:各地协作单位使用统一量表,统一研究方法,随机取样,测得结果输入电脑,由上海集中分析,各地共取得1-6年级在校小学生样本8849名,其中,男4466,女4383名,结果:发现量表第一部分(评定正常适应行为的发展)总分均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量表第二部分(评定适应不良行为)总分随年龄增加而有下降趋势.结论:此量表可作为小学1-6年级学生适应能力测量工具,常模可用于研究低智儿童的诊断,以及特殊教育和儿童行为的发展研究.
作者:全国协作研究组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方式及测查方法的实用性、测查工具应用的一致性.方法:经过训练的研究人员,采用费氏修订的CFI-CV访谈提纲,对17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284位家属进行访谈和录音,并将录音打印成文字资料.第一测评员即访谈者进行直接评定;第二测评员根据录音及文字资料进行评定.两名测评员按相同测评标准进行独立评定为高或低情感表达.结果:测评员之间有较高一致性,一致率89%(252/284),Kappa值为0.774(95%CI 0.658-0.891;Z=22.3,P<0.001).结论:在北京地区,用CFI-CV问卷,测评员之间测评结果一致性良好;并易被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所接受,可供医疗部门及社区医务工作者用于测评家庭情感种类,为家属的心理干预提供资料.
作者:徐敏洁;翁永振;李东利;郭风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引进Carey等人的1个月~12岁全套五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气质问卷(EITQ,RITQ,TTQ,BSQ,MCTQ),探讨它们的应用情况,以进一步完善气质测查工具在国内的使用.方法:对原问卷进行翻译、修订后,随机选择上海市有代表性地区的儿童进行测试,由家长填写问卷,对五个年龄阶段的气质问卷分别做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各问卷的平均重测信度分别为0.59~0.81,Chronbach Alpha内部一致性各问卷的维度平均值为0.48~0.59,总问卷为0.73~0.87.结论:该套系列问卷可在临床中参考应用,应将测查结果与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作者: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香港和成都市少年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评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香港2673名、成都市858名6-18岁样本进行评定.结果:发现CBCL多数综合征评分香港地区高于成都.作用强度分析可见两地的焦虑抑郁、注意缺陷和外向性因子的差异特别明显.结论:可能香港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出现率高于成都市,但也不能排除两地父母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理解、态度以及评定偏差有所不同造成两地评定结果的差异.
作者:郭兰婷;梁永亮;何定邦;熊思方;李子超;邓振鹏;单友荷;彭祖贵;万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