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729
  • 国内刊号:11-1873/R
  • 影响因子:2.08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库)》(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基础医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80年代以来,科技工作者以自评量表SCL-90作为常用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若不正确使用或过分使用、依赖量表评定结果或机械的解释结果,往往得出与实际不相符的结论[1,2].为此需要对SCL-90使用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达到科学使用的目的.

    作者:王金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目的: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文版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其心理测量特质,并简要介绍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05例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进行PANSS评定,对原始评定结果进行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提出5个因子,分别是: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兴奋敌对、焦虑抑郁、认知缺损;信度分析显示量表的标准化Cronbach α值为0.8707,5个维度的Cronbach α值在0.7434-0.9044间,项目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结论:PANSS中文版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量化评估.

    作者:司天梅;杨建中;舒良;王希林;孔庆梅;周沫;李雪霓;刘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EDI-1量表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初步测试

    目的:探讨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1)用于调查北京市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信度、效度.方法:采用EDI-1对30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调查,用分半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判别效度等指标对EDI-1量表进行评定.结果:EDI-1量表中国版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除了成熟恐惧分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50外,其余七个分量表的Cronbach's系数均在0.80以上.除成熟恐惧量表以外的其他分量表分半信度也较好,Pearson相关系数≥0.6.量表的重测信度好,两次测查各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6-0.97.八个分量表的累积贡献率为70.65%,结构效度较好.判别效度好,除成熟恐惧量表外,厌食症患者其他七个分量表的分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除成熟恐惧分量表外,EDI-1量表基本适用于北京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评估.

    作者:张大荣;孔庆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MMPI与MMPI-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致性测试

    目的: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MPI与MMPI-2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便为MMPI-2的使用者参考MMPI临床与研究经验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方法:采用MMPI与MMPI-2复合问卷,对9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量表上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一量表分数的相关分析以及量表编码类型的符合率分析结果提示,尽管MMPI-2对临床量表项目内容作了一定的修改,但MMPI-2与MMPI对应临床量表分数仍具有很高的相关;另外,MMPI-2与MMPI间编码类型的总体符合率达到93.8%,其它多点编码符合率也都达到了美国人所报告的同类符合率水平,如两点编码符合率为62.9%,若给以限制性定义,则该符合率可达80.8%.结论:中文版MMPI-2的临床量表与MMPI具有较高的延续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的临床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类推性.

    作者:史占彪;郭念锋;张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

    目的:分析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评估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1439名大学生、58名精神科神经症住院病人以及24名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分别接受交往焦虑量表、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的自评,其中30名大学生2周后重测.结果:交往焦虑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重测系数为0.78,信度指标良好;与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的相关为0.66,与焦虑自评量表的相关为0.29,正常大学生与住院病人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但两者与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得分差异显著,说明其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良好.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有效工具.

    作者: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自尊和社会支持评估分析

    Miles术是当前治疗直肠癌的可靠手段,但却需要使用永久性的结肠造瘘.这种手术方式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乃至患者的尊严[1].自尊的下降会使造口病人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力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对疾病和造口的控制能力的下降和不良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支持和家庭或重要人物的支持对结肠造口术后恢复和适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自尊的主要因素[2,3].术后第一年被认为是造口适应的分界点[2],患者的生理、心理都处于重要的调整阶段.如何能在造口术后早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维持和促进自尊,从而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作者:张俊娥;郑美春;叶新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量表评分对11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并随访1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全部完成随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分在干预后5周,卒中后3、6、12个月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抑郁症状在研究组治愈51例(89.5%)、有效57例(100%),对照组分别为2例(3.5%)、7例(12.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巴氏指数在干预后各时点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在干预后5周研究组(7.01±5.43)优于对照组(10.63±8.52,P<0.05),卒中后3、6、12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对卒中后抑郁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李广安;李金芳;程立新;马恩利;庞曰岱;朱成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放松训练对脑电、情绪的影响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脑电、情绪的影响以及与受试者人格、行为类型的关系.方法:68名医科大学生集体进行放松训练2个月,比较训练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评估训练前后脑电、肌电、皮肤温度的变化,以及脑电指标改善程度与受试者个性特征的关系.结果:放松训练后受试者SAS、PSQI得分降低,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3.7及5.2,P均<0.01).脑电、肌电、皮肤温度改善,脑电指标改善程度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N纬度得分、A型行为类型问卷的TH分、总分呈正相关(r=0.25~0.46).结论:放松训练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脑电指标改善程度与受试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类型相关.

    作者:张燕冰;杨斯环;张莉;张苏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与其病情变化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情绪障碍,即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以及与透析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88例腹膜透析病人,使用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评估其情绪状况,同时测定其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以及炎症水平,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腹膜透析病人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44.3%,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6.8%.具有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史者的Hamil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高于无此类病史者(P<0.05).SGA评分较高的病人Hamil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也较高;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高的病人,其血清白蛋白水平、蛋白质摄入水平、体重指数、上臂中段肌肉面积和脂肪面积均较低(r=0.22~0.60,P<0.05或P<0.01).结论:腹膜透析病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相关,并可能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韩庆烽;董捷;范敏华;王海燕;汪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视觉认知障碍的脑机制研究进展

    帕金森氏病(PD)以运动减少,肌僵直、震颤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早被认为是一个由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缺乏引起的纯运动障碍,没有智能障碍,但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早期PD即有选择性视觉空间认知功能的损害.

    作者:宋为群;罗跃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国内有一些有关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研究报道[1,2],它们分别探讨了产后抑郁与居住条件、夫妻感情、公婆关系、孕期健康教育、个性等的关系.本研究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探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作者:黄丽;李卢新;梁素珍;许水莲;章芬朵;高梅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进食障碍的心理干预

    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两大综合征.Russell首次提出了对AN和BN的诊断标准[1,2],为DSM-Ⅲ对进食障碍诊断标准的编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普遍使用的是DSM-Ⅳ.诊断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对治疗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7世纪到20世纪前半叶有很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报告了自己的治疗案例[3],其中有药物治疗取向也有心理治疗取向.

    作者:章晓云;钱铭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焦虑、皮质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焦虑情绪、血液流变学和皮质醇及术后前房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住院60例青光眼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2组病人常规降低眼压下的青光眼手术治疗,治疗组同时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等,观察治疗前后2组病人的焦虑情绪、血液流变学和血皮质醇变化及术后前房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焦虑情绪(38.6±7.2/42.1±7.2,t=2.4,P<0.05)、血液流变学(t=9.2~3.0,P<0.01)和血皮质醇(t=3.9,P<0.01)及前房恢复(χ2=5.9,P<0.01)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差异性.结论:心理干预可降低应激引起的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情绪和血皮质醇的分泌增加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促进青光眼的好转.

    作者:石寿森;雷宁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理支持对初产妇临产后的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产后初产妇的焦虑状态及心理支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72例经过检查决定能够试行顺产的临产初产妇进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估,随机分为支持组(152例)和对照组(120例),支持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心理支持,对照组120例只给予常规的观察产程、检查、治疗等.结果:临产后支持组和对照组均存在焦虑情绪(HAMA:25.22±6.04, 25.12±6.02,P>0.05)但差异不显著,心理支持后(分娩前)复测HAMA,支持组的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16.19±3.67,25.79±6.12,P<0.05),支持组的顺产率也高于对照组(92.8%,81.7%,P<0.05).结论:心理支持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情绪,有助于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蒋国秀;杨菊生;李瑞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

    Murray Bowen是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他初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他在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对家庭关系的作用产生了兴趣.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对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进行的深入的研究,Bowen的系统家庭理念逐渐完善.

    作者:易春丽;钱铭怡;章晓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人性观差异的调查研究

    关于人性的争论由来已久.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里,近几十年来陆续有研究者提出自己对人性哲学问题的不同看法,对其所涵盖的方面也作了不同划分[1] .

    作者:杨利利;许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州市一所高校大一新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

    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给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带来重大影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次调查报告(2002年7月)公布;中国网民上升至4580万,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在世界第三位[1].研究表明网络对心理发展有负面影响:如造成角色的混乱、黄色网站导致的性罪错、网络成瘾等[2].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网络成瘾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色情成瘾;(2)网络交际成瘾;(3)强迫信息收集成瘾;(4)游戏成瘾.

    作者:杨立新;潘集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874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识调查

    艾滋病的快速流行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截至2002年12月,我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560例,较2001年底累计增长32%,新增HIV感染者9824例(即经检测确认)[1].在我国报告的艾滋病毒感染人员中,三分之二以上是20-29岁的青年人[2].大学生是青少年中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具开放性,又正处于性成熟阶段的特殊群体,加之他们对于未来社会的重大影响,因而更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帮助他们远离艾滋病.从这一目的出发,本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有关情况,试就大学生异性交往、性安全两方面的情况作一些初步分析.

    作者:孙志凤;王婧;冒荣;曲铭峰;张红霞;xieoming Li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目的:研究大学生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用情感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层随机抽样,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差异检验表明男性的负向情感多于女性(t=2.23,P<0.05),快乐感低于女性(t=-1.99,P<0.05),在正向情感上无显著性别差异(t=0.21,P>0.05);大一学生的快乐感和正向情感多于大四学生(t=2.08,2.22,P均<0.05),在负向情感上无显著年级差异(t=-1.76,P>0.05);除精神病性外(t=1.49,P>0.05),快乐感高的被试与快乐感低的被试在心理症状其余各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t=3.24~6.40,P<0.01).相关分析表明:快乐感、正向情感与多数心理症状因子相关达显著水平(r=0.21~0.59,P<0.05~0.01),负向情感与所有心理症状因子相关达显著水平(r=0.20~0.61,P<0.05~0.01).

    作者:邓丽芳;郑日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善小学生同伴接纳的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设计心理活动课程,进行改善儿童同伴接纳的干预研究.方法:选取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进行20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施以同伴接纳水平的测量.结果: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产生了显著变化(t=2.794,P<.001),而对照班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t=-1.016,P>.05);中等接纳组学生训练前后的同伴接纳水平得到明显改善(t=2.399,P<.01),而高接纳组(t=-0.690,P>.05)与低接纳组(t=-1.990,P>.05)学生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男生的同伴接纳水平发生显著变化(t=-3.380,P<.001),而女生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t=-0.539,P>.05).结论:该活动课程对改善小学生同伴接纳具有一定作用,就接纳水平而言,对于中等接纳水平学生干预效果较显著;就性别差异而言,对男生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女生.

    作者:高翔;程利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学生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小学生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应用自编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所属的两所小学一年级学生148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一所小学学生738人为干预组,另一所小学744人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综合干预,前瞻性观察行为问题干预效果.结果:按CBCL的中国常模判断行为问题的标准,干预前符合此标准者干预组109人,检出阳性率为14.8%;对照组113人,检出阳性率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1,P>0.05).干预前两组家庭环境及父母对子女教育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对干预组进行2年综合干预后,对两组再重新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干预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阳性率明显下降至8.8%,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2.58,P<0.01).干预组在干预后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两年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阳性率为14.1%,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3,P>0.05).结论:对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早期进行综合性干预,有助于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翟静;刘金同;李国红;陈修哲 刊期: 2004年第01期